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从现行农信系统职业经理人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职业经理人自身的特点,对自助式整体薪酬在职业经理人激励中的特点和优点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自助式整体薪酬的具体实施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
杨珽  王征兵  张瑞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6):4129-4130
现代公司的主要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这一机制有利于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有效结合,但也引出了所有者和经理人的“激励不相容”的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对经理人的监督成本是极其昂贵的,因此激励就成为委托—代理关系有效与否的关键。试图通过对所有者与经理人之间委托—代理关系以及我国薪酬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来设计出相对完善的薪酬机制,更好的激励经理人。  相似文献   

3.
我国家族企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家族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引入职业经理人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为使职业经理人能够发挥出最大效能,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本文首先分析了发达国家的职业经理人激励制度,然后总结我国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激励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提出了我国家族企业激励职业经理人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对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基本理论阐述和原因的分析基础上,归纳了现行的四种激励和约束机制类型并针对每一种类型进行了绩效考核分析,以期探索适合于我国企业职业经理人的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族企业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时代不断变化,家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开始引入职业经理人帮助打理企业,但由于存在继承、委托代理等问题,家族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激励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对我国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激励机制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分析归纳出激励制度的局限性及原因,最后提出了完善激励机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企业的不断成长和壮大,企业所有者的精力和能力逐渐无法独自驾驭庞大的企业组织,引进和建立经理人制度成为大势所趋。经理人的发展状况不仅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关键,也成为研究中国情境下的企业的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在中国知网(CNKI)1986~2013年的数据库中,搜索以“经理人”为“篇名”的所有论文的关键词作为基础数据源,基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经理人关键词的分析网络,借助 UCINET6.0 软件,利用密度、最短路径、派系、中心性等指标对所构建的“经理人关键词网络”的整体结构、节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经理人研究领域围绕经理人和职业经理人两个核心点展开,经理人角色定位、职业经理人市场等为研究的热点,对期权激励以及业绩的研究成为未来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林舒  吴声怡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7):123-124,135
阐述了我国农民合作社"大户+小户"模式的特点,从内部人控制导致激励制度不完善、经营者以声誉激励为主及小户存在"搭便车"现象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民合作社"大户+小户"模式下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民合作社激励制度的对策,包括完善现代企业经营制度、引入职业经理人模式和建立小户的发展模式等。  相似文献   

8.
农业职业经理人作为中国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核心力量,满足了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人才需要。但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加上我国的农业职业化发展尚不完善,农业职业经理人的队伍还处在不断地形成和发展的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不利于农业职业经理人成长的障碍。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从个人知识和技能、从业素质、组织内部、社会环境、激励与约束五个方面分析影响农业职业经理人发展的主要因素。进一步通过主成分提取的因子分析法明确农业职业经理人成长的主要困境,然后运用K-means聚类将困境细分为基本知识和技能欠缺型、区辨类素质缺乏型、内部管理限制型、社会环境制约型、激励与约束不足型五类困境群体。最后从个人、组织、社会环境和激励约束四个角度提出了促进农业职业经理人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探讨新生代员工个性特征、职业价值观以及该群体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以顺丰集团为例,运用双因素理论相关知识,从薪酬与福利激励、工作激励、情感激励、个人发展激励四个维度对我国新生代员工的激励策略提出了优化。  相似文献   

10.
胡荣 《甘肃农业》2006,(10):169
职业经理人在我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20年,但我国职业经理人和职业经理人市场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本文从我国职业经理人市场现状入手,提出了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机制的建议,并进一步从加强离任审计角度出发提出了规范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越来越多的合作社开始聘请专业经理人,合作社管理层设定有效激励机制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他性、惠顾性及以人合为主等特征导致合作社策略性行为的成本较低以及监督成本较高等问题。为了研究基于声誉的合作社管理激励机制在我国的适用性,构建了基于声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层激励模型。结果表明:合作社的管理者是在特定治理背景下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合作社的特征决定了对管理者的激励无法签订显性的激励合约,基于声誉的激励机制则是合作社管理层激励的一种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的基金治理结构中,基金管理人大多采用经理型模式,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的发生难以避免。对基民与基金管理人的委托—代理合同进行优化,重激励、轻约束,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要消除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风险,必须实现基金管理人从经理型向股东型的彻底转变,将基民与基金管理人的关系由传统的基金运行模式中的股东与经理的关系改造为优先股东与普通股东的关系。基金管理人的股东化转型,相对于经理型基金管理人而言,至少有两大功能:对基金管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的矫治功能;对基金管理人能力的甄别功能。  相似文献   

13.
农民合作社聘用职业经理人是该组织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而现实问题就是职业经理人的极度匮乏。高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为农民合作社输送专业经营人才的途径之一。在分析农民合作社职业经理人匮乏的现实基础上,提出从高校角度缓解人才匮乏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将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作为农业新型运营主体的样本,采用构建胜任素质模型方法,遴选具有管理新型职业农工的企业基层管理人员的胜任素质特征,优化后得到:个性品质、工作能力、管理能力、综合技能、工作态度、关系建立能力、领导特质、变通能力和垦区精神九大胜任素质特征。研究表明,招聘应根据报名学生与上述九大胜任素质特征的相关度高低进行选拔;在培训设定的课程中应注意加强与上述九大胜任素质特征相关的隐性素质培养,并且根据岗位需求注重实践对学生全方位培养。该研究为新型农业主体的企业,培养新型职业农工的基层管理者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农业高校的专利数量逐年增加,一方面,国家积极鼓励专利转化,另一方面,由于诸多原因又导致专利转化率过低,从而形成转化的"矛与盾"。文章从农业公益性、专利奖励政策、评价指标、转化投入、评估机制等五个方面分析了限制转化的因素,提出了积极争取地方支持、健全转化奖励政策、完善评价指标、增加专利转化投入和引入科技成果评估制度等加强农业高校专利转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6.
莫广刚  牛静  赵烈  吴莹 《农学学报》2023,13(12):84-90
农业经理人是随着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和信息化而诞生且不断发展壮大的一支生力军。加强农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发挥好农业经理人的应有作用和巨大潜能,对于加快推进农业强国建设具有深远和现实意义。回顾农业经理人产生的背景,阐述加强农业经理人队伍建设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意义,总结分析当前各地在推进农业经理人队伍建设中的典型作法。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大培养力度、完善培训内容、开展水平评价、搭建交流平台、构建激励机制、促进合理流动和营造良好环境等多角度提出发展对策,以期推动农业经理人队伍持续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立健全科技人才的激励机制是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人才工作的重要内容。文章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为例,对构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对该所的人才队伍状况、特点及现行的激励机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大方面构建全方位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对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建立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和会计职业道德评价体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加大会计职业道德的奖惩力度提升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