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2.
光致聚合物中单体及粘结剂对全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研究了单体及粘结剂等成份对全息光致聚合物薄膜光存储性能的影响。在相同引发条件下.以丙烯酰胺作为单体时,光聚物的衍射效率明显高于以丙烯酸和N羟甲基丙烯酰胺作为单体时光聚物的衍射效率。向丙烯酰胺中加入少量N-羟甲基丙烯酰胺,可以改善膜表面的光学质量.降低散射光强度,并提高膜的保存时间。在聚乙烯醇膜中单体聚合程度明显优于在聚乙烯吡咯烷酮中的程度,在大分子量的聚乙烯醇中的衍射效率及感光灵敏度高于在小分子量中的衍射效率和感光灵敏度,而且大分子量的聚乙烯醇能够制备厚膜,这是实现全息海量存储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光致聚合物的高密度数字全息存储特性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明举  陈仲裕  干福熹 《物理》2001,30(12):766-771
文章综述了光致聚合物的高密度数字全息存储特性,可以看到光致聚合物将是高密度数字全息存储最有希望最先获得突破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赵磊  王龙阁  胡宾  黄明举 《物理学报》2011,60(4):44213-044213
报道了一种掺杂亲水性TiO2纳米颗粒的丙烯酰胺基光致聚合物厚膜的全息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掺杂TiO2纳米颗粒后的聚合物材料不仅在曝光过程中厚度缩皱有了明显的降低,而且衍射效率和其他性能参数都有了一定的改善,同时存在一个最佳的掺杂浓度,使得材料的最大衍射效率可以达到92.3%,最大折射率调制度达到2.09×10-3,体积缩皱降低至0.80%. 关键词: 全息 光致聚合物 衍射效率 布拉格偏移  相似文献   

5.
孙彩霞  李若平  路海  翟凤潇  肖勇  黄明举 《光子学报》2007,36(11):1998-2002
制备了一种三乙醇胺与N-苯基苷氨酸为共同引发剂的丙烯酰胺基光致聚合物全息存储材料,并用He-Ne 激光器633 nm波长的光对样品进行曝光测试.实验表明,与单引发剂的光致聚合物相比,薄膜的质量有一定的提高,在曝光灵敏度变化不大的情况下,衍射效率有很大提高.优化两种引发剂浓度后,此种共同引发的光致聚合物材料呈现的衍射效率达到54%,曝光灵敏度为1.85×10-2cm2/mJ.还研究了此种光致聚合物的透过率随曝光时间和曝光强度的变化,说明此种光致聚合物材料内部均匀性好,对光的散射小.  相似文献   

6.
番红花红T光敏感光致聚合物全息存储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制备了一种以番红花红T为光敏剂的新型全息存储材料,主要用Ar+激光器的514.5nm波长的绿光研究材料的全息特性.研究表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衍射效率、曝光灵敏度和较大的折射率调制度,衍射效率近40%,灵敏度为7.22×10-4cm2/mJ,折射率调制度为3.65×10-4,同时,在读出时必须考虑布拉格偏移对全息存储的影响.在介质膜中存储了全息图像,再现图像较为清晰,说明该材料适合用作高密度全息存储介质. 关键词: 全息存储 光致聚合物 衍射效率 布拉格偏移  相似文献   

7.
根据光致聚合物中光栅形成机制,应用数学模型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一种新型光致聚合物在全息记录中的暗增长现象.研究表明,应用不同写入光强使衍射效率达到相同的饱和程度后,前期的写入光较弱则对应后期的暗增长程度较强.为了利用暗增长过程提高衍射效率,设计并实施了非连续曝光实验,使曝光与暗增长过程交替进行.并且通过暗增长过程的实验数据拟合出该材料的扩散时间常量为21 s,据此设定非连续曝光的周期.结果表明,相同记录条件下,非连续曝光比连续曝光可以获得更高的衍射效率.  相似文献   

8.
制备了一种吖啶橙敏化的光致聚合物材料,并研究了材料的全息特性.用Ar+激光器三种波长的光对材料进行记录.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衍射效率、较高的曝光灵敏度和较大的折射率调制度,最大衍射效率均大于40%.将计算机二进制文件经过编码生成的二值图像存入样品,其再现图像较为清晰,译码后能够准确地还原出原文,表明该光致聚合物适合数字全息存储.  相似文献   

9.
10.
双波长敏感的光致聚合物全息存储材料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刘学璋  陈仲裕 《光学学报》2004,24(8):099-1102
介绍了一种以聚乙烯醇为粘结剂,丙烯酰胺和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作为单体,赤藓红和亚甲基蓝作为光引发剂,三乙醇胺作为共引发剂的光致聚合物材料。材料能同时对红光和绿光敏感,用红光和绿光分别对材料曝光,测得的两种衍射效率分别不低于30%,灵敏度不低于25cm^2/J。该材料对红光的最大响应空间频率为2274 lp/mm,相应的衍射效率为27.73%,响应范围为1600∽2800lp/mm;对绿光的最大响应空间频率为2350 lp/mm.相应的衍射效率为25、72%,响应范围为1700∽3000 lp/mm。在材料的同一点上进行红光和绿光的波长复用全息存储,当用红光或绿光再现时单幅图像清晰,信噪比高,两幅图像之间无任何干扰,该材料适合双波长全息存储。  相似文献   

11.
一种核黄素敏化的宽带全息记录材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制备了一种核黄素敏化的以聚乙烯醇为基质的新型全息存储材料,并研究了材料的全息特性.用Ar+激光器激发的488 nm的蓝光对材料曝光,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衍射效率和曝光灵敏度,衍射效率高达53%,灵敏度为3.3 cm2/J,折射率调制度为4.5×10-4.研究了材料的透过率与随时间和入射角度变化的关系,说明在曝光记录过程中有噪音光栅生成.在存储介质膜中存储了全息图像,再现图像较为清晰,说明该材料适合用作高密度全息存储介质.  相似文献   

12.
冯德军 《光子学报》2007,36(10):1829-1832
在Polyacrylic Acid(PPA)光聚合物中用双光束相干的方法成功地写入了全息光栅,用He-Ne 激光器作为探测光对光栅的写入过程进行了实时监测.分两种情况重点研究了温度对光栅成栅过程的影响,一是在不同的温度下写入光栅;二是在室温下写入光栅,待光栅强度达到最高时再改变温度来研究温度对光栅的影响.实验中温度的变化范围为25 ℃~100℃.  相似文献   

13.
新型双染料敏化的宽带光聚物全息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报道了一种新型、两种染料共同敏化的宽带响应光聚物材料.该材料使用孟加拉玫瑰红和亚甲基蓝作为联合光敏剂,由于混合染料的加入,使材料的感光光谱范围大大加宽.用四种波长的光对样品进行曝光,衍射效率均大于40%,最高可达80%,适合于多波长存储,分别用不同波长的激光在样品同一位置存储了四幅不同的图像,其再现图像效果良好,表明该材料是一种较理想的多波长全息存储材料.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未修饰以及用柠檬酸钠修饰的两种磁性Fe3O4纳米粒子,并研究了将其掺入到有机光致聚合物中的全息性能,阐述了形成光栅的双扩散原理及抗皱原因.研究表明:掺入这两种纳米粒子后,材料的全息性能均有所提高,但掺入修饰后纳米粒子的全息性能更为突出,衍射效率可达90%,空间折射率调制度达2.14×10-3,缩皱率降低至0.8%,说明经柠檬酸钠修饰后的Fe3O4纳米粒子更有利于提高光致聚合物的全息性能.  相似文献   

15.
根据光致聚合物记录机理,研究了不同记录方式对光栅衍射效率的影响.对已有的光致聚合物光栅形成的一阶扩散模型进行简化,求解出全息曝光、暗增长、均匀后曝光过程对应的折射率调制度的解析式.应用所得解析结果,对三种记录方式在不同光强下的折射率调制度动态进行数值模拟.采用蓝敏光致聚合物,分别在4 mW/cm~2和2 mW/cm~2光强下应用不同方式记录光栅,结果表明:如果曝光光强较高,暗增长的记录方式将获得相对高的饱和折射率调制度,而均匀后曝光会加速达到饱和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一种对紫光至红光波段敏感的光致聚合物全息存储材料,用476 nm、488 nm、496 nm、514.5 nm及632.8 nm五种波长曝光对其进行光全息性能的研究.研究表明,该材料在各种波长下的最大衍射效率均不低于45%,曝光灵敏度大于4.22×10-3 cm2·mJ-1,折射率调制度高于1.62×10-4,光栅频率接近3 000 lp/mm等.  相似文献   

17.
制备了一种吖啶橙敏化的光致聚合物材料,并研究了材料的全息特性.用Ar+激光器三种波长的光对材料进行记录.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较高的衍射效率、较高的曝光灵敏度和较大的折射率调制度,最大衍射效率均大于40%.将计算机二进制文件经过编码生成的二值图像存入样品,其再现图像较为清晰,译码后能够准确地还原出原文,表明该光致聚合物适合数字全息存储.  相似文献   

18.
High diffraction efficiency measurements in a triply doped Fe:Ce:Ti-LiNbO3 crystal are reported. The crystal shows an improved recording sensitivity, weak light-induced scattering and extremely slow readout erasure which makes it highly desirable for non-volatile data storage applications. The suitability of the crystal was demonstrated by high quality holographic recording and retrieval of several astronomical images using shift and rotational multiplexing sche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