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内在要求。笔者采用面板数据,对广西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进程、城市偏向政策、要素积累以及产业结构均对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尹晓波  王巧 《经济地理》2020,40(3):84-91
在目前经济稳健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缩小城乡差距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如何把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和金融建设发展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金融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的作用,成为未来发展中的重中之重。文章通过研究金融发展、城镇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相互作用的理论与机制设计,以1985—2017年我国金融发展指标、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率、城镇化水平数据为考察对象,对金融发展、城镇化水平与居民城乡收入差距的相关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文章首先梳理了城镇化、就业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相关文献及研究现状,然后运用西部地区2008—201 7年1 2省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城镇化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就业结构变迁缩小城乡收入差距;(2)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时,城镇化和产业就业结构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城镇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较产业结构变迁大;(3)城镇化反而扩大城乡收入差距,而产业结构变迁和金融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不明显,而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则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我们认为西部地区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时应当要注意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其次应当多渠道转移农业劳动力就业、发展区域经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几方面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4.
鲁钊阳 《技术经济》2016,(2):102-108
在理论剖析正规金融发展、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基础上,基于2000—2013年中国22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别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和OLS回归方法对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正规金融发展和非正规金融发展会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就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等也对城乡收入差距产生影响;在不同的分位点,正规金融发展、非正规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同,而就业结构、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等的影响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政府经济行为和投资水平作为控制变量,并运用1990- 2008年的非平稳省级面板数据对我国非正规金融发展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动态面板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乡收入差距滞后一期对当期有明显的正向影响;非正规金融发展、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明显的负影响;教育水平、政府经济行为以及投资水平与城乡收入差距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文章就规范非正规金融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西部地区11省814个县的数据,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就金融发展、政府财政支出、城镇化等因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分层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县域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能显著降低收入差距,财政支出的增加会扩大收入差距,但各因素的影响效果存在明显的分层差异。因此,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县域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差异化金融与财政配合政策,以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经验分析   总被引:66,自引:3,他引:63  
姚耀军 《财经研究》2005,31(2):49-59
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主流观点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意义重大.按照这种理论逻辑,中国金融非均衡发展应该会产生显著的经济后果.文章基于VAR模型及其协整分析,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法,对中国1978~2002年间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作出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存在着一种长期均衡关系;金融发展规模与城乡收入差距正相关且两者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金融发展效率与城乡收入差距负相关且两者也具有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文章的政策含义是,从解决金融发展非均衡问题上着手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缪匡华  李辉文 《技术经济》2008,27(6):98-102
本文针对福建省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现象,从金融发展的视角,实证探讨了自改革开放以来至2004年期间福建省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的经济发展与收入分配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存在“库兹涅茨效应”;金融发展并没有显著地影响福建省的城乡收入差距;“非农化”能有效地减少城乡收入差距;而经济开放政策、通货膨胀和财政支出水平则加大了福建省的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
经济高速发展中的城镇化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苏素  贺娅萍 《财经科学》2011,(11):93-100
本文基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期的特殊环境,通过考察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城乡收入差距等因素,建立城镇化发展影响因素的计量模型。实证研究表明:面板协整检验表明城镇化率、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和人均GDP之间存在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模型估计结果表明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显著为正,而结构效应中农业化率与城镇化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城乡收入差距的结构效应则呈现出显著的倒"U"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基于风险预期的金融歧视与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理论解释与经验分析。文章的理论部分着重探讨金融歧视通过金融市场"双重门槛"影响金融资源配置的作用路径,以及由此引致的金融差距与收入差距的双向反馈机制;实证部分以1952-2007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城乡金融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进行了基于VAR的动态检验,结果显示:中国城乡金融差距与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明显的双向正效应,而城市化将会缩小城乡差距的理论及其经验与中国经济发展的事实并不相符。  相似文献   

11.
数字经济作为推进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能否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推进共同富裕进程中值得思考的命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11—2019年中国31个省(区、市)面板数据,采用中介效应模型、个体时间双向固定的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2011—2019年中国省级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且呈现“西高东低”的地理格局,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增长且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地理格局。计量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先缩小后扩大的“正U型”关系;产业集聚在两者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金融支持起到调节作用,延迟了数字经济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起始时间。进一步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差距存在负向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在不同地区存在空间分异,即在东、中和西部地区呈“正U型”关系,在东北地区呈“倒U型”关系。为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需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数据要素跨域流动,统筹智慧城市与数字乡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化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初期,一国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普遍性。我国城市化进程有效转移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增加了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发挥了城市的辐射作用,从劳动力流动、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等多个方面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城市偏向政策、既不合规也不合理的农地征用政策等明显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我国应从城市化进程中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入手,充分发挥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着力消除或减少其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消极作用,使我国在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的同时努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3.
通过构建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金融发展对收入差距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金融发展中的结构性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显著。表现为:(1)整体上,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但并没有找到在三大区域内存在"倒U型"关系的证据,且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金融发展拉大城乡收入差距的力量越小;(2)投向城市的信贷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作用显著,而在农村金融机构配置资金效率较高的东部地区,投向农村的信贷显著地降低了城乡收入差距;(3)四大国有银行信贷规模的增加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而中小银行的成长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在存在大量农村劳动力输出的中部地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城乡收入差距的金融结构影响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其不均衡发展势必会影响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最终会导致城乡居民收入不均衡。选择1978—2008年全国农村金融发展指标、城市化率、城乡就业差异以及城乡收入差距指标等经济和社会因素指标共同构建VAR计量模型进行的分析表明: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城乡差距的缩小,说明农村金融规模的总量对农村经济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指标与城乡收入差距正相关,金融效率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对于乡镇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能够有效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长期以来,乡镇企业没有能够得到金融的有效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农民的增收,也就限制了乡镇企业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过程作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15.
金融发展水平是区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对城乡协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2009~2016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从规模、效率、结构三个维度分析金融发展对城乡协调发展即城乡公平与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的提升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城乡金融发展规模差异和城乡金融发展结构差异越大越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同时,经济增长和城镇化是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中介传导因素.因此,应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实施区域差异化金融发展战略、优化金融体系资源配置功能,以实现城乡公平和效率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官永彬 《财经科学》2010,(11):78-85
本文结合转型期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运用1980-2004年的经验数据,对城乡要素积累差距、城市偏好政策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动态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居民之间的要素积累差距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存在不断扩大的自然趋势,而政府供给的城市偏好政策安排,又进一步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有鉴于此,本文就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乡收入不平等的变动趋势,采用中国1995-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财政支出规模及支出结构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长期实施的财政支出城市偏向分配机制,财政支出显著地扩大了城乡间收入差距;而不同项目的财政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互异,其中农林水务支出能够显著缩小城乡间相对收入差距,而公共安全支出以及社会保障支出的受益范围主要局限于城市,显著不利于城乡间收入状况的改善。本文的政策含义是:要扭转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必须转变财政支出市民导向的既定模式,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地区的社会文教以及农林水务支出,扩大公共安全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在农村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18.
陈阳  王守峰  李勋来 《技术经济》2022,41(1):123-135
城乡收入差距的存在是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重要体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我国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2005—2018年285个地级以及上城市的数据,将"宽带中国"战略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模型评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宽带中国"战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系数显著为负值,即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可靠。第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显著缩小了中西部城市、南方城市、大中城市和传统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对其他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没有显著影响。第三,网络基础设施主要通过互联网用户规模效应和数字普惠金融效应传导机制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因此,要继续贯彻"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发挥示范城市的带头作用,通过增加互联网用户规模、推动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我国1979-2009年数据处理及分析,将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为经济增长因子、政策导向园子、金融发展因子.然后建立三个主成分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回归模型,并针对研究结果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王晓霞 《时代经贸》2011,(10):83-83,85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对我国1979—2009年数据处理及分析,将城乡收入差距影响因素分为经济增长因子、政策导向因子、金融发展因子。然后建立三个主成分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回归模型,并针对研究结果进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