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肾癌答疑     
肾癌的发病率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5%,大约占肾原发恶性肿瘤的85%.好发于50~60岁年龄段,男女比例是2:1.  相似文献   

2.
偶发肾癌     
一般健康检查或腹部普查时,用超声诊断或CT检查偶然发现肾肿瘤的病例正在增加,如此,在一般体检时偶然发现的肾癌叫做“偶发癌(incidental carcinoma)”。对“偶发”一词内涵的解释有所不同,作者认为应该严格规定为“毫无肾癌有关的症状,在健康人住院体检或保健普查时,用影像诊断法偶然发现的癌症”。作者单位从1957年至1990年共诊治615例肾细胞癌,这些病例从发现疾病线索上可分为有尿路症状组(血尿、触到肿瘤及伴有肾部疼痛)、尿路外症状组(发热、体重减轻、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的390例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130例和观察组260例,对照组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恢复指标、手术前后血清肌酐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拔管、进食、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15 d,观察组血清肌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2%(12/2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85%(3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相比,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肾癌效果更显著,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对血肌酐水平的影响较小,可促进术后康复,且手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局限性肾癌患者4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实验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行开放性肾癌根治术,实验组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对比手术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的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肾癌,效果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提高青少年肾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收集2003-2012年收治的20岁以下青少年肾癌患者11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11例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4例辅助免疫治疗。[结果]病理均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或透明细胞为主型肾腺癌。11例患者随访1-9年,术后2年内死亡2例,余9例均无瘤存活。[结论]青少年肾癌的早期诊断和手术探查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7.
复习了一百多例肾癌患者,头、颈部为其第三个最常见的转移地区,仅次于肺和肝。半数头、颈部癌转移患者,在头、颈部病变作了活检和组织切片,提出肾原性转移前,没有疑惑肾脏为原发癌。在肾脏和  相似文献   

8.
肿瘤生物标志物(biomarker)对早期肿瘤筛查和诊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是临床医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而随着蛋白质组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探寻新的肿瘤生物标志物成为新的肿瘤研究领域热点。近年来已发现多种肿瘤生物分子标志物,如肝癌的甲胎蛋白(AFP)、消化道肿瘤的癌胚抗原(CEA)和卵巢癌的CA125等,这些标志物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及指导治疗等方面。肾癌生物标志物研究虽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FDA尚未批准可用于肾癌临床诊断的体液生物标志物。本文综述了肾癌组织标本、外周血液标本以及尿液标本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发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为肾癌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基因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将正常有功能的基因置换或增补缺陷基因的方法。若从治疗角度可以广义地说将新的遗传物质转移至某个体的细胞内使其获得治疗效果。导人的基因可以是与缺陷基因相对应的有功能的同源基因或是与缺陷基因无关的治疗基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standard patient,SP)结合案例教学(case-based learning, CBL)对胸外科临床实习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临床实习学生6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组号将其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人。实验组采用SP+CBL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学习结束时,采用闭卷考试进行成绩考核;同时以不记名问卷调查方式,用t检验和字2检验评价2种方法教学效果。结果2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在病史采集、查体技能、病历书写等方面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学生对SP+CBL教学在激发学习兴趣、改善医患关系和服务态度、提高责任心等方面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X2=16.484,10.335,20.376,32.851,P〈0.01)。结论 SP+CBL教学优于传统教学,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医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囊肿合并肾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总结1990-2000年238例肾囊肿患者资料,对11例肾囊肿合并肾细胞癌者的资料分析。结果:术前明确诊断者8例,术中诊断3例,全部行肾癌根治术,术后,患者随访-2年未见复发。结论:B超发现肾囊肿增长过快或囊内有病变时应行CT检查,怀疑肾囊肿合并肾癌时作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2.
费城消息:一项Ⅲ期对比研究的结果表明,干扰素与长春花碱联合应用治疗晚期肾癌效果最佳。赫尔辛基大学中心医院著名内科医生Seppo Pyrhonen说,“联合疗法使病人的平均存活期延长7个月之久。”研究人员将160名晚期肾细胞癌患者随机分成二组,一组(79名)接受长春花碱和干扰素α-2a的联合治疗;另一组(81人)仅用长春花碱作单一治疗。研究人员对反应速度、反应持续时  相似文献   

13.
肾癌者原发灶的局限与进展直接影响其生存时间,但临床手段对于肾癌者术后的预后评估有限。大量的预后模型用于评估肾癌的进展,其中预后分子标记物的引入提高了这些模型的准确性。理想的预后标志物既应反映肿瘤恶性程度、病人预后、化疗敏感性等信息,又能为肾癌者个体化治疗的选择提供依据。很少有标记物既能在大样本实验中具有特异性,又具有独立性,IMP3、CAIX、B7-H1和B7-H4的预后独立性均在大样本实验中得到证实。本文就国内、外对这些肿瘤预后标记物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肾癌是一类具有多种组织类型及不同遗传背景的癌症.目前至少有10种类型的肾细胞癌.其中最常见的是透明肾细胞癌,其次是乳头状肾细胞癌、嫌色肾细胞癌和集合管细胞癌.而其它的较少见.由于肾癌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现在已发现了很多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的突变都可导致肾癌.而且不同类型的肾癌,其致癌基因也不同.如VHL基因突变一般引起透明肾细胞癌,而FH基因则导致乳头状肾细胞癌.近年来,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新的肾癌相关基因的数目也在增加.如最近的外显子组序列分析就找到了一批与透明肾细胞癌有关的基因,包括PBRM1、BAP1、SET2和JARID1c等重要的肾癌相关基因.有些透明肾细胞癌同时带有两个以上基因的突变.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肾癌基因及各类肾癌标记将会被发现.  相似文献   

15.
吕锋 《当代医学》2014,(23):89-90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在治疗局限性肾癌方面的临床效果,总结经验,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局限性肾癌患者80例,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40)。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肾癌根治术,观察组则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等方面对2组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85±15.9)min,术中出血量为(99.6±99.5)mL,住院时间和肠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10.1±2.9)d、(2.9±1.1)d,并发症仅为3例;对照组则分别为(96±44.9)min、(176±199.1) mL、(11.7±4.1)d和(3.5±1.2)d,并发症为9例。2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对局限性肾癌患者施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量,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治疗原发性肾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肾癌根治术的原发性肾癌患者,分成两组,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组(对照组)和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观察组)各纳入44例,比较两组患者间手术学相关指标:手术时间、肾蒂血管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差异,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术后1、3、5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肾蒂血管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95.45%、82.22%,对照组为95.45%、83.33%、68.89%,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具有微创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缩短手术时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LRN)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局限性肾癌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后腹腔镜组66例(LRN组)与同期传统开放肾癌根治术(Open radical nephrec-tomy,ORN)手术组68例(ORN组)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肿瘤部位、肿瘤分期、病理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40月,4例远处转移:2例接受免疫治疗加索拉非尼靶向治疗,病情稳定;2例接受免疫治疗,其中1例进展,1例死亡。结论:后LRN治疗局限性肾癌与传统开放手术的肿瘤控制效果相近似,但具有微创和恢复快等优点,术后复发转移者应首选索拉非尼等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18.
和学强 《海南医学》2014,(10):1502-1503
目的:观察局限性肾癌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87例局限性肾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采用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的局限性肾癌患者45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开放性肾癌根治术的4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随访3~36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近、远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后3 d,对照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转移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微创的手术方式,可减轻机体应激反应,是早期局限性肾癌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LRN)与开放肾癌根治术(ORN)临床疗效。方法:对LRN28例和OPN36例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1年复发转移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例LRN和36例ORN均获得成功。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72.3±16.2)min和(148.2±14.9)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2±34.3)mL和(231±39.5)mL。术后住院天数分别为(7.8±1.3)d和(11.4±1.5)d。手术并发症分别为2例和5例。随访1年复发转移者分别为2例和2例。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并发症、随访1年复发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RN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与ORN术后并发症及复发转移率相当,是今后肾癌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存活蛋白(Survivin)在肾癌和肾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肾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6例肾癌患者和20例正常肾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应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10例肾癌组织,正常肾组织及两种肾癌细胞系786-0和ACHN中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肾癌组织和正常肾组织吸光度分别为0.031±0.002和0.875±0.124,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透明细胞癌,嗜色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吸光度值分别为0.873±0.091,0.904±0.103和0.813±0.126,各类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临床分期Ⅰ、Ⅱ和Ⅲ、Ⅳ吸光度值分别为0.864±0.121,0.884±0.093和0.853±0.106,各期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肾癌组织G1,G2,G3和G4吸光度值分别为0.693±0.092,0.762±0113,0.876±0.106和0.903±0.092,各级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结果显示,正常肾组织表达阴性,肾癌组织和两种肾癌细胞系786-0和ACHN均有不同程度的Survivin蛋白和mRNA表达,统计学表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Survivin和肾癌的分期,分型无关,和肾癌的分级有关,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