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肖小芳  彭好   《四川医学》2022,43(11):1072-1078
目的 比较微创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技术(LISA)与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持续正压通气(INSURE)对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年6月到2021年3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出生后6 h内且需要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的84例早产儿,随机分配为LISA组(42例)和INSURE组(42例),观察患儿结局。主要结局指标包括给药前0~5 min,给药后5~10 min,给药后15~20 min、给药后25~30 min超声多普勒测定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峰值流速(EDV)和阻力指数(RI);次要结局包括氧饱和度下降率、心动过缓率、重复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率、72 h内机械通气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72 h内颅内出血率。结果 LISA组和INSURE组实际纳入统计分析的早产儿均是42例。患儿各时间点PSV、EDV、RI在LISA组和INSURE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氧饱和度下降率、心动过缓率、重复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率、72 h内机械通气率、BPD发生率、72 h内颅内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ISA与INSURE技术应用PS对早产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微创性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肺部影像学表现.方法 择取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于2018年3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70例NRDS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INSURE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LISA治疗方案,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情况、血气分析指标、不良反应事件及肺部影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肺表面活性物质(PS)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价值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92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尾号的偶数对其分组,其中47例患儿(对照组)采取对症治疗,45例NRDS患儿(研究组)应用固尔苏预防。结果研究组患儿的Pa CO2、Pa O2及PH值等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NRDS患儿的预防过程中,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能够明显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技术相较于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拔管(intubate-surfactant-extubate, INSURE)技术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中的应用疗效及对早产儿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0年4月期间安徽省8所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20例符合入组条件的患儿作为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组(LISA组),采用LISA技术完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给药。另选取自2017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安徽省立医院收治的36例患儿作为INSURE组,采用INSURE技术完成PS给药。收集并比较2组患儿及母亲的基本信息、给药前后的动脉血气值、给药时的副反应及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和用氧情况。   结果   LISA组给药后的pH值较给药前升高(P<0.001),给药后的PaCO2值较给药前降低(P=0.005),但给药前后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NSURE组患儿在给药前后的pH值、PaCO2值及PaO2值均无明显改变。LISA组在给药24内的pH值在正常范围内的例数较INSURE组多[38.89%(7/18)vs. 23.33%(7/30),P=0.009];在给药过程中血氧饱和度下降情况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0%)vs. 3(15.00%),P=0.041];2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发生率、无创失败率及无创辅助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LISA技术可以在有自主呼吸的患儿中进行,可明显改善肺泡通气,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郎宁  黎亮  李俊瑶  黄久浪  李琴 《西部医学》2023,35(5):740-744+749
目的 探究低侵入性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LISA)与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患脑氧代谢、氧合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24例NRDS早产患儿,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患儿常规给予INSURE技术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LISA技术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情况、脑氧代谢、全身氧代谢及临床预后。结果 观察组患儿插管用时、无创呼吸支持时间短于对照组,72 h内机械通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肺表面活性物质二次给药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推移,两组患儿脑氧饱和度(ScO2)水平均先升后降,但观察组用药期间、用药后5 min的S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24 h后的血pH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的血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较治疗前提高,血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经胃管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和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SURE)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LISA组(n=25)和INSURE组(n=31).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发生脉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改良INSURE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8例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NSURE组(n=34)和LISA组(n=34),INSURE组采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PS)-拔管后行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LISA组在NCPAP下经直接喉镜直视下向气管内置入5F胃管并注入PS。比较两组患儿给药过程中情况、预后及晚期结局。结果:给药过程中,LISA组患儿生后72 h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比例、心动过缓、SpO2降低、再次使用PS的发生率均较INSURE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ISA组需氧、无创通气及住院时间均短于INSURE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ISA组BPD、IVH、ROP、气胸发生率均略低于INSURE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早产儿RDS过程中使用LISA技术,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缓解因反复气管插管给药而引起的不良反应,利于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胃管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与经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INSURE)技术分别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RDS患儿7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组,各37例。A组予以患儿LISA联合NCPAP治疗,B组给予患儿INSURE联合N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并发症、死亡率、心动过缓、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下降、再次使用PS率以及72 h机械通气率等指标情况。结果:A组患儿注入PS均成功,B组出现1例患儿需要二次置管;A组心动过缓、脉搏SpO_2下降、72 h机械通气率均低于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再次使用PS率、死亡率、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气胸、颅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低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NSURE技术比较,LISA技术治疗RDS效果更加明显,可以作为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早产儿应用微创法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LISA)与气管插管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INSURE)的脑电图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于本院出生的60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肺表面活性物质(PS)应用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INSURE)与B组(LISA),每组30例。比较两组不同时间脑电图指标、抑制性脑电恢复至正常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PS再应用率及支气管肺炎发生情况。结果:置管时,两组最低电压及爆发间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入PS时,拔管后即刻、15、30 min,B组最低电压均高于A组,而爆发间期短于A组(P0.05)。B组抑制性脑电恢复至正常时间优于A组(P0.05)。B组一过性血氧下降发生率高于A组,而拔管后屏气发作、心率减慢及支气管肺炎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5)。两组PS再应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INSURE比较,LISA更有助于改善脑电背景活动抑制情况,在早产儿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注入(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技术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对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1日至2022年8月1日金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需行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气管内注射给药的NRDS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患儿采用LISA技术进行PS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PS-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技术进行PS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血气指标、无创辅助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S治疗后1h试验组患儿的氧分压、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儿无创辅助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LISA技术进行PS治疗NRDS,可改善患儿的血气指标、缩短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提高诊疗效果,降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风险,且不增加气管黏膜损伤、肺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胃管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ISA)技术联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6例RDSN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予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INSURE)治疗,研究组予LISA技术联合NCPAP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O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CO2和FiO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为8.89%,低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SA技术联合NCPAP治疗RDSN效果较好,可改善患儿血气和呼吸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管(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与气管插管(intubation surfactant exudation,INSURE)2种给药方式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极低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收治的极低体质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1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号尾号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6例采取INSURE技术,观察组54例采取LISA技术。回顾性分析2组患儿插管一次性成功率、药液反流、PS再次使用率、72 h内机械通气率、机械通气时间、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使用时间、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的差异。结果:在技术操作中,观察组插管一次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8.15%(53/54) vs.85.71%(48/56),P=...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给药(LISA)技术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5月-2022年8月收治的80例NRDS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传统组与LISA组,各40例。传统组采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PS)灌注-拔管(INSURE)治疗,LISA组采用LISA技术治疗。记录两组机械通气时间、吸氧时间、住院时间、PS用药剂量,比较两组给药前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肺血管阻力(PVR)、血管外肺水含量(EVLW)、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室每搏做功指数(RVSWI)及血清晚期氧化蛋白产物(AOPPs)、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水平。记录患儿的不良反应与并发症情况。结果:LISA组机械通气及住院时间均短于传统组,PS用药剂量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给药后24 h PaCO2均低于给药前,PaO2  相似文献   

14.
唐碧莲  杨黎焱  汤慧丽 《吉林医学》2009,30(13):1281-1283
目的:探讨早产儿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胎龄〈34周,出生体重〈2500g的早产儿随机分成2组,2组均采用综合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生后30min内,无论有无缺氧,均予气管插管,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应用NCPAP进行呼吸道管理,观察早产儿NRDS、呼吸暂停发生率、机械通气应用率。结果:治疗组NRDS、呼吸暂停发生率及机械通气应用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联合NC-PAP对孕周〈34周的早产儿能减少NRDS、呼吸暂停的发生,减少机械通气,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应用氨溴索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兰考县中心医院收治的NRDS患儿82例,随机数表法分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氨溴索治疗,观察组予以氨溴索+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分析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68%(38/41),高于对照组的68.29%(2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95%(9/41),低于对照组的43.90%(1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索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可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刘琦  丁晓燕  束辉玲 《中外医疗》2023,(4):104-108+113
目的 探讨胃管微创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less invasive surfactant administration,LISA)技术在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应用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胎龄在34周内的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儿使用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法治疗,观察组患儿使用LISA技术。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第1周的血气指标变化(pH值、PaCO2、PaO2及PaO2/FiO2);检验检查次数;治疗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静脉输注总瓶数及出院体质量等。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儿的pH值、PaO2及PaO2/FiO2均升高,且观察组的pH值(7.43±0.2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5,P=0.026);治疗后,观察组PaCO2(38.58±...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机械通气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确诊为NRDS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36例在机械通气治疗基础上加用固尔苏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气分析结果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用药1、12、24 h后PaO2明显提高,PaCO2下降,pH上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呼吸机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能有效改善NRDS患儿肺通气、换气功能,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背景 目前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的治疗有多种辅助呼吸模式,而西藏高原地区条件有限,且气压、氧含量低,NRDS早产儿初始呼吸支持策略只能应用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后经鼻持续正压通气(INSURE技术)和机械通气(MV),西藏高原地区NRDS早产儿初始呼吸支持策略受哪些因素影响尚不清楚。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NRDS初始呼吸支持策略的影响因素及不同支持策略的早期临床结局。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拉萨市人民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住院确诊为NRDS的183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及其母亲的一般资料。按照接受的初始呼吸支持策略分为INSURE组(n=122)和MV组(n=61)。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NRDS应用MV的影响因素。 结果 MV组NRDS早产儿胎龄,出生体质量,生后1 min、5 min、10 min Apgar评分均低于INSURE组,母亲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比例高于INSURE组(P<0.05)。INSURE组和MV组NRDS早产儿不同胎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NSURE组和MV组NRDS早产儿5 min Apgar评分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V组死亡率、肺出血发病率均高于INSUR组(P<0.05)。存活患儿MV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病率为43.2%(16/37)高于INSURE组的16.1%(18/11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胎龄、生后5 min Apgar评分、母亲产前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是NRDS早产儿应用MV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在西藏高原地区,出生胎龄、生后5 min Apgar评分、产前是否应用糖皮质激素与NRDS早产儿初始呼吸支持策略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运用技术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3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的RDS早产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采用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运用(MIST)技术的观察组(MIST组,30例)和气管插管-使用PS-拔管(INSURE)使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技术的对照组(INSURE组,30例),收集和分析相关临床资料,比较氧代谢指标、二次PS应用、气胸、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死亡发生率及72 h内机械通气比例、住院时间等情况。 结果 在6、12、24、48 h时,FiO2、PaO2、P/F、PaO2/PAO2指标MIST组明显低于INSURE组,而PEEP/EPAP、PaCO2指标相比,MIST组明显高于INSURE组,MIST组与INSURE组二次PS应用率(3.33%vs. 20.00%)、气胸(0.00%vs.16.67%)、住院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MIST组与INSURE组72 h内机械通气(0.00%vs. 3.33%)、BPD率(0.00%vs. 3.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均无早产儿死亡。 结论 微创肺表面活性物质运用(MIST)技术治疗早产儿RDS,可明显改善患儿氧代谢指标、减少二次PS应用、气胸比例,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肺复张联合气管插管?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intubation?surfactant?extubation,INSURE)技术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5月涟水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住院的43例患有RDS且接受INSURE治疗的早产儿,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肺复张联合INSURE治疗)和对照组(INSURE治疗)。比较两组治愈率、无创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第2剂肺表面活性物质(PS)和枸橼酸咖啡因应用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研究组治愈率较对照组高(P < 0.05),研究组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和上机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视网膜病、需药物关闭的动脉导管开放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拔管失败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研究组需第2剂PS和咖啡因应用率亦明显少于对照组(P < 0.05);而在气胸、坏死性小肠结肠炎、Ⅲ~Ⅳ级颅内出血等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复张联合INSURE技术治疗早产儿RDS在提高治愈率、改善氧合的同时,可以缩短氧疗时间、上机时间、住院时间,减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需药物关闭的动脉导管开放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