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正远程病理会诊的概念由美国病理学者Weinstein于1987年首次提出,指在相距较远的两地之间进行的快速病理诊断。随着数字切片扫描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远程病理会诊受到各医院高度重视,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快速发展起来,有效缓解了病理医师资源严重不足的现状。但目前远程病理会诊多以石蜡切片为主,术中冷冻切片远程病理诊断只在极少数医院的总院与分院或医院与个别  相似文献   

2.
病理诊断是疾病诊断的最后诊断,病理诊断决定了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的预测。但目前由于病理医生的短缺,尤其是基层医院病理医生的严重短缺,病理诊断水平的参差不齐,制约了基层医院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病理会诊是解决基层医院病理诊断困难的重要手段之一,但传统的病理会诊方式费时、费钱,效率低,上级医院会诊明确后,患者即从基层医院流失,不利于分级诊疗和基层医院的进步和发展。随着数字切片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传输速度的提高,远程病理会诊应用得到极大的发展,其应用日益广泛,可以解决组织病理学、术中冰冻切片及细胞学等远程病理会诊,还可进行远程教学。远程病理会诊及时、高效、灵活等优势确保了病理诊断质量,解决了基层医院病理资源短缺和病理诊断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同时对提高基层医院临床的诊疗水平和降低了医疗风险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目前很多大医院开展了数字化远程会诊,通过数字扫描仪将病理切片转换成数字切片,这种远程会诊方式方便快捷,但是仍有一些病例需要在加做免疫组化/分子病理后才能明确诊断,而很多基层医院无法开展这类项目,此时就需要患者将蜡块邮寄至上级医院加做检测项目进行邮寄会诊的方式来获得最终病理诊断结果。本院病理科充分发挥远程医疗优势,开通了病理会诊邮寄服务,不断探索和完善“智慧医疗+专人管理”邮寄会诊模式,提升邮寄会诊服务质量,最大限度降低患者的时间与路途成本,解决基层单位病理会诊难题。  相似文献   

4.
远程病理会诊的需求源于20世纪90年代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但病理专家们担忧,仅凭借对患者病例资料和由当地医师传发的若干切片图像解读做出的会诊意见,毕竟不等同于亲自对病理切片进行全面细致主动的观察;当地病理医生的切片技术和专业水平大大限制了其所传输的病理切片的诊断价值。病理专家进一步指出,从大体病理学到显微病理学、免疫病理学、远程病理学,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远程病理学必须有全景图像作为背景资料,使专家了解病理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仪的出现,病理切片图像信息能够通过全玻片数字扫描(Whole slide imaging,WSI)技术实现全数字化。WSI首先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开展病理远程会诊,但更重要的是可以和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结合开展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CAD)。病理图像的全数字化起步较晚,数字病理图像CAD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还只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但已是数字病理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随着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技术的结合,数字病理CAD研发将迎来快速发展期。本文将着重讨论CAD在未来数字病理临床应用中的发展阶段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传统光学显微镜技术,数字显微技术正带给病理学巨大的变革,由此衍生的数字切片技术为病理学拥抱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奠定了基础。病理学在疾病诊断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目前仍然是利用光学显微镜对细胞和组织的形态学信息辅以原位分子信息进行分析研究。数字显微设备可以对整张病理切片进行高质量全数字化扫描,形成数字切片后经计算机实现动态观察、并通过网络实现远程传输与共享等。数字切片可以集成到已有医院信息数据库,人们可通过内网或者英特网访问这些数据并用于教学、诊断、远程咨询等。组成数字切片的上亿级的离散像素的海量数据汇集让计算机图像分析和人工智能诊断成为可能。因此,充分利用日益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改变病理工作流程,极大地提升工作效率。而数字病理的普及还面临诸多因素的制约,包括标准化、网络安全、网络效率和法律法规等关键因素。随着这些问题的不断解决,全新的数字病理将带来病理学科一次技术上与应用模式的变革。  相似文献   

7.
全载玻片成像扫描(Whole Slide imaging,WSI)技术及其衍生的一系列数字病理技术和方法为改变传统临床病理诊断方法,探索计算机辅助临床病理诊断和提高远程病理会诊的学术培训交流创造了新的机会。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相信在今后病理日常工作中WSI技术将逐步替代传统切片的诊断地位。本文从临床诊断病理的角度出发,阐述数字病理的发展阶段、特点和面临的挑战,讨论今后数字病理在中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远程病理会诊中的图像处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视觉图像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在医院,医生通过观看B超、CT或MRI图像对病人的病情做出诊断;病理医生则依据光学显微镜下病理切片图像作出诊断。传统的病理会诊主要是病理切片的会诊,有两种方式:1.异地邮寄病理切片,请病理专家会诊,再将病理诊断报告寄回;2.本地区患者直接持病理切片到专家处会诊,这样既烦琐又延误患者治疗时间。前者会诊费时,病人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能否象传送电视图像一样,直接将病理切片图像传送给专家会诊呢?在国外已做过这方面的偿试,并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由于专家会诊观看的是电…  相似文献   

9.
解建军  周小鸽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3):237-237,i0020
我院最近收治1例儿童肺肿块患者,由于基层医院病理医师对此类疾病认识较少,致诊断及鉴别诊断困难,遂采HE染色显微镜下图像11幅,上传至中国病理学网远程会诊栏目中,请全国各地网友进行讨论分析.先后有28位病理医师发表各自意见,其中Arhus医师对此例进行了特别关注,他结合本例HE切片以及免疫组化染色特点,重点讲解了诊断及鉴别诊断,使各位病理医师对此类病变有了深刻的认识,现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肾脏肿瘤的病理学诊断途径。方法:6例肾脏肿瘤分别进行远程会诊和读片会诊。结果:6例肾脏肿瘤的远程会诊和读片会诊意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远程病理会诊可以作为基层医院病理医生一条方便、快捷、可靠的诊断、学习途径。  相似文献   

11.
在医院医护人员进行病理会诊切片时,如果出现病理切片质量不符合相关要求、不能进行病理会诊的情况时,会直接导致本次切片会诊结果作废,导致会诊结果出现偏差,无法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治疗工作和护理工作。而在相关的调查研究中,本文发现病理会诊切片,时常出现一些切片质量不符合会诊的相关要求的情况,为医护人员进行病理诊断带来较大的困扰和问题。对此,本文将结合病理会诊切片出现的问题,对如何处理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病理会诊的病例在各大医院呈明显上升趋势~([1,2]),病理会诊切片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病理医师进行病理诊断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医疗风险不断增大,医疗纠纷逐年增多,病理会诊切片在医疗纠纷中的作用引起了病理医师更多的关注,也得到人们的重视~([3])。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会诊切片出现各种问题,在此与同行们一起进行交流和探讨。1 病理会诊切片出现的问题1.1 质量问题会诊切片上常会出现组织部分掉片、皱褶、  相似文献   

13.
远程病理会诊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远程病理学 (Telepathology)是指在异地之间共同进行的病理学实践 ,包括病理会诊、病理学教育、学术交流等 ,这些活动主要通过远程多媒体通信技术得以实现〔1〕。1 设备和通讯线路远程病理会诊所需要的设备并不多 ,只要申请会诊方和接收方各有 1台带有调制解调器的个人计算机 ,加上通信线路连接就可以进行。申请会诊方所需要的计算机要求较高 ,需要配有显微镜、彩色摄像头 (CCD)、图像采集卡等设备。目前国内医院病理科配备的病理图像分析仪就可以用于远程病理会诊。通信线路的连接种类有普通电话线、DDN专线、综合业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全切片扫描图像技术在浆膜腔积液细胞块初始诊断中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015年1~12月318例浆膜腔积液细胞块病理资料,采用优纳第四代全自动数字切片扫描系统扫描玻片,存入电脑。所有玻片均由同一位病理主治医生独立重新阅片分析。观察者先进行原始玻片传统光学显微镜判读,5周后再于电脑上判读数字切片。阅片结束后,计算分析光学显微镜上判读与电脑数字切片判读的的可重复性。结果 全切片扫描图像诊断与传统光学显微镜诊断的,Kappa值0.91。所有的诊断差异性出现在可疑肿瘤病例,在良性与恶性病例之间没有诊断差异性。结论数字切片扫描图像技术可用于细胞块初始诊断。  相似文献   

15.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通信技术开展远程病理诊断已20a余.但电镜超微结构病理远程会诊方法的研究和开展目前尚未见报道。本文介绍一种利用互联网“中国远程病理中心”网站进行疑难肾病的超微病理远程会诊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讨论肾脏疾病远程诊断的情况,并与心、肺、消化和肝肿瘤科4科作比较。资料与方法:从3158例进行远程会诊的病例中,随机抽取1600名,用均数计算和卡方检验,分析其中86例肾脏疾病的远程会诊情况。结果:远程会诊的病种几乎涉及所有肾脏疾病,患者平均年龄较小但年龄分布与住院病人一致,会诊所附检查资料多可化为文字类型,会诊目的绝大多数是要求明确诊断(73.2%)和提供治疗方案(93.0%),服务方专家则对原诊断和(或)治疗提出修改意见或提供新的诊疗计划,结论:肾脏疾病远程诊断已经成熟并在临床发挥了巨大作用,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肾脏疾病的远程病理诊断及血透病人的远程监护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长期的病理检查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外院会诊的蜡块和切片。其中不乏真正意义上的疑难病例,而因技术上处理不当,造成切片质量欠佳影响原单位诊断的也占相当比例。据统计,近年我科平均每年接受外院会诊约2350例,其中存在质量问题的蜡块及切片940例,约占总数的40%左右。其中蜡块处理欠佳337例,切片不全或掉片245例,染色失败209例,其他综合问题149例。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误诊率,确保病理诊断的准确率,我们对影响病理诊断的会诊蜡块和切片重新制作,着重对处理失败或存有缺陷的外院会诊蜡块和切片进行纠正或改善,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信息技术在病理学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位病理学者日常所做的工作基本上是对外科标本进行大体观察,以及对H.E染色切片的分析并作出诊断。目前,许多其它的图像,包括荧光显微观察、电镜图像、流式细胞组方图及分子生物学实验等目前已逐渐被我们所采用。不过,即使综合上述内容,最终的报告(诊断)依然是文字描述性的,这样将原始的形态学特征反映给临床医生,假如在进行临床病理讨论时,也多半是将原始的切片有选择地(往往人为地)捕获几个视野通过幻灯方式公布于众;当进行异地会诊时,即使带足了切片去有时会因时间耽搁而耽误了病人的及时治疗。令人振奋的是,通过计算…  相似文献   

19.
为促进基层医院病理科的发展,落实优质医疗资源有效下沉,推动分级诊疗体系建设,解决基层医院疑难病理诊断问题。通过数字病理切片扫描,上传,平台管理及病理专家的阅片及诊断报告的发出,完成远程病理会诊过程。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基层医院疑难病理诊断问题,使很多的治疗可以在基层医院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0.
远程病理学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 《浙江临床医学》2004,6(7):633-634
远程病理主要是指在异地之间共同进行的病理学实践,包括会诊、教学、科研及学术交流等,其活动主要通过远程多媒体计算机通信技术得以实现[1].作为一个新兴的概念,远程病理对于诊断病理学的发展,特别是各医院病理科人员的交流和学习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工作习惯和理念的影响,以及网络传输技术的束缚,让远程病理这一概念进入所有病理工作者的思想是不现实的.因此,在现阶段远程病理的意义等同于远程会诊,形式也多以Email、BBS等为载体的静态图片的传递交流为主,且会诊结果一般只作为参考,所以在目前尚未作为常规病理工作开展和应用.远程病理学在当前开发和利用的主要功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