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新生儿呼吸暂停的特点、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观察引起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鉴别诊断及治疗。结果:新生儿呼吸暂停共31例,治愈及好转26例,自动出院3例,死亡2例。结论: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新生儿常见危重病之一,及时治疗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控制发作病因是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丘碧花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218-219
目的:总结和分析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原因和诊断,提出相应防治对策,最大程度减低呼吸暂停对新生儿的损伤。方法:通过全面评估72例新生儿呼吸暂停病因、临床表现,采取相应的诊断及治疗。结果:72例新生儿呼吸暂停,治愈67例,好转3例,转上级医院2例。结论:呼吸暂停是新生儿常见且严重的临床症状之一,只有加以预防和及时诊治,才能减低对新生儿的损害,从而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3.
纳洛酮联合氨茶碱在新生儿呼吸暂停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在广东省南雄市人民医院进行生产的患有呼吸暂停的新生儿95例,随机地将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氨茶碱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氨茶碱联合纳洛酮共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好于对照组,对照组总有效率77.3%,观察组总有效率96.0%,经卡方检验,得到χ2=8.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临床疗效可靠,可显著降低新生儿病死率和致残率,提高新生儿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本文对来宾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2007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39例新生儿呼吸暂停患儿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新生儿呼吸暂停常见于早产儿,并随胎龄降低其发病率增高,在新生儿生后0~7d,非感染因素导致的呼吸暂停显著高于感染因素造成的呼吸暂停,而生后≥8d感染因素导致的呼吸暂停则显著高于非感染因素造成的呼吸暂停;如果呼吸暂停发生在近足月儿或足月儿,则提示有原发病史。结论对发生呼吸暂停的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应重点监测。及时治疗,减少反复发作避免脑损伤后遗症,降低新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氨茶碱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41例护理体会漳州市医院儿科连莲淑林彩凤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呼吸中枢和呼吸系统发育不够成熟,呼吸调节能力差,在呼吸系统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时易出现呼吸暂停。呼吸暂停、缺氧首先引起脑细胞损害,甚至缺氧性脑病。我院近两年来,采用氨茶碱...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本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患儿6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氨茶碱;研究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取得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呼吸暂停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单用氨茶碱治疗,治疗组35例给予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比单用氨茶碱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呼吸暂停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7例单用氨茶碱治疗,治疗组35例给予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疗效比单用氨茶碱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正>呼吸暂停是新生儿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反复的呼吸暂停会诱发脑缺氧缺血,进而造成脑损害,产生脑性瘫痪、智力落后严重后遗症,甚至导致新生儿猝死,及时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我科用纳络酮救治新生儿呼吸暂停,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所有资料均为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新生儿。  相似文献   

10.
小剂量氨茶碱持续静脉滴入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剂量氨茶碱持续静脉滴入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8例呼吸暂停的新生儿分成两组,用氨茶碱常规剂量滴入为对照组与小剂量[2mg/(kg·次)]氨茶碱持续静脉滴入为治疗组,两组进行疗效比效。结果: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氨茶碱持续静脉滴入可缩短疗程,减少氨茶碱的用量,减少氨茶碱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呼吸暂停新生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两组均采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观察组首次剂量为20mg/kg,静脉滴注,维持量为10mg/kg持续静脉滴注,对照组按照传统的剂量首次剂量为20mg/kg,静脉滴注,维持量为5mg/kg持续静脉滴注,直至患儿停止呼吸暂停1周,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和呼吸暂停的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次、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呼吸暂停在治疗结束后的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次、症状消失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且对心率血压影响无差异。结论枸橼酸咖啡因以10mg/kg维持量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疗效显著,有利于患儿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呼吸暂停新生儿给予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注射治疗,对其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将80例呼吸暂停患儿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基础保暖给予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纳洛酮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氨茶碱的应用。结果:通过对两组呼吸暂停指标进行比较,其中观察组呼吸暂停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长、呼吸暂停消失时长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0%(34/4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38/40),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研究显示,对呼吸暂停新生儿给予纳洛酮联合氨茶碱注射治疗,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钠络酮佐治新生儿呼吸暂停的疗效.方法设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都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钠络酮3~4天,对照组用洛贝林、安茶碱等传统中枢兴奋药物,两组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钠络酮佐治新生儿呼吸暂停疗效显著,未见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纳洛酮和氨茶碱联合交替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9例病患随机分为三组,一组采用纳洛酮治疗,二组采用氨茶碱治疗,三组采用纳洛酮和氨茶碱联合交替治疗,观察各组病患治疗效果,对三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联合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前两组,联合交替治疗组总有效率96.3%,纳洛酮治疗组和氨茶碱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1.8%、62.9%.结论 纳洛酮和氨茶碱联用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单个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析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发病原因及发病规律.方法 对我院2010年8月-2012年12月收治的46例出现呼吸暂停新生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患儿进行治疗后,39例患儿呼吸暂停在3d内消失,5例患儿呼吸暂停在1周内消失,其余2例患儿死亡,其中颅内出血引起死亡1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引起死亡1例;治疗有效率为93.5%.结论 新生儿呼吸暂停中,早产儿比例较大,因此应该加强对早产儿的监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呼吸抑制的产生,避免出现后遗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钱志辉 《江苏医药》2004,30(8):626-626
呼吸暂停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病率较高。严重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可致脑损伤,甚至猝死。我科1997年10月~2001年4月收治的82例新生儿呼吸暂停患儿,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剂量咖啡因联合纳洛酮治疗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8例呼吸暂停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4例,对照组单独使用枸橼酸咖啡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交替使用纳洛酮,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27%高于对照组的68.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呼吸暂停发生次数、每次发作持续的平均时间、症状消失时间等方面,试验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咖啡因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症有良好的效果,较单独使用咖啡因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枸橼酸咖啡因(倍优诺)在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中的临床效果,分析用药原理,以提高我院医疗水平。方法:本次研究病例,我们选择了于2013年2月~2014年11月这一段时期内收治的新生儿呼吸暂停患儿,为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枸橼酸咖啡因(倍优诺)药物治疗,对照组则给予氨茶碱治疗,连续用药5 d。收集所有患儿的治疗资料,从呼吸暂停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30例患儿中有效29例,无效1例,整体有效率是96.7%;对照组30例患儿中有效22例,无效8例,整体有效率是73.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因(倍优诺)可以有效运用于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治疗中,可以推广。  相似文献   

19.
呼吸暂停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见的临床症状,发病率很高。早产儿发生呼吸暂停是由于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引起呼吸调节障碍。严重感染、颅内出血等均可引起早产儿继发性呼吸暂停,常能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而以早期低钙血症引起的呼吸暂停在临床上常被忽视,容易被误诊而延误治疗。现将密云县妇幼保健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8例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监测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早产儿呼吸暂停180例监测及治疗效果.结果呼吸暂停多发生于胎龄<30周的早产儿,胎龄<28周的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发生率可达90%,胎龄>36周的新生儿发生率明显降低,对于有呼吸暂停的高危新生儿尤其是胎龄<34周的患儿都应予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呼吸暂停时应积极寻找原发病,及时给于触觉刺激等处理,对于反复发作者,应予药物治疗,首选氨茶碱,用药物治疗无效,对反复发作者可使用鼻塞CPAP治疗,如仍无效应用呼吸机机械通气.呼吸暂停缓解后4~5d停止治疗.结论对于早产儿呼吸暂停需要密切监测,认真评估,及时治疗.治疗停止后还应监测4~5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