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遵义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流行趋势,为采取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1995-2009年遵义市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遵义市1995-2009年共报告HIV/AIDS病例510例,其中AIDS患者94例,死亡80例.年龄以2...  相似文献   

2.
徐智 《卫生软科学》2014,(5):309-311
[目的]分析巍山县1995-2012年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AIDS)流行病学特点及流行趋势,为进一步预防控制艾滋病蔓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分析巍山县1995-2012年的艾滋病疫情。[结果]巍山县1995-2012年累计报告HIV感染者/AIDS病人701例,以吸毒传播为主,占52.78%,性传播的比例逐年上升,老年人感染艾滋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结论]巍山县艾滋病疫情发展迅速,经性接触传播比例逐年增加,应及时通过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加强暗娼等高危行为人群的干预工作,大力推广安全套的使用,遏制艾滋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3.
1995年,当阳市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后,每年在全市开展了艾滋病(AIDS)重点人群的血清学监测,现将1995~2006年的监测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遵义市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其流行趋势,为采取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1995—2009年遵义市艾滋病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遵义市1995—2009年共报告HIV/AIDS病例510例,其中AIDS患者94例,死亡80例。年龄以20~39岁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7.84%(397/510);男女性别比为1.98∶1(339/171);传播途径以性接触传播为主,占49.22%(251/510),其次为注射毒品传播,占24.51%(125/510)。结论遵义市艾滋病流行近年呈明显上升趋势,传播模式由以经注射吸毒传播为主转变为以经性接触传播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鹤壁市1995~2012年艾滋病(AIDS)的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AIDS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鹤壁市1995~2012年AIDS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鹤壁市1995~2012年累计报告HIV感染者/AIDS病人206例,其中AIDS病人140人,HIV感染者66人,累计死亡51人。206例中,男性占64.56%,女性占35.44%;初中以下学历者占81.55%;农民占52.91%;21~50岁占59.71%;异性性传播者占51.94%;样本来源主要是以医院常规检测和自愿咨询检测门诊发现为主,分别占53.88%、14.56%。结论鹤壁市1995~2012年艾滋病疫情呈现上升趋势;传播途径由血液传播转变为以性接触传播;以低学历的青壮年男性农民居多。  相似文献   

6.
徐州市1995~2003年艾滋病流行状况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州市自 1995年在献血员中首次检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 ,截止到 2 0 0 3年 6月底共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 (AIDS)病人 6 3例 ,2 0 0 2年以来艾滋病疫情上升明显 ,流行速度加快。现将徐州市艾滋病流行情况分析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标本来源 全市各血站 (库 )艾滋病常规检测和医院的初筛实验室检测发现的HIV抗体阳性者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 ,自愿检测者。1.2 艾滋病感染者的确诊方法 所有初筛出的HIV抗体阳性标本送市疾控中心艾滋病初筛中心实验室重新检测 ,阳性的再送省疾控中心确认实验室确认 ,该阳性者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连云港市1996—2014年艾滋病(AIDS)流行病学特征,为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96—2014年报告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自1996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截至2014年底全市共报告HIV/AIDS病人298例,其中AIDS患者67例,HIV感染者231例,死亡47例,分布在全市7个县(区);感染者中20~39岁的青壮年占65.11%;男女比例3.89∶1;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86.58%),其中异性传播、同性传播分别占53.69%、32.89%,其次为注射毒品,占8.05%。结论连云港市艾滋病疫情呈持续上升趋势,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2010—2014年同性传播病例增幅明显,应重视艾滋病知识宣传,加强高危人群干预。  相似文献   

8.
湖州市自1998年5月首次发现1例外来劳务HIV感染者,至2005年12月,共发现HIV/AIDS55例,其中本地感染者和病人11例。近年来,全市艾滋病疫情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每年以70%左右的速度上升,疫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艾滋病防治形势严峻。为了探索适合当前实际的艾滋病防制新模式,于2005~2006年开展了社区艾滋病综合防治模式探索,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尚处于艾滋病低流行水平[1],但人口基数大,HIV感染者的绝对数很大,艾滋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2].仙桃市自2004年9月报告首例艾滋病病人,截止到2012年12月31日累计发现HIV/AIDS 83例.为了解仙桃市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开展低流行区艾滋病防治工作和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对仙桃市2004-2012年艾滋病疫情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995—2015年宜昌市艾滋病疫情资料,掌握全市流行特征和变化趋势,为科学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主动监测、哨点监测、孕妇筛查、专题调查和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监测数据,对1995—2015年宜昌市艾滋病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5—2015年全市累计报告HIV/AIDS共720例,近6年病例数占21年总数的68.47%,HIV/AIDS疫情呈低流行、高增长趋势。以15~49岁青壮年为主,占82.64%,<14岁、15~24岁感染者比例分别呈逐年下降、逐年增加趋势。男性HIV/AIDS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感染者职业从以农民为主逐渐扩散到各行各业。以"已婚有配偶"最多,"未婚"、"离异或丧偶"、"大专及以上"病例逐年增长。病例分布有一定的地区聚集性。感染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同性性传播比例呈增长趋势(2011—2015年年平均增长率为22.78%)。结论宜昌市市城区、秭归县、当阳市、夷陵区等重点地区要重点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全市应加大监测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以控制艾滋病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11.
连云港市HIV/AIDS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永林  王炳留 《职业与健康》2009,25(20):2193-2194
目的通过对连云港市1996--2008年艾滋病疫情流行情况分析,为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例确证采用Westem Blot方法,对每例确证的HIV/AIDS个案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所得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1996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报告HIV/AIDS 71例,其中AIDS患者17例,死亡11例,分布在全市8个县(区);感染者中20~39岁的青壮年占74.65%;异性传播占50.70%。2007--2008年两年报告HIV/AIDS49例,占69.01%。结论连云港市近两年HIV/AIDS报告病例数上升较快,病例以性传播为主,青壮年比重较大,应该进一步加大艾滋病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2.
巴东县是湖北省艾滋病(AIDS)流行区之一,2003年该县被列为全国艾滋病示范区项目县。自1995年出现第1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先后开展了9次专题流行病学调查,截止2006年12月30日,共发现HIV/AIDS患者226例,为掌握巴东县AIDS流行特征及趋势,明确防治工作重点,制定预防控制策略,现将巴东县1995~2006年HIV/AIDS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舟山市于1997年自从归国劳务渔民中首例检出HIV感染者以来,截止2004年12月底,共发现检出HIV/AIDS47例。其中9例在发病中,5例已死亡。现有HIV/AIDS感染者42例,为了解舟山市HIV/AIDS流行特征,探索适合本市海岛地区艾滋病的控制对策,更好地做好HIV/AIDS防治工作,现将有关疫情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河北省农村地区艾滋病病毒/艾滋病(HIV/AIDS)流行现状、特征及趋势,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河北省艾滋病疫情流行比较严重的廊坊市进行回顾性调查,对自1995年以来的AIDS常规监测、高危人群哨点监测、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廊坊市自1995年发现首例AIDS至2004年,累计报告HIV感染者252例。HIV感染者传播途径以经血液传播为主要途径(占97.2%),同时已出现经性途径和母婴垂直传播的病例。HIV感染者年龄分布主要以30 ̄49岁的中青年人为主,占87.26%(137/157),男女性别比为1∶1.1,农民占97.6%。结论河北省廊坊市AIDS已经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应加大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和监测力度,完善综合防治措施,遏止AIDS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潞西市自1989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检出数逐年上升,截至2008年底,全市累计报告HIV感染者/AIDS患者3 336例(含流动和外籍),且由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凭祥市1996-2009年艾滋病的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市1996-2009年艾滋病常规监测、哨点监测、流行病学专题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自1996年在当地静脉吸毒人群中发现首例HIV感染者至2009年底,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499例,其中,HIV感染者234例,AIDS患者265例,死亡188例。HIV/AIDS患者以30~49岁的男性农民和无业人员居多,主要分布于市区及其周围村屯、边境贸易区及其周围村屯,HIV的3种传播途径均存在,经性途径传播正快速上升。结论凭祥市处于艾滋病集中流行阶段;性传播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疫情涉及面广且地区分布差异大;流行因素广泛存在,疫情有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历年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的监测检测情况及流行状况,为潞西市艾滋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1989-2008年潞西市艾滋病疫情数据、艾滋病疫情资料及HIV抗体监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年来共报告HIV/AIDS病例3336例(其中本地2333例),现管理、干预1483例;静脉吸毒人群HIV感染者阳性率21.12%;商业性性工作者人群HIV阳性率4.70%;羁押人群HIV阳性率3.50%。结论加强对吸毒人员、商业性性工作者、羁押人员、外出务工人员等人群的干预和管理,做好HIV/AIDS的告知、随访等管理,认真做好溯源调查及自愿咨询检测(VCT),提高阳性发现率,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宜州市AIDS/HIV艾滋病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0—2013年期间宜州市AIDS/HIV艾滋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宜州市2000年报告首例HIV感染者,2000—2013年累计报告AIDS/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共607例,报告病例数、死亡数逐年增加,2013首现负增长;庆远、德胜和洛东3个乡镇报告病例数占全市的54.86%;病例集中在20~50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68.20%,男女性别比为2.04∶1;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占70.35%;异性传播占80.23%。结论宜州市AIDS/HIV艾滋病在逐年上升后首现负增长,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疫情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扩散。加强领导、部门协作,加强筛查、健康教育、低档暗娼干预以及安全套推广工作等是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宜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3年成立性病艾滋病防治所,10年来(从2003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通过对各类人群监测共累计报告HIV/AIDS389例。为了解10年来宜昌市艾滋病疫情防控状况,特对该市HIV/AIDS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有效的控制艾滋病在宜昌市的流行,现将2003.2012年宜昌市HIV/AIDS疫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周口市艾滋病流行现状及流行趋势,为进一步制定防控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周口市1995-2012年HIV/AIDS报告卡、信息附卡和个案随访表数据库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12年底,周口市累计报告HIV感染者8 335人,其中累计AIDS 7 558人(90.68%)。累计死亡2900人,现存活HIV/AIDS 5 435人。不同县间HIV报告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的感染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以血液传播为主(78.51%),其中既往有偿供血传播者占66.93%,不同感染途径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新发现HIV感染者371例中,性传播计215例(57.95%)。结论周口市艾滋病疫情依然严峻,性传播病例占新发病例比例已超过一半,遏制HIV经性传播愈发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