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视讯业务是集图像、语音、数据于一体的多媒体通信业务,必将成为继语音、数据业务后的又一个可向公众普及的通信基本业务.视讯业务的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 在视讯业务领域有2个最重要的国际标准:H.320-会议电视及可视电话系统的框架性建议;H.323-基于分组交换的多媒体通信系统.20世纪90年代初,H.320标准诞生,基于该标准的产品在全球商用.1996年,H.323标准诞生,其后迅速推出V2、V3、V4版本,成为视频会议标准主流.2001年世界上第一个关于视讯业务运营的理念在中国提出.  相似文献   

2.
乔楠 《通信世界》2003,(30):18-19
1964年,贝尔实验室在纽约世博会展示的首台可视电话,拉开了全球视频通信的序幕。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单一的话音通信业务市场日趋饱和,数据通信和多媒体通信成为了下一轮电信竞争的热点。人们对通信的需求,已由最初的单一话音需求变为对视讯和音频信息的多方需求,以传送话音、数据、视频为一体的视讯业务具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视讯业务已经广泛应用于行政会议、商务会谈、应急通信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陕西电信新视通视讯会议业务网络于2002年开始建设,是基于IP网开展的多点视讯会议和点到点可视的通信业务,是原中国电信会议电视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它改变了专网会议电视业务的局限性。随着宽带业务的进一步普及.视频通信业务被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势必将成为信息社会的主流应用手段之一。陕西新视通会议电视系统就是基于这样一种市场的需要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4.
视频业务上世纪60年代诞生于贝尔实验室。1964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可视电话,在纽约世博会上,这台可视电话展示可视电话拉开了视频通信的序幕。1993年,中国电信运营商开始建立全国公众会议电视系统,那时业务收入占的份额较少。1997年以后,各省纷纷建立省内视频通信系统,但应用并不充分。现在各省以及一些大企业开展的到市地区的各种视频通信业务,都是通过这个系统实施的。2001年“9.11事件”、2003年SARS刺激了市场需求的增长。  相似文献   

5.
视讯业务在我国已有十年的历史,但进展缓慢。直到去年,基于为宽带业务增值的考虑,电信运营商推出了新一代视讯系统。由于今年春天的一场非典役情,使视讯业务的市场潜力凸显,运营商加大了对视讯业务的重视力度,继中国电信的“新视通”和中国联通的“宝视通”之后,中国网通、铁通公司、中国卫通也陆续推出了视讯业务。  相似文献   

6.
视讯业务是一种通过电信网络向位于两点或多点的用户传送语音、图像、数据的多媒体实时交互通信业务。1993年,我国引入了第一套会议电视系统,自此视讯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早期的视讯业务主要面向政府机关的行政会议;之后,在一些有线路资源的专网行业中,也开展了会议电视系统的建设。近年来,随着线路资源的丰富,接入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会议电视业务始于1994年.是随着原中国电信的会议电视网一起成长的。不论是其视讯网络的建设.还是视讯业务的发展.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电信在网络、管理、运营等方面所具有的强大优势和能力。陕西既是中国最早开始视讯业务的省份之一.也是中国最早实现可视电话覆盖到县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8.
进入新世纪以后,电信业务正由窄带语音、数据业务向宽带数字综合业务发展,电信运营商不得不更加关注网络的业务提供能力,如何在已有的网络平台上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已成为电信企业发展的关键。宽带网络是承载数字综合业务的最佳平台,在宽带IP网上开展视讯业务,将会极大地推进宽带的发展。1建设公众化视讯网络的要求运营商要使固有的窄带和宽带网络增值,必然的出路是开展视讯业务。随着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视讯业务的客户群转向了公众用户,其数量远大于原来的特定的政府等用户。为了满足广大用户对视讯业务的需求,视讯网络的…  相似文献   

9.
一、多种类型终端参加会议业务 多种类型终端参加会议业务是基于中国联通宝视通平台,采用标准的H323协议以及先进的会议管理技术将会议室视频终端,可视电话终端,PC软终端、手机、固定电话等众多类型终端涵盖在内的多点会议业务。该业务将原有的宝视逞视讯会议对象进行了扩展,不但原有会议室注册终端、可视电话注册终端可以进行多方通信,可视电话卡用户终端,PC软终端,手机、固定电话均可进行多方通信。  相似文献   

10.
国内的视讯会议运营业务的开展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主要方式有传统的基于电路交换的电视电话会议系统和建立在H.323基础上的视讯会议系统两大类。铁通也建设了H.320和H.323两套系统,其中基于H.323的视频应用平台“全视通”于2001年建成.面向公众运营.总体投资近1亿。但迄今为止.这两类视讯会议运营方式都未赢得大量的用户.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1993年就引入了第一套会议电视系统以来,视讯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早期的视频通信服务主要是面向政府机关的会议。在此之后,视讯业务在一些行业中也得以大规模的应用,如在电信、国防、航空、金融、石油、电力、水力、司法、医疗、工商、教育、体育等重点行业机构中,且视讯专网用户逐渐增多。近一两年来,随着我国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视讯技术的飞速发展,接入设备种类的多样化以及成本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甚至一些企业也通过采用视讯设备,近而使视讯会议。远程教学、远程培训。远程医疗、远程监控、异地会商等应用更加广泛,视频通信也成为我国行业信息交流和传递的重要手段。很显然,商用视频通信市场在近两年得到了加速发展。 桌面商用视频终端是供行政办公室、S0H0和小型办公室/会议室等场所使用的理想选择。《中国多媒体通信》2007年第12期产品聚焦栏目,将汇集众厂商所推出的桌面商用视频终端(桌面会议室小型终端。老板型终端和可视电话)产品,为读者加以介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首届视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上,面向广大电信集团用户、社会公众用户发布了新一代视讯业务——“新视通”,这标志着视讯业务作为一项新兴的电信增值业务将以崭新的形象活跃于电信经营舞台。  相似文献   

13.
视讯业务是一种通过电信网络实现的点对点或点对多点传送语音、图像、数据文件的实时性交互业务,在我国已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1993年,中国电信引入第一套会议电视系统,但由于视讯系统接入方式单一、业务灵活性差且成本高,所以视讯业务一直游离于公众的视野之外,仅限于为某些部委、行业提供会议电视业务。在随后的几年,尽管一些拥有线路资源的专网运营商也开始了会议电视系统的建设,但整个视讯业务的进展还是较缓慢,市场规模和产业规模都很小。  相似文献   

14.
胡晓女 《通信世界》2005,(36):34-37
视讯行业曾经蓬勃兴起,并且成为政府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全国新增交换设备MCU超过500台,新增会议室终端超过15000台,新增可视电话终端超过85000台,整体销售规模达到15亿元人民币,约800家政府单位和企业客户扩容或新增视讯系统,项目来源主要是政府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经费。2005年视讯行业的温度始终保持在衡温,甚至有点降温,这不得不让大家深入总结视讯技术、视讯业务、视讯企业发展的真实现状,积极探讨视讯行业发展的新亮点和视讯企业的新出路。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国内外著名视讯企业是怎样说的。  相似文献   

15.
我国自1993年就引入了第一套会议电视系统以来,视讯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早期的视频通信服务主要是面向政府机关的会议。在此之后.视讯业务在一些行业中也得以大规模的应用.如在电信、国防、航空、金融、石油、电力、水力、司法、医疗、工商、教育、体育等重点行业机构中.且视讯专网用户逐渐增多。近一两年来.随着我国网络资源的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视讯会议让用户不仅可以闻其声,也可以见其人,大大提高了通话双方的亲切感,是一种非常有发展潜力的业务,正受到越来越多运营商的重视。视讯会议在运营商的环境中从技术上保证用户的呼叫是受控的,每次服务都可以进行准确的接续与计费。运营商的视讯系统不仅有终端来完成呼叫,还要有许多支撑的系统,共同构成了电信级的视讯会议系统。  相似文献   

17.
《电子质量》2002,(11):147-148
近日,在中国国际通信展中,中国电信力推“新视通”,通过宽带视频系统向世人展示了其为市场提供视讯业务的能力及信心,使现代人可以尽情演绎“沟通无距离”的通信世界。据悉,网通视讯、全视通,及中国联通和卫通的视频会议系统也加入了视讯业务市场竞争。随着经济信息化的推进和宽带市场竞争的压力,视讯业务已成为各大运营商争夺的焦点,各大运营商诸侯纷争合围视讯业务的局面已初现端倪。  相似文献   

18.
新品天地     
《电视技术》2005,(10):61-61
久合成推出最高质量广播级无压缩非编系统;中太视讯推出“灵聚”系列可视电话;传视数码推新一代全业务H.264 IPTV机顶盒;提供大尺寸显示效果的微型显示屏问世;索尼展示可向PSP传送影像的硬盘录像机;夏普混合背照灯高清液晶电视……  相似文献   

19.
张南  李梅芳 《通信世界》2004,(25):64-64
随着经济的发展。通信技术的日益提高。人们已经不满足于语音,电子邮件等“或聋或哑或瞎”的通信方式。对视讯业务的需求潜滋暗长。可以预见。随着话音业务的日趋成熟。部分语音业务将被视讯业务所取代并逐步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利用已经建成的XDSL,E1和宽带IP等网络。树立新业务品牌形象。展开业务新突破。提高综合竞争实力。将是各大电信运营商新一轮竞争的焦点。目前各大运营商都瞄准了可视电话这块朝阳地带。有专家预测。可视电话视讯业务正处在爆发增长的前夜。  相似文献   

20.
李威扬 《世界电信》2007,20(3):57-58
中兴通讯EyeWill网络视讯基于IMS框架理念,提供统一系统平台,支持机顶盒、PC机、智能终端等多终端接入,融合IPTV、视频监控、可视电话等多种多媒体增值业务,是配合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型的端到端、全业务多媒体运营解决方案,也是促进宽带网络向IMS AllIPNetwork业务提供体系演进的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