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永乐油田位于构造变差或构造底部,同层、水砂发育,经过长期注水开发,目前油田开发面临着地层水淹情况复杂、剩余油分布复杂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本文从实际出发,为提高油田开发管理水平,从七个方面深入挖掘油田潜力,总结为"七个一点",从而使油田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蒙古林油田砂岩油藏开发中后期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林油田砂岩油藏是二连油田主力油田之一,伴随着油田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油田的综合含水逐渐升高,开发效果越来越差。本文从构造、注水出发,研究了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指导了油田的滚动勘探开发和老井措施优选,有效地改善了油田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经过长期的海上勘探开发,结合勘探开发成果可以表明,中国海上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也具有多种油气田类型,有构造简单、形态完整的背斜构造油田;也有被断层复杂化的断块油田,有储层单一、渗透性极好的海相砂岩油田,也有非均质性严重、疏松的陆相砂岩油田和生物胶体块状油田,有天然水驱能量充足的边、底水油田,也有不具备天然能量、完全依靠人工注水补充能量的油田;有轻质油油田,也有重质油油田;有的油田位于深海区也有的油田位于浅海区。正因为海上油气田开采状况的复杂性,因此海上油田的开发比路上油田要困难的多,本文主要介绍海上油气田开采的生产系统。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大多数油田已经进入中高含水开发的后期,影响剩余油分布的构造因素不再是大中型构造而是微构造。主要阐述了微构造概念、分类、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等,并以双河油田微构造研究实例阐述了微构造精细研究在油田中高含水期开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复杂断块油田滚动勘探开发的做法。确立滚动勘探开发总体思路之后,加强基础研究,精细地震资料解释。正确认识构造特征,开展目标评价是滚动勘探成功的基础。钻探垒块,小构造是濮城油田滚动勘探开发中扩边增储的重要做法。在复杂断块油田滚动勘探开发中,打多靶客向井,老井侧钻是见效快,成本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油田进入中、高含水期后,注水开发油田的平面、层间、层内三大矛盾,在注水、产液、储采三大结构的问题日益突出。马寨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伴随着井况的恶化,油田的开发效果难以提高,递减的控制难度加大。2001年以后,通过油藏工程研究为基础,以井网层系调整、注水工艺为手段,进一步地精细地质研究,深化油藏认识,落实了储层和构造,掌握了剩余油分布规律。并依靠现有井网,综合实施油田调整,大力度地实施分注及差层改造技术,全面地提高一、二、三类层的动用,从而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实现高含水开发后期的油田稳产。  相似文献   

7.
极复杂断块油气藏开发特点及挖潜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状集油田位于河南省濮阳县境内,区域构造位于东濮凹西部斜坡带,其主力区块胡二块位于胡状集油田的北部,它是极复杂断块油气藏的代表,其构造内部断层发育,平均每口井钻遇断层5个,这给油田开发带来的极大的困难。开发初期由于对复杂油气藏的认识的不足,初期高产后,很快进入了大幅度递减阶段,采油速度由1.57%降至0.69%,经过后期对复杂断块的研究,才使该块的采渍速度在油田开发中后期上升到1.1%,实现了极复杂断块油田的高速开发,本文针对极复杂断块油气藏的开发特点,对挖潜该类型油藏方法进行探讨,从而实现极复杂断块油气藏高速开发。  相似文献   

8.
小断层研究是油田开发到中、后期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通过有效的追踪和差别小断层,从而深化构造认识,开发新的储备单元;合理的调整井网,增加水驱控制,提高油田采收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影响我国海上复杂断块油田开发的主要地质油藏因素(构造、物性、流体等)和开发因素(开发方式、层系、井型、生产压差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相应的开发策略。研究结论对于增强我国海上复杂断块油田开发决策的科学预见性以及今后高速高效、科学合理地开发此类油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油气田的地质特征对油田开发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想要有效提升油田开发的效率,就应当加强分析油气田的地质特征,并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同时加强分析地质储存量、地址的构造特征与储层分布的情况。另外,需要详细分析地质特征方面的资料信息,进而保证油气开采的总体产量,进一步提升油田开发的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11.
油田开发注水方式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注水方式的选择一般来说是根据国内外油田的开发经验与本油田的具体特点来确定。针对不同的油田地质条件选择不同的注水方式,特别是油层性质和构造条件,是确定注水方式的主要地质因素。本文介绍了各种注水方式的优缺点,对指导油田注水开发工作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油田开发后期中如何划分流体单元,并通过分析和研究地球化学,研究微构造、储层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物探技术从勘探向开发领域延伸已为成物探技术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地震技术解决油田开发后期精细油藏描述与剩余油分布问题,是近年来已开发油田提高采收率赋予的新使命。从开发地震技术的内涵及研究目的,揭示吉林油田开展开发地震研究的必要性。从高精度目标处理、井控精细构造解释、高分辨率储层预测、地震地质水平井导向等四个方面阐述吉林油田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最新进展,并结合其应用效果证实了开发地震技术研究在油田开发领域的重要性。为采油厂在开发方案调整、剩余油挖潜、开发井位部署等方面提供了很好的物探技术支持。同时也填补了吉林油田在油藏地球物理方面发展空白,对油田增储上产有着极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狮子沟油田为岩性构造油藏,近年随边水推进和注入水的增加,部分井含水大幅度升高,综合含水上升加剧,自然递减快,油田开发效果逐年变差。为了改善开发效果,通过开展油藏地质研究。分析油田生产现状,提出了钻调整井、油井转注、水井分注及调剖、油井补孔等开发调整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分析复杂断裂低渗透薄互层纯化油田的早期构造模型和精细构造模型的建立发展与其成果,以及如何对因油田地质特征引起的平面与层间两个主要开发矛盾的缓解和哪种开发模式更适合薄互层纯化油田开发的相关问题。纯化油田因地处山东省博兴县纯化镇境内而著名,正式开发前被称作纯化镇油田,1975年5月,才将名字更改为纯化油田。纯化油田位于山东省博兴县北部,其北边为梁家楼油田,东边为草桥油田,南方被石村断层与博兴油田相断开,西边则与大芦湖油田相对,其主要面积高达120平方千米。因此处地势平坦,黄河分支流会经过油田北部,再流入渤海,所以区内的土地和水力资源颇为丰富。  相似文献   

16.
跃进二号油田由于构造复杂,注水效果不理想,近几年产量递减较快,目前油田已进入中高含水、中高采出程度阶段。针对跃进二号油田递减大、含水高、生产时率逐年下降等制约油田稳产的因素,坚持"三稳三控",分析其目前开发形势,为下一步改善开发效果,提高水驱动用程度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复杂断块油田由于断层发育、构造复杂、非均质性严重,开发过程中,往往表现出层间矛盾突出,需要不断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才能保证产量稳定。根据复杂断块油田的开发特点和剩余油分布规律,通过对典型的成功开发实例分析,详细论述了水平井技术、大斜度定向井、周期注水、分层开采等技术在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方面的作用,该成果可对同类型油田的开发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马寨油田进入高含水开发后期 ,伴随着井况的恶化 ,油田的开发效果难以提高 ,递减的控制难度加大。 2 0 0 1年以后 ,通过精细地质研究 ,深化油藏认识 ,落实了储层和构造 ,掌握了剩余油分布规律。依靠现有井网 ,综合实施剖面改善技术 ,大力度地实施分注及差层改造技术 ,全面地提高一、二、三类层的动用 ,从而改善油田的开发效果 ,实现高含水开发后期的高速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19.
岩性构造小油田是吉林地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地质环境,开发技术以注水开发为代表。过去,注水开发技术的效率低下,具有多种问题的存在,并不具备良好的开采效果,而经过多年改革,如今全新的小油田注水开发技术已经去除上述弊端,成为更适宜当前情况的全新技术。本文以乾130区地位为研究对象,详细讲述复杂岩性构造小油田注水的实际效果,为接下来的油田开发工作提供详细的数据说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港西油田为高孔高渗的复杂断块油田,局部井组采用以水平井为主开发,通过对这些井组中水平井的生产动态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诸多因素,其中储层性质、构造位置、生产制度等为影响水平井开发的主要因素,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为今后同类型水平井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