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和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考察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饲料利用和免疫能力的影响,分别在基础组饲料中添加0 mg/kg(对照组)、300 mg/kg、400 mg/kg和500 mg/kg抗菌肽,投喂平均体重为(0.8±0.1 g)的凡纳滨对虾6周。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后,凡纳滨对虾的成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00 mg/kg抗菌肽组的增重率和饲料系数分别为509.10%、1.33,较对照组提高增重率8.76%(P<0.05),降低饲料系数12.5%(P<0.05),而添加400 mg/kg、500 mg/kg抗菌肽对增重率、饲料系数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肌肉粗脂肪含量,各处理组在肌肉粗蛋白、水分含量上无显著差异;300 mg/kg、400 mg/kg抗菌肽组的血清碱性磷酸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400 mg/kg抗菌肽组的溶菌酶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300 mg/kg抗菌肽,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成活率和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添加400 mg/kg抗菌肽,对血清非特异性免疫指标有提高作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抗菌肽的添加量建议为300~400 mg/kg。  相似文献   

2.
以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黄霉素4mg/kg、12mg/kg、24mg/kg和48mg/kg的饲料作为试验组,以不添加黄霉素的饲料作为对照组,制成5种试验饲料,在室内饲养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8周,研究黄霉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黄霉素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饲料利用率,黄霉素的促生长作用与其能增加对虾蛋白质沉积率有关,凡纳滨对虾饲料中长期添加黄霉素的适宜添加量为4mg/kg。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桑叶黄酮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生长性能、体成分、血清生化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1.32±0.01)g的凡纳滨对虾96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10 mg/kg、50 mg/kg、100 mg/kg、150 mg/kg和300 mg/kg桑叶黄酮的实验饲料,饲养50 d后测定成活率、生长相关指标、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抗低氧胁迫能力。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等无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添加桑叶黄酮对凡纳滨对虾体成分无显著性影响(P>0.05)。添加150 mg/kg和300 mg/kg桑叶黄酮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添加10~300 mg/kg桑叶黄酮可显著提高血清和肝脏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肝胰腺丙二醛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添加50 mg/kg桑叶黄酮可提高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P<0.05)。低氧胁迫2 h时,10 mg/kg、50 mg/kg组的累计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低氧胁迫4 h时,10 mg/kg、50 mg/kg、100 mg/kg组的累计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以血清总抗氧化能力为评价指标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桑叶黄酮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的适宜添加量为56.18 mg/kg,添加10~100 mg/kg桑叶黄酮可提高凡纳滨对虾抗低氧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对凡纳滨对虾幼体生长、免疫、肌肉氨基酸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制作6组包含0、500 、1000 、1500、2000 和2500 mg/kg GML的等氮等脂实验饲料对凡纳滨对虾幼体(体重为0.31±0.02g)进行56d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 ①与对照组相比,添加2000 mg/kg GML能显著提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并显著降低饲料系数。 ②饲料中添加GML对凡纳滨对虾体成分影响不显著。③各添加组对虾尾肌呈味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④与对照组相比,各添加水平的血清总蛋白含量均显著上升,低密度蛋白胆固醇含量及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下降;500 mg/kg和1500 mg/kg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下降。⑤当GML添加水平为1500 mg/kg 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表达量显著上调,GML添加水平超过2000 mg/kg时,IMD、TOLL表达量以及溶菌酶活性显著上调,2000 mg/kg组酚氧化酶原表达量显著上调。⑥添加组Chao指数和Ace指数显著上调,1500 mg/kg组和2500 mg/kg组Shannon指数显著下调,2500 mg/kg组Simpson指数显著下调。实验表明,添加适宜水平的GML可提高凡纳滨对虾幼体的生长性能、非特异性免疫效应,且GML可下调肠道有害菌的丰度,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以增重率为依据,饲料中添加2142.99 mg/kg GML对虾的生长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家蝇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通过8周的生长实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家蝇幼虫抗菌肽提取物对初始体质量为(0.86±0.01)g的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的生长性能、体成分及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家蝇抗菌肽提取物添加量分别为0、1000mg/kg、2000mg/kg、3000mg/kg、4000mg/kg、5000mg/kg,每组饲料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饲养40尾虾。结果显示,在一定添加水平范围内,家蝇抗菌肽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成活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效率(P0.05),当抗菌肽提取物添加量为2000~3000mg/kg时,以上4个指标均达最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以增重率为评价指标,凡纳滨对虾饲料中家蝇抗菌肽提取物的最适添加量为2900mg/kg。当抗菌肽提取物添加量为2000~3000mg/kg时能显著提高虾体的粗蛋白和灰分含量,虾体粗脂肪不受添加抗菌肽水平的显著影响。添加2000~5000mg/kg抗菌肽提取物组与对照组相比能显著提高对虾血细胞数量;添加3000mg/kg抗菌肽提取物时对虾血细胞吞噬率最高。当抗菌肽提取物添加量为2000~3000mg/kg时,对虾血清中酚氧化酶PO、过氧化物酶POD、碱性磷酸酶AKP、溶菌酶LZM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且显著高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在各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肝胰腺中AKP、SOD、T-AOC活性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LZM活性以3000mg/kg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适量的家蝇抗菌肽对凡纳滨对虾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并能提高对虾的免疫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饲料能量源及其水平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生长性能的影响,以饲料蛋白质含量为37%,蛋白能量比为20.23 mg/kJ的饲料作为对照组饲料(C),在此基础上分别通过提高饲料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调节饲料能量水平,制作饲料蛋白能量比分别为19.51 mg/kJ (中碳水化合物组, MC)、18.85 mg/kJ (高碳水化合物组, HC)、19.45 mg/kJ (中脂肪组, ML)和18.54 mg/kJ (高脂肪组, HL)的4组实验饲料,在淡水养殖条件下投喂初始体重为(0.6±0.02)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56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提升饲料脂肪水平能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和蛋白质沉积率(P<0.05),HL组凡纳滨对虾获得最大特定生长率及蛋白质沉积率;增加饲料碳水化合物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及蛋白质沉积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 ML组、MC组、HC组对虾肌肉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HL组对虾肌肉粗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对虾肌肉总脂肪含量则随着...  相似文献   

7.
硒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温(29.0±1.3)℃,将初始体质量(0.41±0.01)g的凡纳滨对虾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饲养在室内循环水养殖系统中,投喂基础饲料(对照组)及在此饲料中分别添加硒含量相等(0.30mg/kg)的亚硒酸钠、酵母硒和蛋氨酸硒的4种饲料,养殖56d,比较了不同硒源对凡纳滨对虾生长、体组成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蛋氨酸硒组对虾的生长性能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亚硒酸钠组(P0.05)。外源硒可显著影响对虾体蛋白和脂肪含量(P0.05),蛋氨酸硒组对虾机体营养成分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添加外源硒组对虾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蛋氨酸硒组对虾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由此得出,饲料添加0.3mg/kg的硒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和抗氧化能力,蛋氨酸硒优于酵母硒和亚硒酸钠。  相似文献   

8.
袁野  黄晓玲  陆游  马红娜  周歧存 《水产学报》2016,40(9):1349-1358
为研究饲料中不同泛酸水平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饲料利用及血清指标的影响,实验配制6种等氮等脂(41%粗蛋白质和8%粗脂肪)的实验饲料,泛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对照组)、50、100、150、300和600 mg/kg,饲料中实测泛酸水平分别为20.9、69.3、99.0、150.2、304.4和513.6 mg/kg。选用初始体质量为(0.73±0.12)g的凡纳滨对虾72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尾),进行为期8周的养殖实验。结果显示,饲料中不同泛酸水平对凡纳滨对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的影响不显著;对照组凡纳滨对虾成活率显著低于泛酸添加组,然而各泛酸添加组的成活率组间差异不显著。随着泛酸水平从20.9 m.g/kg增加到99.0 mg/kg时,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提高,而随着泛酸水平的进一步增加,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效率显著降低。饲料中泛酸水平对凡纳滨对虾全虾和肌肉主要成分无显著性影响。对照组对虾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泛酸各添加组,然而泛酸各添加组之间无显著差异;投喂150.2 mg/kg泛酸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513.6 mg/kg;而血清总蛋白和胆固醇含量不受饲料中泛酸水平的影响。随着饲料中泛酸水平由20.9 mg/kg增至150.2 mg/kg,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提高,而随着饲料中泛酸水平的进一步增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降低;饲料中泛酸水平为99.0mg/kg组凡纳滨对虾血清总氧化能力显著高于其他各组;投喂对照组和泛酸水平为69.3mg/kg组的凡纳滨对虾血清丙二醛含量最高,投喂泛酸水平为150.2 mg/kg组血清的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以凡纳滨对虾的饲料效率和蛋白质沉积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分析得到凡纳滨对虾泛酸最适需要量分别为113.40和119.87mg/kg。  相似文献   

9.
在基础饲料中添加灵芝与黄芪共发酵产物——灵芪菌质,探讨灵芪菌质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质量(0.51±0.03)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虾。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5%、1.0%、1.5%、2.0%的灵芪菌质。试验虾在水温为22~30℃的循环玻璃纤维水槽中饲喂60d。试验结果表明,添加1%灵芪菌质组与对照组相比,对虾相对质量增加率提高了31.88%(P<0.05),饵料系数降低了14.37%(P<0.05),成活率提高了15.16%(P<0.05);对虾血清酚氧化酶活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分别提高了99.94%(P<0.05)和26.79%(P<0.05)。添加1.5%灵芪菌质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对虾酸性磷酸酶活力和碱性磷酸酶活力分别提高了128.44%(P<0.05)和111.55%(P<0.05),对凡纳滨对虾的副溶血弧菌攻毒免疫保护率高达73.34%(P<0.05)。本次试验,凡纳滨对虾溶菌活性与灵芪菌质添加量呈一定的正相关(y=1.802x+11.104,r2=0.9378,P<0.05)。添加灵芪菌质可显著提高凡纳滨对虾的生长性能,改善其非特异性免疫力。  相似文献   

10.
从雨生红球藻中提取虾青素,以不同质量浓度(0、20、40、60、80、100 mg/kg)添加到凡纳滨对虾的饲料中投喂7周,研究虾青素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存活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虾青素可提高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和特定生长率,其中添加量80 mg/kg组最高,80 mg/kg组特定生长率和对照组间差异显著(P<0.05),但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的总抗氧化能力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至第4周后逐步稳定;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过氧化氢酶活力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且均表现出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第4周酶活力降至最低.以生长、存活和抗氧化能力为指标,虾青素的最适添加量为80 mg/kg,最佳投喂时间为4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