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风光蓄互补发电系统容量的改进优化配置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利用风能与太阳能的互补特性,相比于单独的光伏发电或风力发电,其输出功率波动小。合理配置风电/光伏/储能的容量,既可提高系统供电可靠性,又可降低系统成本。针对风光蓄互补发电系统,提出一种改进的容量优化配置方法,考虑独立和并网两种模式,对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和蓄电池的容量进行最优配置。该方法充分利用风光互补特性,在系统独立运行时,只需较小的蓄电池容量即可保证高供电可靠性,并可减少蓄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和放电深度;在系统并网运行时,进一步提出采用分时段优化策略来配置所需蓄电池的容量,保证负荷供电需求和入网功率的波动特性满足要求。算例验证了所提改进优化方法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我国众多岛屿离大陆较远,市电难以覆盖或者成本过高,因地制宜,利用海岛周围丰富的风能、波浪能和太阳能,能满足海岛供电需求。然而这些可再生能源的能量密度较低且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供电不稳定的现象。针对此问题,采用波浪能和风能互补发电,使得系统能够稳定供电,提高电能质量。研究基于波浪能和风能建立多能互补发电系统,搭建了系统整体模型,分析并推导了风力发电机和直驱式波浪发电机的控制策略,分析了电网侧的逆变器控制策略。搭建了整体系统的PSCAD仿真模型,进行运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风能和波浪能互补发电,输出电能平稳,可实现功率跟随。  相似文献   

3.
风光互补发电是比单独风力发电、单独太阳能光伏发电更加有效的发电方式。采用风光互补组合供电,实现能量之间的相互补充,不仅能提供更稳定的电能输出,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风电的反调峰特性。介绍了辽宁省风能、太阳能资源的时间、空间分布情况,并以沈阳地区为例分析光伏发电对电网综合调峰、互补调峰的影响,从而得出结论,对于负荷尖峰出现在10时左右的地区,风光互补对于顶尖峰是有益处的;对于负荷尖峰出现在17时以后的地区,还需要采取其他措施来弥补光伏发电出力曲线的先天缺点。  相似文献   

4.
小型风光互补MPPT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效率,增强系统的稳定性,使发电系统的性能得到优化,将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控制策略应用到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中,此控制策略可以跟踪蓄电池的最大充电功率,最大程度地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并对蓄电池充电控制方案分段优化,对蓄电池快速合理充电,实现小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智能化控制.  相似文献   

5.
风能与太阳能光伏互补发电应用及其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风能和太阳能复合发电的互补性很强,可向电网提供更加稳定的电能,且发电成本更低。文章介绍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组成、原理、优点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建立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经济运行的模型、优化求解约束条件,用模型对风、光发电量进行优化,比较优化前后系统供电成本,对系统经济运行具有指导作用。最后提出了风电互补发电产业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针对上海南汇地区某大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其安装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并对该系统各部件进行匹配和设计计算。在负载容量及其应用条件确定的情况下,采用最小二乘法,基于2007年南汇的风速和太阳辐射数据,以及HGE-600H型风力发电机的基本参数,建立了风力发电机及光伏发电系统的数学模型,确定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设计的参数(即输出功率和蓄电池容量)、优化方法和风能-太阳能最佳比例,为风光互补系统的理论设计和实际应用提供了有益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风能和太阳能是地球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发展风光互补发电技术已成为新能源领域研究和发展的趋势。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就是将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发电组合起来所构成的发电系统,主要由风力发电机组、太阳能光伏电池组、控制器、蓄电池、逆变器、交流直流负载等部分组成。阐述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构成及其各部分特点,提出了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离网型风光互补逆变电源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组件、风力发电机组、控制器、蓄电池组和逆变器等组成。风机与太阳电池板利用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方法分别将风能和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单相正弦波逆变电路对负载供电,结合风光互补逆变电源的控制要求,提出了基于PIC16F73系列单片机的蓄电池三阶段智能充电。完成了500 W、220 V/50 Hz的风光互补正弦波逆变电源设计。  相似文献   

9.
简要回顾国内外风电、光伏技术与应用发展态势,结合风光互补系统应用,分析、介绍了风光互补LED路灯照明系统、智能控制器设计、分布式供电电源、风光互补水泵系统,并着重分析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互补分布式能源梯级系统原理,涉及的技术关键等。研究表明,风能、光伏发电应用需要实现低成本、规模化,风光互补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PI控制无法满足风光互补电源协调控制的问题,研究了风光互补电源储能变换器模型预测控制。首先分析了风光互补电源中发电系统的功率输出特性,结合蓄电池荷电状态的限制归纳总结出系统运行的4种工作模式和8种工作状态。然后引入基于模型预测的蓄电池充放电控制方法,可以在不同状态之间切换时实现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和蓄电池之间的协调控制,从而保证风光互补电源为负荷提供稳定可靠的电能。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应用实例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能和太阳能以其清洁、可再生、储量巨大等优势,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其波动性又给能量的利用带来困难。利用两种能源在诸多方面的互补特性,可以使能量输出更加稳定。论述了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优势,介绍了已经投入运行的国内外典型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实例,说明风光互补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展前景相当广阔。对比分析了应用于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各种储能装置的技术参数、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说明混合储能可以弥补单一储能方式存在的缺陷,提高风光互补发电系统供电的连续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采用的太阳能供电无法满足输电线路视频监控全天候以及在连续阴雨天持续稳定运行从而形成危险点现场监控盲点,风光互补供电系统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的互补性实现全天候发电,有效地解决了该问题。本文介绍了风光互补供电系统结构和工作原理,通过分析输电线路全天候视频监控系统各设备的实际用电需求,设计了蓄电池、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的配置方案和安装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相比单一的光伏或风能独立供电系统,风光互补发电系统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的互补特性,其输出功率波动小,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针对独立风光柴储微电网电源容量优化配置问题,建立了设备初始投资成本、运行和维护成本、燃料成本和污染物治理费用经济性模型,同时在优化过程中引入了停电惩罚费用与能量浪费惩罚费用模型,以总投资最少为目标函数,以供电可靠性、风光互补、蓄电池充放电次数等为约束条件,采用遗传算法探讨系统中各个电源在给定调度策略下最优容量配置。该方法充分利用风光互补特性,只需较小的蓄电池和柴油发电机容量即可保证高供电可靠性,并减少了蓄电池的充放电次数和放电深度。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广东电力》2005,18(1):31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由太阳能光电板、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系统控制器、蓄电池组和逆变器等几部分组成。其中的光电系统是利用光电板将太阳能转换成电能,然后通过控制器对蓄电池充电,最后通过逆变器对用电负荷供电。该系统的优点是供电可靠性高,运行维护成本低;缺点是系统造价高。  相似文献   

15.
针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不稳定、不连续问题,基于Multi-Agent和层次有色petri网技术,提出分布式发电系统的能量管理协调控制方案。首先将系统内的各设备处理成相对独立的Agent,通过Agent之间的通信进行能量协调控制;应用层次有色petri网描述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离散性和动态性;根据电能质量综合指标决定发电设备的供电次序,使发电设备输出较高质量的电能;基于CPN Tools平台建立了分布式发电能量管理系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实现系统发电设备按电能质量综合指标值逐减的顺序对负载进行供电,实时控制蓄电池的充放电,实现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6.
对农村微电网中风光储互补供电技术进行了针对性研究,提出了一种风光储多时间尺度互补供电技术,利用储能系统和风光发电系统在时间尺度上的差异和互补特性,充分发挥储能系统的快速功率吞吐能力和灵活充放电特性,与分布式风光发电的备用功率调节特性协调互补,进而提高农村微电网供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基于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平台建立风光储互补微电网电磁暂态仿真模型,在农村微电网并/离网切换过程中对储能系统的快速功率支撑以及风光储的多时间尺度供电技术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风光储多时间尺度互补供电技术运行稳定,解决了农村地区供电可靠性低及电能质量差等难题。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改进模糊法的分布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MPPT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输出特性受到风速随机非线性、不确定性,太阳照射强度的时变不确定性和经常被部分遮蔽等的影响,一种高效的最大功率跟踪控制方法对于提高分布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具有实用意义.针对风电机组,采用模糊MPPT控制方法;针对光伏发电部分,采用模糊PWM扰动的MPPT控制方法,提高了系统在部分遮蔽状况的灵敏度和输出效率,进而实现了风光互补系统的MPPT控制.设计了基于改进模糊法的MPPT控制策略的控制器,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际运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模糊法的分布式风光互补发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输出特性和动态特性显著改善,输出效率提高.  相似文献   

18.
张志文  范威  刘军  周滔  石建可 《电源学报》2018,16(5):138-146
贵州省现有众多小水电仅靠汛期发电,全年不能经济高效运行。针对该问题,结合该省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优势,在现有小水电基础上加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并配置蓄电池储能部件,构建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基于HOMER仿真软件研究发电系统在离网模式和并网模式下的最优容量优化配置方案,并探究系统联合发电的成本和经济性。研究结果表明:发展离网型风光水储互补发电系统投资成本高,回收期长,但若以满足偏远山区用电需求为目的,此互补系统仍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发展基于小水电的并网型互补发电系统,由于不需考虑蓄电池其投资成本大大降低,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19.
<正>1对日跟踪风光热混合型太阳能路灯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日跟踪风光热混合型太阳能路灯。它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发光体,与发光体电连接的蓄电池、与蓄电池电连接的太阳能蓄能供电装置、分别与市电供电装置与太阳能蓄能供电装置电连接的电能输出转化装置,发光体分别与市电供电装置和太阳能蓄能供电装置电连接,机架上设有与蓄电池电连接的风热能发电供电装置,机架上还设有对  相似文献   

20.
因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具有季节和昼夜上的互补特性,风光柴储小型孤立发电系统可较好地为偏远地区提供电力服务。建立了反映光伏电池板倾斜角变化的太阳能辐射量及功率输出的可靠性评估模型。采用基于well-being模型的蒙特卡罗模拟法评估了风光柴储小型孤立发电系统可靠性。结合算例分析了光伏电池板倾角、光伏发电峰值功率及强迫停运率等因素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结果可为风光柴储小型孤立发电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