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宜兴市近5年来有线索的棘球蚴病(包虫病)疑似本地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对其所在乡(镇)的宿主动物进行调查。ELISA检测重点地区所在乡(镇)的小学生、重点人群、交易羊只血清特异抗体和犬粪棘球蚴抗原。网络报告棘球蚴病2例,回顾性调查棘球蚴病4例,5例不排除本地感染的可能。20岁以上成年人、7~12岁儿童血清抗体阳性率和犬粪抗原阳性率分别为0.52%、0.14%和1.08%。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苏省部分地区棘球蚴病流行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和病例线索调查确定病例感染情况;对疑似本地感染病例所在自然村所有犬粪进行免疫学粪抗原检测,采用Kato-Katz法检测粪抗原阳性犬粪;对疑似本地感染病例的周围重点人群、所在乡(镇)部分7~12岁小学生以及所在县(市、区)随机抽取5个不同方位的乡(镇)部分7~12岁学生进行病例扩大搜索,采用酶标记免疫血清学和点免疫胶体金渗滤法双重检测血清棘球蚴病抗体;对抗体阳性者采用影像学方法验证。结果共发现索到10例输入性棘球蚴病病例,16例疑似本地感染病例。对病例所在自然村1 938份犬粪样本检测,阳性20份,阳性率为1.03%,病原学检测未发现阳性。血清学检测重点人群及小学生共12 473份,阳性72份,阳性率为0.58%;抗体阳性者影像学检测未见囊型结节。结论无直接证据表明江苏省有棘球蚴病传染源及疫源地存在;但需做好棘球蚴病防治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目的 了解溧阳市人畜棘球蚴或棘球绦虫感染情况, 为制定棘球蚴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对确诊病 例和线索病例进行个案调查。采用ELISA法检测重点地区和对照地区7~12岁儿童、 成人血清特异抗体, 对血清学检查阳 性者及其家属和邻居作B超检查; 采用ELISA法检测重点地区犬粪棘球绦虫抗原; 对羊肉屠宰交易市场羊只内脏进行剖 检。结果 结果 儿童、 成人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93%和0.52%, 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2.124, P>0.05)。B超检查未 发现阳性病人。羊只内脏剖检未发现棘球蚴感染情况, 犬粪阳性率为0.95%。结论 结论 溧阳市棘球蚴病监测中检出人群血 清抗体阳性者和粪便抗原阳性犬, 且该市存在完整传播链。因此, 在棘球蚴病防控工作中, 应加强对重点地区犬粪监测、 外来羊只检疫以及人群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江苏溧阳市棘球蚴病现状,为制订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对棘球蚴病网络报告 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采用 ELISA 法检测重点地区居民血清抗棘球蚴抗体;采用 ELISA 法检测重点地区 犬粪棘球绦虫抗原,对粪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犬进行导泻,查找棘球绦虫卵;采用肉眼观察或触摸法检查屠宰 交易市场羊只内脏,对可疑内脏作进一步剖检。 结果 共调查棘球蚴病病例 9 例,均为疑似本地感染病例; 检测重点地区居民血清 1 933 份,阳性率为 0. 16% (3 /1 933);检测重点地区犬粪 1 243 份,阳性率为 1 05 % (13 /1 243),对抗原阳性犬进行导泻检查,未发现棘球绦虫卵;检查屠宰场羊肝 570 只、羊肺 566 对,未发现 棘球蚴感染情况。 结论 溧阳市出现棘球蚴病网络报告病例,但无直接证据表明该市存在棘球蚴病传染源, 应继续加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西藏自治区改则县棘球蚴病流行状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6-11月采取普查的方式,对改则县所辖7个乡镇的2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腹部B超检查,对疑似病例进行血清中棘球蚴IgG抗体检测,计算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率.并在改则镇、麻米乡和物玛乡采集犬粪,采用ELISA检测棘球绦虫抗原.结果 B超共检查21376人...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新疆和田地区棘球蚴病的流行范围和程度,为棘球蚴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检查屠宰场屠宰的家畜脏器统计棘球蚴病感染率,采用腹部B超检查调查人群患病率,ELISA法检测6~12岁儿童血清棘球蚴病抗体并计算犬棘球绦虫成虫粪抗原阳性率。结果 B超检查19 428人,携带棘球蚴囊24人,患病率0.12%(24/19 428);检测6~12岁儿童8 014人,血清棘球蚴病抗体阳性率2.61%(209/8 014),男女抗体阳性率之比为1.07∶1(108/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P0.05);11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4.17%)高于8岁~(2.72%,χ2=4.35)、9岁~(1.84%,χ2=15.19)、10岁~(2.40%,χ2=8.00)和12岁~(1.95%,χ2=13.40)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家畜调查共检查羊6 244只、感染率3.30%(206/6 244),肝、肺及其他部位囊携带比例为97∶5∶1;共采集并检测犬粪1 401只(份),粪抗原阳性率2.36%(33/1 401)。结论和田地区棘球蚴病的感染率和患病率相对较低,但家畜感染率和犬粪抗原阳性率处在相对较高的水平,应加强防治,尤其在农(牧)区和城镇居民中开展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是十分迫切需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和掌握新疆塔城地区棘球蚴病的流行现状。方法于2015-2017年随机选择塔城地区塔城市、乌苏市、额敏县、沙湾县、托里县、裕民县和和丰县等7个县(市)的6岁及以上儿童和居民进行腹部B超检查棘球蚴病患病情况。每县随机抽取1~2所小学, B超检查6~12岁儿童棘球蚴患病情况,并采集血样, ELISA检测血清抗棘球蚴IgG抗体。各调查点采集家犬粪样, ELISA检测棘球绦虫粪抗原。采用内脏剖检法检查家畜棘球蚴感染情况。结果共B超检查277 615人,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为0.25%(683/277 615),均为细粒棘球蚴病病例。2015-2017年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分别为0.15%(131/84 882)、 0.23%(238/101 509)和0.34%(314/91 224),呈逐年上升趋势(P 0.005)。7个县(市)均存在棘球蚴病流行,以和丰县较高,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为0.56%(65/11 606),不同县(市)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男性和女性棘球蚴病检出率分别为0.24%(345/141 584)和0.25%(338/136 03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组中,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以35~59年龄组较高,为0.35%(113/31 843);各年龄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不同职业中,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以农民较高,为0.41%(365/88 411);不同职业人群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共检测儿童血清18 560份,血清抗棘球蚴IgG抗体阳性190份,阳性率为1.02%,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年:0.60%, 49/8 167; 2016年:0.71%, 43/6 034; 2017年:2.24%, 98/4 359)(P 0.01);不同县(市)儿童血清抗体阳性率以和丰县较高,为3.16%(60/1 900)(P 0.01)。共检测犬粪34 343份,粪抗原阳性率为1.04%(356/34 343),以2016年较高,为1.71%(206/11 824), 3年的犬粪抗原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各县(市)均检出犬粪抗原阳性,以和丰县较高,为3.16%(98/3 100)(P 0.01)。共检查家畜(羊) 4 008只,棘球蚴感染检出率为1.05%(42/4 008),其中, 2015年家畜感染检出率较高,为1.67%(30/1 800), 3年的感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2015-2017年新疆塔城地区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儿童血清抗棘球蚴抗体阳性率、犬粪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苏省包虫病流行的现状。方法对江苏省2005年以来的包虫病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对疑似本地感染的包虫病病人所在乡的宿主动物进行调查;ELISA检测病人所在乡镇的小学生、重点人群血清特异抗体和犬粪包虫抗原;血清阳性者作B超检查。结果共调查包虫病病例15例,其中4例疑似本地感染;犬和羊为主要中间宿主和终宿主;小学生、重点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犬粪抗原阳性率分别为0.56%、0.22%和1.63%;B超检查未发现阳性病人。结论江苏省虽然出现了疑似本地感染包虫病病人、检出血清抗体阳性者和粪便抗原阳性犬,且存在完整的传播链,但未能找到病原体,因此不能判定江苏省为包虫病流行区,但也不能排除该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甘肃省民乐县现阶段包虫病的流行和危害程度。方法人群包虫病B超检查、采集儿童血清检测棘球蚴抗体、采集犬粪检测棘球蚴抗原和牲畜剖检。结果人群患病率为0.75%,儿童抗体阳性率2.99%,犬粪抗原阳性率9.22%,牲畜感染率8.00%。结论传染源的持续存在是包虫病发病的根源,手术病人复发率高,药物治疗不规范是包虫病难以根治的主要原因。控制传染源,及时规范地治疗病人是遏制包虫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12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的流行情况。方法 2012年6-8月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称多县、囊谦县、曲麻莱县、玉树县、杂多县和治多县等6县各抽取2~3个镇,对1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B超检查,调查人群患病情况。ELISA检测人血清棘球蚴抗体。内脏剖检法调查鼠类和牲畜的棘球蚴感染情况;现场随机采集无主犬犬粪,ELISA检测犬粪棘球蚴抗原。结果B超检查共7 025人,查出棘球蚴病患者319例,患病率为4.54%。ELISA检测共2 790人,血清棘球蚴抗体阳性率为16.38%(457/2 790)。其中,人群患病率以称多县最高,为7.41%(181/2 444),血清抗体阳性率以玉树县最高,为23.18%(127/548)。男性患病率和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91%(118/3 018)和13.93%(172/1 235),女性分别为5.02%(201/4 007)和18.33%(285/1 555)。年龄分布以60~岁和40~岁人群的患病率较高,分别为8.39%(38/453)和6.61%(67/1 014),70岁以上人群的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33.93%(19/56)。不同职业中,牧民、半农半牧和宗教人士的患病率较高,分别为5.28%(252/4 777)、6.52%(24/368)和3.37%(11/326),血清抗体阳性率以儿童、宗教人士和牧民较高,分别为24%(6/25)、18.79%(31/165)和18.34%(328/1 788)。不同文化程度中,文盲人群的患病率和血清抗体阳性率均最高,分别为5.04%(241/4 779)和18.34%(359/1 958)。不同居住方式中,冬季定居夏季游牧人群的患病率和血清抗体阳性率均最高,分别为8.25%(227/2 753)和19.48%(158/811)。不同地区、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居住方式间的患病率和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共检查鼠类872只,棘球蚴检出率为0.46%(4/872)。共检查牛、羊809只,棘球蚴检出率为10.14%(82/809)。采集无主犬犬粪共838份,棘球蚴粪抗原阳性率为10.74%(90/838)。结论玉树州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率和血清棘球蚴抗体阳性率较高,牛、羊棘球蚴检出率和无主犬棘球蚴粪抗原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简称果洛州)人与动物棘球蚴病的流行情况。方法 2012年6-8月,在果洛州班玛、达日、甘德、久治、玛多、玛沁等6个县各抽取2~3个乡(镇),对1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B超检查,计算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使用Ig G抗体检测试剂盒ELISA检测血清抗棘球蚴抗体,计算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采用内脏剖检法调查啮齿动物鼠类及牲畜棘球蚴感染情况,现场随机采集家犬粪,ELISA检测粪抗原阳性情况。结果 B超检查共15 890人,查出患病者826例,检出率为5.20%(826/15 890)。ELISA检测共1 200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6.75%(201/1 200)。达日县人群棘球蚴病检出率最高,为11.93%(430/3 605);甘德县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48.15%(65/135),其次为班玛县(12.77%,136/1 065)。女性棘球蚴病检出率和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37%(499/7 839)和26.01%(142/546),均高于男性的4.06%(327/8 051)和9.02%(59/654)(P0.01)。牧民、宗教人士、学生和家务人员的棘球蚴病检出率均较高,分别为5.24%(700/13 370)、6.46%(41/635)、8.39%(25/298)和5.68%(18/317)。60~、30~和≥70年龄组棘球蚴病检出率均较高,分别为6.91%(76/1 100)、6.25%(255/4 078)和8.08%(37/458);≥70、60~、40~年龄组血清抗体阳性率均较高,分别为48.28%(14/29)、28.57%(20/70)、23.12%(40/173)。文盲人群的棘球蚴病检出率和血清抗体阳性率均最高,为5.85%(431/7 365)和62.61%(72/115)。冬季定居夏季游牧人群的棘球蚴病检出率和血清抗体阳性率最高,为6.36%(642/10 087)和60.49%(147/243)。不同地区、性别、职业、年龄组、文化程度以及不同居住方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果洛州鼠类棘球蚴感染率为2.41%(98/4 058),其中久治县最高,为4.82%(49/1 016);终宿主犬粪抗原阳性率为14.90%(303/2 034),其中玛沁县最高,为18.76%(160/753);中间宿主牛棘球蚴感染率为28.37%(570/2 009),其中达日县最高,为62.80%(314/500)。不同地区间中间宿主牛、啮齿动物鼠类的感染率和终末宿主犬粪抗原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洛州棘球蚴病疫情流行严重,犬是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江西省新余市1例临床确诊新发肺细粒棘球蚴感染患儿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收集患儿的临床、影像、病理、免疫学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资料分析结果显示,患儿临床诊断为肺囊肿合并寄生虫感染,血清免疫学猪囊尾蚴和棘球蚴抗体IgG阳性,病理切片鉴定为细粒棘球蚴感染,经囊肿切除术后给予阿苯达唑片0.2 g×2次/d,连续3个月,治疗后未复发。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患儿未去过棘球蚴病流行区,也未接触过来自棘球蚴病流行区的人或物品。疫源地追踪调查结果显示, 204名居民腹部B超检查均未发现棘球蚴病疑似病例,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棘球蚴抗体阳性率为4.04%(8/198);调查问卷显示,低龄儿童大多数与家犬有密切接触史; 9份犬粪棘球绦虫抗原均为阴性。因此本病例确诊为本地感染病例,也提示当地存在本地棘球蚴病传播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用细粒棘球蚴囊液抗原检测甘肃省环县地区细粒棘球蚴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Ig G及其亚型抗体。方法采集甘肃省环县地区经B超确诊的37例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和29例健康人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棘球蚴囊液抗原的特异性Ig G抗体及其亚型Ig G1、Ig G2和Ig G4。应用Med Calc软件,以B超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根据ELISA结果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通过曲线下面积的配对z检验,比较这4种抗体的诊断性能差异,确定最佳诊断阈值。用卡方检验分析并比较棘球蚴囊液抗原用于检测4种抗体的灵敏性和特异性。结果用囊液抗原检测Ig G、Ig G1、Ig G2和Ig G4抗体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2、0.919、0.712和0.835,其中Ig G1的曲线下面积显著大于Ig G和Ig G2的面积(P0.05)。棘球蚴囊液抗原检测这4种抗体的灵敏性分别为54.1%、91.9%、67.6%和75.7%,其中Ig G1的灵敏性高于Ig G、Ig G2和Ig G4(P0.05);特异性分别为89.7%、82.8%、72.4%和89.7%,Ig G1的特异性与Ig G、Ig G2和Ig G4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Ig G4抗体在CEⅠ-Ⅲ型病例中的灵敏性高于CEⅣ-Ⅴ型病例(P0.05)。结论棘球蚴囊液抗原检测血清中Ig G1抗体的灵敏性优于其他3种抗体,但特异性与其他3种抗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实施中央补助地方公共卫生专项资金棘球蚴病防治项目以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棘球蚴病的流行病学情况。方法 2007-2011年在甘南州合作市、临潭县、卓尼县、碌曲县、玛曲县、夏河县、舟曲县、迭部县等8个县(市)应用B超检查,调查人群患病情况;ELISA检测12岁以下儿童血清棘球蚴抗体;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家犬粪棘球绦虫粪抗原;内脏剖检法调查牲畜棘球蚴感染情况。结果 2007-2011年B超共检查257 823人,查出棘球蚴病患者581例(占0.2%),其中细粒棘球蚴病患者578例,多房棘球蚴患者3例;人群棘球蚴病患病率逐年下降,由2007年的0.4%(97/21 938)降至2011年的0.1%(68/63 980)(P0.05)。正式上报给国家疾病监测报告系统的306例患者中,女性患者占58.2%(178/306),高于男性的41.8%(128/306);牧民患者最多,为82.0%(251/306),农民次之,为7.8%(24/306);病例主要集中在20~60岁人群,其中30~39岁最多,占23.5%(72/306)。ELISA结果显示,共检测儿童血清33 613份,阳性率为4.7%(1 571/33 613);其中2008年儿童血清棘球蚴抗体阳性率最高,为8.4%(413/4 907),2010年降至最低,为3.2%(223/7 021)(P0.05)。共检测家犬粪40 179份,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为6.3%(2 511/40 179),由2007年的11.9%(335/2 819)降至2011年的6.3%(734/11 666)(P0.05),其中2009年最低,为3.7%(354/9 550)。共通过屠宰场调查牲畜22 087头,感染棘球蚴的牲畜914头,占4.1%;感染率逐年下降,由2007年的8.8%(235/2 658)降至2011年的2.0%(144/7 347)(P0.05)。结论防治项目实施以来,甘南州人群患病率、儿童血清棘球蚴抗体阳性率、家犬棘球绦虫抗原阳性率和牲畜棘球蚴感染率均明显下降,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2011-2018年江苏省宜兴市棘球蚴病监测结果,为该市棘球蚴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对宜兴市2007年以来报告的棘球蚴病病例进行个案调查。2011-2018年,对宜兴市芳东村和芳庄村常住人口以及羊肉交易市场从业人员进行血清学抗棘球绦虫抗体检测和腹部B超筛查,同时检查羊肉交易市场屠宰羊只肝、肺脏是否存在囊状物、包块或结节,并收集芳东村和芳庄村家犬粪便进行棘球绦虫抗原检测。此外,2011-2018年每年均采用调查表对上述监测人群开展棘球蚴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 自2007年以来,宜兴市共报告7例棘球蚴病病例,患病率为0.56/10万人;7例均为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其中2例有流行区旅行史,5例有本地羊肉市场从业史或养犬史。2011-2018年共对1 861人开展人群血清学调查,血清抗棘球绦虫抗体阳性率为0.54%,2016年后未检出阳性;对1 807人开展腹部B超筛查,发现可疑囊肿143人(7.91%),可疑者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1.40%(2/143)。2011-2018年共检测家犬粪便446份,棘球绦虫抗原检出率为0.67%(3/446);共触诊或肉眼观察羊肉交易市场屠宰羊肝、肺脏4 010份,检出囊状物、结节7份,平均检出率为0.17%。2011-2018年共对538人进行棘球蚴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平均知晓率为76.95%(414/538),各年知晓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宜兴市棘球蚴病患病率和人群血清抗棘球绦虫抗体阳性率较低,但存在棘球蚴病流行风险,应持续加强监测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2011-2018年江苏省宜兴市棘球蚴病监测结果,为该市棘球蚴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对宜兴市2007年以来报告的棘球蚴病病例进行个案调查。2011-2018年,对宜兴市芳东村和芳庄村常住人口以及羊肉交易市场从业人员进行血清学抗棘球绦虫抗体检测和腹部B超筛查,同时检查羊肉交易市场屠宰羊只肝、肺脏是否存在囊状物、包块或结节,并收集芳东村和芳庄村家犬粪便进行棘球绦虫抗原检测。此外,2011-2018年每年均采用调查表对上述监测人群开展棘球蚴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 自2007年以来,宜兴市共报告7例棘球蚴病病例,患病率为0.56/10万人;7例均为细粒棘球蚴病患者,其中2例有流行区旅行史,5例有本地羊肉市场从业史或养犬史。2011-2018年共对1 861人开展人群血清学调查,血清抗棘球绦虫抗体阳性率为0.54%,2016年后未检出阳性;对1 807人开展腹部B超筛查,发现可疑囊肿143人(7.91%),可疑者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1.40%(2/143)。2011-2018年共检测家犬粪便446份,棘球绦虫抗原检出率为0.67%(3/446);共触诊或肉眼观察羊肉交易市场屠宰羊肝、肺脏4 010份,检出囊状物、结节7份,平均检出率为0.17%。2011-2018年共对538人进行棘球蚴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平均知晓率为76.95%(414/538),各年知晓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 宜兴市棘球蚴病患病率和人群血清抗棘球绦虫抗体阳性率较低,但存在棘球蚴病流行风险,应持续加强监测并采取相应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果洛州人与动物棘球蚴病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青海省果洛州人群与动物棘球蚴病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当地棘球蚴病在人群和动物中的流行与分布状况。方法应用B超对人群进行患病率调查;囊液抗原间接血凝试验(IHA)法筛查人群棘球蚴抗体的阳性率;并分别用重组Em18(rEm18)、重组抗原B(rAgB)和Eg囊液抗原(EgcF),对随机选取的B超检查和IHA检测阳性者进行ELISA试验,与B超诊断结果进行符合率比较,评价泡型棘球蚴病(AE)、囊型棘球蚴病(CE)的分布情况;应用ELISA检测家犬和藏狐粪抗原阳性率;现场检查牛、羊胸腹腔,确定牛、羊感染率。结果人群调查:①B超检查2826人,总患病率为9.45%。血清IHA法检查1113人,阳性率25.79%。女性人群的患病率和血清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男性;②血清囊液抗原IHA检测阳性者(108)与ELISA法检测EgcF,阳性符合率为66.94%;3种重组抗原检测,ELISA法与IHA法阳性符合率为75.00%。③B超法诊断棘球蚴病(88人)与ELISA法检测,符合率EgcF为94.32%,rAgB为68.18%,rEm18为5l-4%。EgcF阳性率符合率为69.44%;3种抗原检测与IHA检测总体阳性符合率为75.00%。61例CE患者中,血清ELISA法检测,EgcF阳性率为96.72%,rAgB为68.85%,rEm18为33.33%;26例AE患者中,EgcF和rEm18阳性率均为92.31%,rAgB为65.39%。动物调查:①高原鼠兔棘球蚴感染率21.74%。经cytb基因分析,证实有多房棘球绦虫(E.multilocularis)和石渠棘球绦虫(E.shiquicus)感染。绵羊棘球蚴感染率82.61%,牦牛棘球蚴感染率78.52%。②野犬、藏狐、猞猁均有不同程度的棘球绦虫感染。结论青海省果洛州人群与动物中存在棘球蚴病的高度流行。E.shiquicus种的幼虫和成虫分别在高原鼠兔和藏狐体内寄生已得到证实,提示果洛州为3种棘球蚴的混合流行区。  相似文献   

18.
青海省达日县棘球蚴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棘球蚴病的流行分布现状,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07年8~9月对达日县6个乡各2~3个自然村的3周岁以上常驻牧民分别用B超、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IHA)和间接ELISA法(重组Ag B和Em 18抗原)检查两型棘球蚴病患病和感染情况。并调查当地啮齿类动物、牦牛、绵羊和野犬的感染情况,对采集的棘球绦虫和棘球蚴用PCR-RFLP方法进行虫种鉴定,并确定其基因型。收集牧民的家犬粪便,用双抗体夹心法检测粪抗原阳性率。 结果 共调查牧民1 723人,B超查出棘球蚴病患者236例(占13.7%),其中囊型和泡型棘球蚴病患病率分别为5.5%(95/1 723)和8.2%(141/1 723)。男、女性棘球蚴病患病率分别为11.6%和16.0%(χ 2=7.0,P<0.05)。家犬粪抗原阳性率为11.3%(31/275)。剖检9只无主犬,其中5只棘球绦虫感染阳性,对检获的虫体经PCR-RFLP鉴定,1只犬感染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型为G1,4只犬感染多房棘球绦虫。牦牛、绵羊的细粒棘球蚴感染率分别为26.4%(14/53)和5/16,对从牦牛、绵羊检获的细粒棘球蚴经PCR-RFLP鉴定,基因型均为G1。捕获高原鼠兔239只,石渠棘球绦虫感染率为11.3%(27/239)。 结论 达日县存在细粒棘球绦虫、多房棘球绦虫和石渠棘球绦虫的分布,泡型和囊型棘球蚴病在人群中严重流行,犬是细粒棘球绦虫和多房棘球绦虫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在阿克陶县境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棘球蚴病的流行程度和特点,为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阿克陶县农业区和牧业区抽取3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4个村,共24个村作为调查点,进行全人群棘球蚴病、6~12岁学生血清棘球蚴病抗体、家畜棘球蚴和犬棘球绦虫感染的调查。采用B超常规腹部扫描检查棘球蚴感染;用ELISA方法检测6~12岁学生血清棘球蚴病IgG抗体和犬粪样中棘球绦虫抗体;对屠宰家畜的肝、肺、肾、脾、心和腹膜等脏器进行触摸和肉眼观察检查棘球蚴。结果农业区和牧业区共检查6113人,其中仅在牧业区喀尔克其克乡查出棘球蚴病患者1人,占0.02%(1/6 113),患病率为0.49/10万(1/20.23万)。农业区与牧业区6~12岁学生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70%(49/1813);农业区阳性率(3.20%,28/875)与牧业区阳性率(2.24%,21/9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4,P0.05)。其中,男性占38.78%(19/49),阳性率为1.74%(19/1093),女性占61.22%(30/49),阳性率为4.17%(30/720);阳性率女性高于男性(χ~2=9.73,P0.05);农业区男性阳性率(2.20%,11/500)与女性阳性率(4.53%,17/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76,P0.05);牧业区男性阳性率1.35%(8/593)低于女性阳性率3.77%(13/345)(χ~2=5.83,P0.05);6~12岁年龄组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2.20,P0.05)。羊棘球蚴囊携带率为5.25%(49/933),牛棘球蚴囊携带率为1.29%(4/311)。家犬粪抗原阳性率为0.46%(9/1967),农业区和牧业区间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差异(χ~2=0.01,P0.05)。结论阿克陶县棘球蚴病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农业区和牧业区6~12岁学生血清抗体阳性率和犬粪抗原阳性率两地间无差异,农业区女性感染率较高。应加强家犬管理,提高人群防病意识,有效降低人群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路清雅  薛弘燮 《地方病通报》2000,15(1):20-21,45
采用两种抗原(抗原B和粗抗原)通过ELISA法检测感染细粒棘球蚴和多房棘球蚴2-3月的小鼠,正常鼠以及棘球蚴病人,非棘球蚴病人和健康人血清抗体。结果表明,抗原B和粗抗原检测2月细粒棘球蚴鼠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和100%。检测3月细粒球蚴病鼠血清抗体均为100%,检测正常血清的假阳性率分别为0和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