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科室,是医院的高危易感染科室。手术室护士必然要面对一定的职业危害,如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化学有害物质的污染及意外伤害等。如果能对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详细分析,积极采取防护措施进行防护。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防护措施,认识与加强防护减少感染的重要性,可大大减少手术室护士的感染。不断加强培训来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按规范的要求认真防护,就能减少手术室护士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手术室为医院的高危易感染科室。手术室护士须面对一定的职业危害,如致病微生物的侵袭、化学有害物质的污染及意外伤害等。现谈谈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1危险因素生物性危害。生物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乙肝、丙肝、爱滋病、梅毒、结核等微生物感染。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都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而成为传染源。手术室护士都要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在手术配合过程中常使用锐利器械,如刀、剪、针、骨钩、锯片等,因  相似文献   

3.
正2002年5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了《职业病防治法》,手术室作为医院的特殊科室之一,手术室护士面临的职业暴露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1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有害因素生物性因素。包括细菌和病毒,即各种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及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手术室广泛存在着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呕吐物等主要的污染源,手术室护士因职业性损伤感染的疾病中,最常见、最危险的乙肝、丙肝及艾滋病均由此引起。化学性因素。(1)常用消毒剂:甲醛、戊二醛、含氯消毒剂等可刺激皮肤、眼和呼吸道,经常接触还会引  相似文献   

4.
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经常接触病人开放性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因此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护士应提高自身的防护能力和自身防护意识.才能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护理人员造成的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手术室护士和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手术室护士由于工作的特殊性,经常接触病人开放性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因此存在着被感染的高度危险。护士应提高自身的防护能力和自身防护意识。才能减少职业危害因素对护理人员造成的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手术室护士和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手术室护士在职业环境中经常接触患者的血液和体液,而许多是乙型肝炎、艾滋病等经血液传播的疾病,护理人员可因职业暴露,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发生针刺伤和其他锐器伤受到感染。如何加强手术室护士在职业行为中的防护能力和保证其自身健康显得十分重要,笔者通过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工作过程的实地观察和我院职业暴露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出各个环节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7.
影响手术室护士健康的职业因素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手术室工作环境、性质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尤其是新型化学药物和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手术室护士常处于多种职业性危险因素中,手术室人员职业损伤发生率显著高于一般科室.手术室是职业损伤的高危科室。为保障促进手术室护士的健康,有必要探讨影响手术室护士健康的职业因素及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妇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进一步探讨防控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的方法对2013年5月~2015年5月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人民医院妇科门诊手术室所发生的127例医院感染事件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感染事件中患者116例,医护人员11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主要与医护人员操作不规范、环境不达标、医疗器械消毒不严、医疗废物处理不当等有关;医护人员发生医院感染主要与自身防护意识淡薄、操作不规范、医疗废物处理不当等有关。结论:影响妇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医护人员应重视妇科门诊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工作,强化风险管控意识,针对相关危险因素制定措施进行干预,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妇科门诊就诊的安全性,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王绍珍  王娟 《光明中医》2008,23(10):1619-1620
目的:研究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方法:根据手术室工作的环境特点,结合文献资料.将物理、医学、心理、生物因素对手术室护士造成的身心伤害进行研究.结果:手术室护士职业存在高度危险性.结论:只有通过加强手术室职业防护意识,做到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才能避免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  相似文献   

10.
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1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1.1生物性危险因素:生物性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乙肝、丙肝、梅毒、结核等微生物感染。病人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都可能含有病原微生物而成为传染源。手术室护士每天都要从事损伤性操作,接触到锐器的机会更多,直接暴露于传染源的几率更高,因此受传染的几率很高,我国是HBV、HCV感染高发区,0.004污染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CV污染的血液感染机率为1.8%,HI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率0.3%。1.2化学性危险因素:手术室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有环氧乙烷、含氯消毒剂、甲醛等。这些常用的挥发性消毒剂对人体皮肤、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现状,分析发生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并讨论相对应的防护措施。从基层医院手术室的实际工作出发,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制定落实(或建议)规范化的防护措施。提高基层医院手术室护士的防护意识,加强职业安全管理,确保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减少和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护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危害因素可归纳为感染因素、仪器因素、化学性因素、心理性因素、工作环境因素及生活不规律,合理的手术防护及术后处理是避免手术室医护人员职业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手术室职业防护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从5所三甲医院中选取188名在职手术室护士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所有护士进行调查,分析比较所有手术室护士的问卷调查结果,从而了解手术室职业防护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损伤的概率比较高,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认知得分与护士的年龄、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有无HBV抗体、有无血液体液溅到眼睛的情况、有无针刺伤史等均有一定的关系。手术室护士学历越高、年龄越长、工作年限越长、职称越高,以往职业伤史的得分越高,则护士的职业危害意识及职业危害防护措施行为得分越高。结论:学历、职称的高低对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有一定影响,医院应该重点培训低职称、低学历的手术室护士,同时对所有护士进行定期培训,增强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14.
手术室护士由于职业的特殊性,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危险因素。工作环境的不安全不仅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同时也严重损害手术室护士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职业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5.
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医院的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着多种职业危险因素,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者处于多种有害因子之中。因此,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一定自我防护意识。笔者现从6个方面阐述一下手术室职业危害的因素及其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赵玲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10):1654-1655
目的:分析某大型医院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针对现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大型医院护士2013年全年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防范对策。结果: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抽血注射时不戴手套、针头处理不当、洗手不规范、掰安瓿用力不当等。结论:针对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即强化职业风险培训教育,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护士安全操作的依从性,完善护士人力资源配置,职业暴露后做好应急处理,建立健全护士健康档案以及锐器伤监测报告体系等,重在预防,以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手术室护士因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处于生物、化学、生理等职业危险因素威胁中,若不加以防护,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1] .我院自2007 年以来对手术室18 名护士开展职业安全教育,在服务患者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肿瘤手术患者医院感染与手术室管理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台州恩泽医疗中心(集团)恩泽医院2014年12月~2017年6月择期行手术治疗的124例肿瘤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管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手术室综合干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并分析出现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单因素分析可知,肿瘤手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手术时间2h、Ⅱ和Ⅲ类手术切口、入住ICU3d、有侵入性操作及手术前使用抗菌药有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加强肿瘤手术患者的手术室管理,可有效降低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并结合临床实际工作情况,对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所采取的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通过增强手术护士的自身防护意识,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护对策,减少了血源性感染,改善了护士的健康状况,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结论增强防护意识,减少或消除造成血源性感染的各种因素是防护措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了解手术室护士发生职业危险的相关因素及防护措施,探讨预防减少职业危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