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长沙城区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一平  陈克政 《供用电》2004,21(2):25-28
本文对长沙城区 10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历史进行了回顾 ;分析了当前长沙城区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种种弊端 ,论证了在长沙城区开始推行配电网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运行方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供其他地区参考研究  相似文献   

2.
兰宇 《上海电力》2010,23(2):151-154
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供电可靠性、线路和设备的绝缘水平、继电保护装置的功能等等。近年来,随着城区配电网中电缆线路比例不断上升的实际情况,使得配电网系统电容电流大幅度增加,弧光接地和谐振接地过电压引起的事故还时有发生。文章将根据目前株洲城区10kV配网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从分析传统中性点不接地方式的弊病出发,通过比较中性点自动跟踪补偿式消弧线圈接地、经小电阻接地及经ZnO非线性电阻接地等接地方式的不同特点,探讨更适合株洲这样的城区配电网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10 kV配电网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的特点,指出了10 kV配电网采用中性点不同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论述了10 kV配电网中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的优点,提出在以电力电缆为主要线路的10 kV配电网中应采用中性点电阻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4.
分析长沙地区10 kV配电网现有的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及现有的接地方式存在的弊端,提出改造方案:在长沙重负荷的城区将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改造为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在城乡结合部仍保留现有的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5.
张慧媛  丁杨 《高压电器》1997,33(1):32-35
介绍了城市电网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的应用前景,分析了确定中性点电阻应考虑的问题及选择原则,提出了电阻的几种接线方式,并对这种电阻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对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武汉地区中压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现状,包括经消弧线圈接地、小电阻接地及不接地方式。在电力系统中,应根据配电网的绝缘水平,电网电容电流的大小选择不同的接地方式。对于以电缆线路为主的城市栩电网,电容电流超过100A时,中性点应以低电阻接地方式为宜。以架空线为主的配电网,一般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对一些重要枢纽变电站,运行方式变化频繁,中性点与电容电流超过50A时,应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7.
张明  朱芸 《陕西电力》2003,31(3):17-19
分析了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的原理、中性点电阻的选择以及在配电网中应用,并指出这种接地方式的优点和在实际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吴静  曹晖 《供用电》2007,24(6):23-26
简述了电力系统传统的中性点接地方式(中性点不接地及经消弧线圈接地)的优缺点,阐述了中性点经电阻接地方式(高值电阻、中值电阻、低值电阻接地方式)的特点、适用范围、电阻的选择等有关技术。重点介绍了中值电阻接地方式在南京市中心区配电网的具体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甬台温铁路电力系统的特点,综合比较了系统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经低电阻接地的不同效果,并对甬台温铁路采用低电阻接地方式进行了评价,分析了采用电阻接地方式对供电可靠性、过电压水平、继电保护、人身安全和投资经济性的影响,提出甬台温铁路10kV电力系统应采用经低电阻接地的中性点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0.
陈晓东  翟中牛 《电力学报》2001,16(4):268-270
分析了高压厂用电系统中性点的几种接地方式 ,结合工程实践 ,提出了高压厂用电系统中性点应采用电阻接地方式 ,并介绍了改进的中电阻接地方案 ,在电厂的应用表明其优点和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消弧线圈并联电阻接地在城市配网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城市配网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以及中性点经电阻接地两种方式的分析,结合现场工作经验.提出了消弧线圈并联电阻的接地方式,并阐述了该接地方式的原理与实现方法。消弧线圈并联电阻的接地方式充分发挥了2种接地方式的长处,适应城市电网发展要求,为今后城市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低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配电网的3种接地方式(不接地、经电阻接地、谐振接地),分析了不同接地方式的原理和特点,利用ATP-EMTP仿真软件对35kV配电网的接地方式进行了仿真比较,指出了中性点经消弧线圈并联大电阻接地方式是目前比较好的接地方式。  相似文献   

13.
66 kV配电系统采用传统中性点接地方式时存在不足,文章提出了在某市中心66 kV配电系统采用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方式,并综合考虑过电压、继电保护、通信干扰等因素,利用Matlab仿真工具箱对采用该接线方式的配电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确定了中性点的接地电阻值,重点分析了中性点接地电阻值对弧光接地过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接地方式能有效抑制弧光接地过电压、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选择性、提高保护装置动作的灵敏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简要分析了城市配电网传统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弊病,分析了中性点电阻接地方式的优缺点,提出城市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配电网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接地方式——消弧线圈并联选线电阻接地,分析其运行原理和选线电阻选择的依据,利用电磁暂态计算软件(the alternative transients program,ATP)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消弧线圈并联选线电阻的接地方式能较好地避开中性点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方式存在的问题,适于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混杂的配电网。  相似文献   

16.
2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汲亚飞  侯义明 《供用电》2008,25(5):9-12
2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是重要的技术问题.在对中性点不接地、经消弧线圈接地和小电阻接地这三种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不同网络结构20 kV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方案.对不同中性点接地方式对安全性、供电连续性,以及对配电网的设备改造的经济性进行了比较分析,为20 kV改造中对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选择和相关设备的选择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根据目前长沙城区10 kV配网的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对长沙城区10 kV配网现有接地方式(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进行分析,发现部分消弧线圈容量已经不能满足实际要求.具体表现为系统发生单相瞬时接地故障时,电弧不易熄灭,从而演变成相间短路,甚至多线短路等情况.通过分析研究,认为应将长沙城区10 kV配网部分不接地系统改为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方式,其优点是当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由继电保护动作,切断故障,从而保证配网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配电网中性点采用经小(中)电阻接地方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论证了城市配电网中性点合理的运行方式仍为消弧线圈接地。对于消弧线圈接地系统,阐述了一种更合理单相接地选线方法,在中性点所有接地方式中,该方法可以用于整个配电网绝缘检测。  相似文献   

19.
35kV电阻接地系统接地故障分析与保护措施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徐涛  李媛 《供用电》2009,26(1):42-44
城市配电网电缆线路增多造成电网对地电容电流增大,需要系统中性点经小电阻接地。对两条35kV线路因单相接地后发展成多相接地故障而跳闸的事故,通过分析,发现该事故是由于35kV中性点接地电阻因故障烧坏而长期与系统断开运行造成的。对此,提出了在35kV系统中性点经电阻接地的变电站应装设35kV母线零压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