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门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门诊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的架构,开发了集病人流量监测、诊室管理、考勤管理、分诊管理、绩效管理、费用统计、评价管理及通告管理等8大功能于一体的门诊一体化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实现了门诊资源的实时调控与管理,有效地提高了门诊工作效率,并为兄弟医院开发和应用同类系统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健康管理的定义、早产儿健康管理的管理者、管理方式、管理内容、管理效果及相关测评工具,并阐述了国内早产儿健康管理发展趋势,为国内开展早产儿健康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行为指导。  相似文献   

3.
我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立了一个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局域网,首期开发了门诊收费管理、门诊药房管理、住院病人管理、病房药房管理、病案管理、医学统计、药品库房管理等7个子系统,并且介绍了这一建设过程中在总体设计、组织实施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高压氧舱的全面管理,从人员管理、制度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患者和陪护管理、运行管理、感染管理、耗材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制定《质量管理方法推进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多层次的全员精细化管理质量文化培训,应用正确、适宜、实用、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对医院实际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改进.使精细化管理真正成为医院质量管理的有力推手.应用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和工具,增强了医院质量管理的科学性,促进了医院质量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提高了医疗质量,增强了医院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首先简述了医学装备新的发展形势,提出了在新的形势下,医学装备也应有新的管理理念。并从管理定位、管理职能、维修管理、资格准入、人才管理、清廉作风等方面对新的管理理念发表了自己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7.
于建中 《卫生软科学》2004,18(3):129-130
分析了知识管理与医院创新的关系 ,重点介绍了知识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意义、作用 ,阐明了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创新 ,只有创新 ,知识管理才有发展 ,才能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同时介绍了知识创新、服务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以及管理思想和管理机制创新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8.
肉品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探讨了肉品的质量管理,内容包括原料管理、工艺管理、设施管理、产品管理及流通管理。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医院科研项目管理的现状和全过程管理的必要性,梳理总结了医院基于科研项目申报、项目立项、项目验收全过程管理经验,围绕科研项目技术指标管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科研项目成果管理3个方面剖析科研项目管理策略;建立了系统、全面、可行的医院科研项目全过程管理体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公立医院如何创新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公立医院管理观念滞后阻碍了管理创新,体制落后束缚了管理创新,机制僵化影响了管理创新.公立医院只有坚持从思维现代化、体制的完善、方式科学化、机制高效化、行为法制化和服务品牌化等方面,进行公立医院管理创新,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持续的管理创新中保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设计一套医用耗材管理系统,实现医用耗材的精细化管理。方法:通过分析医用耗材的具体管理流程,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划分,对主要功能模块进行阐述,利用C#语言及Oracle数据库实现各项功能。结果:该系统实现了医用耗材的基本信息维护、出入库管理、高值耗材管理、采购管理、查询统计等信息化管理。结论:该系统的使用规范了医用耗材的管理流程,实现了医用耗材的全程追溯管理,为医用耗材的安全有效使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曹雪莉 《中国卫生产业》2020,(3):107-108,111
目的分析护理分级和标识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该院ICU于2018年6月开始在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研究组),与2018年6月前在护理管理中的常规护理管理(参照组)进行对比观察与分析,两组各选择77例ICU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两组的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管理后的管理质量评分、护理人员对管理的满意度评分、患者满意度评分、ICU护理管理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ICU进行护理管理中给予护理分级及标识管理的管理效果较为显著,能减少管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ICU管理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初中生时间管理的特点及与学习倦怠的关系。方法采用《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及《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调查了814名初一至初三的学生。结果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时间管理倾向各维度在年级、学业成绩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上只有时间监控观和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存在差异,而时间价值感和时间效能感不存在差异。初中生时间管理倾向的3个维度与学习倦怠的3个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时间管理倾向在性别、年级、学业成绩上存在显著差异,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习倦怠呈显著负相关,时间管理倾向得分越高者,学习倦怠越轻,反之则学习倦怠越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底线管理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成绩及住院、出院满意率作为对照组,选取2012年7月—2013年7月实施底线管理后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成绩及住院、出院满意率作为观察组,对底线管理前后护理质量管理考核成绩、患者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底线管理后,护理安全管理、消毒隔离管理、抢救物品管理均有所改善。患者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底线管理有助于强化护理安全意识,提高护理质量水平,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在样品管理中使用的重要意义。方法建立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系统与实验室实现内部局域网连接,各实验室将采集HFMD的样本信息、流行病学、临床信息和实验室检测信息登录系统,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系统有效的管理、分析HFMD样品及相关信息,加快数据传送的速度并建立了一个准确、畅通、简便的信息交流渠道。结论标本管理系统按照标准化实验室管理规范,可全面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杜绝了人为的管理缺陷。加强了样品在接受、存储、处理等环节上的质量管理,确保了样品和实验结果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相似文献   

16.
制剂室药品生产偏差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药品生产质量水平,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分析制剂室生产药品过程中偏差处理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管理建议。结果制剂生产过程中偏差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偏差管理认识不足;偏差管理培训不到位;偏差管理程序制定不合理;纠正预防措施不全面等。结论制剂生产单位偏差管理建议:提高偏差管理认识;加强偏差管理培训建立科学的偏差管理程序。  相似文献   

17.
曾雪梅  陈媛  陈冰  刘晓宇 《现代保健》2014,(22):140-142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五常法”的原理,制定审核表,对手术室的环境、物品设施及护士的言行进行规范化管理,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考核。比较实施“五常法”前后手术室管理的质量。结果:实施“五常法”后,物品、器械、仪器和急救物品的准备完好率均明显优于实施前,取物品和补充物品所需时间较实施前也相对减少,手术科室的医务人员及患者对手术室工作人员的满意度也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五常法”管理,能提高护士的管理意识,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病案信息质量管理对医疗质量的管理效果。方法抽取医院2017年6月—2019年5月收治96份患者病案进行管理分析,以医院强化病案管理质量时间2018年6月为分界点,将患者分别纳入管理组(n=50)和对照组(n=46),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方式,管理组实施病案信息质量管理,比较两组的管理质量、管理问题发生率和医院管理人员对管理方式的满意率。结果(1)管理组三项质量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管理组问题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28.26%),管理组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满意率比较,管理组为98.00%,对照组为78.2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5),管理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病案信息质量管理,相比与传统的常规管理方式,取得的医疗方面管理质量更高,利于促进医院实现档案管理的持续改建,对建立现代化高效档案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实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社区医疗为核心的多学科合作综合COPD管理模式对COPD稳定期患者依从性、临床症状控制及急性发作频率的管理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6月期间签约家庭医生的COPD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综合管理组和常规管理组,每组各30例。综合管理组实施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COPD慢病管理模式,并选择同时期未实施慢病管理模式的COPD患者30例为常规管理组。不同管理模式实施24个月后,对患者及其家属依从性、BODE指数和急性发作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干预2年后,综合管理组30例完成随访,常规管理组3例失访;综合管理组戒烟、合理用药、合理运动依从性、6 MWT和FEV1%pre均高于常规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ODE指数分别为(2.87±1.25)和(3.37±1.88),综合管理组低于常规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第2年,综合管理组人均急性发作次数和住院天数分别为(2.14±0.22)次和(6.51±2.62)天,均低于常规管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社区医疗为核心的多学科合作综合COPD管理模式可行,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实施数字化管理对门诊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的门诊药房管理与发放情况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管理模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使用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100例,实施数字化管理措施)。对两组的药物盘点时间、破损率、患者取药时长进行收集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门诊药房药品管理账实相符率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破损率及患者取药时长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门诊药房药品管理与发放实施数字化管理能有效改善账实相符率和破损率,提高了门诊药房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失误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