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考试》2008,(7)
对话阅读是语文阅读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共同学习的交流过程,也是师生以对话为媒介进行精神交流、心灵交融的过程。对话阅读大致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一、师生对话教师和学生在一种平等的位置上进行精神对话,教师和学生成为平等的主体,双方相互倾听,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学的对话,是平等主体间思想的交流、智慧的碰撞,是心灵的体验与感悟,是情感的激发与敞亮,也是主体间自主与合作、倾听与诉说的相互交融。对话型语文教学通过师生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达到促进学生主体的自我建构和生命成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对话"是一种以沟通与交流为基本特征的动态行为。对话意味着平等的交流,意味着合作与探究。在教学中师生双方之间互相倾听和言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对话中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这就是对话教学的本质。它是师生尽情展现教学过程魅力的一种手段,也是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4.
对话,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全身心投入的相互交谈,是促进主体双方取得融合的一种交往活动。它意味着对话双方人格上平等,心灵上敞开,精神上相遇,情感上互动,彼此尊重,彼此交流,彼此倾听,彼此欣赏。语文课堂中的“对话”,就是在课堂这个特殊的空间,师生凭借教材,均以主体的身份参与交谈和交流的教学方式。它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观点、主张的对话交流,还是学生与作者、作品之间的心灵、情感的对话交流。只有对话,才能真正的引导;只有对话,才能走进心灵;只有对话,才能相互倾听,相互接纳;只有对话,才能相互尊重,彰显个性。下面我谈谈语文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促进对话更加精彩!  相似文献   

5.
对话式教学是指师生在课堂上通过言谈、倾听或感悟而进行多向交流、共同学习的教学方式,也是一种以对话为原则、以对话精神为主导的教学形态。它是一种充满着无穷的可能性,洋溢着生命的色彩,富有活力和魅力的教学。新课程改革带来了生命教育的理念,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生命力。但为了保证对话式教学的有效进行,必须注意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纲要倡导“互动”教学,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目的是确立师生在教学中的平等地位,这首先是一种教育观念的转变:对教师而言,“互动”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意味着应与学生平等对话,它不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方式,更是弥漫、充盈于师生之间的一种教育情结和精神氛围;对学生而言,“互动”意味着心态的开放,参与热情的高涨,创造性的解放。“互动”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为“对话式”教学。它是对话主体间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在对话中,教师…  相似文献   

7.
目前,“对话”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关键词。作为对时代精神的回应,对话教学以师生心理世界的开放为特征,以互动为方式,语言交流,心灵交融,师生双方均从对话中获得道德和理性的升华。教育领域里正孕育着全新的“对话”与“倾听”的理念,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想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倾听花开的声音,感受当代学生丰富的精神世界,不仅要实践对话,而且需要学会倾听。  相似文献   

8.
倾听是人类最原始的学习方式之一,良好的倾听要建立在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的基础上,教师要在多元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本文拟从"对话互动,训练倾听""师生交流,示范倾听""专项游戏,促进倾听"等角度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关于语文教学中对话互动的一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文教学中的对话是一种基于语言基础之上的思维和精神的沟通,是师生在认知、思想、情感、精神等方面的深层交流。它要求纠正现存对话教学中的一些误区,进行真正的师生、生生、主客体以及主体自身等的对话。  相似文献   

10.
现代交往实践观认为,交往实践结构是由“主体-客体”与“主体-主体”统一构成的整体,即“主体-客体-主体”结构。在道德教育领域中.交往的主要形态表现为德育对话。其结构也相应地表现为“主体(教师)-文本(德育素材)-主体(学生)”三者之间的交流关系。在德育实践中,师生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是道德教育的主要方面,但为了保证对话的质量与顺利进行,教师和学生都要对德育文本(德育课程、教材或相应素材)进行深入的理解,我们把教师和学生与文本的交流也看成是一个对话过程。  相似文献   

11.
对话是师生、生生基于平等的立场,通过交谈、倾听或感悟而进行的多向交流.这种对话是互动的、双向的,它强调师生、生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12.
正"对话"是一种以沟通与交流为基本特征的动态行为。对话意味着平等的交流,意味着合作与探究。在教学中师生双方之间互相倾听和言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对话中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这就是对话教学的本质。它是师生尽情展现教学过程魅力的一种手段,也是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有效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这是发生在母女间的真实对话──妈妈:妞妞,去把灯关了。妞妞:妈妈,咱们明天把太阳也关了。妈妈:关灯可以用开关,太阳没开关,怎么关呀?  相似文献   

13.
教学对话是一种互动的、有机的、动态的教学关系。教学对话中师生互为主体关系,是由问答引发的认知失衡、调整和深化的思考过程,是集体有意义的合作学习行为。师生之间互相倾听言说,彼此敞开言谈,获得精神的交流和意义的分享,达到互动互惠,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行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最终实现师生的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14.
于世华 《中国教师》2009,(23):31-32
<正>一、问题的提出课堂教学是师生围绕教学内容交流对话的过程,在课堂中师生借助教材的语言文字等符号系统,通过言说与倾听,逐渐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精神和意义的分享,而不只是以获得间接经验为目标。师生渐进敞开心灵世  相似文献   

15.
“对话”是与“独白”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独立的主体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的双向互动交流,是两个世界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与意识。因此,对话本身就是一种主体参与行为,对话双方都必须是独立的、完整  相似文献   

16.
对话、教学对话与对话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话不仅是人们彼此之间借助言语达到交流思想、促进理解的一种行为方式,而且是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的一种精神与原则。教学对话指的是发生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中的对话,它包括作为教学方法和作为教学原则的教学对话。对话教学则是教学过程中体现现代对话精神和原则,师生主体之间以平等的信息、思想、情感等交流为基础的教学活动。对三者的正确认识有利于我们教学实践中对话教学的合理实施与使用。  相似文献   

17.
“班级日记”是师生、生生之间在纸上用于交流的一种对话形式。通过对话,师生形成真正的沟通、交流,形成真正的棚互作用。对话不仅仅是二者之间狭隘的语言谈话,还包括双方的“敞开”和“接纳”,包括对对方的倾听,是“双方情感和精神的互相承领。”对话过程就是思想、情感、意义的呈现和彼此渗透的过程,是师生的精神境界发生变革的过程。师生通过棚互间的对话,师生心灵的门户相互敞开,致使双方的意识、经验、体验在心灵与心灵之间相互流淌,无拘无束。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以来,课堂对话成为教师们在实践中探讨、研究的话题。在课堂对话中,又以师生的直接对话居多,师生往往通过谈话与倾听来完成信息交流。倾听对话作为实现课堂效益的有效策略和途径,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洪枫 《儿童音乐》2013,(1):50-51,44
正所谓对话式教学,就是指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教材之间的"对话互动"开展教学的活动过程。它并非简单的你问我答,而是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是平等的交往、精神的相遇相知,是一个创造的行动。在音乐鉴赏中应用对话式教学,为了满足学生们的表现欲望,为了给学生们解疑释惑,为了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综合知识,为了让学生得到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在对话式教学中应当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倾听与对话" 倾听,就是听自然之声、听心灵之声.从小学教学的角度看,听孩子们,特别是高年级孩子们的心灵之声尤其必要.由于紧张的学习、考试的压力、社会的影响以及家长的高度关注和期望,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必然会有复杂的反映.走进孩子心里,倾听孩子的心声,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对话,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在不断提升内容的对话中,师生获得关于学习、课程,甚至生活、人生等多方面、多层次的认识,自然地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倾听与对话"是一个过程."倾听"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对话"."对话"就是交流,就是教育和引导.因此,"倾听"之后的"对话"形式和主题,是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教育和作文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