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磷酸氢二铵、硝酸钙为原料,采用室温固相反应通过850℃热处理制备了羟基磷灰石(HAP)粉末.并应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热重差热分析(TG-DTA)等手段对合成羟基磷灰石的物相组成、化学组成、微观形貌、热稳定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羟基磷灰石形貌规整、分散均匀、热稳定性好,热处理有效控制了粉体的团聚,显著提高了羟基磷灰石晶粒的结晶度.  相似文献   

2.
纳米医用生物陶瓷的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综述了牙科用氧化铝基生物陶瓷、羟基磷灰石生物涂层、多孔羟基磷灰石、羟基磷灰石/聚合物可降解生物复合材料、羟基磷灰石/ZrO2生物复合材料、β-Ca2P2O7生物材料等6种纳米医用生物陶瓷的制备研究进展,并对其制备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聚酰胺-66/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本文通过溶液法制备了一系列聚酰胺 66/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用IR ,TGA和燃烧实验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 ,并对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和生物安全性及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聚酰胺 66/羟基磷灰石复合材料 ,组成均一 ,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活性 ,可能作一种新的骨修复材料 ,在生物医学材料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根据粉状及球状羟基磷灰石对地下水中氟化物的去除特征,结合除氟技术的需求,组合形成了新型除氟工艺,利用动态中试试验对工艺应用参数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工艺进行长期运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组合除氟工艺组成为澄清反应器(聚合氯化铝(PAC)、粉状羟基磷灰石)+球状羟基磷灰石过滤+双层滤料过滤。对沈丘含氟地下水的优化运行参数:絮体浓度为3~5 g/L,上升流速为3 m/h,混凝剂采用PAC,球状羟基磷灰石过滤层高度不小于0.5 m,过滤采用双层滤料过滤,且滤层厚度不小于1.5 m。按优化后的运行参数连续运行2个月的结果表明工艺可有效控制出水氟化物浓度低于1.0 mg/L,直接运行成本(药剂及动力)约0.30元/m3。综上所述,基于羟基磷灰石的新型除氟组合工艺可用于地下水中氟离子的去除。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羟基磷灰石(HAP)滤料的除氟能力,以磷酸、四水硝酸钙和六水硝酸镁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一种Mg掺杂羟基磷灰石(Mg-HAP)除氟滤料,研究了制备条件对滤料除氟性能的影响,探究了Mg-HAP滤料的结构与除氟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掺镁量和陈化时间主要影响晶体结构;钙、镁与磷的摩尔比和反应温度主要影响Mg-HAP的纯度;在滤料晶体结构相对保持完整时,滤料的羟基含量越多,滤料的除氟容量越高。在n(Mg)/n(Ca+Mg)为0.10,n(Ca+Mg)/n(P)为1.50,反应温度30℃,搅拌1 h,90℃陈化60 min的优化制备工艺条件下,制备的Mg-HAP滤料样品,Mg在HAP的内部分布均匀;Mg取代羟基磷灰石晶格中的少部分Ca,导致晶面结构发生畸变,晶格缺陷增加,表面吸附能力增强;同时滤料的羟基含量提高,滤料的除氟容量提高。与HAP相比,Mg-HAP除氟容量提高了近4倍。  相似文献   

6.
工艺条件对鱼鳞提取羟基磷灰石显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鳞含有30%的无机质中绝大部分是羟基磷灰石,由于羟基磷灰石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领域.本文讨论了不同浸泡时间和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对鱼鳞中的羟基磷灰石晶体结构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分别对鱼鳞经过浸泡煅烧后产物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鱼鳞经过1mol/L的NaOH溶液浸泡24h后,煅烧得到的羟基磷灰石的显微结构为较好的立方片状,而浸泡48h煅烧后的颗粒尺寸与鱼鳞浸泡12h和24h的相比偏小.  相似文献   

7.
在金属表面用电泳沉积(electrophoretic deposition, EPD)法制备羟基磷灰石(hydroxyapatite, HA)涂层的主要问题是结合强度较低.为了提高HA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先采用EPD在钛表面制得羟基磷灰石/铝(hydroxyapatite/aluminum, HA/Al)复合涂层,然后采用反应结合方法(reaction bonding process)制备羟基磷灰石/氧化铝(hydroxyapatite/aluminum oxide, HA/Al2O3)复合涂层,并与相同条件下制备的HA单一涂层进行比较研究.用扫描电镜表征涂层的表面和横截面形貌.用能量散射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 XRD)谱分析HA/Al2O3复合涂层的化学组成.用XRD仪研究涂层的物相组成和热稳定性.通过黏结-拉伸实验测定HA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通过850℃热处理,HA/Al复合涂层中的Al粉发生氧化反应生成Al2O3,经反应结合得到HA/Al2O3复合涂层;反应结合提高了HA涂层的致密化程度且降低了基底钛表面的氧化程度;与单一HA涂层相比,HA/Al2O3复合涂层与基底间的结合强度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沉积技术在碳/碳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出羟基磷灰石-碳化硅复合涂层,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能谱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研究了电解液浓度与电流密度对复合涂层形貌与组成的影响,采用粘接拉伸法测试羟基磷灰石-碳化硅涂层、羟基磷灰石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结果表明:随着电解液浓度的降低,涂层的组成由磷酸氢钙转变为羟基磷灰石,晶体从大尺寸的片状逐渐转变为纳米级球状.随着电流密度的升高,涂层的钙、磷摩尔比逐渐升高,晶体向疏松的针状转变.选取适当的工艺参数,羟基磷灰石-碳化硅与基体结合强度高于羟基磷灰石涂层.  相似文献   

9.
磁性羟基磷灰石的晶体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FeCl3·6H2O,FeCl2·4H2O为原料,通过水热法制备磁性四氧化三铁粒子.并以合成的磁性四氧化三铁粒子,Na3PO4 ·12H2O和Ca(NO3)2 ·4H2O为原料,在80 ℃恒温水浴条件下,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磁性羟基磷灰石.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FTIR)对制备样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表征,并用Materials Studio 4.0(MS)模拟软件,对制备的样品进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四氧化三铁取代羟基磷灰石中平行于c轴的OH进入羟基磷灰石晶格中,从而引起羟基磷灰石 (210)和(212)晶面发生变化,但所得的样品具备羟基磷灰石的晶体结构特征和化学组成.  相似文献   

10.
纳米羟基磷灰石合成及表面改性的途径和方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综合论述了羟基磷灰石的晶体结构及表面结构特点,纳米羟基磷灰石的主要合成方法,同时通过对目前纳米羟基磷灰石颗粒表面改性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进行纳米HAP颗粒表面改性的几种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