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家庭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均呈上升趋势。因此指导患儿家长进行哮喘患儿的家庭护理,使哮喘儿童避免或减少发作,是十分必要的。1 进行哮喘的管理教育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哮喘患儿及家长的健康宣教,护理指导,减少儿童哮喘发作次数。方法: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入院宣教,日常生活护理,讲解哮喘相关知识,做好哮喘日记等方面进行指导。结果: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对哮喘患儿进行有效的健康宣教,护理指导,能够减少哮喘发病次数,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庞丽红 《包头医学》2012,36(4):248+221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在哮喘患儿干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护理人员用患儿及家长易懂的语言进行强化教育,使其树立健康观念,减少住院次数。结果:健康教育在缓解儿童哮喘发作中起到重要作用。结论:对哮喘患儿进行健康指导,明显减缓哮喘患儿的发作次数,减少急诊次数,以降低住院率。  相似文献   

4.
刘常青 《吉林医学》2010,31(28):5041-504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及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对56例曾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的患儿采用语言教育和书面教育相结合的方法,向患儿的家长详细介绍支气管哮喘的诱因、先兆症状、按时用药、体格锻炼、预防措施及定期复查的重要性。结果:复查率为100%,除6例患儿家长未正确执行出院指导,其余患儿的发作次数和发作程度明显减少。结论:对患儿家长实施健康教育,使他们掌握相关的医学知识,调动其参与治疗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对2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及家属采取语言教育、示范性教育及文字教育等方法讲解小儿支气管哮喘基础知识,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结果通过科学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的实施,使患儿及家属对支气管哮喘有了正确认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预防,达到减少哮喘的发作,维持长期稳定,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结论通过护理和健康教育,使支气管哮喘患儿得到了更好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国内外报道均呈上升趋势。因此指导患儿家长进行哮喘患儿的家庭护理,使哮喘儿童避免或减少发作,是十分必要的。l进行哮喘的管理教育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它会伴随患儿一生,给患儿和家属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但是,只要进行正确的治疗,加强预防,症状则可以消失,并保持患儿病情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因此,积极进行宣传教育,使患儿及其家长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了解哮喘的预防方法,熟悉不同药物的作用及正确的用法,从而达到使哮喘息…  相似文献   

7.
刘玲  刘怡  刘向东 《黑龙江医学》2002,26(12):950-950
本文通过对 4 1例哮喘患儿家长进行系统管理指导 ,观察管理指导前后哮喘发作次数和最大呼气流量 (PEF) ,表明经过管理和指导后 ,患儿家长能够正确认识疾病 ,使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 ,PEF有显著变化 ,肺功能有显著提高。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 1999- 0 1~ 2 0 0 0 - 0 1住院的哮喘患儿 ,全部符合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制订的诊断标准。其中 ,男 2 3例 ,女 18例。年龄最小 8个月 ,年龄最大 7岁 ,平均年龄 3 9岁。2 方法2 1 系统管理对 4 1例哮喘患儿建立哮喘病历 ,每 2周或每月进行随访 ,调整用药剂量和错误吸入方法 ,指导如何避免…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患儿的家庭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做好哮喘患儿的家庭护理 ,避免或减少发作 ,一但发作能得到及时治疗 ,对于患儿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1 进行哮喘管理教育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甚至会伴随终身 ,给患儿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精神、经济负担。但是只要治疗及时 ,护理得当 ,则症状可以控制 ,并保护患儿长期相对稳定。因此要进行极积的宣传、教育 ,使患儿家长正确掌握哮喘的预防 ,自我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及正确用法 ,极积进行家庭护理 ,使哮喘症状得以控制或减轻 ,以达到无需急诊看病或住院的目…  相似文献   

9.
陈素敏 《河北医学》2013,19(4):629-631
目的:探讨对家属的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将我科住院的8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属以不平衡指数最小的原则,分入健康教育组和常规组,每组均为40例。健康教育组于住院期间针对家属进行哮喘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出院后仍定期进行随访和健康指导。常规组于住院期间对家属予以常规护理指导。两年后,通过出院记录和随访,比较两组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例数,哮喘完全控制率,及再住院治疗情况。结果: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健康教育组患儿哮喘完全控制率(95.0%)高于常规组(37.5%)(X2=11.3,P〈0.01);健康教育组患儿哮喘急性发作率(2.5%)低于常规组(32.5%)(X2=12.5,P〈0.01);健康教育组患儿再住院率(2.5%)低于常规组(32.5%)(X2=12.5,P〈0.01)。结论:加强对支气管哮喘患儿家属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采取科学的防治和护理,可以有效控制支气管哮喘患儿的急性发作次数,使哮喘得到有效的控制,降低再住院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有效的家庭护理指导,减少儿童哮喘发作次数。方法:对家长进行心理护理,同时讲解哮喘有关知识,做好哮喘日记等方面进行指导。结果: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有效的家庭护理指导能够减少患儿发病次数,控制哮喘发作,提高哮喘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减少小儿哮喘夜间发作次数,对患儿夜间发作的高危因素进行干预,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的小儿哮喘患儿76例,对患儿发作的时间及发作的诱因进行分析,加强了护理措施,采用自体对照研究,比较护理措施实施前后患儿白天及夜间哮喘发作次数.结果 47例昼夜均发作型与29例纯夜间发作型患儿在入院初48h共哮喘发作数分别为59与31例次,平均发作1.18次,经过治疗与针对性的护理,患儿在出院前48h发作次数分别为9次与4次,较入院初分别下降84.75%、87.10%,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哮喘的治疗需要药物与护理相结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针对哮喘高发时间段,加强夜间观察,同时对哮喘发作的诱因进行控制,落实各种基础护理与心理干预,做好患儿及与家长的健康教育,是减少哮喘发作次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以气道的变应性炎症和高反应性为特征,与过敏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咳嗽,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加剧,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小儿哮喘在1岁~6岁发病率高,多发生在3岁以内,春秋季节发病率高.近年来,通过对哮喘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使哮喘的发病率大有下降,住院病人康复快.现结合本人的临床实践,提出如下指导. ……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缓解儿童哮喘发作的影响.方法:将80例住院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系统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及住院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出院后1年内哮喘发作次数和平均住院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减少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次数和再住院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如何指导家长进行哮喘患儿的家庭护理,避免或减少哮喘发作、一旦发作能得到及时治疗,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就哮喘患儿的家庭护理提出相应对策: 1 进行支气管哮喘的长效管理  相似文献   

15.
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出院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淼芹  邹光琼  胡建平 《四川医学》2002,23(8):880-880,F003
健康教育作为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贯穿于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支气管哮喘 (简称哮喘 )是由于过敏或非过敏因素引起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和气道高反应性 ,哮喘的治疗是长期过程 ,而哮喘的非急性发作及缓解期治疗主要是在家庭进行 ,对哮喘病人给予出院指导已成为一项重要措施。 1998年 10月以来 ,对 4 5例哮喘急性发作住院病人开展出院指导 ,现将结果及体会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观察组 :1998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2月因哮喘急性发作而入院的病人 4 5例 ,男 18例 ,女 2 7例 ,年龄 2 1~ 6 3岁。入院前未接受过对本病正…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有效的家庭护理指导,减少儿童哮喘发作次数。方法:对家长进行心理护理,同时讲解哮喘有关知识,做好哮喘日记等方面进行指导。结果:患儿哮喘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结论:有效的家庭护理指导能够减少患儿发病次数,控制哮喘发作,提高哮喘惠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哮喘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与指导,使患儿及家长掌握哮喘的防治知识,从而减少和控制哮喘的发作.方法:应用观察法和交谈法根据哮喘的特点、病情轻重、不同心理状态及年龄特点分别指导,通过口头、书面、宣传资料等对106例哮喘患儿及家长进行调查,掌握全部患儿心理特点,并依此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予以对症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患儿及家长均不同程度地掌握了哮喘的防治知识,提高了自我保健能力.结论:做好患儿及家长的心理护理,提高他们的应激能力,让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减少患儿急性发作次数,缩短治愈时间,提高哮喘的防治效果,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哮喘是一种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梗阻性的呼吸道疾病.此病根治有很大困难,我院对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的185例哮喘患儿及其家长,于哮喘缓解期内实施康复指导及护理,使哮喘缓解期患儿的年发病次数明显减少,发作程度明显减轻,对监测、预防哮喘发作起到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余晓芳 《农垦医学》2006,28(4):307-309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变态反应性疾病,近年来,哮喘的患病率、发作的严重程度、病死率均有上升趋势,患病率各地报道不同,约1%-5%,我国的患病率近1%。本病初次发作可在任何年龄,多半在12岁以前发病。因此,指导患儿家长进行家庭护理,使哮喘息儿避免或减少哮喘发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许群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2):317-318
目的 探讨利用简易峰流速仪指导患儿在家进行自我监测最大呼气流量对预防哮喘反复发作的作用.方法 将20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A、B 2组,每组100例,A组为指导组,B组为对照组.2组患儿按常规每天早、晚定时吹峰流速仪,监测患儿最佳值与警戒值,指导患儿用药,A组患儿加强监督检查患儿用药操作方法 .结果 A组患儿在峰流速值达到警戒值时,及时纠正用药操作方法 后,均未引起哮喘发作;B组有74例患儿在峰流速值达警戒值时,未及时纠正用药操作方法 ,均有不同程度的哮喘发作,与指导组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指导患儿进行自我监测最大呼气流量,来提供哮喘发作的警报,及时指导患儿用药操作方法 ,对预防哮喘发作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