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目的 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在百草枯(paraquat,PQ)致小鼠急性肺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C57BL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NS)组,百草枯对照(PQ)组,EGCG对照组,EGCG处理组.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60mg/kg腹腔注射,百草枯组给予PQ60mg/kg腹腔注射.EGCG对照组和EGCG处理组给予EGCG 4.0mg/kg腹腔注射.给药后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高迁移率蛋白(high-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的含量,real-time PCR法测定肺组织TNF-α,HMGB1 mRNA表达水平.并观察HMGB1在肺组织中表达的改变.结果 百草枯对照组小鼠染毒后6h血清及肺组织TNF-α、HMGB1水平即明显高于NS对照组(P<0.05).经EGCG处理组小鼠百草枯中毒第3天血清HMGB1和TNF-α水平低于PQ对照组(P<0.05或P<0.01).与百草枯对照组小鼠相比,EGCG处理组小鼠百草枯染毒后肺组织炎性改变明显减轻,肺组织HMGB1表达也明显减弱.结论 EGCG可明显减轻百草枯中毒导致的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百草枯(PQ)中毒所致大鼠急性肺损伤时NF-κB抑制剂(PDTC)对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2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1正常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ml/kg;2PDTC对照组(PC组):腹腔注射PDTC120mg/kg,半小时后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ml/kg;3急性肺损伤组(L组):大鼠腹腔注射2%PQ(25mg/kg);4急性肺损伤+PDTC干预组(L+P组):腹腔注射PDTC(120mg/kg),半小时后腹腔注射2%PQ。后两组分别以腹腔注射PQ后的1d、3d、5d作为观测点,处死动物、取材,每个时间点16只大鼠。取肺组织HE染色来评价肺组织损伤情况;检测血清中TNF-α水平、肺泡灌洗液中PMN的NF-κBp65表达、PMN中胞浆蛋白IκBα的含量和中性粒细胞凋亡率。结果:肺组织病理结果显示,C组和PC组大鼠的肺组织结构基本完整。L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肺组织损伤程度加重。P+L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轻。L组血清TNF-α水平较C组显著增加,P+L组降低。L组3d时PMN的凋亡率最低(3.52±0.34)%,P+L干预组与相应时间点L各组相比凋亡率均增加。结论:百草枯中毒导致了大鼠急性肺损伤,在预先应用NF-κB抑制剂(PDTC)后,使延缓的中性粒细胞凋亡恢复正常,从而有效地减轻了百草枯中毒所致的κB大鼠急性肺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胆碱酯酶抑制剂——新斯的明对百草枯中毒大鼠全身炎症反应和肺损伤的影响.方法 96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32).NES组:腹腔注射百草枯(paraquat,PQ)溶液20 mg/kg后2h腹腔注射新斯的明300 μg/kg;PQ组:腹腔注射等量PQ溶液后2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300μg/kg;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代替PQ溶液腹腔注射.在6、24、72h3个时间点观察大鼠血清及肺组织TNF-α、IL-6、IL-10变化;分批处死大鼠进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以及测量肺湿/干质量(W/D);Real-Time PCR检测肺组织SOCS1、SOCS3 mRNA表达.结果 PQ染毒后,大鼠血清和肺组织TNF-α、IL-6、IL-10均显著升高,NES组在染毒后各时间点血清和肺组织TNF-α水平低于PQ组(P<0.05),在染毒后24、72 h血清及肺组织IL-6水平低于PQ组(P<0.05).染毒后各时间点NES组IL-1O水平高于PQ组(P<0.05).染毒后72 h,病理学观察可见NES组大鼠肺损伤程度较PQ组轻.NES组24、72 h肺湿干质量比低于PQ组(P<0.05).PQ染毒后各时间点SOCS1、SOCS3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NES组SOCS3 mRNA表达水平高于PQ组,但SOCS1 mRNA表达水平与PQ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斯的明能减轻PQ中毒大鼠的全身炎症反应和肺损伤程度,其机制可能涉及激活胆碱能抗炎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的百草枯(PQ)致肺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 33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30只)和对照组(3只)。实验组腹腔一次性注射PQ 10 mg/kg,并于染毒后第2、5、7、14、28天处死小鼠,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并于第28天处死。观察两组小鼠的一般情况、肺组织大体结构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实验组小鼠在染毒后2 h即出现中毒性改变,肺组织在第28天出现了明显的纤维化改变。结论腹腔一次性注射PQ能简便、可靠的构建出肺纤维化动物模型,可用于进一步研究PQ中毒所致的肺间质纤维化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Edaravone)在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其抗氧化作用亦可保护肺损伤.文中研究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百草枯(Paraquat, PQ)中毒致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染毒组和依达拉奉治疗组.空白对照组:8只,一次性给予与染毒组等量的等渗盐水;染毒组:32只,一次性腹腔注射百草枯溶液18mg/kg,染毒后不进行任何治疗;依达拉奉治疗组:32只,PQ染毒后即刻给予依达拉奉腹腔注射6mg/kg,1次/d,连续7d,每组按1、3、5和7d分为4个观察时段,测定不同时段大鼠肺组织匀浆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 BALF)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活力和组织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活力,以及肺组织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α)的含量,并观察3组大鼠的肺损伤表现及光镜下肺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 染毒组各时段的大鼠肺组织匀浆和BALF中的MDA含量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SOD、GSH-PX活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组织匀浆和BALF中的IL-6、TNF-α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依达拉奉治疗组与染毒组比较,各时段大鼠肺组织匀浆和BALF中MDA含量下降,SOD活力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ALF中的GSH-PX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肺组织匀浆和BALF中的IL-6、TNF-α的含量也有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依达拉奉治疗后光镜下肺损伤的表现较染毒组减轻,未观察到早期纤维化改变.结论 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能减轻百草枯中毒后氧自由基损伤,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降低肺损伤早期的炎症介质水平,改善百草枯中毒后所引起的弥漫性肺损伤,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急性PQ中毒的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槲皮素对百草枯所致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5只)、百草枯组(20只)和槲皮素组(20只),后两组均再分为8,24,48和72 h四个小组(每组5只)。百草枯组和槲皮素组大鼠腹腔注射百草枯(50 mg/kg),槲皮素组在百草枯注射后3 h再腹腔注射槲皮素(100 mg/kg)。分别测定百草枯中毒后8,24,48,72 h大鼠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并观察肺组织结构改变,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W/D),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百草枯组血浆及BALF中MDA含量均显著升高;血浆中SOD活力呈下降趋势,24 h后明显下降;GSH-Px活力呈增加趋势,在48 h后明显升高;BALF中SOD、GSH-Px活力均下降,但48 h后SOD活力显著升高。槲皮素组与百草枯组比较,血浆和BALF中MDA含量下降,GSH-Px和SOD活力升高。百草枯组肺泡壁充血、增厚,炎症细胞浸润,并有局灶性出血;槲皮素组肺泡壁充血、出血均有减轻。槲皮素组肺组织NF-κB p65的表达及W/D值较百草枯组明显下降。结论 槲皮素对百草枯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百草枯中毒小鼠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 (TGF-β)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 α)的表达变化.方法 将3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百草枯组(n=20).百草枯组腹腔注射百草枯20 mg/kg,对照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在染毒后第7天处死10只百草枯组小鼠,第28天处死其余小鼠.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进行肺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TGF-β和HIF-1α蛋白的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TGF-β蛋白与HIF-1α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均显示:在染毒后第7天,百草枯组可见肺纤维化表现;染毒后第28天,肺纤维化程度加重.染毒后第7天百草枯组小鼠肺组织TGF-β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染毒后第28天TGF-β蛋白的表达高于染毒后第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后第7天和第28天,百草枯组小鼠肺组织HIF-1α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染毒后第28天的HIF-1α蛋白的表达高于第7天,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染毒后第7天和第28天,百草枯组TGF-β蛋白与HIF-1α蛋白的表达均无相关性(r=0.295,P=0.630;r=0.218,P=0.725).结论 百草枯中毒可上调小鼠肺组织的TGF-β和HIF-1α蛋白,TGF-β和HIF-1α可能通过不同途径参与了肺纤维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MDA受体阻断剂美金刚胺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ALI)的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美金刚胺组、ALI组和美金刚胺+ALI组.腹腔注射美金刚胺(10 mg/kg) 30 min后腹腔注射LPS(10 mg/kg)制作ALI小鼠模型.各组小鼠处理后6h测定全肺测定湿/干重比值;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比色法测定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结果:美金刚胺预处理可降低LPS诱导的ALI小鼠肺湿/干重比值,减轻其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减少肺组织中MPO和MDA的含量,同时可降低BALF中TNF-α含量以及LDH活性(均P<0.05).结论:采用美金刚胺阻断NMDA受体可减轻LPS诱导的小鼠ALI,为临床治疗ALI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MAPK通路蛋白在百草枯中毒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平均分成两组:PQ组予腹腔注射20 mg/kg百草枯,对照组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1 mL。在注射百草枯后8 h、1 d和3 d时,收集血清和肺组织标本。分别使用生化法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含量,利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大鼠动脉血氧分压( PaO2),行组织切片HE染色进行肺损伤评分,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肺组织中p-p38MAPK、p-JNK、p-ERK1/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百草枯中毒后,与对照组比较,PQ组大鼠血清中SOD活性降低(P<0.05),MDA、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增加(P<0.05);PaO2逐渐下降(P<0.05),肺损伤评分时间依赖性增加(P<0.05);肺组织中p-p38MAPK、p-JNK、p-ERK1/2表达量均明显上调(P<0.05)。结论百草枯产生氧自由基,可以激活包括 p38MAPK、JNK、ERK1/2在内的MAPK通路,导致急性肺损伤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ADH-503能否减轻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为临床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选取C57BL/6雄性野生型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组)、模型组(LPS组)、ADH-503低/高剂量治疗组(LPS+ADH-503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腹腔注射LPS(10 mg/kg)诱导ALI模型;ADH-503低/高用量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ADH-503 30 mg/kg或60 mg/kg预处理2 h后,腹腔注射LPS(10 mg/kg)。LPS灌注12 h后处死小鼠,收集小鼠肺组织,检测肺湿/干重比(W/D)值;用HE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ELISA检测肺组织中TNF-α、IL-1β和IL-6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p-STAT3,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产生病理性变化,W/D比值、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明显升高(P<0.05),急性肺损伤模型建立成功。与模型组比较,ADH-503治疗组的病理损伤评分、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降低(P&...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百草枯致肺间质纤维化动物模型。方法: 25只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和对照组(5只)。实验组家兔以40 mg/kg体质量百草枯一次性灌胃,并于染毒后第3、7、14、28天处死,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并于第28天处死。观察两组家兔的一般情况、肺组织大体结构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实验组家兔在染毒后1 h即出现中毒性改变,肺组织在第28天出现明显的纤维化改变。结论:百草枯灌胃法能可靠地构建出肺纤维化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FTY720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FTY720对刀豆蛋白A(Con A)所致肝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刀豆蛋白A(Con A)建立小鼠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取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FTY720低剂量(1 mg·kg-1)组和FTY720高剂量(4 mg·kg-1)组,每组10只。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肝脏指数,观察肝脏组织学病理变化。结果:FTY720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ALT、AST 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 或P<0.01)。光学显微镜观察,模型组有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Masson 染色,模型组血管周围有明显纤维条束,肝小叶发生融合;与模型组比较,FTY720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损伤程度较轻,且随FTY720剂量增加肝组织损伤程度逐渐减轻。结论:FTY720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ALT 和AST活性,进而减轻肝脏损伤程度而延缓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DHA)对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染毒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34只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n=24)、PQ染毒组(n=55,实际存活24只)和DHA治疗组(n=55,实际存活35只)。PQ组与DHA组:以100mg/kg PQ一次性灌胃;2h后DHA组以20mg/kg DHA灌胃治疗,PQ组与对照组灌胃等量蒸馏水,每日1次。观察给药后第3,7,14,21天小鼠的一般情况,比较生存率差异,计算肺系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肺组织TGF-β1的表达;HE及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结果:PQ组21d生存率与对照组和DH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Q组肺组织中TGF-β1在第3,7,14,21天分别为(467.77±46.52)ng/L、(434.89±48.94)ng/L、(1 410.70±94.07)ng/L、(2 306.89±33.06)ng/L;DHA组一般情况较PQ组好,TGF-β1表达在第3,7,14,21天时分别为(441.54±23.58)ng/L、(443.22±46.83)ng/L、(750.49±29.96)ng/L、(1 554.95±92.30)ng/L,较PQ组差异显著(P<0.01)。随时间推移,PQ组肺泡炎加重,14d始伴随着TGF-β1的升高,肺组织出现纤维化改变,以第21天时最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DHA组炎性细胞浸润较PQ组少,充血水肿轻,肺纤维化程度较PQ组减轻(P<0.05)。结论:DHA可能通过降低肺组织中TGF-β1表达,发挥对PQ中毒小鼠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FTY720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neuritis,EAN)的作用.方法34只Lewis大鼠随机分为FTY720组(n=12)、EAN组(n=12)和完全弗氏佐剂(FCA)组(n=10),FTY720组于注射P257-81抗原乳剂后0天开始每日腹腔注射FTY...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芪对哮喘平滑肌肌动蛋白 α及纤维连接蛋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BALB/C小鼠60只分为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黄芪治疗组(C组)各20只。以腹腔注射0.02%鸡卵清蛋白(OVA)和1%OVA雾化吸入建立慢性哮喘模型。治疗组在每次激发前给予黄芪干预。将右肺分离固定,用石蜡包埋切片,并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染色,用LEICA QWIN V3分析系统,计算表达阳性结果,把左肺置于液氮中保存,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测定肺组织中平滑肌肌动蛋白 α(α SMA)及纤维连接蛋白(FN)中信使核糖核酸(mRNA)含量,用AlphaImager 2?200半定量分析系统分析。结果哮喘组α SMA及FN阳性表达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α SMA mRNA及FN mRNA的表达上调(P<0.01);黄芪治疗组的α SMA及FN的阳性表达、α SMA mRNA及FN mRNA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哮喘组(P<0.01)。结论FN及α SMA为气道重构的重要标志物,黄芪可抑制慢性哮喘模型小鼠肺组织中α SMA及FN表达,推测抑制α SMA及FN的表达可能是黄芪抑制哮喘气道重构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氢气水依赖Nrf2对百草枯诱导的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转化及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 人肺成纤维细胞(HFL-1)体外培养,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HLC-1细胞中Nrf2的表达,设置对照组、百草枯(PQ)染毒组、PQ+氢气水治疗组、PQ+氢气水+Nrf2siRNA综合干预组。设置对照组:人肺成纤维细胞(HFL1)正常培养;染毒组:HFL1+600 μmol/L PQ 24 h;氢气水治疗组:HFL1+600 μmol/L PQ24 h后+氢气水;综合干预治疗组:HFL1转染siRNA+600 μmol/LPQ 24 h后+氢气水。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Western blot、qt-PCR、免疫荧光检测各组肺成纤维细胞Col-Ⅰ、Col-Ⅲ、α-SMA、Nrf2的表达,同时ELISA检测抗氧化物SOD、CAT、GSH的含量。结果 氢气水治疗组较PQ染毒组Col-Ⅰ、Col-Ⅲ、α-SMA的表达明显降低,干扰Nrf2基因表达后,氢气水疗效较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氢气水治疗组Nrf2表达量较PQ染毒组增加(P<0.05)。结论 氢气水可能通过诱导Nrf2的表达促进肺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抗氧化物的生成,同时抑制其转化和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诺贝特在单侧输尿管结扎诱导的小鼠肾纤维化中的作用机制,为肾纤维化提供潜在的治疗靶点。  方法  成年雄性C57BL/6J小鼠31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n=9)、单侧输尿管结扎组(UUO组,n=10)和单侧输尿管结扎+非诺贝特治疗组(UUO+Feno组,n=12)。UUO组及UUO+Feno组小鼠均结扎左侧输尿管,Sham组小鼠仅游离左侧输尿管,不做结扎处理。术后第二日起,UUO+Feno组每日给予10 mg/kg (终浓度为0.08 mg/mL)的非诺贝特溶液灌胃,持续14 d;其余两组每日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术后第15 天灌胃结束后处死小鼠取材,检测血清肌酐和尿素氮,肾组织行HE染色、Masson染色和Sirius Red染色,检测肾组织羟脯氨酸含量,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肾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COLⅠ)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肾组织α-SMA、COLⅠ蛋白表达变化,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法检测肾组织纤维化相关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COLⅠA1、COLⅠA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α-SMA mRNA的表达变化。  结果  与Sham组相比,UUO组小鼠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升高(P<0.05);与UUO组相比,UUO+Feno组小鼠血清肌酐及尿素氮水平降低(P<0.05)。HE染色、Masson染色、Sirius Red染色以及肾羟脯氨酸含量的结果均表明UUO组较Sham组胶原沉积明显增多,炎性细胞浸润明显,UUO+Feno组较UUO组胶原沉积程度显著减轻,炎性细胞浸润程度显著改善,对肾纤维化的启动阶段有抑制作用。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UUO组 α -SMA、COLⅠ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UUO相比,UUO+Feno组α-SMA、COLⅠ在肾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UUO组纤维化相关因子的mRNA及α-SMA、COLⅠ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与UUO组相比,UUO+Feno组纤维化相关因子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 0.05)。  结论  非诺贝特通过调控与肾脏纤维化相关因子的表达水平改善肾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当归对大鼠肺纤维化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观察浓当归对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程度的影响及对肺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影响。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当归组,经气管内灌注博来霉素后,当归组大鼠腹腔内注射浓当归注射液10 ml/(kg.d),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处理,分别于第7,14和28天各处死5只大鼠。免疫组化法分析各组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胶原蛋白Ⅰ(COL-Ⅰ)、胶原蛋白Ⅲ(COL-Ⅲ)表达水平,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水平。结果:当归组大鼠肺组织中COL-Ⅰ、COL-Ⅲ沉积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当归组间质中-αSMA阳性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减低(P<0.05),当归组大鼠肺组织CTGF mRNA水平较模型组降低(P<0.05)。结论:当归可能通过降低纤维化肺组织中CTGF mRNA水平,间接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作用,减轻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百草枯(PQ)中毒大鼠急性肾氧化损伤的干预和可能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姜黄素对照组(姜黄素50 mg/kg)15只、PQ染毒组(PQ 100 mg/kg)15只、姜黄素干预组(PQ染毒后15 min、24 h、48 h,腹腔注射姜黄素50 mg/kg)15只。大鼠经处理后第1、第3、第7天取肾组织,化学比色法检测肾组织匀浆液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ELISA法检测血红素氧合酶-l(HO-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力;RT-PCR法检测核转录相关因子2(Nrf2)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rf2蛋白表达。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Q染毒组和姜黄素干预组各时间点MDA含量均升高,GSH、SOD、CAT活力均降低,iNOS活力升高,Nrf2 mRNA和蛋白表达均升高,第1、第3天HO-l活力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同时间点PQ染毒组比较,姜黄素干预组各时间点MDA含量明显降低,GSH、SOD、CAT明显升高,iNOS活力下降,Nrf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第1、第3天HO-1活力升高(P<0.05);PQ染毒组肾小球球囊间隙增大,排列紊乱,随时间延长,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玻璃样变性及空泡样变性,姜黄素干预组病理表现较PQ染毒组明显减轻。结论:姜黄素对PQ中毒大鼠急性肾氧化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肾组织Nrf2表达,上调HO-1、SOD等抗氧化酶水平,提高肾组织抗氧化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