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郑红雨  沈桂新  康利克  李燕  凌丹  韦玲华 《重庆医学》2012,41(2):127-128,130,209
目的探讨经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CPA)对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的意义。方法 3D-CPA检测116例卵巢实性或囊实性肿块的血管指数(VI)及血管分型,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恶性肿瘤的VI值[(0.043±0.019)条/cm3]明显高于良性肿瘤[(0.011±0.008)条/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VI≥0.04条/cm3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90.3%,特异度为82.2%。恶性肿瘤Ⅲ~Ⅳ型血管占89.3%,良性肿瘤Ⅰ~Ⅱ型血管占78.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PA测VI值与血管分型是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CPA)定量分析对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意义.方法 选取108例(123个肿瘤)卵巢实性或囊实性肿瘤患者,均进行3D-CPA检查,测定肿瘤的血管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血流指数(VFI),并进行血管分型,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卵巢恶性肿瘤的VI(0.043±0.019)、FI(0.650±0.230)、VFI(0.021±0.016)均显著高于良性肿瘤的VI(0.011±0.006)、FI(0.180±0.086)、VFI(0.008±0.004),卵巢良恶性肿瘤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VI≥0.04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90.3%,特异度为82.2%;以FI≥0.60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89.1%,特异度为80.5%;以VFI≥0.02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86.3%,特异度为82.9%.卵巢恶性肿瘤Ⅲ~Ⅳ型血管占90.0%,良性肿瘤Ⅰ~Ⅱ型血管占77.8%,卵巢良恶性肿瘤患者血管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D-CPA定量分析是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采用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3D-CPA)检测进行卵巢肿瘤的血管分型及定量分析血管指数(VI)与术后标本病理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3D-CPA检测116例卵巢实性或囊实性肿块的VI并进行血管分型,术后应用抗CD34单克隆抗体对病理切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测肿瘤MVD,并进行VI与MVD相关性分析.结果 Ⅰ~Ⅳ型血流的VI及MVD值逐级增加,Ⅲ型及Ⅳ型血流的VI及MVD明显高于Ⅰ~Ⅱ型,恶性组的VI及MVD明显高于良性组(P<0.05).VI与MVD之间呈正相关(r=0.83,P<0.01).以VI≥0.04条/cm3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90.3%,特异度为82.2%.结论 3D-CPA计测VI值及血管分型与MVD具有密切相关性,能很好地反映卵巢肿瘤血管生成状况.3D-CPA是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研究经阴道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TV3D-CPA)中血管化指数(VI)、血流指数(FI)、血管化血流指数(VFI)3个血管参数,对术前卵巢良恶性肿瘤做出定量诊断.方法 采用经阴道三维彩色能量多普勒对56例术前诊断为卵巢肿瘤的患者进行检查并测量相应的血管参数,并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VI,FI和VFI值在卵巢恶性肿瘤组中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6例卵巢肿瘤经TV3D-CPA诊断为良性20例,恶性3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良性22例,恶性34例,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分别为94.1%,81.8%和89.3%.结论 TV3D-CPA定量测量卵巢肿瘤血管参数为术前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及卵巢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对妇科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CPA)和二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CPA)在鉴别诊断卵巢良恶性肿瘤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53例卵巢肿瘤患者,进行二维彩色血管成像和三维血管立体重建,观察肿物血管的空间分布特点,给出定性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恶性为32例,良性为21例.CP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为93.8%,85.7%,90.9%,90%及90.5%.3D-CP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符合率分别为96.9%,76.2%,86.1%,94.1%及88.7%.3D-CPA和CPA两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4,P>0.05).结论 在鉴别诊断卵巢肿瘤良恶性方面,3D-CPA的诊断效能与CPA一致.但3D-CPA进一步立体、直观地反映卵巢肿瘤血供,明确地定位病变的位置与范围,对妇科手术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8例卵巢肿瘤的住院患者进行高频CDPI超声检查对其良恶性进行鉴别并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l)进行比较、做出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进行回顾分析。结果:经高频CDPI观察做出诊断,其中囊性115例,囊实性37例,实性6例,其中良性151例,恶性7例。与术后病理对照卵巢恶性肿瘤检出率为85%。结论:高频CDPI超声检查对卵巢肿瘤的良恶性鉴别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研究三维能量超声测定卵巢肿瘤的血流成像与微血管密度、CD146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 color power angiography,3D-CPA)检测46例卵巢肿瘤血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卵巢肿瘤组织中CD146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情况.结果: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流分级明显高于良性组血流分级.卵巢恶性肿瘤MVD(42.71±8.40)/400倍视野,明显高于良性组(19.48±5.09)/400倍视野(P<0.01).恶性组CD146表达高于良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流分级与MVD、CD146呈正相关(P<0.05).结论:3D-CPA为临床鉴别良恶性卵巢肿瘤提供了敏感的血流信息,且3D-CPA血流特性与CD146表达存在正相关,CD146过度表达与卵巢癌的进展、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临床鉴别卵巢肿瘤诊断的价值.方法:利用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62例卵巢肿瘤患者及20例正常卵巢的对照组进行观察.包括肿瘤的形态、血流分布,并测量血流参数.比较卵巢良性肿物组(37例)、恶性组(25例)和正常卵巢对照组(20例)参数值的差异.结果:(1)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在二维超声基础上诊断卵巢肿瘤的准确率达93.5%.(2)良性组以Ⅰ型血管为多见,恶性组以Ⅱ、Ⅲ型血管为主.(3)卵巢恶性组的Ⅵ、FI和VFI值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卵巢对照组,三者分界值为VI=3.4(%),FI=38.0(0.1),VFI=1.3(0.1).结论: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及三维能量技术(3D-CPA)为鉴别卵巢肿瘤提供了更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lor power angiography,3D-CPA)与血流定量参数测定对鉴别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09年3月~2009年8月,潍坊市人民医院62例临床怀疑为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行3D-CPA及其血流指数定量检测,并与最终病理结果对比观察.结果 多数子宫内膜癌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DPI)呈丰富及较丰富,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大多CDPI呈丰富. FI(血流指数),VI(血管指数)良恶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病变部位体积(V)良恶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VFI(血管-血流指数)良恶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通过对病变子宫内膜进行3D-CPA及其血流定量检测,并结合宫内声像图特点,可为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良性病变鉴别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肺磨玻璃结节(GGN)与邻近血管及支气管的关系及分型,探讨其对GGN良恶性鉴别诊断及评估恶性程度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172例共计187个GGN病灶,其中浸润性腺癌组88个、浸润前病变组70个、良性结节组29个.应用CT图像横轴位并结合MPR及VR等后处理图像进行多维度分析,比较不同组间GGN与血管及支气管的关系、类型分布及相关性,评价不同分型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在CT上对GGN的磨玻璃成分进行量化,分析不同组间磨玻璃成分的分布及相关性.结果 GGN的血管及支气管关系分型在3组不同性质GGN中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恶性GGN中血管与支气管分型关系存在负相关(r=-0.569,P<0.01).浸润性腺癌组GGN的血管分型以Ⅲ、Ⅳ型为主,支气管分型以Ⅱ、Ⅲ型多见;浸润前病变组GGN的血管分型以Ⅱ型、支气管分型以Ⅳ型多见;良性病变组GGN中血管分型以Ⅰ、Ⅱ型多见,支气管分型以Ⅳ、Ⅴ型为主.血管与支气管征象同时存在对GGN良恶性鉴别尤其是对恶性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出现.CT图像上GGN的磨玻璃成分比例与血管、支气管分型间存在相关性(r=0.550,P<0.01;r=-0.571,P<0.01).结论 GGN与邻近血管与支气管的关系及其分型对鉴别良恶性诊断具有重要作用,联合两种征象及分型并结合GGN内磨玻璃成分量化分析,可进一步提高鉴别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陕西医学杂志》2019,(5):628-63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与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卵巢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经病理学诊断确诊良恶性的卵巢肿瘤患者的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资料。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在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方面的准确率及影像学特点。结果:76例卵巢肿瘤患者在超声造影检查中良、恶性结果与术后病理学符合率显著高于经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90.24%与65.85%,88.57%与48.57%)(P<0.05)。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良性卵巢肿瘤血流特点以Ⅰ型为主,恶性以Ⅲ型为主,且良性肿瘤Finkler评分显著低于恶性肿瘤,RI值显著高于恶性肿瘤(P<0.01);超声造影检查显示:良性卵巢肿瘤灌注水平以低增强为主,恶性则以高增强为主,良性卵巢肿瘤灌注低增强例数显著多于恶性肿瘤,高增强例数显著少数恶性肿瘤(P<0.01);恶性卵巢肿瘤造影剂的Imax显著强于良性肿瘤,TTP、mTT显著短于良性肿瘤(P<0.05);而两者RT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相比,超声造影可更好的显示良恶性卵巢肿瘤组织及血管分布、灌注特点,且后续图像处理结果可进一步提高良恶性鉴别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联合血清肿瘤标记物糖链抗原125(CA125)对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经病理证实的良性卵巢肿瘤50例,恶性卵巢肿瘤42例,比较良、恶性卵巢肿瘤超声声像图表现、血流信号、RI及CA125水平,分析RI、CA125单独及联合检测卵巢肿瘤的诊断价值。结果:良性卵巢肿瘤超声多表现为囊性回声,恶性则多表现为囊实性混合回声。良、恶性卵巢肿瘤血流率分别为28.0%和85.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卵巢肿瘤RI值显著低于良性卵巢肿瘤(P<0.01),但CA125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卵巢肿瘤(P<0.01)。RI联合CA125检测卵巢肿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RI、CA125单独检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RI联合血清CA125检测在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肿瘤方面优于RI、CA125单独检测。  相似文献   

13.
AgNOR检测在卵巢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颖  盛传家 《河北医学》2006,12(3):204-205
目的:AgNOR检测应用于卵巢肿瘤的鉴别诊断。方法:选择已确诊94例卵巢肿瘤,良性卵巢粘液性囊腺瘤47例,卵巢粘液性囊腺癌24例,交界性卵巢囊腺瘤23例。分别对三组进行Ag-NOR检测。结果:良恶性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交界组界于两面者之间。结论:AgNOR计数与肿瘤的恶性度大体上呈正比,对良恶性卵巢肿瘤鉴别及分类,分型、分级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平扫、增强扫描扩散加权成像在卵巢肿瘤诊断和鉴别中的价值。方法82例卵巢肿瘤患者,其中恶性肿瘤52例(恶性组),良性肿瘤30例(良性组)。接受MRI磁共振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增强扫描,测量病变实性部分表观扩散系数(ADC),分析动态增强强化-时间曲线类型。以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观察卵巢肿瘤的MRI形态学特征,比较良恶性卵巢肿瘤ADC值及强化曲线类型,计算MRI对各类卵巢肿瘤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良性卵巢肿瘤以囊性为主,肿瘤边界清楚,增强扫描无明显变化或轻度强化。恶性卵巢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增强后病灶实性部分呈现中高度不均匀强化,癌灶与边界分界不清。恶性组ADC平均值低于良性肿瘤组(P<0.05)。两组强化曲线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正确诊断卵巢良性肿瘤28例,恶性肿瘤44例,鉴别诊断卵巢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4.62%、93.33%,MRI对各卵巢肿瘤类型诊断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转移癌、卵泡膜细胞瘤、纤维瘤、浆液性囊腺癌、支持细胞瘤、黏液性囊腺癌,正确率分别为100.00%、100.00%、90.00%、88.46%、77.78%、75.00%。结论良恶性卵巢肿瘤的MRI特征具有一定的差异,MR形态学特征、DWI及强化曲线能够为其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与MRI在筛查及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卵巢肿瘤病变患者80例,术前行超声、MRI检查,将检查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比较,分析超声、MRI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病变的准确性,并分析二者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MRI术前定性诊断准确率90.00%与良、恶性诊断准确率96.08%、93.55%均略高于超声诊断,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图像显示良性肿瘤边界清楚,内部血管稀疏、分支简单、走行规则,血管光滑,数目无明显增多;恶性肿瘤边界模糊不清,瘤体内血管丰富,分支紊乱,走行不规则,呈繁星状、团簇状,数目明显增多,迂曲明显。MRI图像显示良性肿瘤多为单发,以囊性为主,囊壁薄,厚薄均匀,信号多均匀强化,仅部分邻近组织受侵,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恶性肿瘤多发于双侧卵巢,以囊实性和实性为主,囊壁厚,囊内分隔厚薄不均,盆壁、腹膜、腹水、盆腔淋巴结肿大,T1WI等低混杂信号,T2WI混杂稍高信号,环形或不均匀强化。结论超声与MRI的卵巢肿瘤影像学表现特征明显,在筛查及鉴别卵巢肿瘤良恶性病变时可互为补充,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阴道多普勒超声在鉴别卵巢上皮性肿瘤良、恶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应用经阴道多普勒超声(TVDU)包括彩色多普勒(TVCDU)、脉冲多普勒(PW)和三维彩色能量成像(3D-CPA)观测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血管类型(VT)、血管指数(VI)及血流动力学等指标。术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病理组织切片进行微血管染色,计数微血管密度(MVD)。分析良、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各指标的差异性及其与病理MVD的相关性。结果恶性组与良性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比较,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升高、阻力指数(RI)值降低,舒张期切迹(DN)减少。良性组血流分布以Ⅰ型及Ⅱ型为主,恶性组以Ⅲ型为主。恶性组MVD明显高于良性组。恶性组VI与MVD之间存在正相关(r=0.629,P<0.01),RI与MVD之间存在负相关(r=-0.402,P<0.05)。结论经阴道多普勒超声检测肿瘤VT、VI、PSV、RI及MVD是鉴别良、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有效超声指标。  相似文献   

17.
李素华  李铮汝 《右江医学》2003,31(2):137-138
目的 :探讨绝经后卵巢肿瘤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方法 :分析 3 2例绝经后妇女卵巢肿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绝经后妇女卵巢肿瘤良恶性之比为 2 .2∶1,提示恶性所占比例增大 ;肿瘤为实性 ,囊实性 ,囊性多房者 ,其恶性肿瘤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囊性单房 ;46.88%的患者术前无自觉症状。结论 :绝经后妇女应定期妇科普查 ,发现卵巢肿瘤应尽早手术 ,尤其是实性、囊实性、囊性多房者 ;阴道B超可作为基层早期诊断卵巢肿瘤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DWI技术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对卵巢囊实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9例囊腺瘤(良性组)与36例囊腺癌(恶性组)患者的MR常规平扫、DWI及动态增强图像,测量良、恶性组实性成分的平均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良性组实性成分平均ADC值为(1.62±0.24)×10~(-3)mm~2/s,恶性组实性成分平均ADC值为(0.92±0.15)×10~(-3)mm~2/s,良性组与恶性组实性成分ADC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999,p0.001),DWI结合MR平扫+增强扫描对卵巢囊实性肿瘤良、恶性鉴别的正确指数、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42、94.44%、89.74%、89.47%、94.59%,当选取阈值ADC值为1.26×10~(-3)mm~2/s,其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3%、88.9%。结论 DWI结合动态增强扫描在卵巢囊实性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应常规用于卵巢囊实性病变的术前检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卵巢良恶性实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1例卵巢肿瘤的术前MRI及DWI表现(肿瘤的部位、数目、形态、信号特点),测量肿瘤大小、ADC值,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良恶性肿瘤的大小及ADC值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41例51个卵巢肿瘤,其中良性23个,恶性28个,肿瘤大小、ADC值无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356,0.082)。结论ADC值对卵巢良恶性实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无价值,但DWI信号特点结合常规MRI检查,有可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三维能量超声(3D-CPA)对绝经后阴道流血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0—2014年10月来该院就诊的绝经期阴道流血的患者168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应用3D-CPA测量两组患者子宫内膜体积(V)、血流指数(FI)、血管指数(VI)以及血管-血流指数(VFI)等三维能量多普勒血流参数。结果恶性组子宫内膜容积、VI、FI、VFI等血流参数值均大于良性组,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168例患者中,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中148例符合病理检查结果,符合率达88.1%。结论3D-CPA可以直观的重建绝经期子宫内膜病变容积,将病变的子宫内膜血管分布和密度进行血流参数能量化,以帮助鉴别绝经期子宫内膜病变的良恶性,应作为绝经期子宫内膜疾病的首选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