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蓉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1):1120-1122
目的:比较首发精神分裂症与分裂样精神病的前驱症状及精神症状,为临床积累资料。方法:调查248例首发精神分裂症(分裂症组)和43例分裂样精神病患者(分裂样组)的前驱症状及精神症状,并评定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阳性症状量表(SAPS),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分裂样精神病组较多为急性起病且多有刺激诱因,除此之外,分裂症组与分裂样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情感、行为、思维和类神经衰弱等方面前驱症状的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分裂症组除了妄想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分裂样组外(P<0.05),其它典型精神症状与分裂样组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BPRS、SAPS、SANS总分及BPRS各因子分两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前驱症状和典型精神症状对精神分裂症与分裂样精神病无鉴别诊断意义,但早期识别,有利于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2.
暴力人群的人格特征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和罪犯的人格特征.方法:应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人格诊断问卷第四版(PDQ4 )对49例暴力罪犯和35例暴力违法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调查和测试.结果:(1)两组的MMPI测试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组的F、D、Hs、Hy、Pa分高于罪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PDQ4 的测定结果显示精神分裂症组的偏执型、分裂样、分裂型、表演型、依赖型、被动攻击型、抑郁型人格障碍评分高于罪犯组,而反社会人格障碍评分低于罪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暴力人群的人格特征既有差异,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病理性人格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培酮加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60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利培酮加用丙戊酸镁缓释片)30例和对照组(单用利培酮)30例,疗程4周.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第4周末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治疗前及治疗第2、4周末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各因子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前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第2、4周末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利培酮加用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对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女性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或分裂样精神病诊断标准的女性首发患者60例,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30例)和利培酮组(30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总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组显效率66.67%,利培酮组显效率70.33%,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有差异,阿立哌唑组主要为嗜睡、头痛、胃肠道反应;利培酮组主要为急性肌张力障碍、震颤、静坐不能、体重增加、泌乳、月经紊乱或闭经、血清催乳素(PRL)升高等;利培酮组血清PRL升高,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阿立哌唑组则无明显变化,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阿立哌唑与利培酮两者疗效相当,阿立哌唑对女性月经、体重、催乳素无明显影响,适合女性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培酮合并舒肝解郁胶囊与单用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的疗效。方法将82例伴有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合并舒肝解都胶囊组和利培酮组治疗,观察时间为8周。采用卡尔加里精神分裂症抑郁量表(CDS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定疗效,采用副作用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抑郁症状有效率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x2=11.2,P〈0.01);两组CDSS减分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t=13.65,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培酮合并舒肝解郁胶囊改善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状明显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6.
集体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 探讨集体心理干预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 将200例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其中的100例进行集体心理干预(干预组),并与对照组(未干预)比较。采用BPRS、IPROS、SDS及SAS于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时进行量表评定。结果 干预组在干预后3个月时患者的社会缺陷程度明显降低,BPRS总分较干预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同时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亦均有明显的减轻,而对照组除BPRS总分较前有显著性差异外(P<0.05),其余各量表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在干预后各量表评分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 临床上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集体心理干预,能帮助患者减轻心理障碍,增强社会功能,降低残疾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心境障碍的人格特征及智商的比较。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诊断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与心境障碍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选取患者共计120例,其中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将其视为分裂组,有心境障碍患者60例,将其视为障碍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人格特征评分和智商评分,比较结果。结果经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婚姻状况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人格特征评定方面分裂组患者的C因子评分和Q3因子评分均要高于障碍组,分裂组患者的PIQ得分要明显低于障碍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和心境障碍患者中,两种疾病患者的人格特征评分和智商评分存在明显的差异,可以作为临床中诊断患者疾病的重要指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首发与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MMPI的差异,为减少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诊断符合ICD-10的精神分裂患者54例以首发复发分两组,进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566道题)测试,将原始答卷输入纪术茂的MMPI-5B系统,给予分析处理(T≥60为划界分),所有数据应用SSPS13.0软件包处理。结果首发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显示Pa、Sc升高,且伴F升高。此外,首复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量表D、Hy、Si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早期干预精神分裂症,减少其复发,减少患者的社会致残。  相似文献   

9.
儿童住院患者出现情绪障碍的个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进一步了解儿童住院患者出现情绪障碍的个性特点。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对46例情绪障碍患儿及50例对照组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观察组E量表均分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N量表均分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两组P、L量表相比,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住院患者出现情绪障碍者性格为内向及不稳定型。结论儿童内向个性及不稳定个性发生情绪障碍机率明显高于性格外向及稳定个性者,对情绪障碍儿童应早期给予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华文球  张程赪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1):1308-1308,1311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家庭负担及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41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56名家属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非心理干预组各78例,分别在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在其患者入院时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各因子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两组家属在其患者出院时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人院时症状自评量表减分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两组家属出院时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与常模比较,有显著差异的因子数研究组少于对照组。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的家庭负担较重,应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1.
唐全胜 《广西医学》2010,32(8):902-904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康复期患者在心理治疗前后的人格特征变化。方法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47例、抑郁症患者25例,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MMPI)进行测查分析。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的疑病症(Hs)、癔症(Hy)、男女子气(Mf)、轻躁狂症(Ma)、精神病态(Pd)、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Sc)、社会内向(Si)量表T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抑郁症(D)、偏执狂(Pa)量表T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抑郁症患者治疗后的Hs、D、Pd、Pa、Pt、Sc、Hy、Si量表T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Mf、Ma量表T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期分裂症、抑郁症患者的病态人格改变。结论精神分裂症与抑郁症康复期患者心理向着"顺其自然、为所当为"转变。说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康复期患者的某些人格经心理治疗后有各自的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2.
强迫症患者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索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以及不同临床特点对强迫症患者人格的影响。方法采用Yale Brown强迫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定问卷 (MMPI) ,对 46例强迫症患者进行测试 ,并与 41例正常人做对照研究。结果强迫症组疑病、抑郁、癔症、心理变态、男性化 女性化、偏执、精神衰弱、精神分裂以及社会内向因子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除癔症和社会内向两因子外 ,其他MMPI各因子分男性强迫症患者明显高于女性患者 (P <0 .0 5或P <0 .0 1) ;强迫症患者MMPI的疑病、抑郁、男性化 女性化以及精神衰弱等因子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呈正相关 ,而与强迫症状的严重程度无关。结论强迫症患者可能存在病态心理状态 ;不同性别的强迫症患者其人格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强迫症患者的人格特征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黄永新 《华夏医学》2004,17(2):139-141
目的:探讨MMPI(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量表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9例神经症患者进行MMPI测查,进行量表间相关分析。结果:男性患者的L与D呈正相关,与Sc呈负相关,F与Sc、Ma呈正相关,K与L呈正相关,Hs与Hy呈正相关,D与L、Hy呈正相关,Pt与D、Sc呈正相关,Sc与F、Pt呈正相关,Ma与L呈正相关,与Si呈负相关,Si与Pt呈正相关,与Ma呈负相关;女性患者L与Ma呈负相关,F与Mf呈负相关,K与Hy呈正相关,Hs与Hy呈正相关,D与Hy、Pt呈正相关,Hy与K、Hs呈正相关,Mf与F呈负相关,Pa与Pd、Sc呈正相关,与Pt呈负相关,Pt与D、Sc呈正相关,与Pa呈负相关,Sc与Pa、Pt呈正相关,Ma与L、Si呈负相关,与Sc呈正相关,Si与K、Ma呈负相关。结论:MMPI不能根据某一量表升高就诊断某一疾病。  相似文献   

14.
MMPI检测新兵心理障碍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MMPI对集训期新兵心理障碍的检测效果.方法:应用"新兵精神疾病调查的工具",对某部23 000名新兵进行调查,在集训2 mo时筛选出99名存在心理障碍的男性新兵,作为试验组.在同班健康新兵中随机抽取1~2人,共139人组成对照组.两组新兵均用MMPI中的4个效度量表,未回答(Q)、效度(F)、说谎(L)、防御(K)和8个临床量表,疑病(Hs)、抑郁(D)、歇斯底里(Hy)、病态人格(Pd)、妄想(Pa)、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Sc)、轻躁狂(Ma)进行测验.结果:心理障碍组的F、Hs、D、Pa、Pt、Sc、Ma原始分均值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MMPI对存在心理障碍的新兵有一定鉴别力,可作为筛查工具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MMPI在分裂症中因子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颉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8):865-867
目的探讨MMPI在分裂症当中某些因子和Sc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近3年在我院心理门诊就诊、符合分裂症诊断标准的219例患者,对其进行MMPI测试。结果在精神分裂症的患者中F、Hs、D、Hy、Pd、Pa、Pt、Sc的因子分总体较高,标准分均大于60分,且因子分当中,F、Hs、Pa、Pt因子和Sc因子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结论大多数精神分裂症除了存在明显的行为和认知紊乱以外,根据其分裂症症状的轻重程度还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强迫、疑病等神经症的表现,因此除给予单纯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根据症状的轻重程度辅助抗抑郁抗焦虑药物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6.
袁萍  王家同  马进 《医学争鸣》2006,27(12):1144-1146
目的:分析评价刑事警察的人格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为制定预防和减少刑事警察心理障碍发生的措施提供必要的科学依据. 方法:对229名某市刑事警察进行明尼苏达多项个性测查表(MMPI)测查,结果与中国男性常模比较,并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被测查刑事警察在疑病、癔症、妄想、病态人格、精神分裂、抑郁、性度、精神衰弱、轻躁狂、社会内向10个临床量表的分数较高(P<0.01);各分量表在刑侦警察、刑事技术警察、缉毒警察3个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个类别刑事警察在多数临床量表存在着低比例的T>70分现象;Q, L, Si分量表没有T>70分现象. 结论:刑事警察人格特点有别于一般人群,总体上与中国男性常模有差异,不同类别刑事警察心理状况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改良森田疗法对康复期重性精神病患者变态人格的影响.方法 通过前瞻性的队列研究方法,将在本院住院已进入康复期的(164名)重性精神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72名)和对照组(92名),试验组采用药物联合改良森田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在治疗1个月前后分别采用明尼苏达人格问卷、阳性阴性症状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对其进行评定.结果 试验组在采用药物联合改良森田疗法治疗前后的疑病症、抑郁症、癔病症、精神病态、偏执狂、精神衰弱、精神分裂、社会内向量表T分变化与对照组单用药物治疗前后上述量表T分变化相比较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d量表T分变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433,P<0.05),Mf、Ma量表T分变化[治疗前分别为(50.05±10.83)分,(56.96±11.06)分;治疗后分别为(47.18±12.15)分,(51.81±11.33)分]与对照组[治疗前分别为(50.38±9.76)分,(48.97±9.57)分;治疗后分别为(55.04±11.14)分,(52.42±10.26).分]比较均差异无显著性,即Mf(t=0.796,P>0.05)、Ma(t=1.342;P>0.05).结论 改良森田疗法可转变康复期重性精神病患者除Mf、Ma外的变态人格.  相似文献   

18.
333例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患者的MMPI测试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交通事故所致颅脑损伤患者的人格特点。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个性测查表、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韦氏记忆测验量表和脑电图对成都市因交通事故造成颅脑损伤的333例幸存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常模进行比较,共有309例存在人格的异常,大部分患者是在下列几个分量表上有异常:D、Sc、Hs、Hy和Pt。剖析图显示高得分的主要组合类型为12/21测图、28/82测图、18/81测图和78/87测图。在性别上,男女在Hs、D、Pd、Mf、Pt、Sc这6个分量表上有差异,男性得分的均值大于女性。经Logistic回归分析,与人格异常有关的因素是文化程度和硬膜下血肿。大脑各叶损害与MMPI各分量表之间的关系显示,额叶损害与Hy、Pd、Ma,颞叶损害与Si、D,枕叶损害与Hy临床分量表的分值增高有关。结论 人格异常是颅脑损伤后一常见的后遗证,并有其独特的特点,在伤残评定中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日本研制的咽异感症评分表的实用性[方法]用 MMPI测查52例咽异感症患者 与35例健康对照组,并用日本研制的咽异感症评分表对52例咽异感症患者逐一进行评分,然后计算 MMPI每一量表分数与咽异感症评分表分数之间的相关系数,探讨彼此之间的相关性,确定是否用日本 研制的咽异感症评分表测查的咽异感症的分数,估计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病态心理[结果] MMPI测查 结果,咽异秆症患者Hs,D,Hy,Pa,Sc量表分数与对照组之间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Mf量表患者与对照 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咽异感症患者的MMPI诸量表之间具有广泛的相关性,其中HS,D,Pt量表与其 他量表之间的相关性更高日本咽异感症评分表测查分数与咽异感症患者的MMPI诸量表之间只有与 Pt,Sc, Pd量表具有相关性.[结论]日本咽异感症评分表分数与咽异感症患者群中,只能大致估计患者 的 Pt,Sc量表分数的情况,不适合估计咽异感症其他病态心理类型的分数,故咽异感症评分表测查得出 的分数具有片面性,应慎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精神疾病的MMPI(399题)的10个因子分值。方法:MMPI心理测查,中国常模K校正的T分,选用Hs、D、Hy、Pd、Mf、Pa、Pt、Sc、Ma、Si因子分,T≥60为界。结果:抑郁症占所调查疾病中比例最高,占33.2%,呈高发趋势。结论:不同精神疾病人格不同,MMPI可以辅助精神科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