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啶对地氟醚麻醉期间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手术6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地氟醚组)和联合组(右美托咪啶与地氟醚联合麻醉组),每组30例。两组术前和诱导用药相同,联合组麻醉诱导后开始每小时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啶0.5 μg/kg并维持至麻醉结束。对照组在麻醉诱导后静脉注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T0)、吸入地氟醚30 min后(T1)、手术开始后60 min(T2)及关腹膜后即刻(T3)分别抽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浆肾上腺素(EP)和去甲肾上腺素(NE)浓度;观察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呼吸恢复、拔管时间、术中知晓发生率以及苏醒期躁动评分。 结果 与T0比,两组T1、T2和T3 EP和NE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T1、T2和T3 EP和NE水平明显降低(P<0.05),HR减慢、MAP降低、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缩短(P<0.05),苏醒期躁动的评分减低(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啶可以降低地氟醚麻醉期间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  相似文献   

2.
江岸柳 《吉林医学》2012,33(29):6311-631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窥镜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鼻内窥镜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成两组。Ⅰ组(20例)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七氟醚控制性降压,Ⅱ组(20例)采用七氟醚麻醉。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均采用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和罗库溴铵。观察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麻醉前(T1)、手术开始后10 min(T2)、手术开始后60 min(T3)、手术结束拔管后即刻(T4)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结果:Ⅰ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较Ⅱ组显著减少(P<0.05);Ⅰ组患者术中MAP、HR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控制性降压用于鼻内窥镜手术能有效减少出血量,改善手术野,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盐酸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头面部外伤手术麻醉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的观察。方法:将90例进行头面部外伤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盐酸右美托咪定组(应用盐酸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七氟醚组(应用七氟醚麻醉)和对照组(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每组32例。观察比较3组术中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盐酸右美托咪定组镇静效果与七氟醚组相当,但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七氟醚,且镇痛效果优于七氟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盐酸右美托咪定组镇痛效果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盐酸右美托咪定应用于小儿头面部外伤手术的麻醉,镇静镇痛效果优越,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喉罩应用于神经介入手术的效果。方法 90例ASAⅠ、Ⅱ级在全身麻醉下行神经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七氟醚和生理盐水组(对照组)、七氟醚和0.5μg/kg右美托咪定组(DEX1组)及七氟醚和1μg/kg右美托咪定组(DEX2组)。入选患者均采用丙泊酚和罗库溴铵全身麻醉诱导后,置入喉罩,术中维持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为2 MAC。评价术后苏醒时间和躁动情况。结果 DEX2组术中心率减低(26.7%)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DEX2组术后患者睁眼时间比其他两组延长近10 min。对照组术后躁动发生率较高,其他两组未见术后躁动。结论单次给予0.5μg/kg右美托咪定联合喉罩置入对神经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术中的血液动力学影响较小,苏醒迅速,同时能够很好地预防术后躁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罗哌卡因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多模式干预对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应激反应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笔者医院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NS组)和干预组(IB组),各40例。IB组给予罗哌卡因+右美托咪定切口边缘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NS组给予宫颈注射相同剂量0.9%氯化钠溶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0)、手术结束时(T1)、术后1天(T2)、2天(T3)和3天(T4)的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和肾上腺素(E)等应激反应相关指标的变化;并于T0~4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评价两组患者的术后镇痛情况;采用Ramsay镇静评分评价患者镇静情况;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质量(QoR-40)评分;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 评价认知功能。结果 与T0比较,两组患者T2~4时,NE、Cor和E明显升高(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T2~4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NS组比较,RB组患者T2~4时NE、E和Cor明显升高(P<0.05);RB组患者T2~4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术后恶心、呕吐及躁动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且T4时QoR-40评分及T2~4时的MMSE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 罗哌卡因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多模式干预可明显减轻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应激反应、术后疼痛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6.
王香  顾达民  葛志军  张科 《中国医药导报》2012,(32):104-105,108
目的观察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中使用右美托咪定后,对患儿拔管期血流动力学和麻醉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40例ASAⅠ级择期行扁桃体切除手术的小儿患者,年龄3~10岁,手术时间均小于1 h,将其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D组,n=20)和对照组(N组,n=20),常规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1 min,D组泵注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后开始手术,N组泵注同样剂量生理盐水10 min后开始手术。术中用七氟醚吸入维持麻醉,根据BIS值(40~60)调整七氟醚浓度,手术结束时停用七氟醚。观察记录入室时(T0)、手术结束时(T1),气管拔管时(T2)、气管拔管后1 min(T3)、气管拔管后3 min(T4)、离开手术室时(T5)6个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记录D组和N组的麻醉苏醒时间(即停止麻醉药到患儿离开手术室的时间)。术后记录两组患儿苏醒后的躁动评分,记录躁动持续时间大于15 min的发生率。结果 D组患儿拔管期的MAP和HR波动比N组小,术中使用七氟醚的浓度比N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躁动的发生率(25%)比N组(60%)低(P<0.05)。两组患儿的麻醉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使患儿拔管期血流动力学更平稳,躁动发生率低,而且不影响麻醉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用于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全麻下行脊柱后入路椎体融合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年龄45~72岁,随机分成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硝酸甘油组(N组),每组20例。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麻醉诱导方法,于手术开始前10 min施行控制性降压,D组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泵注10 min,继以0.2~0.8μg/kg/h维持泵入;N组以硝酸甘油2μg/kg缓慢静注,以0.5μg/kg/min维持,目标使平均动脉压(MAP)较术前基础值下降25~30%;术中采用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调整吸入浓度维持Narcotrend(NI)在D2~E1水平,监测并记录控制性降压期间各时点的MAP、HR、ECG;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控制性降压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结束至气管导管拔除时间,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及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控制性降压时间、手术时间、术毕苏醒及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控制性降压后5~15 min均可缓慢达到目标血压,但D组患者T1-T6期间HR明显低于N组(P<0.05),拔管后5 min N组HR仍高于D组(P<0.05)。术中失血量D组(316.2±125.3)ml明显小于N组(454.6±152.7)ml,P<0.05。与N组比较,D组苏醒期躁动、恶心呕吐及寒战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脊柱手术控制性降压是安全可行的,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可控性好,能进一步减少出血,且苏醒期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咪达唑仑和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4年11月间普外科七氟醚诱导全身麻醉患者164例,将其随即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82例。研究组于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右美托咪定,对照组于手术前15 min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躁动评分和舒适评分(BCS),同时监测器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躁动评分,研究组较之于对照组更低;其舒适评分,研究组较之于对照组更高(z=6.93,P=0.017<0.05)。两组患者血液动力学指标均有所改善,但研究组改善程度更明显(t=9.85-12.03,P均<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较之于咪达唑仑更能有效降低患者全麻术后躁动发生率,同时有效恢复血液动力学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右旋美托咪定对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手术患儿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择期实施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手术的患儿60例,年龄2~7岁,体重15~30 kg,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右旋美托咪定组(D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两组患儿均为七氟醚吸入诱导,芬太尼2 μg/kg,罗库溴铵0.6 mg/kg静脉推注后气管插管。D组静脉内右旋美托咪定1 μg/kg负荷并1 μg·kg-1·h-1持续泵入,复合七氟醚维持麻醉;C组给予同等容积生理盐水复合七氟醚维持麻醉。两组患儿在扁桃体剥离前、后进行两次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术毕给予对乙酰氨基酚肛栓。术中根据心率、收缩压的变化(变化范围为基础值30%以内)调节七氟醚的吸入浓度。记录患儿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心率(HR)、平均动脉血压(MAP)和MAC变化;术后苏醒时间(TA)、拔管时间(TE)。PACU期间,根据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表(pediatric anesthesia emergence delirium scale,PAED)进行躁动评估,面部表情量表法(faces pain scale-revised,FPS-R)进行疼痛评估;对比患儿呼吸道相关并发症、术后对止痛药物的需求。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右旋美托咪定组患儿苏醒期躁动明显减少[D组5/30(16%)、C组16/30(53%)],苏醒期躁动峰值显著降低(P<0.05);术后疼痛评分、术中七氟醚的MAC值、术后呼吸道相关并发症以及术后对止痛药的需求均降低(P<0.05)。结论 小儿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手术中,应用右旋美托咪定可以减少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并复合丙泊酚在老年患者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方法 收集择期行ERCP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2组,即生理盐水组(S组)及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30例。2组患者术前均给予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1 μg/kg(输注时间10 min); 2组均行丙泊酚1.0~1.5 mg/kg诱导后连接微量泵以3~5 mg·kg-1·h-1泵注,S组同时泵注生理盐水0.1 mL·kg-1·h-1持续至退镜,D组同时泵注右美托咪啶0.4 μg·kg-1·h-1(即0.1 mL·kg-1·h-1)至退镜。记录输注右美托咪啶前(T0)、诱导入睡睫毛反射消失时(T1)、进镜至食管(T2)、Oddi括约肌切开(T3)、退镜(T4)、睁眼(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记录2组的丙泊酚用量、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停药至呼之睁眼时间)和术中不良反应(心动过缓、体动、低血压、呼吸抑制)。 结果 与S组比较,D组HR下降幅度较大,心动过缓发生率较高,苏醒时间较长(P<0.05),而2组间MAP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丙泊酚用量虽高于D组(P<0.05),但2组术中体动、低血压、呼吸抑制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老年ERCP麻醉诊疗中,相比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定,术前单次给予负荷量的右美托咪定即可满足ERCP手术麻醉的充分镇静镇痛要求,对心率的影响更小、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更低、术后苏醒时间明显缩短,更加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预防期间应用右美托咪定(Dex)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72例行扁桃体剥离合并腺样体吸切术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n=36)和对照组(n=36),所有患儿麻醉方法为七氟醚麻醉,研究组患儿应用右美托咪定静脉持续泵入,给予对照组患儿生理盐水,对两组患儿进行小儿麻醉苏醒期躁动量化评分,比较两组患儿的躁动发生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预防小儿七氟醚麻醉苏醒期躁动期间应用右美托咪定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患儿并发症和躁动情况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唐春林  谭平  吴文峰  苏凤华 《重庆医学》2013,42(17):2007-2009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与芬太尼对七氟醚术后躁动的预防作用,为临床麻醉选择合适的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纳入该院114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右美托咪啶组、芬太尼组与生理盐水组。所有患者均采用七氟醚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10min右美托咪啶组给予右美托咪啶,芬太尼组给予芬太尼,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观察患者给药后的呼吸循环变化、术后躁动情况、苏醒时间、离开麻醉后恢复室时间。结果右美托咪啶组、芬太尼组躁动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右美托咪啶组躁动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苏醒时间明显低于右美托咪啶组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托咪啶组苏醒时间短于芬太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离开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与芬太尼均能有效降低七氟醚术后躁动率,右美托咪啶的效果最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麻醉镇痛在全麻下切痂植皮手术者中应用价值。方法88例重度烧伤行全麻下切痂植皮术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手术结束前30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 μg/kg)、右美托咪定(0.25 μg/kg),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记录两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唤醒、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两组麻醉诱导前(T0)、手术结束时(T1)、拔管前(T2)、拔管后即刻(T3)、拔管后15 min(T4)时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T0、T4时血浆皮质醇(COR)、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T4时镇静(Ramsay镇静评分)、镇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躁动分级,统计躁动、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唤醒、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4时,观察组HR、MAP均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T4时,观察组血浆COR、E、NE均低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躁动发生率为6.82%,低于对照组的25.00%(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用于重度烧伤行全麻下切痂植皮手术者,可减轻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波动、应激反应、疼痛及苏醒期躁动,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4.
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手术前后精神功能紊乱的发生情况,探讨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腹腔镜胃肠手术患者80例,ASA Ⅰ~Ⅱ级,年龄30~65岁,随机分为两组,右美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右美组在全身麻醉插管后给予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0.4μg·kg-1,10min输注完毕,继以0.4μg·kg-1·h-1持续泵注,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输注;对照组以相同方法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两组麻醉诱导方法相同,术中七氟醚吸入维持。记录两组患者术中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分别于术前、拔管后30min和术后4d用术后恢复质量量表(PQRS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的PQ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组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拔管后30min右美组PQRS量表生理因素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4d右美组PQRS量表认知因素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并改善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显著提高七氟醚吸入全身麻醉术后恢复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对小儿鼾症手术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3 ~ 7 岁
鼾症手术患儿6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3 组( n = 20) : Ⅰ组( 舒芬太尼) 、Ⅱ组( 右美托咪定组) 、Ⅲ组
( 右美托咪定+舒芬太尼组) 。3 组麻醉诱导均采用吸入七氟醚,待患儿意识消失后,静注维库溴铵0.1mg /kg,行
气管插管术。Ⅰ组诱导后采用舒芬太尼0.2μg /kg; Ⅱ组给予0.4μg /kg 右美托咪定泵注; Ⅲ组静脉给予舒芬太尼
0.2μg /kg,并且泵注0.4μg /kg 右美托咪定。3 组患儿麻醉维持均使用七氟醚吸入,行PSV 呼吸模式,术中严密监
测BIS,调节BIS 值在40~ 60 之间。记录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术后2h 内的疼痛评分及躁动评分,并观察患
儿在苏醒期有无恶心、呕吐、寒战、呼吸抑制等并发症。结果:患儿一般情况各指标及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各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Ⅲ组与Ⅰ、Ⅱ组相比躁动评分及疼痛评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苏醒期患儿发生恶心Ⅰ组6 例呕吐2 例,Ⅲ组恶心2 例。Ⅲ组患儿苏醒期安静合作。3 组均无呼吸抑
制、寒战、苏醒延迟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能有效预防鼾症手术患儿全麻苏醒期的躁
动,提高患儿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16.
刘睿  缪冬梅  赵薇 《海南医学》2014,25(4):506-508
目的 比较研究小儿麻醉前口服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围术期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60例1~4岁行腹腔镜疝气手术儿童随机平分为两组,七氟醚诱导前30 min,D组患儿口服盐酸右美托咪定4 μg/kg,M组患儿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最大剂量15 mg).持续监测心率(HR)、血压(NIBP)、血氧饱和度(SpO2)、脑电双频指数(BIS)值及呼气末七氟醚浓度(Cet SEV)等指标,记录镇静评分、麻醉恢复时间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儿麻醉前镇静评分及术中BIS值相近,D组患儿用药后HR、SBP值及术中Cet SEV低于M组(P<0.05),而M组患儿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于D组且麻醉苏醒时间较长(P<0.05).结论 小儿麻醉前口服右美托咪定4 μg/kg与口服咪达唑仑0.5 mp/kg镇静效果相当,且比咪达唑仑术中七氟醚用量少,术后躁动发生率低,苏醒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应用在七氟醚全凭吸入麻醉下对开颅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ASAⅠ~Ⅱ级行开颅手术40例,随机分为试验A组(七氟醚复合右美托咪啶)和对照B组(七氟醚复合盐水),每组20例,观察并记录不同时间点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记录不良事件发生以及苏醒时间.结果:试验组血液动力学稳定,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无苏醒延迟.结论:右美托咪啶辅助用于七氟醚全麻适用于开颅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全身麻醉术后躁动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普外科全身麻醉手术病人180例,年龄25-60岁,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C组,每组60例,麻醉维持和诱导均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手术结束前15 min A组静脉推注右美托咪定1μg/kg(5 min),B组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5 mg/kg,C组静脉推注0.9%生理盐水10 mL,记录给药即刻、给药后5 min、给药后10 min患者血压、心率以及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苏醒时间、麻醉后苏醒恢复室时间、评估苏醒期躁动分级。结果 A、B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均低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患者麻醉苏醒时间、术后躁动发生率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手术期呼吸、循环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苏醒后恢复室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瑞芬太尼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疗效效果优于咪达唑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方式麻醉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气腹期的影响。方法将90例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单次组、持续组及对照组,其中单次组于麻醉诱导前单次静注右美托咪定,持续组于麻醉诱导前15 min持续泵注右美托咪定,比较各组构建气腹前(T0)、气腹达到压力后即刻(T1)、5 min(T2)、10 min(T3)、20 min(T4)及40 min(T5)时的相关情况。结果持续组NI及HR在T1~T3显著降低,均低于同组T0时(P<0.05),且持续组NI水平在此时间段内波动程度更大;T4~T5时NI水平恢复至与T0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T1~T4时段N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期NI水平(P<0.05)。持续组SBP、DBP水平在T1~T3时段逐渐升高(P<0.05),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同期水平(P<0.05)。单次组呼吸恢复时间、呼唤睁眼时间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持续组上述指标水平也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单次静注0.6 μg/kg的右美托咪定,可有效缓解气腹构建后血流动力学波动以及促进患者麻醉恢复。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探讨麻醉诱导前静脉泵入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七氟醚麻醉患儿苏醒期躁动的影响,并得出最佳使用剂量。 方法 纳入140例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4组,每组35例,右美托咪定低剂量组(A组),右美托咪定中剂量组(B组),右美托咪定高剂量组(C组),生理盐水对照组(D组)。A组、B组、C组患儿于麻醉诱导前15 min内分别以0.4 μg/kg、0.7 μg/kg、1.0 μg/kg的剂量,静脉泵入右美托咪定,D组患儿以相同容量生理盐水静脉泵入。随后各组患儿采用潮气量法诱导,面罩和呼吸回路先预充8%七氟醚,扣面罩,自由呼吸或者深呼吸,入睡后行气管插管。麻醉机压力模式为机械通气控制呼吸,术中七氟醚保持2%~3%浓度范围。观察记录各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苏醒期躁动情况及Ramsay镇静评分。 结果 各组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苏醒期躁动发生率A组、B组、C组分别为14.3%、2.9%和2.9%,与D组(34.3%)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与B组、C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AED量化评分,A组(7.5±4.8)、B组(6.3±3.4)、C组(6.1±3.9)与D组(9.8±3.7)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B组、C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低于A组、D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右美托咪定能够有效降低七氟醚麻醉苏醒期患儿躁动发生率。0.7 μg/kg剂量的右美托咪定更适合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