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国际核工程》网站2008年7月5日报道】英国政府于2008年6月公布了一份关于核废物处置的白皮书,即《安全管理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的框架》,为在本国开展高放废物的长期管理和处置工作提供了蓝本,并为英国未来开展核废物地质处置工作提供了一个框架,其内容涵盖了技术、监管、规划、选址和设施设计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一些国家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安全评价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范智文  谷存礼 《辐射防护》1997,17(4):309-317
本文介绍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的安全目标及其准则,并介绍了比利时BOOM粘土高放废物处置性能和安全评价,以及美国玄武岩高放废物处置安全评价的方法和瑞典花岗岩高放废物WPC处置方案的安全分析。对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安全评价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回填材料膨润土和沸石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引言核废物处置的目的是将核废物与人类环境相隔离,使人类不受放射性的危害。目前,公认的安全的核废物处置的方法是具多重屏障(包括回填材料和围岩等)的地质处置。但如果这些屏障一旦失效,废物体可能被破坏,放射性核素就可能随地下水流从废物体中释放出  相似文献   

4.
王驹  凌辉  陈伟明 《中国核电》2017,(2):270-278
高水平放射性废物(简称高放废物)是一种放射性强、毒性大、含有长半衰期核素且发热的特殊废物,对其进行最终处置难度极大,面临一系列的科学、技术、工程及社会学的挑战。高放废物安全处置的核心是,要确保在数万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将高放废物与生物圈进行有效隔离。我国核武器研制和生产过程中,已经积累了一批亟待地质处置的高放废物,急需开展技术研发,并建设处置库对其进行最终地质处置。另外,我国核电站乏燃料后处理产生的高放废物以及某些不宜后处理的乏燃料,也需进行最终地质处置。本文针对高放废物安全处置的要求,对高放废物处置库的工程屏障(玻璃固化体、废物罐、缓冲材料等)和天然屏障(处置库围岩)的安全特性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选址、工程屏障和安全评价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一、国外低中放核废物地质处置概况国外低中放核废物处置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所取得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1.处置方案核废物处置方案是多种多样的。但有的已被淘汰,如原始土埋法。有的为国际公法所禁止,如海洋处置。当前为各国普遍采用的、最现实的、最有生命力的、也是最基本的方案是地质处置。  相似文献   

6.
结合2005年放射性废物处置安全国际大会反映出来的放射性废物处置安全领域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全球放射性废物安全框架、废物处置安全战略、安全方案、地质处置设施安全、近地表处置设施安全、中等深度废物处置方案和公众沟通等方面的若干新进展和新观点。  相似文献   

7.
正本书收录了进入21世纪以来,主要是2000-2011年期间,我国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各领域有代表性的重要论文,包括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战略和规划研究、地下实验室规划、高放废物处置库选址和场址评价、处置库工程屏障、玻璃固化体性能、缓冲回填材料性能、处置工程、放射性核素迁移行为、安全评价等领域的论文。基本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相似文献   

8.
王驹 《原子能科学技术》2019,53(10):2072-2082
21世纪近20年,我国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进入了一稳步发展的新阶段,在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战略规划、选址和场址评价、工程屏障研究、处置库和地下实验室概念设计、核素迁移和安全评价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其主要亮点包括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制定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开发规划指南》,颁布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设施选址》核安全导则,确定了2020年前开工建设地下实验室、2050年建成高放废物处置库的目标,甘肃北山预选区被确定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首选预选区,建立了场址评价方法技术体系,确定了内蒙古高庙子膨润土为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的首选缓冲回填材料,建立了我国首台缓冲回填材料热 水-力-化学耦合条件下特性研究大型实验台架(China-Mock-Up),获得了一批关键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行为数据,开展了初步的安全评价,完成了地下实验室安全技术研究。确定甘肃北山的新场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的场址。2019年5月6日,国家国防科工局批复中国北山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工程建设立项建议书,标志着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正式进入地下实验室阶段。这一系列工作进展和取得的成绩为我国2020年开工建设地下实验室、掌握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英国《国际核工程》2001年7月刊报道】 美国能源部(DOE)已编写并公布了尤卡山科学和工程报告,这意味着就有关以下建议的讨论的开始:在尤卡山建造乏核燃料和高放废物的最终处置库。 40多年以来,美国一直在评价安全贮存和处置放射性废物的方法。许多组织和政府机构都参与了这方面的研究。在分析了各种方案后,各界一致认为,在坑道地质处置库中进行处置是管理乏核燃料和高放废物的一种较好的长远解决方法。于1982年制定的《核废物政策法案》(NWPA)确定了美国在放射性废物处置方面的责任和政策。 美国国会在NWPA中建立了解决核废物处置问…  相似文献   

10.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容器是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多重屏障之一,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容器材料的腐蚀性能决定了处置容器有效性。本文介绍了高放废物容器材料选择的两种策略,以及在不同处置环境下适合的材料,并给出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条件下容器材料可能的腐蚀类型。同时介绍了预测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容器材料寿命的方法和思路,为我国在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容器的选材上提供新思路和参数。  相似文献   

11.
【世界核协会网站2006年7月4日报道】瑞士联邦委员会已批准由瑞士国家放射性废物贮存公司(Nagra)在2002年提交的有关高放废物处置的可行性报告。联邦委员会的这一决定原则上肯定了在瑞士建设用于处置高放废物、乏燃料和长寿命中放废物的深层地质处置库的可行性。瑞士联邦安全机构和其他国际专家在对公开发布的项目文件进行了详细审查之后,建议联邦委员会批准该项目。这一决定是瑞士在放射性废物管理计划方面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一旦联邦委员会确定深层地质处置库的选址程序和标准,相关部门就可以启动处置库的选址工作。Nagra目前正在为选址…  相似文献   

12.
【澳大利亚铀信息中心网站2003年11月报道】目前关于建造核废物国际处置库方案的进展情况如下: 国际上已提出了几项有关建造高放废物的地区和国际最终处置库的建议。2003年,建造国际处置库的概念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的大力支持; 俄罗斯通过了允许进口高放废物的法案; Pangea资源公司(Pangea Resources)最近已经确定澳大利亚内地具有建造深层地质处置库的适当条件。废物处置的责任目前国际上一致认为每个国家在道义和法律上都应对自己的核废物负责,因此主张所有核废物都将在40个左右的相关国家中得到处置。目前大部分高放…  相似文献   

13.
前言随着核工业的发展,核能及核技术的广泛应用,放射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为了核工业的持续发展和防止核废物危害人类健康,核废物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美国在这方面每年要投资3—5亿美元。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于1978年成立了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顾问组。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对核废物处置也进行了专门研究,国际经济协作和开发组织的核能机构包括澳大利亚、比利时、加拿大、法国、西德、日本、美国等二十多个国家。澳大利亚、苏联,英国等许多国家都制定了核废物地质隔离计划。美国、瑞典和加拿大等七个国家在这方面达成了合作的双边或多边协定。核废物管理包括处置和处理。处置主要指核废物  相似文献   

14.
<正>第五届废物地下处置学术研讨会于2014年8月24~28日在四川绵阳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废物地下处置专业委员会、中国辐射防护学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环境放射化学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西南科技大学、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四川省核学会、四川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中核高放废物地质处置评价  相似文献   

15.
高放射性水平废物具有放射性核素浓度高、毒性大、持续释放衰变热和衰变时间长等特性,使其处置的难度和风险极高。核废物的精准检测和评估对深地质处置的安全有着重要意义。以核共振荧光方法与三维透射成像相结合的核废物检测方法近年来开始逐步发展并被认为是最有潜力的发展方向。紧凑型逆康普顿散射X/γ射线源是核共振荧光技术应用的核心装置,能够满足工程现场应用和精准无损检测的需求。介绍了国内这类先进辐射源的发展应用情况和相关研究现状。基于紧凑型伽马射线源装置,结合蒙特卡洛模拟,揭示了核废物、废物罐及其外围膨润土的响应机制,实现了对交界区域的成像分析。相关表征数据可作为输入参数,提高屏蔽材料多场耦合的数值模拟精度,预测关键放射性核素的迁移规律,评价屏障系统的可靠性和核废物的泄露风险,为核废物深地质处置的核素识别、检测和安全评估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正【世界核新闻网站2018年1月15日报道】法国核安全局(ASN)近期对拟建的中高放废物深层地质处置库安全方案给出肯定的评审意见,但对在该设施处置含沥青废物持保留意见。法国计划在默兹(Meuse)/上马恩(Haute Marne)地区靠近布尔镇(Bure)的天然粘土层中建设一座中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工业地质处置中心(Cigeo)。该中心由法国国家放射性废物管理机构(Andra)管理,建设资金由废物产生者即法国电力公司(EDF)和法国原子能与替代能源委员会(CEA)等提供。  相似文献   

17.
【英国《国际核工程》1985年7月第14页报道】美国总统里根批准了能源部关于在地质处置库处置国防废物的建议。这些处置库是为处置商业核电站产生的高放废物而打算建造的。里根在给能源部长赫林顿的便函中说,按照1982年核废物政策法,“我没有找到根据来做出结论,需要建只处置国防废物的处  相似文献   

18.
2005年8月1~3日,国防科工委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讨会.这是我国高放废物处置领域的一件大事,是我国首次由政府部门举行的第一次与高放废物安全处置有关的研讨会.  相似文献   

19.
核燃料循环中的废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铀信息中心《核问题简报》2002年5月报道】核电是惟一对自己产生的废物全面负责并将其费用纳入产品成本的能源生产技术。核电产生的废物量相对于化石燃料发电是非常小的。所有核废物的放射性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高放废物最终处置采用的安全方式在技术上是经过验证的,国际上得到公认的安全处置方式是地质处置。铀矿开采产生细沙状尾料,其中含有在铀矿石中发现的所有天然放射性元素。采用专设尾矿坝来收集这些尾料,并最终采用黏土和石块覆盖,以阻止氡气的泄漏,确保长期稳定性。短期内,这些尾料通常被淹没在水下。1~2个月后,这…  相似文献   

20.
中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进展:1985~2004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如何安全处置高放废物是核工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性问题。我国的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研究从1985年开始,提出的计划目标是:于21世纪中叶建成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库,处置的对象是玻璃固化块、超铀废物和部分乏燃料,处置库为竖井一坑道型,候选围岩为花岗岩,位于饱和带中。在1985~2004的20a中,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究取得了进展,已确定我国高放废物最终处置走“深地质处置”,并且是“三步曲”式的技术路线,即处置库选址和场址评价一地下实验室一处置库。经过全国筛选对比,已初步选定甘肃北山地区为重点预选区,该区地处戈壁,地壳结构完整,地壳稳定,人烟稀少,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均有利。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展了地下实验室的选址工作,初步选择了北京郊区2处地点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普通地下实验室”的场址。已确定使用膨润土作为处置库的回填材料,并初步确定内蒙古高庙子膨润土为我国高放废物处置库的首选缓冲回填材料。对膨润土的矿物学、岩土力学、物理力学性质和热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已获得一批放射性核素(主要是Np、Pu、Tc)在北山花岗岩和膨润土上的吸附分配比、扩散系数和弥散系数等参数,建立了低氧手套箱和模拟处置库温度、压力和氧化一还原条件的小型实验装置。高放废物中的关键核素的化学行为研究也取得进展。花岗岩接触带核素迁移、铀矿床中超铀元素迁移、青铜器腐蚀等天然类比研究取得了成果。还开展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系统总性能评价源项和生物圈模式的调研。概念设计研究仅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了部分研究。从1999年开始,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了2期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技术合作项目,极大地提高了我们的技术水平。20a的科研工作为我国在21世纪完成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