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9 毫秒
1.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中药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补肾健脾口服方,并与更年康相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评分,同时放免测定了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的含量。结果:①补肾健脾中药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各主要症状,痊愈率为28.57%,总有效率达91.42%,较更年康疗效显著(P〈0.05);缓解胸闷心悸、烦燥易怒、倦怠乏力、浮肿症状显著优于更年康对照组(P〈0.05或P〈0.01)。②补肾健脾中药能明显升高50岁以下患者血清雌二醇(E2)水平(P〈0.05)。结论:补肾健脾法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可靠,并对尚未完全衰退的卵巢功能有促进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补肾健脾中药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自拟补肾健脾口服方,并与更年康相对照,观察治疗前后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症状评分,同时放免测定了部分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性激素的含量。结果:(1)补肾健脾中药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各主要症状,痊愈率为28.57%,总有效率达91.42%,较更年康疗效显著(P〈0.05);缓解胸闷心悸、烦燥易怒、倦怠乏力、浮肿症状显著优于更年康对照组(P〈0.05或P〈0.01)。(2)补肾健脾中药能明显升高50岁以下患者E2水平(P〈0.05)。结论:补肾健脾法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可靠,并对尚未完全衰退的卵巢功能有促进和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玫参颗粒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玫参颗粒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属肝肾亏虚、心肾不交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玫参颗粒治疗,对照组应用坤宝丸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积分,以及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成熟素(FSH)及黄体生成素(LH)等含量。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6.6%,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潮热汗出、失眠多梦、头晕耳呜症状积分及总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血清E2均有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FSH及LH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玫参颗粒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
李勇生 《中医杂志》2006,47(10):761-762
目的:研究自拟中药方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以乳增散(治疗组)、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分别治疗乳腺增生病76例,比较两组疗效,并分别在治疗前后于黄体期第7天测量治疗组患者血清雌激素(E2)、孕激素(P)和催乳素(PRL)的水平,以探讨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理。结果: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优于桂枝茯苓胶囊(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比治疗前E2、PRL水平有明显下降(P〈0.01),P有明显提高(P〈0.01)。结论:乳增散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确切,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患者体内E2、P和PRL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性激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大鼠血清性激素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作用机制。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疾病模型组、三苹氧胺软膏组、散结乳癖贴膏组、乳宁霜小剂量组、乳宁霜中剂量组和乳宁霜大剂量组。通过雌孕激素联合制造乳腺增生病大鼠模型,造模的同时给予不同的药物进行干预。1月后观察各组大鼠乳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并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性激素。结果:各药物均能显著降低实验大鼠乳腺增生的程度(P〈0.01),乳宁霜大剂量组疗效优于散结乳癖贴膏组(P〈0.05),与三举氧胺软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宁霜中、小剂量组疗效低于三苯氧胺软膏组(P〈0.01或0.05),与散结乳癖贴膏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乳宁霜能显著降低乳腺增生病模型大鼠的雌激素(E2)、沁乳素(PRL)和卵泡生成素(FSH)水平,升高孕激素(P)、睾酮(T)和黄体生成素(LH)的水平(P〈0.05或0.01)。结论:乳宁霜对乳腺增生病有显著的疗效,并能调节体内血清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6.
散瘀化痰方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卫 《河北中医》2008,30(12):1248-1249
目的观察散瘀化痰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予散瘀化痰方治疗,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对照组50例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每次3粒,每日3次口服。2组均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临床疗效,并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催乳激素(PRL)和孕酮(P)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8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PRL、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瘀化痰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祛斑方对黄褐斑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祛斑方对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性激素的影响。方法:7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祛斑方治疗,对照组采用沙棘颗粒治疗。肉眼观察治疗前后色斑面积、颜色等的变化。测定血清性激素4项。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11%,对照组74.2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均能升高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降低雌二醇(E2)水平(P〈0.05,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祛斑方对黄褐斑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并能调节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8.
耳针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耳针与激素替代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初探耳针疗法的作用机理。方法将68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耳针组(34例)和激素组(34例),耳针组电针耳穴内分泌、卵巢、子宫等,激素组口服替勃龙(7-甲异炔诺酮),共治疗1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临床症状评分(Kupperman评分)及血清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含量测定。结果两组治疗后的Kupperman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E2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FSH和LH均下降(P〈0.01);治疗后耳针组E2水平较对照组偏低(P〈0.05)。两组临床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针疗法可有效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的生殖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疗效及对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将119例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8例采用中药解郁静心颗粒联合氟西汀胶囊治疗;对照组51例单用氟西汀胶囊,均治疗8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分别:(1)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抑郁症程度及减分率;(2)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含量;(4)用Kupperman绝经指数评价绝经期症状。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HAMD评分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解郁静心颗粒联合氟西汀胶囊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效果优于单纯应用氟西汀胶囊,且能预防和减少氟西汀胶囊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对围绝经期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对确立为围绝经期的雌性大鼠随机分组,分为针剌组、药物组、空白对照组,分别进行针剌治疗、更年安药物治疗和空白对照,同时另设青年组作对照。经17d治疗后,采用生化法检测血清SOD、MDA。结果:与青年组大鼠比较,围绝经期大鼠血清SOD含量降低(P〈0.01),MDA含量升高(P〈0.01)。经针刺治疗后大鼠血清SOD含量升高(P〈0.05),MDA含量降低(P〈0.05)。结论:针刺能够提高围绝经期大鼠血清SOD含量,降低MDA含量。  相似文献   

11.
益气温阳活血祛痰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秋 《光明中医》2012,27(1):45-47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祛痰法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已经确诊15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抽取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予以抗心绞痛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7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温阳,活血祛痰中药,4周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心绞痛、心电图疗效比较,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清LDL-C、TG、CRP、HDL-C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另外治疗组还降低了相关心脏事件的发生率。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法是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有效疗法。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乳腺增生病具有显著优势,其中药对应用灵活,疗效显著。文章从疏肝理气、理血祛瘀、消散化痰、温阳补益等功效角度,列举柴胡配白芍药、当归配川芎、海藻配昆布、仙茅配仙灵脾等常用临床药对,并讨论乳腺增生病临床治疗常用药对配伍特点。  相似文献   

13.
杨月花  刘全中 《新中医》2014,46(10):55-57
目的:观察温阳补肾祛瘀化痰法治疗阿茨海默病(A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D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服用中药温阳补肾祛瘀化痰法中药,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盐酸多奈哌齐片,治疗3月。2组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修正表(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治疗组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2.5%;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52.5%。2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MMSE和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阳补肾祛瘀化痰法治疗AD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化痰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急性加重的影响。方法: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将62例中医辨证属肺肾阳(气)虚,血瘀痰阻证的COPD稳定期D组患者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2),治疗组在夏季阳气最旺时口服益气温阳、活血化痰中药复方(79个月)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18μg,吸入,1次/d,持续12个月),并与单纯噻托溴铵粉吸入组(18μg,吸入,1次/d,持续12个月)对照,记录患者入组时、3个月末、6个月末、12月末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量表(CAT)评分,入组时、6个月末、12月末时肺功能,及12个月内COPD急性加重次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CAT分值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FEV1%pred有上升,两组间比较治疗组3个月末、6个月末时CAT分值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FEV1%pred改善治疗组更明显(P<0.05)。12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两组均有减少,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夏季口服益气温阳、活血化痰中药复方,联合噻托溴铵粉吸入,能有效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  相似文献   

15.
《癫狂条辨》是中医学第一部系统论述精神疾病的专著,该书以痰为核心病机,对癫狂病的病因、病机、诊法、治法、调护、预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提出精神疾病痰热传变脏腑经络的病变规律,运用温中化痰法治疗癫证、清热化痰法治疗狂证,尤其是根据所传之脏腑进行五脏分治,并指出了癫狂的相互转化和善后调护方法,丰富了中医神志病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孔庆辉 《山东中医杂志》2002,21(10):579-580
认为脾虚生湿 ,湿从寒化或热化 ,日久形成寒痰或热痰 ,阻于肝胆血脉 ,胆失疏泄为黄疸之基本病机。临证以清化热痰、温化寒痰为基本大法 ,据兼证伍以行气、活血、利湿、清热、温阳、软坚之药 ,可使痰化结散 ,痰滞得通而黄疸消退  相似文献   

17.
郑惠芳系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善用温补,尤重肾脾.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和代谢紊乱性疾病,其中肥胖型PCOS占半数,且常伴发不孕.郑老认为肥胖型PCOS所致不孕的主要病机为脾肾阳虚、痰湿内蕴.脾肾阳虚为本,痰湿内蕴为标.治疗以温肾健脾、燥湿化痰为主要原则,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同时予以生...  相似文献   

18.
依据肺血栓栓塞症肺血管闭塞不通的特点,将本病中医病名确定为"肺血痹"。该病发病之前的病机为阳虚气滞,痰瘀交阻。笔者认为,临床对于肺血痹高发体质的患者,应提前治以行气温阳、化痰消瘀,不仅可以有效预防肺血痹的发生,又可固护患者正气,促进原有疾病的康复,不失为一举两得之法。该病发病时的病机为浊阴上犯,肺络瘀阻,法当宣阳通痹、豁痰祛瘀。该病发病后病机多见气血不足,肺气不畅的表现,治宜补气温阳、养血活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益肺肾化痰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北京王府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肺肾化痰瘀法,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前FEV1、FEV1/FV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FEV1、FEV1/FVC/均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中,观察组FEV1、FEV1/FVC/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在治疗后FEV1、FEV1/FVC/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前,其血清IL-10,IL-13,IL-18,TNF-α和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治疗后,血清IL-13,IL-18,TNF-α和CRP明显降低,IL-10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医的补肺益肾、祛痰化瘀方法,和西医的医治方法相结合,可对患者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对改善治疗效果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介绍杨金坤教授运用温阳化痰法治疗胃癌经验。认为其病因病机是脏腑失调、脾阳不足、肾阳不足,治疗宜扶正祛邪、顾护阳气,并列举相应的单味药及复方。举验案1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