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应用同工酶进行杏属植物演化关系和分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杏属植物5个种和1个类型(仁用杏)的102个品种的一年生枝皮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杏一年生枝皮的POD同工酶多态、稳定、活性强,适合于杏的分类;谱型分析支持了这种观点,即杏属植物的进化方式是自然的地理隔离,其演化关系是西伯利亚杏、东北杏、藏杏和梅等种均由最原始的种普通杏进化而来;POD同工酶是鉴定杏属内种间杂种的最理想的遗传记。试验结果显  相似文献   

2.
范平 《华北农学报》1996,11(1):2-10
利用细胞学观察和同工酶电泳测试,分析了普通小麦T型和K型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花药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1)用同工酶电泳检测小麦T型和K型雄性不育胞质效应的区别有效。(2)酯酶酶谱较过氧化物酶酶谱更能清楚地检测两类不同胞质不育系败育发生的时期和程度。(3)细胞学观察表明,T型不育系小孢子在双核期其细胞核绝大部分不存在,成为空壳,败育较早,较迅速,这可能是其恢复源较狭窄的原因之一;而K型不  相似文献   

3.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了355份甘薯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明确了甘薯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表现,结合品种表现分析,初步建立甘薯品种资源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档案。  相似文献   

4.
石刁柏性别表现与同工酶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石刁柏(AsparagusofficinalisL.)雌雄植株不同器官及不同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根部外,尽管鳞片、茎尖、拟叶等器官酶谱有明显差异,但雌雄株间差异有相同的趋势。雄株均比相应的雌株少一条酶带,雌雄植株组织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和茎尖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差异也有类似的规律。说明石刁柏性别差异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数目有关,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差异可以作为性别鉴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棉属九个同核异质系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棉属中九个同核异质系不同器官(或同一器官不同发育时期)脂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结果表明,异质系在酯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上均表现出特异酶带。由于不同特异酶带代表了特定细胞质,作者提出了对这几种胞质进行分类、鉴定的可能方案,并对核质关系展开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苏杂16与其亲本的同工酶谱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苏杂16 是陆地棉品种间强优势杂交种。本文在子叶期按根、茎、子叶三个部位对苏杂16 及其双亲的酯酶同工酶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做了分析。结果表明, 苏杂16 的杂种优势类型在单一酶谱图式上属“单一亲本型”; 同时苏杂16 兼具亲本宁101 的酯酶同工酶谱特征和川414 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特征, 显示出异类酶互补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7.
对不同育种年代的11个玉米自交系和8个杂交种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和酯酶的同工酶研究。结果表明,用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区分不同材料的灵敏性高于酯酶同工酶。尽管不同育种年代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种在同工酶谱带上差异明显,但未表现出随育种年代变化的趋势。根据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或酯酶同工酶谱带的变化很难预测玉米杂种优势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几种荞麦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以忠  陈庆富 《种子》2008,27(1):17-19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荞麦属(Fagopyrum Mill)6个种(含大粒组4个种和小粒组2个种)8份荞麦资源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带27条,不同物种酶带数4到8条。系统聚类表明:荞麦属两个组(大粒组和小粒组)间遗传差异很大,而且F.megaspartanium在种内存在一定差异,但这种差异明显小于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9.
几种杂交蔬菜种子纯度鉴定指示同工酶的初步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方德  李卓杰 《种子》1995,(5):13-16
该文以萌发3天的幼芽或胚轴为材料,用等电聚焦电泳技术分析研究番茄、辣椒、西瓜、青瓜和苦瓜杂交种子的酯酶(EST)、酸性磷酸酶(ACP)、乙醇脱氢酶(ADH)、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谷草转氨酶(GOT)同工酶,发现番茄种子的ACP及ADH同工酶、辣椒种子的ACP及MDH同工酶、西瓜种子的EST和ACP同工酶、青瓜种子的ACP同工酶以及苦瓜种子的ACP和MDH同工酶均有较强的品种特异性和稳定的酶谱,  相似文献   

10.
谷子生育过程中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2个谷子品种为材料,分析了谷生育期的酯酶同工酶和过物酶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同工酶因生育期不同而呈规律的变化,芽期是两种同工酶酶谱最稳定最丰富的时期,苗期是两种同工酶表现的最低水平时期。随植株的生长发育,酯酶同工酶的酶带逐渐增加,酶活性不断增强,随植株的生长发育,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X2区的酶活量不断增加,而PX3区则相反,随植株的生长发育,酶活量有规律地减弱。  相似文献   

11.
玉米过氧化物酶酶谱编码与品种鉴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建华  郭庆法 《作物学报》1996,22(2):251-253
基因蛋白质(酶)的合成、生物体间酶系统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物体之间遗传基础的差异。过氧化物酶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受不同结构基因的控制构成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多样性。根据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可以判断玉米杂交种或自交系间遗传基础的相对差异。利用同工酶或电泳技术在水稻、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品种鉴别中的利用国内外已有报道,可是对于酶谱的描述则尽限于利用图谱、泳动率和仪器扫描图的分析,前者简便易行但不能显示出体现酶活性的酶带宽度。后者灵敏度高但存在着难以描述和根据这一指标恢复酶谱原形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酶谱编码达到方便酶谱比较和描述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银鹊树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宏伟  刘姝  陈发菊  熊丹 《种子》2006,25(5):38-40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对珍稀濒危植物银鹊树种子萌发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种子萌发过程中POD同工酶在萌发初期出现新酶谱带,随着萌发的推进,一些原有的谱带加深;EST同工酶在萌发过程中没有新的谱带出现,但原有谱带颜色不断加深,表明酯酶代谢合成的增强。  相似文献   

13.
谷子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极点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来自山东境内黄河流域种植的20个谷子农家品种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并用极点排序的方法对谷子品种酶谱进行分类。结果表明:20个品种可分为六个类型,品种间、类群间酶谱相似系数较大,说明这些来自山东省不同地区的品种存在着近缘关系;同时表明从分子水平上分类更具有准确性。用极点排序的方法研究谷子同工酶酶谱可以达到差异定量比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玉米花粉超低温长期保存后遗传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石思信  张志娥 《作物学报》1996,22(4):409-413
玉米自交系黄早四和郑1142的花粉在超低温(-196℃)保存1-2年后,冷冻花粉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类型没有发生变化。冷冻保存的郑1142花粉授粉后所结的种子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醇溶蛋白电泳图谱同对照相比也没有变化,保持原自交系特征。冷花粉后代种子产生的植株,花粉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正常。田间农艺性状正常,保持原自交系特征。  相似文献   

15.
利用簿层等电聚焦凝胶电泳技术,测定了贵州南部山区13个向日葵品种中的30个类型的酯酶同工酶,结果表明:这一地区的向日葵品种的酯酶同工酶谱带众多(50条),品种间的酶谱变异丰富(1-13条),大多有一条共同的谱带(2A)。向日葵品种内的类型间具有共同的特征带,但其酶说相似度指数较小,且变异较大,有的甚至大于品种间的指数,说明了品种内的遗传基础较复杂。在进行地方品种整理时,可把酯酶同工酶谱带作为一个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冬小麦幼苗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小麦幼苗经不同温度和时间处理后,对胚根、胚芽中过氧化物同工酶有较明显影响。在常温(25℃)下,随处理时间 延长,POD同工酶谱带数增加,不依品种,取材部位而异;在较高温度(30℃)下,则呈曲线式变化,即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谱带数增加,到一定时间以后又减少,高峰值品种特性、取材部位有关;在高温(40℃、50℃)下,谱带数呈减少趋势,处理一定时间以后锐减,不同品种耐高温的能力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17.
王新望  王惠萍 《作物学报》1995,21(2):215-222
对不同熟性棉花品种功能叶几种酶活性及脂质过氧化水平(以丙二醛含量表示)的研究结果表明,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在吐絮前呈波动上升,吐絮盛期争剧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吐絮前缓慢上升,吐絮后明显增加;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结铃以前随叶片发育而上升,结铃后急剧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始终呈上升趋势。进一步对POD同工酶进行电泳发现,其酶谱构成随生育进程而变化,早熟品种在开花期酶带条数最多  相似文献   

18.
大豆种子萌发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对浙春3号和浙春2号大豆种子萌发过程及幼苗生长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春3号和浙春2号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进,两品种间POD同工酶谱带的差异逐渐增大,在萌发14d后2个品种间子叶POD同工酶酶谱的差异较为显著。2个品种的子叶,根,茎,叶POD同工酶酶谱之间也都表现出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9.
应用淀粉凝胶电泳鉴定西甜瓜杂交种纯度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马国斌 《种子》2004,23(3):30-32,35
对甜瓜杂交种"新皇后"、西瓜杂交种"西农八号"和无籽西瓜"黑密二号"及其父母本苗期子叶的三种同工酶进行了淀粉凝胶电泳分析,结果显示:除乙醇脱氢酶同工酶无酶带显现外,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和酯酶同工酶酶谱在供试的三个杂交种与其父母本间均表现出了差异."新皇后"和"黑密二号"以5d苗龄子叶、"西农八号"以12d苗龄子叶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最为明显,酯酶同工酶酶谱的差异相对较小.用淀粉凝胶电泳分析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西甜瓜杂交种纯度鉴定工作中具有很大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淡水黑鲷5种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梯度凝胶电泳法对淡水黑鲷(Hephaestus fuliginosus)6种组织(肝脏、心脏、脾脏、肾脏、肌肉和眼)的5种同工酶(酯酶(EST)、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苹果酸脱氢酶(MDH)、乳酸脱氢酶(LDH))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同工酶位点及酶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淡水黑鲷5种同工酶系统具有不同程度的组织特异性。EST检测到2个位点,每个位点都有2个等位基因。CAT检测到1个基因位点,存在2个等位基因。POD酶谱较复杂,有5个位点,Pod-2,3,4,5都检测到2个等位基因。MDH具有s-MDH和m-MDH两种类型,在各组织中均表达,s-MDH只形成一种二聚体,m-MDH仅在肝脏中有2条带,其余组织中为1条带。LDH在6种组织中都表达, Ldh-5只在心脏中能检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