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早产儿因关闭动脉导管的结构发育未臻成熟,出生后很多未能及时关闭,引起左向右分流而致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据统计出生体重低于1200g 的早产儿,导管开放占50%~85%,在1750g 以下者,约有45%导管未闭。因此对早产儿的动脉导管未闭应给予高度重视。1.临床表现决定于左向右分  相似文献   

2.
正1前言动脉导管是胎儿时期肺动脉与主动脉间的正常血流通道。胎儿出生后,肺膨胀并承担气体交换功能,肺循环和体循环各司其职,导管可在数月内因废用而闭合,如1岁后仍持续不闭合,即为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1]),其可单独存在或与其他任何形式的先天性心脏病并存。PDA最常合并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及  相似文献   

3.
杨杰  逯军  杨兴季 《山东医药》2001,41(9):55-56
动脉导管为胎儿时期降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正常通道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 10~ 15小时 ,由于动脉导管管壁肌层收缩 ,管腔在功能上消失 ,达到功能性关闭 ;3个月内进行性纤维化形成纤维索 ,完成解剖学上的重构 ,使管腔永久性闭合 ,达到解剖学上的关闭。如关闭机制异常使导管延迟关闭 ,即为动脉导管未闭。其诊断的主要依据为临床表现 (呼吸困难、持续性杂音、心前区搏动弥散、心脏扩大、肺充血 )和超声心动图改变 (左向右分流 )。该病在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畸形中多见 ,尤多见于早产儿。患儿动脉导管不能形成解剖学上的永久性闭合。初期导管壁肌层…  相似文献   

4.
自1975年在先天性心脏病婴儿使用前列腺素E_1(PGE_1)和 E_2(PGE_2)保持动脉导管开放以来,发现不同婴儿其动脉导管对 PGE 的反应性有所差别。本文对15只妊娠晚期的羊羔进行了实验室研究,旨在探索调节动脉导管对 PGE 反应能力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1978年Mc Grath首次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描述寂静的动脉导管未闭(silent PDA)。新生儿的动脉导管(DA)位于降主动脉的前侧方,以锐角30°~35°自降主动脉发出,大多向右侧转向肺动脉,以钝角110°~120°进入肺动脉。新生儿期的DA约长7~11mm,足月儿的DA中段约为4~5mm,其终未端为7~8mm。该文应用心血管造影方法研究动脉导管的血流动力学及其与降主动脉和肺动脉成角间关系,以及与可闻及的心脏杂音间关系。 方法 15例寂静PDA和15例存在连续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纯肺动脉瓣狭窄(pulmonary valve stenosis,PS)胎儿的产前超声特征与出生后的临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单纯PS,并随访至出生后的58例胎儿的产前、产后临床资料。结果 PS胎儿产前超声特征为肺动脉瓣增厚、回声增强、开放受限伴瓣口流速增快,还可有不同程度的伴发征象,如四腔心不对称、三尖瓣反流、动脉导管(ductus arteriosus,DA)血流逆向灌注肺动脉等。根据产前超声心动图特征将58例PS胎儿分度:轻度20例、中度24例、重度14例。58例PS胎儿出生后超声心动图证实52例存在不同程度的PS,其中重度PS与出生后分度诊断一致率最高,轻度PS次之,中度PS最低(P0.05)。随访至生后1年,患儿的存活率为93%(53/58)。结论肺动脉瓣流速增快是PS胎儿的主要诊断依据,但不能反映胎儿期PS的严重程度;DA血流逆灌注是胎儿重度PS的特征性声像。胎儿单纯PS的整体预后较好,即使是重度PS,在有条件的医院分娩,也可以有好的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Envoy DA远端通路导管在颅内血管内治疗通路建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神经介入科连续使用Envoy DA导管,行症状性颅内动脉硬化性狭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硬脑膜动静脉瘘及颅内动静脉畸形血管内治疗通路建立患者42例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Envoy DA导管到位血管的部位及手术相关并发症等。结果:42例患者中,未破裂颅内动脉瘤29例,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10例,硬脑膜动静脉瘘2例,颅内动静脉畸形1例。Envoy DA导管到达颈内动脉岩段垂直段24例(77.4%),岩段水平段3例(9.6%),鞍前段2例(6.5%),海绵窦段2例(6.5%);后循环病变100%到位于椎动脉V2段及以远部位。2例DAVF及1例AVM Envoy DA导管到位于颈外动脉起始处。术后出现1例非导管相关的缺血并发症。4例(9.5%)因Envoy DA导管在颈内动脉操作时出现痉挛,术中观察5 min后,血管痉挛完全缓解。结论:Envoy DA导管可安全建立颅内血管疾病的通路建立,为颅内不同血管疾病血管内治疗提供了稳定和安全的操作路径。  相似文献   

8.
背景一般认为,动脉导管于出生后10~18 h内大多功能已经关闭,未及时关闭的,以后仍有自闭的可能,现今临床上大多采用出生后3个月、6个月或一年仍未闭方认为是临床上的动脉导管未闭(PDA)。由于对此疾病诊断时机的不统一性,导致在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流行病学监测、调查研究中,出现不同研究间PDA的发病率相差悬殊的问题,严重影响对该疾病研究工作的进行。目的探讨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PDA的诊断时机,以便进行疾病发病率的比较研究。结果 Gentile等应用脉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几乎50%的足月儿的动脉导管在出生24 h内功能关闭,90%在48 h内,100%在72 h内功能关闭。健康未成熟儿(胎龄≥30周)的动脉导管可在出生后第4天关闭。另有生理方面研究表明:出生10~18 h导管中基本无血流通过,15~21 d已在结构上堵闭不通。讨论根据对目前动脉导管未闭在解剖、生理、临床方面的研究结果的综合,为了更深入地研究PDA的流行规律,建议在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中,PDA的诊断应于出生后1个月为宜。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早产儿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床旁外科手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43例层流病房行床旁动脉导管结扎(或钳夹)术的手术过程及术后转归进行总结。结果:接受床旁动脉导管结扎(或钳夹)术的手术的早产PDA患儿共43例,男性28例、女性15例,胎龄26~34 w,出生体质量0.75~2.31 kg,平均1.44 kg。其中低出生体质量22例、极低出生体质量18例、超低出生体质量3例。手术时患儿年龄为3~30 d,平均7.2 d,体质量和出生体质量无明显差别。43例中有39例使用异丁苯丙酸治疗失败,4例因伴有严重出血倾向未予异丁苯丙酸而直接手术治疗。39例药物治疗的患儿中,治疗前均未发现药物治疗禁忌,但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肺出血、颅内出血及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或者无效,而改行外科手术。术前43例中40例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术前呼吸机治疗时间最长29 d,其中8例病情突然恶化行急诊手术。术后1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所有患儿无术中死亡、无术中大出血等并发症。4例(9%)术后不能脱离呼吸机而死亡,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或内科药物治疗禁忌的早产儿PDA,行床旁动脉导管外科结扎(或钳夹)术是治疗早产儿PDA的相对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PDA)是常见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其发病率占先天性心胜病的10%-21%,每2500-5000例存活新生儿中即可发生1例。女性多见,男女比例约为1:3[1-2]。动脉导管是胎儿时期降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正常通道,正常新生儿的动脉导管在出生后即开始发生收缩,在24~48小时内实现功能性闭合。过去外科开胸手术是治疗该病的唯一方法,随着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早期诊断、药物干预和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其中经导管介入治疗已逐步成为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的重要治疗方法并趋于规范化。本文对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诊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