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9 毫秒
1.
目的 观察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NF-κB的表达与血清IL-6、NF-κB含量的变化,探讨两者在子痫前期发病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 收集2022年2月~2022年10月于寿光市人民医院规律产检及住院分娩的孕妇60例,分为实验组40例,其中子痫前期组20例(A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20例(B组),对照组(C组)即正常健康且无基础病孕妇20例。对每组孕妇血清中IL-6、NF-κB的表达水平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对分娩后胎盘NF-κB的表达水平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分析术前白介素-6表达、术后核因子活化有无关联性及两者与子痫前期疾病的关系。结果 (1)3组血清IL-6表达与胎盘中NF-κB活化强度呈显著正相关(r=0.838)。(2)3组孕妇胎盘中NF-κB活化表达,B组明显高于A组、C组。(3)3组孕妇外周血NF-κB表达量各为:A组(2.61±0.25)μg/L、B组(3.19±0.25)μg/L及C组(2.17±0.28)μg/L,A组、B组均高于C组(P<0.05)。(4)3组孕妇外周血IL-6表达量各为:A组(25.96±3.31)μg/L、B组(35.11±3.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钙及尿酸水平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选取轻度子痫前期孕妇49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62例,正常妊娠者65例,分别测定其血清钙、尿酸水平并作比较。结果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及正常对照组孕妇血清钙水平分别为(2.16±0.11)mmol/L、(2.03±0.14)mmol/L及(2.16±0.11)mmol/L,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钙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组低于轻度子痫组(P<0.05);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及正常对照组孕妇血清尿酸水平分别为(326.36±60.57)mol/L、(381.98±78.21)mol/L及(263.80±63.79)mol/L,轻度子痫前期组及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尿酸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清尿酸水平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结论孕妇血清钙、尿酸水平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子痫前期诊断及预测指标,对子痫前期的早发现、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新余市人民医院进行定期产检的孕妇临床资料,其中正常妊娠孕妇30例作为A组、妊娠期高血压孕妇25例作为B组、子痫前期孕妇25例作为C组、重度子痫前期孕妇25例作为D组,产检或入院后均完成25-(OH)D3检测,比较各组孕中期、孕晚期25-(OH)D3水平,分析25-(OH)D3与HDP的关系。结果:四组孕中期、孕晚期25-(OH)D3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孕晚期C组、D组25-(OH)D3均低于A组(P<0.05)。孕中期、孕晚期25-(OH)D3在B组、C组、D组均呈依次递减趋势(P<0.05)。四组孕中期25-(OH)D3<20 ng/mL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中期、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孕妇尿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水平变化及其与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方法检测轻度子痫前期孕妇(A组,32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B组,28例)、正常孕妇(C组,30例)尿液VEGF、sFlt-1水平。结果 3组孕妇尿液VEGF、sFlt-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组尿液VEGF水平显著高于A、B组(P<0.01),而sFlt-1水平显著低于A、B组(P<0.01);A组尿液VEGF水平显著高于B组(P<0.01),而sFlt-1水平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孕妇尿液中VEGF水平的降低、sFlt-1水平的升高与子痫前期病情程度有关,通过检测孕妇尿液VEGF、sFlt-1水平可能可以预测子痫前期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超声心动图监测孕中晚期胎儿心室Tei指数变化情况,探讨其与子痫前期的关系。 方法 选择2012年12月-2015年12月金华市中心医院产科重度子痫前期孕妇70例作为A组,轻度子痫前期孕妇70例作为B组,同期正常孕妇220例作为C组。对所有孕妇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正常孕妇不同孕周胎儿心室Tei指数,各组孕妇新生儿出生情况、心室功能指标、心室Tei指数,子痫前期孕妇胎儿右心室Tei指数和胎儿出生情况的相关性。 结果 在正常孕妇中,各孕周右心室的Tei指数高于左心室的Tei指数,但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出生孕周均小于B组和C组(P<0.05),A组新生儿出生1 min和5min Apgar评分均小于B组和C组(P<0.05)。A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右心室射血分数低于C组(P<0.05);A组和B组左心室等容时间和右心室等容时间高于C组(P<0.05)。A组左心室Tei指数和右心室Tei指数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左心室Tei指数和右心室Tei指数高于C组(P<0.05)。子痫前期新生儿的右心室Tei指数和胎儿的出生体重、出生孕周、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 结论 心室Tei指数能够评价胎儿心脏功能,子痫前期胎儿心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影响胎儿的预后,Tei指数检测对预测子痫前期胎儿预后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孕妇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6月在我院妇产科住院的21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检测血浆白蛋白含量,将<30 g/L的125例孕妇设为低蛋白血症组(A组),≥30 g/L的85例孕妇设为未合并低蛋白血症组(B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发病和分娩孕周,孕产妇并发症情况和新生儿结局。结果 A组孕妇发病孕周和分娩孕周分别为(32.58±3.24)周和(35.28±3.68)周,均早于B组的(34.32±3.69)周和(37.79±2.65)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为71.2%(79/125),明显高于B组的28.2%(2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为(2396.78±559.38) g,明显低于B组的(2908.34±674.12) 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新生儿窒息、宫内生长受限(IUGR)、低体重儿发生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8.1%(23/127)、24.4%(31/127)、41.7%(53/127)和15.0%(19/127),高于B组的1.7%(4/85)、8.2%(7/85)、12.9%(11/85)和2.4%(2/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并发低蛋白血症孕妇易造成围生儿不良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Bak mRNA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测定36例正常足月妊娠妇女(A组)、24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B组)和1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C组)胎盘组织中Bcl-2、Bax、Bak mRNA表达水平.结果:(1)与B组(1.563±0.398)和A组(1.723±0.300)相比,C组Bcl-2 mRNA表达水平(0.642±0.288)明显降低(q=12.41,P<0.05;q=15.69,P<0.05),B组与A组之间无明显差异(q=2.6,P>0.05).(2)与A组(0.347±0.191)相比,B、C组Bax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745±0.260、1.335±0.308)明显升高(q=8.79,P<0.05;q=19.54,P<0.05),C组较B组升高更为显著(q=10.83,P<0.05).(3)与B组(0.875±0.322)和A组(0.809±0.381)相比,C组BakmRNA表达水平(2.197±0.546)明显升高(q=14.52,P<0.05;q=16.42,P<0.05),B组与A组之间无明显差异(q=0.87,P>0.05).结论: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Bak mRNA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参与了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子痫前期胎盘组织氧化应激情况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探讨MIF在子痫前期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0年3~10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孕妇71例,其中子痫前期孕妇38例(子痫前期组),同期行剖宫产的正常晚期孕妇33例(对照组)。采用逆转录RT-PCR技术检测各组孕妇胎盘组织中MIF mRNA的表达,测定各组胎盘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2O2)含量。并对对照组及子痫前期组孕妇胎盘组织中H2O2含量与MIF mRNA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1)子痫前期组MIF mRNA的表达(1.12±0.14)明显高于对照组(0.90±0.12)(P<0.01)。(2)子痫前期组SOD[(86.15±17.53)U/mgprot]明显低于对照组[(101.00±21.00)U/mgprot](P<0.01);MDA[(153.74±28.47)nmol/mgprot]明显高于对照组[(100.63±14.25)nmol/mgprot](P<0.05);H2 O2[(112.68±21.73)nmol/mgprot]明显高于对照组[(94.64±18.68)nmol/mgprot](P<0.01)。(3)对照组胎盘组织中H2O2与MIF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65,P<0.01);子痫前期组胎盘组织中H2O2与MIF mR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74,P<0.01)。结论子痫前期患者胎盘组织中MIF的过度表达,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造成氧化应激状态,从而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孕妇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血胱抑素C(Cys C)水平,探讨对妊娠期高血压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及100例正常孕妇的血清进行血β-HCG及血CysC的检测.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β-HCG和血CysC分别为(51 076±34 037)mIU/mL和(1.62±0.43) mg/L,轻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HCG和血CysC分别为(46 689±25 925)mIU/mL和(1.26±0.30)mg/L,与正常孕妇组(36 672±26 295)mIU/mL和(0.80±0.18)mg/L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血β-HCG与轻度子痫前期组血β-HC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子痫前期组血CysC与轻度子痫前期组血CysC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β-HCG的检测有助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同时,血Cys C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造成的肾功能损害更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并可作为判断其病情轻重的指标,联合检测血β-HCG及血Cys C对了解其病情进程更具指导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 (PAPP-A)及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情况,探讨其与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医院门诊行常规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子痫前期孕妇60例为子痫前期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子痫前期组3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0例.选取同期行本院门诊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的正常孕妇30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三组孕妇血清中的PAPP-A水平和VEGF的水平,分析其与子痫前期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重度子痫前期组新生儿出生体重[(3.4±0.5) kg]低于轻度子痫前期组[(3.6±1.4) kg]和对照组[(3.7±0.5) k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血清PAPP-A值、VEGF值和24 h尿蛋白值分别为(900.6 ± 379.0) μg/ml、(7.2±4.2) pg/ml、(2.5±1.2) g/24 h,轻度子痫前期组分别为(783.8±204.7) μg/ml、(5.3±1.4) pg/ml、(1.4±0.3) g/24 h,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592.9±222.9) μg/ml、(4.8±2.8) pg/ml、(0.2±0.1) g/24 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的血清PAPP-A值和24 h尿蛋白值均高于轻度子痫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rama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PAPP-A值和血清VEGF值呈明显的正相关(r=0.574,P<0.05).结论 PAPPA及VEGF均参与了子痫前期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和胱抑素(Cys C)对子痫前期的诊断价值。方法: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60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54例,子痫前期轻度52例,子痫前期重度54例,选择同期孕前检查正常孕妇160例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孕妇血清NGAL和Cys C水平。结果:1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NGAL及Cys C水平分别为36.24±8.58 μg/L和1.78±2.03 mg/L,高于对照组的21.26±3.78 μg/L和1.05±0.14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各组间比较,血清NGAL及Cys C水平子痫前期重度组>子痫前期轻度组>妊娠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NGAL及Cys C水平有助于子痫前期早期诊断和区分妊高症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期待治疗对不同孕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0年3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74例行期待治疗,胎儿及其新生儿80例.根据发病孕周不同分为3组:A组15例(孕周<28周),双胎1例;B组28例(28周≤孕周<32周),双胎2例;C组31例(32周≤孕周<34周),双胎3例.比较各组期待治疗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1)孕妇并发症发生率:A组46.7%,B组42.9%,C组32.3%,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胎儿窘迫、胎死宫内、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随孕周增长而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B组期待治疗时间(16.5±9.4)d显著长于A组(9.8±4.7)d和C组(10.1±8.2)d(P<0.05).终止妊娠孕周A组(28.9±2.6)周,B组(32.8±2.3)周,C组(34.2±1.2)周,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比较,A组93.3%,B组96.4%,C组93.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严重影响母婴预后,适当期限的期待治疗可以改善母婴结局,剖宫产仍是终止重度子痫前期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非手术治疗时限及妊娠结局。方法65例无严重并发症及合并症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按其发病孕周分为三组,A组〈28周15例,B组28-31^+6周28例,C组32-33^+6周22例。分析三组孕期治疗时限、孕妇并发症、胎儿及围生儿结局。结果A、B、C组非手术治疗时间分别为(9.5±6.5)、(11.2±7.3)、(9.6±6.3)d,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孕妇并发症低于A、B组(P〈0.05);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C组明显低于A、B组(P〈0.01)。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非手术治疗可行,但在治疗中应严密监测,权衡利弊,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子痫前期患者283例及妊娠高血压患者和正常孕妇各100例作为子痫前期组、妊高症组和正常对照组。检测肾功能指标,并采用无创监测系统检测子痫前期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子痫前期组血清肌酐(Scr)、尿酸(UA)、尿素氮(BUN)显著高于妊高症组和对照组(P<0.05),肾小球滤过率(GFR)显著低于妊高症组和对照组,子痫前期组24h尿蛋白(24hpro)较妊高症组显著升高(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Scr、UA、BUN、24hpro及肾功能损害率均显著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子痫前期肾功能损害组平均动脉压(MAP)、周围血管阻力(SVR)、周围血管阻力指数(SVRI)显著高于子痫前期无损害组(P<0.05),而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I)、速度指数(VI)显著低于无损害组(P<0.05)。CO、SV、SVR与子痫前期患者GFR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结论子痫前期患者可出现靶器官损害,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与病情严重性有关,心功能下降和外周阻力增大是子痫前期患者肾功能损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子痫前期者血清以及尿液当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变化和病情程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子痫前期所具有的预测意义。方法抽取78例受试者,将26例正常妊娠者设为A组,26例轻度子痫前期者设为B组,26例重度子痫前期者设为C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三组孕妇血清以及尿液中的VEGF和PLG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B组与C组血清以及尿液中的VEGF和PLGF水平对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子痫前期者血清中PLGF水平比尿液中的水平高,而尿液中的VEGF水平则高于血清中的水平。A组血清VEGF和PLGF水平均比尿液中的水平高。结论孕妇的血清以及尿液中的VEGF和PLGF水平和子痫前期的病情程度有着明显相关性,对孕妇尿液中VEGF和PLGF水平进行检查可对子痫前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1):22-2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监测子痫前期孕妇胎儿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2月子痫前期孕妇58例及正常妊娠孕妇30例为研究对象,子痫前期孕妇中34例为轻度子痫前期,24例为重度子痫前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仪联合监测胎儿脐动脉以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包括血流阻力指数(RI)、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期血流速度(S/D)、搏动指数(PI)。比较三组脐动脉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以及三组胎儿平均体重,分析胎儿体重与脐动脉以及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三组胎儿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比较:对照组RI、S/D以及PI均显著高于轻度子痫组与重度子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组RI、S/D以及PI均显著高于重度子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脐动脉血流参数比较:对照组RI、S/D以及PI均显著低于轻度子痫组与重度子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子痫组RI、S/D以及PI均显著低于重度子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平均体重(2102±251)g,轻度子痫组平均体重(2004±218)g,重度子痫组平均体重(1618±211)g,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RI、S/D、PI与胎儿体重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r=0.45、0.43、0.61,P均0.05);脐动脉血流参数RI、S/D、PI与胎儿体重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r=-0.47、-0.35、-0.51,P均0.05)。结论子痫前期孕妇胎儿脐动脉血流参数下降,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升高,并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变化越加明显。大脑中动脉血流参数与胎儿体重呈显著正相关,脐动脉血流参数与胎儿体重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测定早发型与晚发型子痫前期孕妇母血和胎儿脐静脉血中拉贝洛尔的水平,明确拉贝洛尔胎盘滤过情况,研究子痫前期孕妇应用拉贝洛尔对围产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4月30日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危重症产科住院分娩、单纯口服拉贝洛尔降压治疗达到目标血压的子痫前期孕产妇8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孕周将孕妇分为早发型子痫前期组(A组,46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组(B组,36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检测两组孕妇静脉血及胎儿脐静脉血中拉贝洛尔药物浓度;选择分别与A组和B组分娩孕周相匹配的自发性早产(C组,30例)及自然临产(D组,30例)的新生儿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围产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 ①A组和B组孕妇静脉血拉贝洛尔浓度均高于脐静脉血(P<0.05),且A组脐静脉血拉贝洛尔水平高于B组(P<0.05);②A组脐静脉血拉贝洛尔浓度与开始用药孕周呈负相关(r=-0.357, P<0.05);③A组新生儿心率低于C组(P<0.05),但B组新生儿心率与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拉贝洛尔可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在早发型子痫前期中,用药孕周越早拉贝洛尔越容易透过胎盘,晚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应用拉贝洛尔降压治疗相对于早发型子痫前期更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子痫前期妇女、正常妊娠妇女及存在活化蛋白C抵抗(APCR)现象的子痫前期患者血液中凝血、抗凝血指标的测定,观察子痫前期产妇女与易栓症的关系。方法取子痫前期妇女3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轻度子痫前期15例,重度子痫前期15例),正常妊娠妇女40例作为对照,正常非妊娠妇女20例测定活化蛋白C比率(APCr),作为APCR阳性的判定标准。取外周静脉血4ml,其中2ml应用血球计数仪获取红细胞比积(HC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bg)值;1.8ml应用血凝仪获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加入活化蛋白C(APC)后的aPTT值,对以上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外周血HCT、PLT、Fbg水平、aPTT时间分别为35.51±3.56%、178.87±81.66×109/L、3.68±0.98g/L、33.83±4.77s;轻度子痫前期组为33.15±2.64%、179.60±59.85×109/L、3.83±0.70g/L、32.00±3.51s;正常妊娠组为33.65±2.92%、194.98±62.01×109/L、3.91±0.77g/L、31.70±2.56s。HCT及Fbg水平在子痫前期APCR阳性组中分别为36.80±3.25%、4.52±0.74g/L;在APCR阴性组中为33.71±3.38%、3.57±0.77g/L。HCT水平重度子痫前期组较正常妊娠组及轻度子痫前期组高;aPTT在重度子痫前期组较正常妊娠组延长。子痫前期APCR阳性组中,HCT及Fbg值均比APCR阴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子痫前期孕妇血液呈血栓前状态,这种状态以APCR阳性的子痫前期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基因多态性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对129例子痫前期患者(轻度子痫前期64例,重度子痫前期65例)和137例同期入院产检并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娩的正常孕妇,进行PAPP-A基因位点S1224Y(A/C)(dbSNP:rs7020782)多态性的分析,比较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频率在子痫的期组和正常组间、重度子痫前期组和轻度子痫前期组间的差别.结果:AC基因型频率在于痫前期组(44.2%)高于对照组(31.4%,P<0.05);AC基因型频率在重度子痫前期组(75.4%)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12.5%,P<0.001);C等位基因频率在重度子痫前期组(40.8%)明显高于轻度子痫的期组(18.7%,P<0.001).结论:PAPP-A基因位点S1224Y(A/C)的AC基因型,C等位基因可能是子痫前期的重要遗传危险因素,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早发型子痫前期凝血功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探索早发型子痫前期的期待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3月我院住院的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共80例,按入院孕周分为Ⅰ组(28~31+6周)、Ⅱ组(32~33+6周),两大组又分别按照随机数表单盲分为Ⅰ组A(联合治疗组即研究组)2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治疗,Ⅰ组B(常规治疗组即对照组)19例。Ⅱ组又分Ⅱ组A(联合治疗组即研究组)20例,Ⅱ组B(常规治疗组即对照组)19例,观察四组血压、凝血功能、孕妇并发症、期待治疗时间及围生儿结局。结果四组患者纳入研究时,Ⅰ组A与Ⅰ组B,Ⅱ组A与Ⅱ组B临床指标无差异(P>0.05)。经治疗,加用低分子肝素组即研究组纤维蛋白原(Fbg)及D二聚体(D-D)显著降低(P<0.05);四组孕妇孕周均有显著延长[(32.4±3.3)、(31.3±1.7)、(33.6±0.9)、(33.5±1.2)周],Ⅰ组A孕周延长明显长于Ⅰ组B(P<0.05);四组宫内死胎、围生儿死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A新生儿窒息率较Ⅰ组B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有助于提高早发型子痫前期孕妇期待治疗效果,可以明显改善围生儿结局,提高母儿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