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原发性人类疱疹病毒-6和-7(H H V-6/-7)的感染引起发热性疾病,有时可合并抽搐及脑病(罕见)。目的:探讨在幼童中这些H H V-6和-7引起的疾病的疾病谱。方法:在英国和爱尔兰进行的为期3年的前瞻性研究中,通过英国儿科监测单位网络报道的疑似性脑炎和(或)严重发热疾病以及抽搐的住院患儿(2~35月龄)共205例。对其血液标本进行测试以确定原发H H V-6和-7感染的类型。结果:2~23个月大的患儿中26/156例(17%)有原发性感染(11例为H H V-6感染、13例为H H V-7感染、2例为H H V-6和-7混合感染)与急性疾病一致,显著高于预期的大约3例;所有…  相似文献   

2.
引言:药敏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危及生命的药物反应。人们假设本病与H H V-6再活化有关。病例报道:1名45岁妇女应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多发性关节痛。开始治疗1个月后,该患者发生了伴严重急性肝衰竭的药敏综合征。经血清学H H V-6检测及血清PCR测定揭示了原发性H H V-6感染。讨论:本文报道了第2例伴原发性H H V-6感染的药敏综合征。免疫失调导致病毒复制增加可解释上述联系。对每例药敏综合征患者进行抗H H V-6抗体滴度检测有助于证实上述联系且可能更改治疗策略。伴原发性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的药敏综合征(法语)@Debarbieux S. …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脑性瘫痪与围生期嗜神经病毒感染直接证据之间的相关性。试验设计:基于群体的病例对照研究。机构:Adelaide妇幼医院研究中心。试验对象与主要观察指标:443例白种脑性瘫痪患儿,883例白种对照儿童,搜集其新生儿筛查记录卡,根据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果,判定其体内是否存在肠道病毒属和疱疹病毒属的病毒核酸。A型疱疹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1型和2型(H SV-1和H SV-2)、EB病毒(EBV)、巨细胞病毒(CM V)、人疱疹病毒8型;B型疱疹病毒包括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人疱疹病毒6型和7型(H H V-6和H H V-7)。结果:对照群体的病毒核酸检…  相似文献   

4.
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DH S)是一种异质性且危及生命的药物不良反应,其特征为皮疹和多器官受累。罕见有病例在发生DH S后发展为爆发性1型糖尿病(DM)。在已提出的发病机制中,人类疱疹病毒6型(H H V-6)感染可能在DH S发生中起重要作用。作者报道1例伴有H H V-6再活化的DH S患者,并发不可逆性爆发性1型DM的罕见后遗症。没有检测到糖尿病相关自身抗体。对于DH S患者,应早期检测并干预这一严重并发症。对DH S相关的爆发性1型DM进行综述,并讨论H H V-6在DH S伴发爆发性1型DM中的作用。伴有人类疱疹病毒6型感染的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人疱疹病毒6型(H H V-6)是多发性硬化症(M S)病理机制的众多致病原之一。鞘内免疫球蛋白(Ig)产物与寡克隆CSF带是M S和CNS感染的标志。神经感染时,鞘内Ig产物大部分直接对抗各自的病原体,而M S患者的鞘内Ig产物对各种病原体均产生对抗作用。本研究首次分析了77对血清/CSF资料,以研究其对H H V-6的鞘内免疫反应。结果发现,21%的M S患者显示出对H H V-6的鞘内Ig反应,但无1例对照受试者发生免疫反应(P=0.017)。具有鞘内Ig产物的患者,CSF中的Ig总量(P=0.007)和细胞数(P=0.03)明显升高。第二步试验发现,4例表现为抗H H V-6的明…  相似文献   

6.
研究背景:血清学研究表明,2岁前,90%的小儿感染过6型人疱疹病毒(H H V-6)。目前关于H H V-6的感染方式、病毒感染过程和临床表现还了解得不多。方法:本文以227例从出生到2岁时被确诊为H H V-6感染的小儿为对象,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每周对患儿唾液进行多聚酶链式反应,检查H H V-6DNA,用于诊断H H V-6的感染。由父母记录患儿每天的症状和体征。结果:130例发生了原发性H H V-6感染,其中,到12个月时的累积感染率为40%,24个月时为77%。感染的高峰年龄为9~21个月。H H V-6感染与女性(校正后的危险比为1.7,95%CI1.2~2.4)及患儿是否有…  相似文献   

7.
目的:根据聚合酶链反应与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的多态性(PCR-RFLP),对儿童脑脊液(CSF)和血液中的六种主要人疱疹病毒进行检测和鉴别。方法:本研究在人疱疹病毒DN A聚合酶基因合适保留区内结合两种引物。在进行PCR扩增时,一种引物用于扩增巨细胞病毒(CM V)、EB病毒(EBV)、1型单纯疱疹病毒(H SV-1)和2型单纯疱疹病毒(H SV-2),另一引物用于扩增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 ZV)和6型人带状疱疹病毒(H H V-6)。再利用限制性内切酶Bam H I和BstUI,顺利完成病毒种属识别。利用此技术,共检测98份脑脊液样品和75份血液样品。同时,对全部血…  相似文献   

8.
为了阐明人类疱疹病毒6(H H V-6)和人类疱疹病毒7(HH V-7)在玫瑰糠疹(P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作者采用校准的定量实时PCR分析法检测病毒在血浆、外周血单核细胞(PBM C)和组织中的D N A载量。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皮肤中的H H V-6和H H V-7特异性抗原,采用合胞体形成抑制试验研究抗H H V-7抗体的抑制活性。从31例PR患者(14例儿童,17例成人)、12例其他皮肤病患者和36例献血者中获取血浆和PBM C。从15例PR患者和12例其他皮肤病患者中取皮肤组织活检。在17%和39%的PR患者血浆中分别检测到H H V-6和H H V-7D N A,但在对照组血…  相似文献   

9.
背景:已有报道电子显微镜检查玫瑰糠疹(PR)患者皮损活检标本可见疱疹病毒样颗粒。作者报道一项调查人类疱疹病毒-8(H H V-8)感染与PR关系的研究结果。方法:作者单位附属于一所临床教学综合性大学。作者收集了8例年龄28~47岁(-x=34.5)在同一年内诊断为PR的患者。作者收集急性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报道一组人疱疹病毒8(H H V-8)性葡萄膜炎病例经系统干扰素α治疗后的视力预后。设计:干预性病例研究。方法:对慢性严重的葡萄膜炎患者进行大量检查以排除需要进行特殊治疗的病毒性感染。经组织病理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血清学检查确诊为H H V-8性葡萄膜炎后,开始进行干扰素  相似文献   

11.
药物诱导的超敏反应综合征(DIH S)是一种罕见但可以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严重疾病。最近,有报道认为人疱疹病毒(H H V)家族,尤其是H H V-6与DIH S的发生有关。作者报道了1例基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DIH S的43岁的女性患者。通过双份血清特殊抗体水平显著性升高和聚合酶链反应测得H H V-6DNA证明H H V-6再激活。值得注意的是疾病的早期阶段出现短暂性低丙种球蛋白血症,它与疾病的活动有关。通过对照研究,血清IgE水平和嗜酸粒细胞在2~3周后升高。此外,γ-干扰素(INF-γ)、白介素4(IL-4)、可溶性IL-2受体血清水平,在疾…  相似文献   

12.
药物诱导的变态反应综合征是与人疱疹病毒6(H H V-6)再活化相关的伴有致死性器官衰竭的严重性药疹。作者报道1例由氯米帕明诱导的变态反应综合征患者,接连出现两种不同的反应,与G ianotti-Crosti综合征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表现相类似。迟发反应后H H V-6再活化经血清学证实,提示本病例可能代表了对H H V-6再活化的一种二相反应。氯米帕明诱导的具有独特临床特征的变态反应综合征@Nishimura Y.$200 Mishima, Tenri, Nara 632- 8552, Japan,Dr. @Kitoh A. @Yoshida Y. @Tanaka T. @李翠华…  相似文献   

13.
皮肤疱疹病毒感染并非总表现出典型皮损。传统显微镜已常规用于确诊疱疹病毒感染,但有时并不能在标本中见到典型特征如多形核表皮细胞或空泡细胞(所谓隐匿型疱疹)。作者研究临床上需与疱疹病毒感染鉴别而组织病理考虑疱疹病毒感染的35例患者,那些由两位皮肤病理学家鉴定患者的组织病理学表现不能诊断为疱疹病毒感染的患者也纳入本研究。临床和组织病理学表现与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组织的聚合酶链反应结果相关联。聚合酶链反应显示35例中12例疱疹病毒特异性DNA阳性,10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阳性,1例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 SV-2)阳性,1例…  相似文献   

14.
背景:EB病毒与医源性免疫失调伴发的B细胞淋巴瘤有关,尤其是发生在真皮外的淋巴瘤。方法:作者报道了6例病例,其中5例为接受环孢素治疗的移植病例,1例为接受甲氨蝶呤治疗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例,最后均发展为表现于皮肤的EB病毒相关B细胞淋巴瘤。同时还检测到人类8型疱疹病毒(H H V8)和EBV胸苷激酶(vTK)的表达。结果:病例中,原浆细胞淋巴瘤1例,浆细胞边缘带淋巴瘤2例,弥散性大B细胞淋巴瘤3例;其中1/6伴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1/3伴真皮外疾病。共同表达EBV相关的隐性小核R NA和H H V8的占1/5,共同表达EBV相关的隐性小核R N A和vTK的…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是原发性EB病毒(EBV)感染的常见表现形式.EBV为疱疹病毒科,γ亚科.EBV感染在婴幼儿多为隐性感染,在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则表现为IM.IM的临床三联征为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大,实验室检查为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均增高.  相似文献   

16.
背景:人类疱疹病毒6型(H H V-6)和人类疱疹病毒7型(H H V-7)感染与玫瑰糠疹相关,提示系统应用抗H H V药物可能促进玫瑰糠疹患者康复。目的:证实口服阿昔洛韦治疗玫瑰糠疹的疗效。方法:对87例连续收治的患者给予口服阿昔洛韦(800m g/次,5次/d)或安慰剂治疗,疗程1周。在治疗过程中,记录所有患者皮损消退的时间和新发皮损的数目。结果:在治疗的第14天,治疗组79%的患者皮损完全消退,安慰剂组仅有4%。治疗组患者的皮损消退时间为18.5d,安慰剂组为37.9d。在皮损出现1周内就开始治疗的患者皮损消退时间为17.2d,1周后才开始治疗的患者皮损消退时…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1例63岁日本男性癫痫患者,在使用卡马西平4周后出现皮疹、肝功异常、高热、白细胞增多和非典型淋巴细胞增多,经检测人类疱疹病毒7(H H V-7)特异性IgG抗体滴度明显增高,采用PCR检测发现患者血清中有H H V-7D NA。这些发现提示H H V-7再活化可促进药物过敏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卡马西平联合人类疱疹病毒7再活化引发药物过敏反应综合征@Hara H.$Dr. Department of Dermatology, Niho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30- 1 Oyaguchi- kamimachi, Itabashi- ku, Tokyo 173- 0032, Japan @Kobayashi M. @Yokoyama A.…  相似文献   

1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是原发性EB病毒(EBV)感染的常见表现形式.EBV为疱疹病毒科,γ亚科.EBV感染在婴幼儿多为隐性感染,在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则表现为IM.IM的临床三联征为发热、咽峡炎和淋巴结肿大,实验室检查为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和异型淋巴细胞比例均增高.但合并血性胸腹水者较为少见,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皮肤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患者犤如大斑块型副银屑病(LPP)和蕈样肉芽肿犦发生人疱疹病毒8(H H V-8,K aposi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的比率,并与炎性皮肤病或健康对照者作比较。设计:对123例有不同临床疾病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机构:意大利罗马San Gallicano皮肤病协会皮肤  相似文献   

20.
K aposi肉瘤(K S)是一种与人疱疹病毒8感染相关的血管增殖性肿瘤。H H V-8引发K aposi肉瘤的机制是通过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 EG F)及上调内皮细胞中VEG F受体———K DR,而致病。作者报道了一例72岁接受肾移植发生K S的男性患者,其使用了西罗莫司、麦考酚酸莫酯、他克莫司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