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热电冷联供系统经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热电厂、热力输送系统和制冷站以及冷负荷特征、蓄能装置等几方面,定性分析了对热电冷联供系统经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热电冷三联供系统中热水网参数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付林  江亿  邢振河 《煤气与热力》2000,20(2):119-122,125
结合北京第一热电厂、北京第二热电所所属供热系统,分析在夏季具有冷负荷和生活热水负荷时,热网参数,即供/回水温度,对热电冷联供系统一次能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杭州市推广天然气热电冷联供系统的气源条件及市场需求,探讨了4种天然气热电冷联供系统的流程。结合工程实例,对天然气热电冷联供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付林  耿克成  江亿 《暖通空调》2008,38(4):108-111
为满足某大学热、电、冷负荷需求,提出了四种能源供应方案,即常规的燃气锅炉方案、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冷联供方案、热泵型热电冷联供方案和自备式热电冷联供方案.从经济性、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等角度进行了分析评价,认为采用自备式热电冷联供方案最合适.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建筑热电冷联供技术发展路线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惟定 《暖通空调》2005,35(11):35-39
分析了我国建筑热电冷联供技术的发展现状。对这一领域的技术路线提出建议,一是应将原动机以微型燃气轮机为主转为以燃气发动机为主,可以将热电冷联供系统兼作大楼应急发电;二是国家应加大对燃料电池在建筑热电冷联供中的应用研究的投入。  相似文献   

6.
才佳 《城市勘测》2012,22(2):22-24,75,76
文章介绍热电冷联供系统的设备组成及其设计注意事项;介绍以燃气轮机为发电机组的热电冷联供系统案例。在热电冷联供系统中配置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可充分发挥其利用低品位能源的优势;设计热电冷联供系统前,应进行必要的经济性分析,合理确定设备配置方案和配置容量;以燃气轮机发电机组和烟气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为主要设备组成的热电冷联供系统,烟气系统的设计和安装连接是关键。文章可为燃气轮机热电冷联供系统的设计和建造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热电冷联供系统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薛梅  董华 《煤气与热力》2003,23(5):309-311
结合热电冷联供系统的应用,分析了天然气热电冷联供系统的技术特征与效益。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楼宇式天然气热电冷联供系统的模式,分析了系统的特点,介绍了楼宇式天然气热电冷联供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展望了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一些欧洲与亚洲国家已发展了满足建筑冬季供暖的区域供热系统,并以独立的电力压缩式制冷用于夏季空调的使用。存在两套并行的供暖与制冷空调系统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初期投资。因此城市能源系统规划建设应考虑保持城市热电厂在夏季仍采用热电联产生产,实现热电厂区域热制冷以满足建筑在夏季的空调供冷,以使热电厂全年以高效率的热电联产方式运行。这种热电厂冷热联供系统为建筑提供了可持续的能源供应方案。本文以2004年的热电联产实际数据为依据,综合考虑我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趋势,对三种不同发展情景下通过发展热电厂夏季热制冷可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能力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0.
一些欧洲与亚洲国家已发展了满足建筑冬季供暖的区域供热系统,并以独立的电力压缩式制冷用于夏季空调的使用.存在两套并行的供暖与制冷空调系统意味着需要大量的初期投资.因此城市能源系统规划建设应考虑保持城市热电厂在夏季仍采用热电联产生产,实现热电厂区域热制冷以满足建筑在夏季的空调供冷,以使热电厂全年以高效率的热电联产方式运行.这种热电厂冷热联供系统为建筑提供了可持续的能源供应方案.本文以2004年的热电联产实际数据为依据,综合考虑我国的社会与经济发展趋势,对三种不同发展情景下通过发展热电厂夏季热制冷可实现的温室气体减排能力进行了分析预测.  相似文献   

11.
热电冷联产系统节能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以热电冷联产系统的燃料节约量、当量热力系数及热电冷联产系统的供电煤耗作为评价标准,对热电冷联产系统的节能效益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临界供电煤耗概念,作为判断在热电冷联产系统中节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2.
沈钢  由世俊  吴文忠 《暖通空调》2012,42(1):77-79,76
对4台75t/h的蒸汽锅炉分别进行了热电联产改造(增加2台7MW的背压汽轮发电机组)和热冷联产改造(增加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的节能分析,建议进行热电冷三联产改造。  相似文献   

13.
冷热电联供系统成本分摊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以微型燃气轮机为动力源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工作流程,建立了其热力学模型.通过对其能量利用过程的分析,引入可用(火用)和折合炯的概念.在综合考虑冷热电联供系统中制冷量和供热量占系统总可用能比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折合(火用)概念为基础的冷热电分摊模型.该模型克服了现有其他方法存在的缺陷,较其他方法更合理、实用.  相似文献   

14.
以中新天津生态城能源站为例,分析了联合系统一次能源效率、燃料节约率、经济性、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和环保性等,结果表明,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可达88.9%,联合系统的能源消耗比常规系统少18.5%,冷热电三联供系统的初投资在6年内可以收回。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某医院2004-2006年的热、电、冷负荷和天然气、蒸汽消耗情况,提出了热电冷三联供 集中供热的节能改造方案.分析结果表明,热电冷三联供 集中供热技术方案的安全性及经济效益较好,是一种合理可行的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可能性与可用性的CCHP系统热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理想冷热电三联供(CCHP)系统的热力学原理,指出其巨大的节能潜力。通过与热电冷分产系统比较,分析了一种以燃气动力装置驱动的CCHP系统的经济性。讨论了CCHP系统的可能性与可用性。  相似文献   

17.
燃料电池技术因其效率高、排放量小的优点而成为发电和供能行业的研究重点.介绍了3种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方式:热电联供、冷热电联供、联合循环发电,并给出了各种方式的应用范围.分析了燃料电池供能的理论效率和实际效率,并与其他供能方式进行了比较,介绍了燃料电池分布式供能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燃气轮机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与节能经济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满足冷、热、电负荷需求时能源运行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建立了联供系统经济最优化模型。结合实际应用场合负荷需求验证了联供系统的节能性和经济性。指出联供系统最优化运行模式与电气价格比有关,当电气价格比较低时,分供系统运行更经济。分析了各性能参数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燃气轮机发电效率、吸收式制冷机的制冷系数及烟气余热回收效率对联供系统的经济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9.
电供热发展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孝春  尹桦 《暖通空调》2003,33(5):44-45
指出电直接供热是能源的低效应用,但可以作为其他供热方式的补充或用于建筑局部供热。认为热泵和电蓄能供热是电供热的发展方向,提出要增强建筑节能和提高供热系统管理水平,倡导冷热电联供和多能源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0.
某夏热冬冷地区冷热电联供项目采取在热力站配置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实现供冷。与热电联供方式进行了经济性比较,冷热电联供方式的经济性更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