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在旱坡地选用ROC22、ROC16、粤糖93-159、桂糖11号、桂糖17号、桂糖21号、云蔗99.91、云蔗03.258、德蔗03.83等9个品种进行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与常规种苗田间种植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9个品种甘蔗温水脱毒健康种苗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新植增产甘蔗10.29~23.85t/hm2,增幅11.6%~35.1%;宿根增产甘蔗16.83~32.13t/hm2,增幅16.9%~51.2%。可见,种植温水脱毒健康种苗是防治甘蔗宿根矮化病(RSD)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在生产上应加快推广应用,可显著提高甘蔗生产的经济效益,增加蔗农收入。  相似文献   

2.
根据新植试验结果表明:德蔗03-83、云蔗03-103、德蔗06-24 3个品种较适合旱坡地种植;粤糖60号、云蔗99-91、柳城03-182适宜在水肥条件较好的蔗地种植;桂糖21号转化快、还原糖高,在种源充足的情况下建议淘汰;云蔗03-258产量、糖分低,鼠尾现象严重,不适宜旱坡地种植;云蔗03-422、德蔗06-54、云瑞05-261茎径不均匀,产量低,不适宜旱坡地种植.  相似文献   

3.
5个抗旱甘蔗品种(系)的旱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桂糖06-2081、柳城03-1137及福农40号可作为高产抗旱品种在旱区进行推广。桂糖06-2081糖分中等,产量最高,较对照ROC22增产27.23%,抗病性较强;柳城03-1137糖分和产量均较对照高,产量较对照高20.86%;福农40号,糖分中等,较对照增产9.57%;柳城05-136和云蔗05-49产量较对照略低,可根据生产要求作为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4.
以ROC22为对照(CK),外引9个甘蔗品种在广西北海市种植,以此研究外引甘蔗在品质性状、产量上与对照的差异.结果表明:①桂糖02-901、柳城03-182、福农15、福农28的纯度、锤度,蔗糖分和柳城03-182、云蔗03-422、粤糖55的纤维分均高于对照;②除了粤糖55、粤糖00-236和桂糖97.69的蔗茎产量...  相似文献   

5.
2007~2009年在德宏蔗区对9个甘蔗新品种进行区域化品比试验。7个区试点1年新植1年宿根的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粤糖00-236适宜在水田和水肥条件中上的坝地示范种植;园林6号、桂糖94-119适宜在旱地上示范种植;福农15号适宜在中等以上肥力的山田示范;ROC28、德蔗03-83适宜在水田和旱坡地上示范种植;巴西固氮种宿根性差,德蔗02-38、德蔗03-47易倒伏,这3个品种要因地制宜的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6.
模糊概率法在甘蔗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糊概率法对2006年广东省区域试验的16个甘蔗品种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各参试甘蔗品种的优劣次序为粤糖94-128、桂糖94-116、CP8、广西Mex105、福农98-1103、云蔗99-596,闽糖96-1409、ROC16、云南Q170、CP7、桂糖96-211、LCP85-384、FR93-435、福农88-1762、ROC10、闽糖98-730,综合评价结果与品种的实际表现完全吻合.模糊概率法大大减少了运算量,是一种客观、有效地进行综合评价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将贵州兴义地区主栽的9个甘蔗品系分别制作传统手工红糖,检测9种红糖中主要成分和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差异,通过分析比较,黔糖4号、黔糖8号、13-96和黔糖7号的综合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属于优质红糖原料蔗;黔糖6号、桂糖42号、ROC22这3个品种在一些营养成分上表现突出,可制作特定成分的中高级红糖;而ROC25和13-25这2个品系所制红糖的营养成分综合表现不佳,不适宜制作优质红糖。  相似文献   

8.
2003~2005年,四川宁南县松新蔗区引进40多个甘蔗新品种.经过多点次的品比及示范试验,初步选育出川蔗23号、云蔗94-375、桂糖94-119和云蔗95-128等4个综合性状优于对照种桂糖11号的甘蔗新品种.该4个品种的甘蔗产量分别比桂糖11号增加6.4%~11.77%;11~12月份平均蔗糖分分别比桂糖11号增加0.75%~1.41%(绝对值);11~12月份甘蔗含糖量分别比桂糖11号增加12.66%~19.82%.  相似文献   

9.
7个甘蔗品种旱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柳城06-241、桂糖05-3864具有较大的推广潜力,这2个品种抗旱性、抗寒性都比较强,蔗茎产量分别为112.73、116.34t/hm~2和含糖量分别为16.09、17.02t/hm~2,达到高产高糖的优良品种标准,而且在工农艺性状方面表现良好;柳城03-1137各方面表现也有一定优势,分蘖率较高。桂热2号(凉蔗02-6)、桂南亚08-186、桂糖06-400和对照ROC22表现中等。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旱地区试经过2新1宿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在旱地上综合表现性状较好的品种有:云蔗03-103、德蔗03-83、云蔗02-2332、赣蔗95-108,可进一步加速繁殖推广。云蔗03-258、02-588、99-91、03-422、德蔗03-68虽然早熟、甘蔗含糖分比较高,但产量偏低。建议作为潜力品种因地制宜,适当扩繁。对其它4个品种给予淘汰。  相似文献   

11.
第8轮国家甘蔗新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云蔗04-241、云蔗05-51、云蔗06-407、粤甘34号、粤甘35号、赣南02-70、柳城03-1137、福农36号、福农02-5707、福农39号与对照品种ROC22、ROC16进行了2年新植和1年宿根对比试验,观测出苗、分蘖、病虫害抗性、株高、生长速、茎径、有效茎、蔗茎产量、蔗糖分和蔗糖产量等项目指标。结果表明,云蔗06-407、福农02-5707的综合性状表现好,蔗茎产量与蔗糖分高,可以在来宾市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云南省旱地甘蔗品种展示对比试验的7个参试品种材料1年的试验观察,结合各参试品种在农艺性状和工艺性状的综合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云蔗99—596、云蔗03.422、德蔗03—83、云蔗02.2332等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临沧蔗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根据云南省第1轮甘蔗生态适应性育种试验的68个参试品种材料1年的试验观察,筛选出表现较好的21个品种做进一步扩繁试验。对扩繁试验品种在农艺性状中的生势表现、甘蔗产量及甘蔗锤度(11月和12月)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蔗08-1076、云蔗07-1277、德蔗06-18、云蔗07-2240、云蔗07-1938等5个品种综合性状较好,可以进入云南省其它试验做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4.
国家甘蔗品种第六轮区试漳州蔗区品种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2008年漳州蔗区举行的国家甘蔗品种第六轮区域试验中,参试的11个国家甘蔗品种在农艺性状方面表现为出苗率较好,分蘖力强,植株高大。对蔗茎产量和蔗糖分进行综合分析,表现最好的品种是闽糖96-6016、福农99-20169、粤甘16号、赣蔗99-591,这4个品种蔗茎产量高、蔗糖分好;表现较好的品种是粤甘18号、桂引6号,这2个品种蔗茎产量或蔗糖分和公顷含糖量都比较好;福农02-3924、云蔗99-91蔗糖分表现较好,但蔗茎产量较差;其余品种在各个方面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5.
对柳城03—182、桂糖97.69、云蔗03.194、云蔗03.103、云蔗02—23326个参试材料和1个对照品种(粤糖86—368)进行了1年新植和1年宿根的展示试验。试验结果分析表明:云蔗03—194、03—103、桂糖97.69的新宿平均株高、茎径、有效茎数、蔗茎产量、蔗糖分等性状表现较好,综合性状优于对照,比较适宜在旱地上种植。  相似文献   

16.
详细阐述了早熟、高产、高糖、抗病性好的甘蔗品种粤糖07-516的选育过程,并就其农艺性状、蔗茎产量、蔗糖分、抗性等性状表现进行了综合分析。以粤糖00-236为母本,桂糖96-211(桂糖26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历经8代农艺性状、糖分和产量相关性状的选择,育成了早熟、高产、高糖、抗逆性强的甘蔗新品种粤糖07-516。通过国家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粤糖07-516蔗茎产量达108203.06 kg/hm~2,含糖量达16898.59 kg/hm~2。该品种适合我国蔗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对国家甘蔗产业技术体系提供的9个品种进行示范试验研究,以ROC22为对照。经1年新植和1年宿根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是云蔗03-194、柳城05-129、桂糖02-467,其他品种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18.
德蔗03—83是德宏州甘科所采用“五圃制”有性杂交选育程序和技术从粤糖85—177×ROC22组合的杂交后代中选育的最新甘蔗优良品种。该品种表现为中熟、高糖、高产、稳产、粗生易管、适应性强、宿根性好、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2008~2010年,在云南省区域化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35次试验中,德蔗03—83平均蔗茎产量124.08t/hm2,比CK1(103.04t/hm2)增产20.43%,比CK2(80.34t/hm2)增产54.44%;11月到3月平均蔗糖分依次是:11.24%、13.61%、14.82%、16.15%、16.38%,糖分高峰值可达16%以上。11~1月平均糖分13.22%;12~3月平均糖分15.24%,11~3月平均糖分14.44%,比2对照略低;平均含糖量17.80t/hm2,比CKI(15.44t/hm2)增15.35‰比CK2(12.27t/hm2)增45.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