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了解特定人群DNA氧化损伤情况,比较肉类烧烤师、煎炸烹调师、面点师和一般服务员尿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方法用8-OHdG的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尿中8-OHdG水平,用苦味酸法测定尿中的肌酐,计算8-OHdG的肌酐校正值。结果肉类烧烤师、煎炸烹调师、面点师、一般服务员尿中8-OHdG水平分别为(16.24±3.56)ng/mgCr、(17.53±4.28)ng/mgCr、(11.65±2.45)ng/mgCr、(12.38±2.12)ng/mgCr。显示肉类烧烤师和煎炸烹调师的尿中8-OHdG水平高于面点师和一般服务员。且前二者的8-OHdG水平与其工龄有关。结论饮食业肉类烧烤师和煎炸烹调师尿中8-OHdG较高,应加强相应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2.
苯中毒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苯对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作用。②方法 应用姐妹染色单体交换 (SCE)技术 ,对 2 2例苯中毒病人和 30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SCE频率进行检测分析。③结果 苯中毒病人外周血淋巴细胞SCE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t=1 2 .6 9,P <0 .0 0 1 )。工龄 2~ 3年组病人SCE频率高于工龄 <2年组 ,差异有显著性 (t=2 .93,P <0 .0 1 )。④结论 长期接触苯可引起人体DNA损伤 ,SCE频率是一种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的敏感指标 ,有助于及早发现苯中毒病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微囊藻毒素-LR(MCLR)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DNA氧化损伤效应.方法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HPLC-ECD)和免疫酶染色法检测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结果 用HPLC-ECD法分析,低、中剂量组8-OHdG水平显略有增高趋势,高剂量组(100μmol/L)8-OHdG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用免疫酶染色法分析,各剂量组8-OHdG染色强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处理剂量与8-OHdG水平之间呈现剂量-反应关系.结论 MCLR引起人肝癌细胞DNA氧化损伤,HPLC-ECD法与免疫酶染色法所测损伤的趋势一致.免疫酶染色法能够更灵敏地检测DNA氧化损伤,可应用于人类疾病研究与环境监测.  相似文献   

4.
陈忠伟  赵丹  赵锦  彭绩 《中国热带医学》2009,9(7):1197-1198
目的了解健康人群尿样中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含量的正常范围。探索尿样中8-0HdG含量水平能否作为反映2型糖尿病患者DNA氧化损伤程度的直接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USA)检测健康人群和2型糖尿病人群干预前后尿样中8-OHdG的含量。结果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病例和2型糖尿病伴肾病病例尿样中的8-OHdG含量分别为(22.37±5.62)ng/mgCr和(23.80±7.58)ns/msCr,明显高于健康人的(15.74±6.10)ng/mgCr(P〈0.05)。且2型糖尿病伴肾病病例尿样中的8-OHdG含量要高于无并发症病例,各组病例干预后的尿样中8-OHdG含量均低于干预前的水平。结论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病例和2型糖尿病伴肾病病例的DNA氧化损伤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规范化的治疗、正确的饮食和运动指导,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DNA氧化损伤的程度。检测尿样中8-OHdG含量,对于预防、监测和控制2型耱尿病患者病情的发展,都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烹调油烟对职业接触者外周血微核及免疫功能的影响,从银川市兴庆区的20家饭店男性饮食从业人员中筛选出工种为烧烤或掌勺、工龄为3年或以上的加名厨师作为油烟接触组,选择4JD名不接触油烟并与油烟接触组年龄、烟酒嗜好等其他条件相近的宾馆服务员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率、唾液溶菌酶含量及血常规.结果 ,烹调油烟接触组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率(2.662±1.402)‰,高于对照组(1.775±0.987)‰(P<0.05);唾液溶菌酶的含量接触组[(14.180±10.581)μg/mL]与对照组[(18.551±9.437)μ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油烟接触组血白细胞、单核细胞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烹调油烟对职业接触者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对血常规也有一定的影响,但尚不能肯定有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方琼  邝浩斌  李德宪 《广东医学》2004,25(6):663-664
目的 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在判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病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83例SARS患者的临床资料 ,比较入院时外周血淋巴细胞在不同病情SARS患者中的表现 ,以及与患者住院时间和X线病灶吸收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淋巴细胞计数 <0 8× 10 9/L者重症占 89% ,普通型占 11% ,两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0 8× 10 9/L者在出现呼吸功能障碍以外并发症患者中占 6 4 % ,而在无呼吸功能障碍以外并发症患者中占 2 8%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淋巴细胞计数 <0 8× 10 9/L者在住院时间≥ 30d患者中占 5 7% ,而在住院时间 <30d患者中占 38%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X线病灶吸收时间 :淋巴细胞计数 <0 8× 10 9/L者平均为 (17 73± 6 30 )d ,淋巴细胞计数≥ 0 8× 10 9/L者平均 (15 77± 5 83)d ,差异无显著性(P >0 0 5 )。结论 SARS患者近半数外周血淋巴细胞下降 ,重症患者更为明显 ,可能与其出现细胞免疫功能损伤及损伤程度有关 ;SAR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下降者更容易出现呼吸功能障碍以外并发症 ;SARS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与其住院时间、X线病灶吸收时间之间没有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DNA氧化损伤标志物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酸(8-Hydroxy-guanin,8-OHdG)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7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73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7例正常对照的血清8-OHdG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焦炉逸散物(coke oven emissions,COE)中苯并[a]芘对焦炉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关系,寻找职业性肺癌的早期筛检指标.方法 分别选取炼焦和非炼焦工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个人职业暴露、年龄、性别、吸烟等信息,同时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评价外周血淋巴细胞DNA的损伤程度.结果 焦炉作业工人的DNA断裂程度随生产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其炉顶、炉侧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专业工龄10~年的工人DNA损伤程度远高于专业工龄0~年及5~年者(P<0.01).结论 单细胞凝胶电泳法能够快速、敏感地检测炼焦工人淋巴细胞的DNA损伤,提示该方法对检测环境致癌物和致突变物可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N -乙酰半胱氨酸 (NAC)治疗不同病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的疗效。方法  49例稳定期、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 (2 5例 )和对照组 (2 4例 ) ,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治疗外 ,加用NAC(每次 2 0 0mg ,3/d ,连用 2个月 ) ;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所有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结果 治疗前后比较 ,观察组稳定期、急性发作期DNA损伤明显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对照组稳定期DNA损伤程度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但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急性发作期DNA损伤程度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COPD患者体内存在氧化 -抗氧化失衡 ,抗氧化治疗可降低COPD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程度 ,急性发作期出现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8-羟基脱氧鸟苷(8-OHdG)在不同级别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不同级别胶质瘤组织中8-OHdG的表达,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胶质瘤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DNA氧化性损伤标志物8-OHdG在高级别(Ⅲ~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强于低级别(Ⅰ~Ⅱ级)胶质瘤,在不同性别、年龄的胶质瘤患者中8-OHdG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级别胶质瘤组织中的DNA氧化性损伤较低级别严重,8-OHdG可作为胶质瘤病理级别的辅助性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对于医院图书馆而言,传统医院图书馆不会消失且会长期存在下去;数字图书馆作为传统医院图书馆的补充,两者将共存互补,共同发展;医院图书馆将以复合图书馆的发展模式存在。  相似文献   

12.
髓室核固位体的烤瓷冠修复磨牙牙体缺损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利用髓室核固位体修复磨牙大面积缺损的金属烤瓷冠的五年临床治疗效果,确定该种修复方法的适应范围及探讨常见的失败原因.方法:选择牙冠大面积破坏并经完善牙髓治疗的磨牙108例,利用磨牙的髓室作为主要的固位型,制作核,在此基础上制作金属烤瓷全冠,分别在6月、5年定期观察.结果:108例磨牙残冠利用髓室核固位进行全冠修复,修复后咀嚼功能恢复良好,仅7例出现修复体脱落.结论:髓室核固位可以满足临床上磨牙大面积缺损的金属烤瓷全冠修复,从而大大减低了临床操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部队在各种“处突”及“灾害救援”行动中疾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以便在行动前及时做好卫勤保障准备,使部队防病治病措施迅速到位。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进行统计分类,计算疾病构成比。结果: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发生最多,占总接诊人数的27.29%,其次为呼吸系统疾病,占总接诊人数的21.98%,损伤和中毒占21.42%。传染病最低,显示出部队在抗洪抢险过程中有效地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结论:抗洪官兵的疾病谱显示多元性,各系统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呈现集中发病的特点。在有效控制传染病发病的同时,应加强对部队官兵卫生宣传及生活指导,同时对皮肤科疾病的预防工作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4.
医院门诊工作创新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笔者针对在我国卫生体制改革,医疗市场竞争的新形式下,从门诊服务的工作中理念、流程、模式、技术和环境创新5方面,阐述了当前形式下门诊发展与建设方向和目标,以及在管理工作中具体的实施方法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网络数据的优点,促进网络数据在现代医院统计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编程的方式从数据库提取数据,把数据转换为EXCEL形式并整理成符合医院发展需要又简单易看的统计表.结果我院利用网络数据,配合我院奖金二级分配、聘任制度改变的需要,形成各类统计表,并可网上查询,确保了竞争的公平性.结论网络数据的利用需要计算机工程人员的配合,怎样更好地利用网络数据是现代医院统计工作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社会现象文化基础的视角出发,对当前医患关系存在的“主体撕裂”“价值撕裂”“行为撕裂”现象进行了客观描述和分析,并据此对中国式医患冲突做出初步判断,明确从医学文化视角看,当前医患关系虽已“撕裂”,还未“断裂”,尚可“医治”.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唯物辩证的思想为指导,对当前医患关系冲突现象进行了医学文化基础原因的深入分析,认为医学文化的社会基础要素、医学文化的自身基础要素的内在冲突是我国医患关系恶化的重要因素.文章明确提出了医学文化的4个社会基础要素和9个构成要素的理念,并且提出了解决医患冲突、重建医患关系的“5个和谐”之道,以弥合医患裂痕,实现医患和谐.  相似文献   

17.
黄琦  林碧 《中国病案》2008,9(3):10-12
通过对病案信息质量监控方法的透视,分析病案信息在新形势下的突显作用,探讨当前病案信息监控问题,提出当今做好病案信息质量的四级监控方法:自我监控、科室质控、院级监控及病案科质控,以确保病案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20.
病案信息利用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病案利用的人员、内容、目的和手段等方面分析了新时期病案利用工作的特点,查找出影响病案利用的主要因素,提出应处理好病案利用与基础工作、安全保护以及保密的关系,并对如何做好病案利用工作提出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