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看板     
发改委试行“零差率”国家发改委副主任王春正在日前举行的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上表示,将选择一些地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推行药品销售“零差率”试点,以实际进价供应患者,切实保证降低药品价格水平。王春正说,进行“零差率”试点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所需药品由政府统一招标采购、集中配送,药事成本统一核算,计入机构运行成本,以切实保证降低药品价格水平,适应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要。他表示,要通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加大  相似文献   

2.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居民“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药品零差率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实施现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推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政策的有效对策,以期能够为居民创造更多的福利。  相似文献   

3.
政策     
《医药世界》2006,(3):12-12
发改委将试点推行药品销售“零差率”,发改委酝酿等18次药品调价,我国药品委托加工今年上半年有望放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五道关”刹回扣查受贿,14种“防艾”药品列入广东医保目录,北京市药监局首为企业开辟快速审批通道。  相似文献   

4.
对成都市试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药品"零差率"政策的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分析评价了该政策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成都市在药品"零差率"政策之后,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价格比以往有所降低,表现为次均处方药品个数和药品费用的下降.由于药品的经济特性,该政策未必能取得长期效果,因此必须同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生水平和配套设施,加大政府投入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上海医药》2009,(1):41-41
2008年10月1日起实施的药品“零差率”改革已在上海农村地区取得初步成效,不久之后,上海市民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时,也能享受到药品“零差率”的实惠。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介绍,上海市的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分两步走:第一步先在郊区农村卫生室推行;第二步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2008年10月1日,上海郊区农民在村卫生室就诊可享受基本药品按实际进价收费的优惠;  相似文献   

6.
陈铮 《首都医药》2007,(11):35-37
2006年12月25日起,北京市社区医院全部开始实行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集中采购和“零差率”销售,这就意味着社区医院出售的药品取消了15%的加价,社区医院不再从药品中获取利润。相比之下,仍旧要从药品销售中获取利润的药店,理论上来讲其药价将高于社区医院药房的药价。社区医院“零差率”销售实行之后,药店是否会受到冲击,“零差率”是否会使社区用药格局发生变化均成为业内人士关心的话题。近日,本刊记者就此对北京市各大药房、药店进行了深入采访。  相似文献   

7.
竞合社区卫生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勇 《中国药店》2008,(3):46-47
社区卫生服务站自推行零差率销售以来,仿佛成为了药店的“竞争对手”,300多个品种的零差率药品从品种上对药店进行了一定的份额切割,新近出台的社区家庭医生负责制,让很多地区的药店经营者又感到另一层面的压力——这对药店的专业服务似乎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8.
郎颖  李林贵 《中国药房》2010,(36):3374-3376
目的:探讨银川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零差率"财政补偿机制的转变方式。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银川市所属3区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样本,利用2008~2009年收入支出表分析药品的收入、支出情况,研究银川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零差率"实施的现状。结果:2009年,所有样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落实了药品"零差率"补助政策,基本药物制度得到了贯彻;2009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收入中,财政收入占总收入的32%,占人员工资支出的68%,财政投入不足;2009年较2008年药品收入虽然有所下降,仍然占总收入的63%,"以药养医"现象依然严重。结论:以"就诊人数"作为补偿基础取代与药品相挂钩的财政补偿机制,是发挥药品"零差率"作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陈铮  高军 《首都医药》2007,14(5):15-19
2006年12月25日起,北京市社区医院全部开始实行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集中采购和集中配送,不加价出售,这一举措,使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常用药品“零差率”销售,312个品种、923种规格的社区常用药,全部按照统一购入价出售,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这一措施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药品平均降价幅度达到了36.1%。同时,这一举措在执行过程中,还指定了5家药品配送服务商对集中采购的药品进行配送。社区卫生服务药品集中采购和集中配送实施至今,确实降低了患者的药费支出,但在施行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有待进一步规范的地方,药品生产企业、配送商以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相关人员都表示,这次的药品政府集中采购的确使首都市民得到了实惠,缓解了看病贵的难题,要使这一得民心的好政策延续下去,仍需不断地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0.
零差率:看上去很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 《中国药店》2009,(5):34-37
眼下全国各地的“药品零差率”开展得如火如荼,并向更多地区蔓延。药品不加价的实在诱惑加上媒体的大肆渲染,使得老百姓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平添了几分好感。社区卫生以取消15%加价向顾客示好,老百姓开始相信其作为自身健康“守门人”的诚意。  相似文献   

11.
资讯     
北京社区卫生服务用药将由政府采购零差率销售近日,北京市委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为使百姓吃上放心药、便宜药,《关于加快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规定,规划设置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使用的药品和医用耗材均  相似文献   

12.
药闻     
《家庭药师》2014,(10):7-7
国家卫计委:放宽基层用药范围 国家卫生计生委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使用管理工作的意见》,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药品配备使用政策作出调整。《意见》规定,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村乡镇卫生院可按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和要求,从医保或新农合药品报销目录中,配备使用一定数量或比例的药品,以满足患者用药需求,落实零差率销售。  相似文献   

13.
曲迪 《齐鲁药事》2012,31(8):488-489
自2009新医改实施以来,由于国家加大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销售基本药物施行零差率,基本药物中的独家品种试行国家统一定价,我国药品零售企业竞争压力日趋加大。本文重点分析了新医改实施以来我国药品零售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发展零售企业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赵振基 《中国药店》2006,(11):24-26
各位居民住户:东城区政府正在推行惠及百姓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我们将免费为您办理居民健康卡,凡持卡者就医将享受以下优惠待遇:1、免收挂号费、诊疗费;2、免健康档案建档费;3、药价比医院低10%—20%;4、享受每年一次免费的物理体检及其他优惠。……9月中旬,北京东城区和平里七区的住户欣喜地看到了上述这样一则通知。而事实上,办理居民健康卡只是北京市为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建设而采取的众多举措中的一个,其他诸如“药品销售零差率”等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展开。不过,与市民欣喜的心情相比,药品零售行业从业者的心情就轻松不起来了,有言词…  相似文献   

15.
罗力 《中国药房》2012,(48):4515-4517
目的:为完善全民“医保”和药品“零差率”销售等政策提供参考。方法:参考相关政策文件,分析目前全民“医保”和药品“零差率”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结果:我国贫富差距较大,“医保”制度应根据不同经济水平人群分类设立。短期来看,医疗费用减免可减轻费用负担,但长远来看将推动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医保”报销比例不宜快速提高,免费医疗更是不可取。医药分开、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短期内可降低药品费用,但从长期来看不能减轻人民群众药品费用负担。医药分开、药品“零差率”销售政策的出发点应当是解决医疗费用增长严控和药品产业大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控制医疗费用负担的同时,促进药品产业发展。落实前提是将医院原先获得的药品收益留在卫生系统。结论:可行的办法是成立药品招标配送中心,由该中心加价配送药品给各个医院,医院“零差率”销售药品。该中心加价所得药品收益纳入财政专项收入,并转拨卫生部门使用。  相似文献   

16.
鲁秀玲  赵志刚 《中国药房》2011,(48):4596-4599
目的:探讨北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零差率"政策实施的具体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对2007-2010年来《北京社区卫生服务基本用药目录》"零差率"药品的增补进行统计、分析;结合文献资料和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零差率"政策降低了药价,部分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在执行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完善政策和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分析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现状,总结实行药品零差率政策的主要做法以及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8.
公立医院改革推不动,转而从“药改”开刀,比如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将药品15%加价率变成零差率,医疗服务价格则继续管控.这样药价的上涨幅度能否控制住?取消药品加成是不是等于降低药费?一切都是未知数. 医改变“药改”,就是重回命令与控制,从去行政化变成了再行政化.废除药品价格加成管制、在医保机构与医疗机构之间建立契约化购买关系,才是降低药价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9.
信息集锦     
《中国药业》2009,18(18):15-15
基本药物制度为确保人民安全用药“保驾护航”;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将有效改变以药养医现状;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后企业宜及早布局;国家进一步加强对部分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的监管;辽宁本溪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吸引投资达121.7亿元;广东试点药品差别定价制度。  相似文献   

20.
钱颖波  匡宇洁  薛晓兰  钱雅妮 《安徽医药》2018,22(11):2262-2264
目的 探讨全科医生“零差率”药品应用情况及其对居民用药行为的影响。方法 整群抽样132名社区全科医生,给予自填式问卷调查,统计分析“零差率”药品相关知识掌握度及影响因素、“零差率”药品的主动性及因素以及“零差率”药品的可获得性情况。结果 所有132名全科医生“零差率”药品知识测评平均得分为(68.95±3.45)分,及格率为82.58%。“零差率”用药知识掌握程度与社区全科医生的性别、工作时间及专业具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科医生主动选择“零差率”药品的比率为91.67%,不主动选择“零差率”药品的比率为8.33%。日常诊疗时偶尔遇到常用药未包含在“零差率”药品范围内、经常遇到日常诊疗时遇到“零差率”药品断货情况、完全无法满足现有“零差率”药品对日常诊疗需要的满足程度及从“零差率”药品销售政策开始实施后,日常诊疗中可选择的药品种类无显著改变的比重最大。结论 社区全科医生对“零差率”药品相关知识的掌握度较高,在日常诊疗中“零差率”药品主动性使用的概率较高,对居民用药行为产生积极影响,但也应进一步解决实际使用问题,减轻药费而对患者造成的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