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焕英 《实用医技》2007,14(35):4892-4892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多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俗称喘憋性肺炎。常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以2个月~6个月的患儿较多。大多数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喘憋气急,咳与喘憋同时发生是本病的特点,也是该病住院的主要原因。解除气道阻塞,改善通气功能,控制喘憋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关键。雾化吸入疗法可以减轻炎症,镇咳,祛痰,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我院自2004年10月开始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严重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尤以2~6个月最多见,临床以喘憋为主要表现,有明显毛细支气管痉挛,阻塞症状,临床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解除呼吸道梗阻,改善通气,控制喘憋.我科采用异丙托溴铵与布地奈德、特布他林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树燕 《吉林医学》2009,30(13):1324-1325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于毛细支气管的炎性肿胀和分泌物阻塞引起通气功能异常,出现肺气肿或肺不张。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憋,呼气性呼吸困难,肺部有哮鸣音及细湿啰音。好发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尤以6个月内最多,是儿科的急重症,引起继发喘息的几率较高^[1]。目前治疗药物主要为抗病毒药物,支气管扩张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气、控制喘憋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关键。我们用沐舒坦联合地塞米松雾化吸入治疗32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喘憋性肺炎是婴幼儿期常见病,其主要病原是呼吸道台胞病毒(RSV)[1],临床以咳嗽、喘憋、缺氧及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易合并重要生命器官功能障碍;主要病理是由于炎症使毛细支气管内粘液分泌增加,阻塞毛细支气管而引起一系列症状。超声雾化吸入疗法是治疗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超声雾化吸入疗法通过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吸人呼吸道,达到湿化温化呼吸道,迅速减轻呼吸道粘膜水肿,促进分泌物排出,改善通气功能,解痉平喘,控制炎症等目的[2],使患儿喘憋症状减轻。近年来我院将超声雾化吸入疗法广泛用于小儿端憋性肺炎…  相似文献   

5.
氧驱动雾化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焕英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35):4892-4892
<正>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多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俗称喘憋性肺炎。常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以2个月~6个月的患儿较多。大多数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喘憋气急,咳与喘憋同时发生是本病的特点,也是该病住  相似文献   

6.
魏雪莲  耿玉霞 《新疆医学》2011,41(9):115-117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以咳与喘憋为主要临床特点,因其多累积肺泡与肺泡间壁,故又名喘憋性肺炎。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尤以6月以内的婴儿多见。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缓解喘憋症状,  相似文献   

7.
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常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尤以2~6个月婴儿多见,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引起,喘憋为突出临床症状,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治疗较为棘手,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临床能否有效控制喘憋症状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婴幼儿喘憋性疾病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炎症性疾病,主要有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憋性肺炎(又称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和婴幼儿哮喘三种,本文对1997年1月-2003年1月共收治婴幼儿喘憋性疾患40例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婴幼儿疾患的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9.
孟鲁司特佐治毛细支气管炎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玉燕  辛砚斌 《吉林医学》2008,29(4):322-322
毛细支气管炎常见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是一种毛细支气管的阻塞性炎症,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引起。临床以咳嗽、喘憋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一种小儿常见病,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部分患者易反复发作,日后发展为支气管哮喘。本文用盂鲁司特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常见于〈2岁的小儿,尤其以2~6个月的小婴儿多见,多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感染引起的一种婴幼儿期特有的下呼吸道感染。其突出的临床表现为突发喘憋、低氧血症,喘憋严重时可并发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气、控制喘憋是提高毛支疗效的关键,我们采用博利康尼气雾溶液、布地奈德,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亦称喘憋性肺炎,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引起,多见于2岁以下小儿,特别是6个月以下婴幼儿.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喘憋和气道阻塞,目前尚无特殊治疗.因此,缓解喘憋和气道阻塞症状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重要环节.2004年10月~2005年4月,我们采用博力康尼和沐舒坦联合压缩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2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也是我国小儿死亡的第一位病因。喘憋性肺炎又称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此病多发生于2岁以前的婴儿,其突出症状为喘憋、缺氧,临床上亦发现其常累及肺泡,系微小管腔易因黏性分泌物、水肿及肌纤维收缩而发生梗阻。由于激素应用使毛细支气管黏性分泌物减少,而酚妥拉明可有效作用于支气管肌层的α受体,  相似文献   

13.
毛细支气管炎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冬春季节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见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BSV)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咳嗽、喘憋、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哕音等.引起喘憋的主要原因是毛细支气管腔内集聚了大量粘稠痰液.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气、控制喘憋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关键.我们应用细辛脑注射液合沐舒坦注射液治疗10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万托林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尤以2~6月婴幼儿最为多见。临床表现为咳嗽、喘憋、伴或不伴发热,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合理有效的治疗可及时控制病症的发展,缩短疗程,提高疗效,而治疗的关键就在于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气,控制喘憋。近年来,我们以万托林(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陈冰  王丽婷 《华夏医学》2006,19(1):127-128
毛细支气管炎常见于2岁左右的小儿,多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其主要表现为突起憋喘,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气、控制憋喘是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关键。笔者用细辛脑注射渡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45例,收到理想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毛细支气管是一种婴幼儿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其临床症状同肺炎,但喘憋较肺炎更显著故又称喘憋性肺炎。多年来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很棘手;喘憋严重、喘憋时间过长,甚至呼吸暂停等因素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所以缓解喘憋是治疗的关键。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K_3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毛细支气管炎常见于2岁以内的小儿,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达50-80%,其次为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病变主要侵犯直径为75-300um的细支气管、肺泡、间质,是喘憋性肺炎的一种类型。现应用布地奈德(商品名:普米克令舒)、博利康尼雾化吸入辅助治疗92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毛细支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仅见于2岁以内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是最常见的病原[1].其主要表现突起喘憋、有明显的毛细支气管阻塞现象,是儿科常见急症,至今尚无特效的治疗.我科应用伊诺舒雾化吸入佐治毛细支气管炎,取得显著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辅舒酮和喘康速气雾剂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玉 《新疆医学》2005,35(3):49-50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最常见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变主要侵犯细支气管、肺泡、间质,是喘憋性肺炎的一种类型。由于毛细支气管炎日后有可能气道损伤、阻塞、肺气肿、肺不张,渐进的肺功能异常,部分患儿气道敏感性增强,发展为哮喘性支气管炎或哮喘。我院儿科自2002年1月~2003年12月应用辅舒酮和喘康速气雾剂联合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毛细支气管炎亦称喘憋性肺炎,为婴幼儿病毒性肺炎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病多见于2岁以内的小儿,以冬春季多见.我院在1999年11月~2001年4月间,对30例喘憋性肺炎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钙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