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泡沫Al孔结构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揭示了泡沫化过程中Al熔体泡沫孔隙率、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了泡沫Al的孔隙率、孔径以及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应关系。结果表明:Al熔体泡沫的孔结构及导热系数随泡沫化时间而变化。Al熔体泡沫的孔结构直接影响其凝固后的孔结构,而导热系数则间接影响孔结构。  相似文献   

2.
刘荣佩  张国强  张钱珍  张红  李祥 《材料导报》2007,21(11):133-135
泡沫金属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结构功能材料.对熔体发泡法制备的泡沫铝进行压缩实验,测试了其压缩应力-应变曲线,探讨了压缩变形过程的机理.结果表明,泡沫铝压缩过程具有明显的三阶段变形特征,即弹性段、塑性变形平台段和压实段.压缩性能显示随泡沫铝孔隙率和孔径升高,屈服强度和压实强度下降,且随着颗粒增强剂SiCp的加入,泡沫铝强度得到较大提高.同时,初步建立起理想的孔单元结构模型,推导出孔隙率与孔结构(孔径、壁厚、孔分布)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孔径可调的泡沫铝材料制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鹏  柳林 《材料工程》2005,(9):30-33
利用传统熔体发泡法制备泡沫铝,产品的孔径大小很难精确控制.采用金属铝粉这种新型增粘剂,通过对铝粉的含量,发泡剂的含量以及控制发泡剂加入后熔体中的发泡温度,制备出孔结构均匀,不同密度和孔径大小的泡沫铝.整个工艺平稳、易控制和调整.  相似文献   

4.
张润鑫  孙艳妮  冯莺  赵季若 《材料工程》2006,(Z1):214-217,221
采用氯化原位接枝技术制备了苯乙烯(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2-羟基乙酯(HEA)、丙烯酸-2-羟基丙酯(HPA)和丙烯酸丁酯(BA)等五种单体改性的CPVC.用毛细管流变仪测定了它们的流变行为.讨论了CPVC和改性CPVC的熔体粘度与剪切速率、剪切应力以及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CPVC和改性CPVC熔体均为假塑性流体,改性CPVC的假塑性增强,熔体表观粘度低于CPVC的熔体表观粘度.在190~205℃温度范围,两者的对数表观粘度与1/T呈非线性关系.CPVC-g-PMMA对温度和剪切应力更加敏感,CPVC-g-PHEA熔体的流动性明显高于CPVC及其他四种单体改性的CPVC.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纳米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熔体表观粘度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同轴旋转圆筒法试验研究了Si Cp含量变化及熔体温度变化对纳米Si Cp/Al-5Cu和纳米Si Cp/A356两种复合材料表观粘度的影响,并回归分析得出数学模型。结果随着纳米Si Cp的添加量在0~2%(质量分数)范围内增加,复合材料的表观粘度相比于基体合金会迅速增加,添加量达到2%时,复合材料表观粘度最高,并且提升幅度最大。基体合金(添加量为0)与添加量为2%时的纳米Si Cp/Al-5Cu复合材料,在720℃的表观粘度分别为0.46Pa·s和1.73 Pa·s,相比基体合金,复合材料的表观粘度提升了279%。结论随着温度的降低,同一复合材料熔体浆料的表观粘度会迅速上升。基体合金和复合材料处于半固态时的表观粘度差异相比液态时变小。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泡沫铝材料的发泡过程中气泡长大的动力学过程,推导了气泡长大中气泡半径与时间的关系及理论上球形气孔的最大半径,并依据熔体发泡法制备的不同孔径泡沫铝硅材料的实验结果,推导了此材料孔径与发泡过程中所加入增粘剂铝粉体积分数的关系,为泡沫铝材料中孔结构的控制和制备不同孔径的泡沫铝材料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与传统的Ca增黏与TiH2发泡的泡沫铝熔体发泡制备方法不同,CaCO3在铝熔体中可同时用作增黏剂和发泡剂.现有TiH2泡沫铝制备技术在制备小孔径类球形孔泡沫铝及合金方面存在困难,以轻质Ca-CO3颗粒为基础研制的新型泡沫铝增黏发泡剂,其热分解特性平缓,通过理论与实验确定了CaCO3在制备过程中的使用比例,分析了孔结构并讨论了CaCO3在铝熔体中的分解热力学问题,稳定制备出小孔径(0.4-1.1mm)、中等孔隙率(40-79%)的类球形孔泡沫铝及其合金.  相似文献   

8.
PF—Ⅱ尼龙流变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XLY-Ⅱ型流变仪研究了PF-Ⅱ尼龙的流变行为,得到了熔体表现粘度与温度,剪切应力,剪切速率的流动曲线以及剪切应力与剪切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PF-Ⅱ尼龙是非牛顿假塑性流体;表观粘度与温度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随温度升高,非牛顿指数变大,在210~250℃范围内,其非牛顿指数n为0.49~0.65,恒剪力应力τ,下的粘流活化能∧F,随τ的增大而稍在减小。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泡沫铝熔体发泡法中单质钙的用量及增加泡沫铝的强度,研究了单质钙增粘、碳化硅增粘以及混合增粘3种不同的增粘方式,并试图通过混合增粘来达到这一目的。结果表明,借助单质钙和碳化硅组成的混合增粘剂可以制备出形状规则、孔结构均匀的泡沫铝试样。碳化硅增粘为机械增粘,而单质钙增粘为化合物增粘,混合增粘将两种增粘机制结合起来,实现了共同增加粘度的作用。混合增粘可以在达到熔体发泡所需粘度的同时减少单质钙的用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泡沫铝的强度,达到了碳化硅颗粒增粘和增强的双重目的。  相似文献   

10.
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经丁醛等离子体处理的云母粉填充高密度聚乙烯熔体(160℃)和聚丙烯熔体(180℃)的流变性。数据表明,处理削弱了非填充聚烯烃熔体流动的非牛顿性,熔体流动的牛顿指数随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处理降低了填充聚烯烃熔体在低切变速率下的表观粘度,提高了其在高切变速率下的表现粘度,发生转变的临界切变速率对填充聚乙烯和聚丙烯分别为150s^(-1)和50s^(-1)。扫描电镜观察熔体形态证实,处理对熔体粘度的复杂影响,是处理改善填料在熔体中的分散性和提高填料与基体界面结合力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The effects of melt viscosity on the foaming process and the structures of foamed aluminum have been examined. Methods for measuring the melt viscosity, pore structure, and foaming process are introduced. To increase the stability of the foaming melt and get the sample with a uniform pore distribution, a proper viscosity is needed. Further, the structure of foamed aluminum can be controlled by adjusting the Ca addition and other process parameters.  相似文献   

12.
孔结构对通孔泡沫Al非线性阻尼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特殊方法制备可控结构的通孔泡沫Al,研究了孔结构对数非线性阻尼性能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3.
新型通孔泡沫铝的传热特性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用预制块法制成结构可控的通孔泡沫铝。在基本无对流条件下,由于高孔率孔隙中存在导热系数低的空气而具有好的隔热性能,这与孔隙率有关;在有对流的条件下,由于高比表面及相互连通的孔隙而使它具有良好的换热性能,则与孔隙结构及对流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4.
发泡法制备泡沫铝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介绍了发泡法制备泡沫铝的工艺过程,论述了增粘、混合、发泡和冷却4个过程对泡沫铝孔结构的影响。采用TiH2的缓释技术,可大大延缓TiH2的反应时间,使TiH2均匀混入铝熔体,从而制得孔结构均匀、吸声性能优良的泡沫铝。  相似文献   

15.
Solids containing the elements aluminum, phosphorus and oxygen, prepared from phosphates and salts of aluminum, possess interesting catalytic properties. The dependence of pore structures on the composition (PAl ratio), preparative reactants and pH, wash solvent, and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has been investigated with mercury porosimetry. The identification of pore size ranges characteristic of aluminum and of phosphorus, together with the effects of the variables noted above, permit the design of Al-P-0 catalysts with predetermined por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球形孔开孔泡沫铝相对密度、孔径对泡沫铝-聚氨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对其吸能性能的影响。方法对制备的泡沫铝-聚氨酯复合材料进行准静态压缩实验。结果通过准静态压缩实验,得出分别对应的应力-应变曲线,并通过应力-应变曲线推导出吸能-应变曲线。当泡沫铝孔径一定时,泡沫铝相对密度从35.0%提升到38.4%时,泡沫铝-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增加了6.5 MPa。当泡沫铝相对密度一定时,泡沫铝孔径从5.5 mm增大到9.5 mm时,泡沫铝-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增加了3.38 MPa。结论泡沫铝的相对密度、孔径对泡沫铝-聚氨酯复合材料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泡沫铝的相对密度越大,复合材料的性能越好,泡沫铝孔径越大复合材料性能越好,且泡沫铝相对密度越大,复合材料吸能特性越好,泡沫铝孔径越大,复合材料吸能特性越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在准静态压缩过程中,不同孔径(泡沫铝内部胞孔的直径)对球体开孔泡沫铝压缩性能及吸能性能的影响。方法 针对3种不同孔径的泡沫铝试样进行准静态压缩实验。通过准静态压缩试验得出泡沫铝的应力-应变曲线,并通过应力-应变曲线计算得到吸能-应变曲线。结果 当泡沫铝孔径从5 mm增加到9 mm时,球形孔开孔泡沫铝的屈服强度增加了4.6862 MPa,最大吸能效率由24.45%提升到27.71%,力学性能和吸能性能均得到提升。结论 泡沫铝的压缩性能和吸能性能随着球体开孔泡沫铝孔径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8.
波浪作用下粘弹性海床动力响应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栋  栾茂田 《工程力学》2002,19(4):130-134
基于广义Biot理论,采用Kelvin-Voigt模型描述海床土骨架的应力应变时间的本构关系,从Galerkin加权余量法出发建立以土骨架位移u和孔隙流体全位移U表达的u~U形式的有限元边值方程,采用Newmark逐步积分法求解时域内动力方程。数值计算表明土骨架和孔隙流体的加速度对粘弹性海床动力响应的影响极小。当土的粘滞系数的数值小于其弹性剪切模量的大小时,体粘滞系数和偏粘滞系数的变化对超静孔压幅值的影响较小,但对有效应力幅值的影响相对显著。对于粘滞系数较大的海床,波浪荷载可能导致其变形在很短的时间内单调迅速增长至破坏。  相似文献   

19.
草酸阳极氧化工艺对氧化铝模板孔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宰学荣 《材料保护》2004,37(1):41-43
为了寻找出草酸氧化工艺和扩孔工艺对制备的氧化铝模板孔径大小的影响规律,本文采用高倍扫描电镜观察定量研究了纯铝草酸阳极氧化几种氧化工艺参数对制备的氧化铝模板纳米孔径大小的影响,并对氧化铝模板的扩孔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草酸浓度、氧化电压、氧化温度的升高和氧化时间的延长,制备的氧化铝模板的孔径也随着增加;在扩孔溶液浓度、温度保持一定时,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氧化铝模板的孔径会逐渐增大.本研究结果为模板合成有序纳米阵列结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