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赵文灿 《现代实用医学》2009,21(9):1013-1013,1016,F0004
目的探讨阑尾黏液囊肿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阑尾黏液囊肿的临床与CT资料。结果CT平扫均表现为右下腹髂窝区圆形、椭圆形或管状囊性包块,囊内密度均匀,7例边缘清晰,1例边缘稍显模糊,2例囊壁伴有颗粒状或线条状钙化。6例行增强扫描,4例增强后囊壁可见轻度强化,2例囊壁未见明显强化。结论阑尾黏液囊肿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术前作出正确诊断可避免穿刺引流或术中破裂而引起腹膜假性黏液瘤。  相似文献   

2.
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腹膜假性黏液瘤CT表现的特点。方法7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腹膜假性黏液瘤患者共行8次CT扫描,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所有患者CT均显示密度不均匀腹水,肝脾表面贝壳样压迹,腹膜浸润,网膜增厚,其中3例示网膜饼表现,2例示阑尾占位性病变。其他少见征象包括钙化、分隔、黏液性团块、胸腔积液、输尿管扩张等。结论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放射科医师应提高对本病的认知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病理组织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总结18例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表现特点,并结合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CT影像主要表现为腹、盆腔内实质脏器边缘的扇贝形压迹 16 例;腹、盆腔内多房黏液性团块13 例 :大小多为0.5~8cm;团块内水样均匀密度,多发线样分隔影,分隔囊壁较薄9 例,增强扫描后分隔可见强化 ,2例可见分隔囊壁厚薄不均,但未见明确软组织结节影突入,3例黏液性团块囊壁可见散在钙化 ; 8例合并有网膜、肠系膜增厚,呈网饼状或种植性团块状改变 ; 2例出现肝脏内浸润性病灶 ; 3 例可显示原发病灶; 3 例表现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6 例合并有腹水,1 例伴发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和下胸壁胸膜肥厚。 结论: CT 检查对腹膜假性黏液瘤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关键词】 腹膜假黏液瘤 ;临床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MPR重建对腹膜腔囊性病变的影像诊断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例经活检及手术等病理证实的腹膜腔囊性病变的临床、病理及影像齐全的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并与病理对照,探讨其在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5例腹膜腔单纯性浆液或黏液性的囊肿,CT均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囊性包块.8例囊腺瘤或囊腺癌可见增厚的囊壁和结节.5例肠系膜囊肿发现囊肿与肠系膜根部相连.3例腹膜腔假性黏液瘤则在肝脏前、后间隙和结肠下间隙见多个有分隔状囊性肿块.3例腹膜腔囊性间皮瘤局限于下腹腔,壁稍厚,有强化.4例腹膜腔淋巴管瘤位于胃脾肾间隙和胃肝间隙.4例腹膜腔脓肿均有腹部手术和术后发热史.结论 多层螺旋CT扫描及MPR重建能清晰地显示腹膜腔囊性病变的部位、形态和范围,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组织学结果 进行对照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18例腹膜假性黏液瘤的CT表现特点,并结合病理进行分析.结果 CT影像主要表现为腹、盆腔内实质脏器边缘的扇贝形压迹 16 例;腹、盆腔内多房黏液性团块13 例:直径多为0.5~8 cm;团块内水样均匀密度,多发线样分隔影,分隔囊壁较薄9 例,增强扫描后分隔可见强化,2例可见分隔囊壁厚薄不均,但未见明确软组织结节影突入,3例黏液性团块囊壁可见散在钙化;8例合并有网膜、肠系膜增厚,呈网饼状或种植性团块状改变;2例出现肝脏内浸润性病灶;3 例可显示原发病灶;3 例表现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6 例合并有腹水,1 例伴发右侧少量胸腔积液和下胸壁胸膜肥厚.结论 CT 检查对腹膜假性黏液瘤有重要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腹膜假性黏液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 2017-03 ~ 2018-11 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 13 例腹膜假性黏液瘤病人,分析其声像图特点及临床特征。结果: 腹膜假性黏液瘤 病人的声像图均可探及腹腔、盆腔及肝脾周围大量液性暗区,液性暗区内可见大小不等的囊泡,内见密集点状、 条状分隔带,用探头轻轻冲击腹部可见飘动,呈特征性“礼花样”改变。结论: 腹膜假性黏液瘤的超声表现有其 特征性,利用这些特征诊断腹膜假性黏液瘤安全、有效、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腹膜假性黏液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阑尾黏液囊肿临床及病理表现与影像学特点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Pan WD  Xue HD  Qin MW  Zhao RG  Liang JX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33):2354-2357
目的通过对阑尾黏液囊肿临床表现、病理基础及影像学检查的分析总结,提高对本病诊断水平。方法总结北京协和医院1985年1月至2004年9月间收治经病理证实的阑尾黏液囊肿患者18例,其中男4例,女14例,男女比率1:3.5,年龄31—78岁,平均59.8岁,患者中11例行钡灌肠造影检查,其中9例行腹部CT扫描,有1例同时行CT结肠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检查。结果(1)临床表现:8例(44.4%)有右下腹疼痛症状,12例(66.7%)可触及包块。(2)影像学检查:10例钡灌肠显示盲肠末端充盈缺损,呈外压性改变,黏膜无破坏;8例CT显示右下腹囊性包块,75%可见囊壁钙化,1例结肠三维重建及仿真内窥镜可清晰显示病变在盲肠腔内外改变;1例腹膜假性黏液瘤显示腹膜腔大量分隔状黏液腹水。(3)术后病理检查:4例为单纯性黏液囊肿(22.2%),12例为黏液性囊腺瘤(66.7%),2例为黏液性囊腺癌(11.1%)。结论阑尾黏液囊肿具有4种不同的病理学基础,影像学表现有明显特异性,对临床的正确诊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张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4):1754-1755
目的:探讨腹膜假性黏液瘤的超声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选取11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腹膜假性黏液瘤患者资料,全部病例均行超声及病理学检查,分析其超声影像学特点。结果:11例腹膜假性黏液瘤表现为腹腔凝胶状腹水伴多发实性肿块,并可见散在点条状钙化,肝脏、脾脏边缘受压呈"扇贝样"改变。结论:腹膜假性黏液瘤在病变部位和病变形态上有其特征性的超声表现,充分认识其超声表现征象有利于超声诊断医师作出正确的诊断及临床医师正确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对女性盆腔囊性病变CT诊断的正确性。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女性盆腔囊性及囊实性病变97例,对其CT表现做回顾性分析。结果卵巢囊肿18例,巧克力囊肿11例,囊腺瘤29例,囊腺癌7例,畸胎瘤7例,卵巢转移瘤2例,子宫肌瘤囊变3例,子宫内膜癌、宫颈癌2例,异位妊娠3例,感染性包块9例,淋巴管瘤2例,腹膜后神经鞘瘤囊变2例,腹膜后平滑肌肉瘤1例,宫旁血肿1例。CT表现主要为囊性及囊实性肿块,其影像特征各具特色。结论 CT对女性盆腔囊性及囊实性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T对囊性血管淋巴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血管淋巴管瘤的CT征象及临床表现资料,4例均作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位于左前中上纵隔1例,左侧腹膜后3例。4例均表现为不规则低密度囊性包块,大小9.1 cm ×4.2 cm~21.6 cm ×8.1 cm,其内可见分隔、呈大小不一多房样改变,沿组织器官间隙生长蔓延。 CT增强扫描动脉期囊性包块内可见散在条索样及线样强化血管影,静脉期强化尤为明显,其内分隔亦不同程度强化。结论:CT对囊性血管淋巴管瘤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8,(2):186-188
目的:探讨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多层螺旋CT(MSCT)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19例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患者的MSCT影像学特点,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例位于右侧髂窝内;12例位于右下腹盲肠内侧,近段与盲肠相连,远端游离;1例肿瘤巨大,占据整个腹盆腔;1例原发灶破裂,形成腹腔假性黏液瘤。阑尾腔增宽,大小不一,病灶长径3~43 cm、短径1~23 cm;12例病灶呈圆形、椭圆形或长茄子状单房囊性改变,6例呈多房分隔样囊性改变,其中3例呈囊实性;囊壁厚度3~15 mm,5例囊壁见斑点状或条形钙化,4例病灶周围有炎症反应;增强扫描囊壁、分隔及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内容物未见强化。结论: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在MSCT上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2.
腹膜假性粘液瘤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腹膜假性粘液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10例腹膜假性粘液瘤的诊治经验。结果 :B超和CT检查均提示腹部包块呈不均质囊性和 (或 )不均质腹水。术前 8例患者行腹部包块和 (或 )腹水穿刺 ,抽出胶冻状液。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病理证实 8例肿瘤来自阑尾。 3例行根治性切除术 ,7例行肿瘤细胞减积术 ;3例术后辅予化学治疗。本组病人 3年存活率 70 % (7/ 10 ) ,5年存活率 4 0 % (4/ 10 )。结论 :腹膜假性粘液瘤术前诊断较为困难 ,腹腔穿刺抽出胶样液应首先考虑该病的可能性 ,B超和CT对诊断亦有帮助。根治性切除是治愈该病的关键。反复侵袭性切除并辅以放疗或化疗能明显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3.
王世鹏  张一贺 《甘肃医药》2013,(12):960-960,F0003
通过超声诊断的特征性表现,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利用超声检查对腹膜假性黏液瘤腹腔积液作出诊断.腹膜假性黏液瘤腹腔积液超声表现特征:内部透声差,呈团状或蜂窝状改变,无流动性,腹壁加压呈胶冻样,无肠管漂浮征.通过本病例超声波检查是诊断腹膜假性黏液瘤的重要方法,可以直观的显示其腹腔积液的性状,对腹膜假性黏液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林婷婷  董江宁  韦炜 《安徽医学》2012,33(11):1523-1526
目的探讨胰腺常见囊性病变的CT表现特征。方法结合临床病史及病理类型,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3月间共31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CT影像资料,其中包括假性囊肿14例,真性囊肿2例,浆液性囊腺瘤4例,黏液性囊腺瘤4例,黏液性囊腺癌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胰腺癌2例1例伴明显液化坏死,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胰腺假性囊肿12例发生于胰周,2例发生于胰腺实质内,呈圆形或椭圆形囊状低密度影;真性囊肿2例均发生于胰腺实质内,呈多囊状改变;囊腺瘤8例均位于胰腺体尾部,浆液性呈类圆形囊状低密度影,黏液性囊较大,可见条状分隔及斑点状钙化影;黏液性囊腺癌2例位于胰体部,可见壁结节;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位于胰腺体部,1例位于胰尾,均以囊性成分为主,边缘可见条片状软组织密度影及斑点状钙化影;胰腺癌2例,1例位于胰头部,坏死囊变区内见索条状软组织成分,1例位于胰颈部。结论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有很多共性,也有其各自的特征性表现,多层螺旋CT(MSCT)可以显示病变内部的细微结构,对胰腺囊性病变的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CT表现,提高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收集明确诊断的36例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卵巢囊肿12例,卵巢囊腺瘤10例(浆液性7例,黏液性3例),CT表现为囊、实性包块,部分(浆液性)分隔;盆腔囊性感染性包块7例,囊壁略厚、边缘毛糙;卵巢畸胎瘤4例,宫外孕3例,以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影,实性部分强化.结论 CT检查对女性盆腔囊性占位病变的定位、定性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阑尾黏液囊肿CT及X线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并分析20例经手术证实的阑尾黏液囊肿影像学特点和病理基础。结果:在20例病例中囊性包块有12例,其中软组织密度包块有8例。囊性包块表现为密度均匀,境界清晰的特点。CT值为5~48Hu,大小在5~8.5cm之间;增强扫描,结果显示,15例无强化,6例环形轻度强化。采用低张力加压钡剂灌肠表现出的是阑尾区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而且肠腔扩张,钡剂呈包裹状被均匀涂抹。结论:阑尾黏液囊肿,CT表现为囊性水样密度,合并感染者显示为软组织密度,增强扫描,结果是无强化或者是囊壁环形轻微强化。X线表现较钡剂灌肠较低,表现为阑尾区边缘光滑的卵圆形或圆形,周围钡剂涂抹呈线条状被包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女性盆腔良性囊性包块的CT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共28个女性盆腔良性囊性包块的CT表现,讨论其表现及特点。结果:25例28个病灶中,卵巢功能性囊肿6个,病理诊断黄体囊肿4个,滤泡囊肿2个,CT均诊断为卵巢囊肿;卵巢生殖细胞病变6个,病理诊断为成熟囊性畸胎瘤,CT诊断均为囊性畸胎瘤;良性卵巢上皮间质肿瘤2个,病理诊断为黏液性囊腺瘤,CT均诊断为黏液性囊腺瘤;子宫内膜异位囊肿7个,病理诊断为巧克力囊肿,CT诊断均为巧克力囊肿;盆腔炎性囊性包块5个,病理诊断其中2个为卵巢脓肿,3个为输卵管脓肿,CT诊断2个为卵巢脓肿,1个误诊为巧克力囊肿,2个误诊为卵巢囊肿;卵巢冠囊肿2个,病理诊断为卵巢冠囊肿,CT均误诊为卵巢囊肿。诊断正确率82%,误诊率18%。结论:女性盆腔良性囊性包块的CT表现,多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部分病变在CT表现上有重叠,诊断需结合其他临床特点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膜假黏液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病理诊断、发生及预后。方法:复习我院3例腹膜假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理组织重新阅片和分型,对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例腹膜假黏液瘤男女比为1∶2,腹胀、腹部包块、腹围增大为其主要临床表现;1例术前有单侧卵巢黏液病变史,术后2年体健;2例伴有阑尾黏液性肿瘤,1例术后21个月复发,后2例均表现为腹腔大量黏液和腹膜多发包裹黏液性肿瘤;减瘤手术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其他为辅助疗法。阑尾与腹膜假黏液瘤的发生可能有直接关系。结论:腹膜假黏液瘤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影像学和腹腔穿刺对诊断具有提示意义,目前的治疗方法有待于完善,病理类型和生长速度是预后的影响因素,应对其加强认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MSCT特征性表现及增强扫描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临床和MSCT资料,总结其CT特征。结果:10例患者中8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仅行平扫。10例均表现为腹膜后腹主动脉旁单发的类圆形囊实性肿块,左右侧各5例,直径约420 cm;10例肿块平扫密度不均匀,其内多发囊变(9例)、分隔(6例)及散在斑点状钙化(2例),增强后实性成分、囊壁及分隔明显强化,并可见迂曲强化的血管影,囊性成分无强化。结论: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增强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实性成分明显强化及囊变具有定性诊断价值,术前正确诊断对防止手术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研究》2008,(4):158-162
螺旋CT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右下腹疼痛的价值;MDCT血管造影评价膈下动脉的临床应用;腹膜假性黏液瘤CT诊断(附21例报告);MSCT血管成像对腹主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消化道携带海洛因的影像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