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与疏血通联合治疗急性进展性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急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灯盏花素与疏血通治疗组34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与疏血通治疗,连用15 d,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35%,对照组为62.50%,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对照组比较亦明显改善(P<0.05).结论:灯盏花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进展性卒中能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恶化,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疗效显著,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高岩 《临床误诊误治》2007,20(10):11-12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脑梗死伴高脂血症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伴高脂血症的患者78例,随机分为两组.灯盏花素组(39例)用灯盏花素注射液50 mg 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2周;血塞通组(39例)用血塞通注射液250 mg 生理盐水5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2周.对比观察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脂、血流动力学等指标.结果:灯盏花素组总有效率79.49%,明显高于血塞通组的64.10%(P<0.05).治疗后灯盏花素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纤维蛋白原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与血塞通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血塞通组上述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可降低血脂、改善血流动力学,未发现不良反应,对治疗脑梗死伴高脂血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P-选择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80例ACS患者(ACS组)、8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P组)和8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血清LDL-C水平,使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3组血清P-选择素水平。结果 ACS组、SAP组血清P-选择素、LDL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或P<0.01),ACS组血清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ACS组血清LDL水平与SA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CS组血清P-选择素水平与血清LDL-C水平呈正相关(r=0.349,P<0.01)。结论检测ACS患者血清P-选择素、LDL-C水平的变化对ACS的发生发展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血清P-选择素浓度升高可以作为ACS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P选择素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0例临床确诊的ACS患者,15例稳定心绞痛(SA)和15名健康对照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P选择素及MMP-9水平。结果ACS患者外周血清P选择素、MMP-9水平均高于SA组及对照组(P<0.01);ACS患者治疗后P选择素、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血清P选择素、MMP-9浓度升高与ACS的发生存在密切的关系,血清P选择素、MMP-9浓度升高可以作为ACS发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P-选择素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对TNF-α和P-选择素的作用。方法:测定113例ACS患者和5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TNF-α和P-选择素浓度。113例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5周后测定血清TNF-α和P-选择素浓度。结果:ACS组TNF-α和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清P-选择素与TNF-α呈直线相关性。阿托伐他汀组治疗5周后TNF-α和P-选择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降低ACS患者血清TNF-α和P-选择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冠状动脉介入术前应用灯盏花素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应用灯盏花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7例冠心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50 mg/d)治疗1周,两组均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低分子肝素;比较治疗后血液黏稠度、血清纤维蛋白原、动态心电图缺血负荷改善情况及术后出血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术前各项血液凝血指标低于对照组(P<0 05);缺血总负荷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出血病例数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应用灯盏花素治疗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对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方法:32例脑梗死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经静脉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治疗前及用药后1、3、5、7、10d取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SOD及MDA的含量,并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清的SOD及MDA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后,患者血清SOD及MD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至1周后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灯盏花素对脑梗死超氧化物反应具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8.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通过观察ACS患者PCI术前后血清内皮素-1(ET-1)、可溶性P-选择素及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分析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穿心莲内酯注射液,对上述指标是否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预适应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肝损伤的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预适应组、灯盏花素组及灯盏花素预适应五组.分别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含量;肝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灯盏花素和预适应组均明显降低大鼠血清ALT、AST活性,灯盏花素预适应组较灯盏花素组更明显.预适应、灯盏花素和灯盏花素预适应组均明显降低肝匀浆MDA的含量,提高肝匀浆SOD的活性.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灯盏花素预适应组明显减轻肝损伤.结论:与灯盏花素组比较,灯盏花素预适应对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与灯盏花素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联合应用多巴胺、酚妥拉明、灯盏花素治疗肺心病心衰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60例肺心病心衰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解痉、平喘、强心、利尿、抗感染、纠正水和电介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多巴胺、酚妥拉明、灯盏花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50.0%)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联合应用多巴胺、酚妥拉明、灯盏花素治疗肺心病心衰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灯盏花素合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 0例 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治疗组给予灯盏花素、力源精纯溶酶加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分别观察 2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及硝酸甘油用量的变化 ,检测静息心电图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在缓解心绞痛总有效率 (93.33% )、改善异常心电图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硝酸甘油用量〔(0 .4 5± 0 .15 ) m g/ d〕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灯盏花素联合力源精纯溶栓酶治疗 U AP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可溶性选择素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用ELISA方法测定77例脑梗死和28例正常人可溶性E-,P-和L-选择素(sE- ,s P-和sL-选择素)血清水平,并分析它们与脑梗死部位、大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合并症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sE-和sP-选择素血清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大、小面积梗死组选择素水平均明显高于腔隙性梗死组,脑梗死合并感染者sL-选择素水平亦明显升高. 不同脑梗死部位及不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患者间各可溶性选择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可溶性选择素与脑梗死临床变化有较密切关系,测定它们血清水平有助于脑梗死病情变化的监测.  相似文献   

13.
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疗效及其心电图变化。方法:入选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6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与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100mg/d静滴,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为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疗效和心电图变化,同时观察肝功能、肾功能等安全指标。结果:治疗组在心绞痛症状疗效和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有明确疗效。  相似文献   

14.
将8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有效率为6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治疗脑梗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灯盏花索注射液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予缬沙坦和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观察2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尿沉渣红细胞,24h尿蛋白定量(upro)、血肌酐(Scr)、血清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70.0%,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Upro下降(P<0.05,P<0.01),且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以治疗组为优.治疗组血清CRP降低显著(P<0.01),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灯盏花素与缬沙坦联合应用可减少Upro、降低血清CRP水平,对慢性肾炎有较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选择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应用胰岛素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60mg,qd,静脉滴注;观察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60mg,qd,静脉滴注,同时给予前列地尔10μ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qd。两组均住院治疗2w,比较其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尿素氮及空腹血糖。前列地尔联合灯盏花素注射液可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有效保护患者的肾功能。  相似文献   

17.
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注射治疗10天,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监测两组的心电图、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实验组的心电图、血流变学指标都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谢丹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0):60-61
将81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有效率为6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血塞通治疗脑梗死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结合髓心减压与坦棒植入对早期股骨头坏死临床疗效及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机制。方法:45例(53髋)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3例、29髋)和对照组(22例、24髋),并给予髓心减压术。观察组术后当天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静脉滴注,20 mg/d,连续2周;对照组在髓心减压后植入坦棒,术后不予灯盏花素注射液,其余治疗两组完全相同。分别在治疗前、术后第1、6、15天,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在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估髋关节功能,摄X线片评估骨坏死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Harri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者全血比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结合髓心减压可以显著减轻髋关节疼痛、改善功能,促进骨修复,延缓骨坏死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和全血血小板数变化在监测老年冠心病的病情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 23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临床诊断分为三组:急性心肌梗死(AMI)8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8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78例和对照组8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的水平,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对冠心病患者的外周全血血小板总数变化及其与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AMI组、UAP组及SAP组的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AMI组、UAP组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和SAP组相比,其值增加明显;AMI组和UAP组结果相似;冠心病患者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与外周全血血小板总数变化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可能是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标志,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病过程,其值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