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想写的人是修锐,我的GRE考试issue老师。上第一节issue课的时候,他很"正常"地开场:"欢迎大家来到新东方。我姓修,我叫修锐。"底下起了一片若有所思的惊呼。  相似文献   

2.
我相信     
<正>记得小时候,妈妈常跟我讲"毛毛虫变蝴蝶"的故事。那时候的我六岁了,可是连"1"怎么写都不知道,为什么我不会写"1"呢?因为我有一个姐姐,大家省吃俭用地供她上学,因此我到了上学的年龄也没去上学。有一天,妈妈拿着一把椅子和两个凳子,我们一人坐一个,妈妈轻轻地拉着我的小手带着我写了一个"1",说道:"二子呀,这是1。"接着,妈妈写了另一个"一",并说:"这是汉字的一。"那时,我的小脑袋一摇  相似文献   

3.
瞧我这笨手     
每个人都有一双与众不同的手,我也不例外,我有一双可爱的小笨手。因为我的小手有点笨,它经常写错别字。假如把笔当做长矛的话,涂改带就是我的盾牌,是学习"战场"上必不可缺的"武器"。有一次,我在写作业,写着写着,  相似文献   

4.
我写我诗     
李唐 《同学少年》2009,(11):28-28
同学少年:18:24:16很多人说,诗歌现在属于"小众文化"。现在写诗的人、读诗的人的确都不多。你为什么写诗?李唐:18:25:43很多人问过我这样的问题,我无言以对,正如我无法回答为什么树会结出果实,河水会一直流淌。我喜欢问自己的却是诗人食指的口头禅:"为什么不写呢?"这个问题我同样无法回答,所以我一直在写,不停地写。  相似文献   

5.
<正>我从小喜欢跟着父母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这样的小诗。从小学到初中,大概背了200多首古诗。上初二时,我写了《中秋望月》一首小诗,老师说我写得不错,当时我心里高兴极了,暗下决心,以后要多写一点。当晚我还想再写两首,却怎么也写不  相似文献   

6.
有些人很好奇,我在"百家讲坛"上的讲课方式和我写《品人录》等作品的叙述方式,是不是经过了特殊设计。其实,从1983年登上大学讲台我就是这种讲话方式,只是在小范围  相似文献   

7.
我的老师     
正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换了一位女班主任,她中等身材,长相很美。新学期第一节课,她走上讲台,对我们说:"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教数学,我姓胡,叫胡宝琴……"然后转过身去,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大大的"胡"字。写完,她笑了,笑得像一朵花,她微笑的表情异常生动。刹那间,她有意无意地征服了我们。在这之前,我是很不愿意上数学课的。我的作文写得好,老师常在班上读我的文章,我也因此而沾沾自喜。自从胡老师教我们数学课以来,我渐渐喜欢上数学课了。其实,只有我自己心里明白,我是希望听见胡老师讲课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郭老师:大家写过以"我"为主题的作文吗?都取了什么标题?小川:《成长的足迹》、《欣赏自己》、《他是谁?》、《这个年龄的我有点怪》、《我是家里的"开心果"》、《勤奋让我如此美丽》、《我是个"小气鬼"》、《阳光男孩》、《我的代码———秦川》……小蓬:你也太自恋啦,竟然写过这么多"我"!小川:因为"我"的素材实在太多了,我总想把自己全面细致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9.
我思我想     
正前几天接受了"一条"的访问,聊了不少。我总结一下中心思想,这也是我这些时间的所想所得。1指责80后90后抗压能力不强是不公平的,因为经济和生存的压力都比以前大很多,社会发展和历史原因,给了这一代人太多的压力。2杂文这东西,无论起初三观多正,写着写着,会发现自己容易变成一个鸡贼的人,往往情不自禁想怎么样煽动更多人的情绪,当我发现自己有这方面倾向的时候,就反思和停止了。  相似文献   

10.
一语文姓"语"。小学语文除了姓"语",还姓"小"。说语文姓"语",是对语文学科的定性。"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可见,语文就是语言。它是交际的工具(当然也是思维的工具)。文字一旦在人们的意  相似文献   

11.
多年前,小学课本里有高玉宝写的《半夜鸡叫》这篇文章。曾记得,当老师分析课文讲到万恶地主"周扒皮"半夜三更钻进鸡窝学鸡叫,用卑鄙的手段来哄骗长工为他起早贪黑这一可耻行径时,班里四十几双眼睛顿时齐刷刷射向我。因为全班只我一人姓周,从那一刻起似乎我就是周扒皮的后人或者代言人,周扒皮的一切恶劣行径都要由我这个无辜的人来"买单"。下课后,同学们凑到我身边,拍拍我的头,扯扯我的衣服,摸摸我的手,"周扒皮——,周扒皮——"地叫开了。自那以后,不管我愿不愿意,也不管我如何争辩,更不管我的心情感受,"周扒皮"的帽子就这样永远给我"扣"上了。说心里话,我曾将自己悲惨的遭遇迁怒于高玉宝,他老人家为什么不写王扒皮、赵扒皮、李扒皮、张  相似文献   

12.
当我完成了家庭教育高级课程的学习后,从心理上开始懈怠了,以为在孩子面前我是个不能再好的妈妈了。而在此后,我的小女儿却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去年寒假,当我翻开6岁的小女儿的家校联系手册,例行公事地写"家长留言"时,我写了这样的开头语:"我希望镁镁能够更加爱护同学"、"我希望镁镁能够主动问候长辈"、"我希望……"小女儿赶紧在一旁提醒我:"妈  相似文献   

13.
我叫余芷寒,这名字是爷爷奶奶给起的。一次,一位叔叔问我姓什么,我大声说:"我姓余,是‘年年有余’的‘余’,叫余芷寒。"  相似文献   

14.
我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原来教我们的美丽的女老师调走了,新换的男老师姓于,是我们邻村的,此前我已经见过他。他留着那个时候农村青年少见的长发,上衣口袋里插着钢笔。他爱好画画,我们上劳动课,他就给能干活的大个儿学生画了像,大个儿学生推着小车走,小车上垂下一根绳子头。他在画作下方写了题目:热爱劳动。没有落款。老师显然属于"不得志"的人,他完小毕业,没有考上中学。我的同学当中,有几位常常在背地里讥讽老师没有考上中学,其中有一位同学的姐姐是考上了中学的,我却看不出同学的姐姐比  相似文献   

15.
说起我对语文的喜爱,还要追忆到我的童年时代。那时我的两位"老师"深深影响了我。一位是我的父亲,他没什么文化,但他喜欢有文化的人。他特别关心我的学习,天天督促我读书,而且见书就帮我收集起来,书多了就索性把家里那老式碗柜改造成我的书柜。印象最深的是,读五年级的时候,父亲要我拟春联、写春联。我对父亲说:"对子在街上一块钱一副,又省钱又省事,现在还有几个人写对子贴的呀?"父亲脸一沉:"家里有读书人,对子  相似文献   

16.
我的姓名     
同题三人行/一号嘉宾同题三人行/二号嘉宾?浙江省玉环县实验学校初二(2)班施贞屹本人自出世以来,取过的名字“不计其数”。嗨,太夸张了,说实话,不是多得数不清,而是多得懒得数。敝人姓“施”,对此姓我恨之入骨,什么姓不好,偏偏让我沾上此姓。“施”的谐音不就是“死”么?没法子呀,我爸爸姓施,我爸爸的爸爸姓施,我爸爸的爸爸的爸爸也姓施。祖宗都是姓施的,所以此姓不能改,改了就是忘本,没脸见十八代祖宗了。除了姓“施”之外,我发现本人与“四”特有缘。生日是在四月初四,就取“思思”为小名。可这姓再加小名,就是施…  相似文献   

17.
我的教官     
<正>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雏鹰展翅"军事夏令营活动。开营仪式上,我认识了一位教官,他姓刘,我们叫他刘教官。刘教官大约二十多岁,身材高大、魁梧,穿一身武警服,看上去使人感到几分敬畏。开营仪式的第一天,我们这些懒散惯了的野孩子,以为军事夏令营和学校上课没有什么两样。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一只猫     
我是一只猫,一只与众不同的小猫。首先,我是一只小馋猫。写作业时是我最佳的觅食时间。我拿起笔在本子上开始写起来,等爸爸妈妈一走开,就立刻拉开抽屉拿出一包薯片吃起来。我边吃边写,平均每写五个字就吃一口薯片,等写完八行字,一包薯片就吃完了。突然感觉口渴了,我会立刻朝门外大喊:"妈,给我冲杯牛奶,我需要营养。"一说到营养,我妈比谁都勤快。马上,一杯热乎乎的牛奶就端到桌上来了。老妈一走,我急忙拉开抽屉,又拿出一包薯片开始吃起来……  相似文献   

19.
我的好伙伴     
一上小学,我就交了个好伙伴——郑伊宁。她可是个好学、好问,点子多,而且很幽默的人。开学第一天,老师让我俩坐在一起。她主动和我交流,向我作自我介绍:她先在纸上自我画像,在旁边写了三个字:郑伊宁。然后指着画,幽默地说:“本人姓郑,名伊宁,爱好画画,性格活泼开朗,喜欢助人为乐。此后如有不对之处,请多指教。”哈!这么奇怪的自我介绍我还是第一次听见呢!慢慢地,我们便成了朋友。  相似文献   

20.
文学鉴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现在高考语文试题中虽然没有文章赏析一项,但指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依然是高中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内容。为带领学生突破鉴赏的知识关和写作关,我写了30多篇下水文章。高五班有个学生曾在一次"为反对者唱一支颂歌"的作文考试中,写了一篇题为《月夜》的小小说。文章从立意到取材都别开生面,自成一说。我想,既然我带领学生为巴金、沈从文等作家的文章写了多篇鉴赏文章,何不把学生的佳作也列入研究呢?这既可以扩大学生视野,又可以增强学生自信。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