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刘宇春  杜雪平  丁静  丁兰  武琳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6):1996-2001
背景 儿童“看病难”是我国儿科医疗常见问题,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主要承担社区儿童的预防接种和儿童保健方面工作,儿童常见病诊疗处于“去基层化”状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增设儿科门诊势在必行。目的 了解0~3岁儿童的社区儿科门诊就诊需求,探讨其开展过程中的尚存问题,从而为增设社区儿科门诊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8年3-7月,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在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里河二区社区卫生服务站、木樨地社区卫生服务站抽取儿童保健科门诊就诊的0~3岁儿童280例。采用研究组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纳入儿童家长进行调查,主要内容为儿童的基本信息和对社区儿科门诊需求情况。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70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6.4%。94.4%(255/270)的儿童家长认为非常需要/需要社区开设儿科门诊;若社区开设儿科门诊,92.6%(250/270)的家长愿意带儿童来就诊。目前,儿童患病后,73.7%(199/270)的家长首选到三级医院(包括儿童专科医院)就诊,20.7%(56/270)的家长首选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儿童家长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原因排在前2位的分别为距离近、就诊方便(55.9%,151/270),就诊患儿少、挂号容易(53.3%,144/270)。儿童家长认为社区儿科门诊尚需解决的问题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医生技术水平较低(77.4%,209/270)、药品不齐全(56.3%,152/270)、缺乏设备(55.9%,151/270)。61.5%(166/270)的儿童家长希望就诊时与医生交流的时间为6~10 min;81.8%(221/270)的家长认为儿童患病后应先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根据病情由社区医生转诊至三级医院。结论 0~3岁儿童对社区儿科门诊的诊疗需求较大,多数家长愿意带儿童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也支持分级诊疗的就诊模式,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整体环境、检查设备配置、医生诊疗水平、药物配备等制约了社区儿科诊疗,需要从国家、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不同层面解决。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重庆市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的需求现状,建立能胜任社区医疗卫生工作岗位的全科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方法 随机抽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12个、近三年走入工作岗位的社区全科医生12名及随机拦截就诊居民60名,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以了解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的需求现状、全科医生的诊疗水平和操作技能及所提供卫生服务的质量.结果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为综合性的社区医院;全科医生是医疗战线上的主要力量,新进的全科医生重疾病临床治疗、却轻疾病预防保健,提供的卫生服务不全面.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全科医生需求量较大,现有全科医生临床诊疗水平、操作技能和服务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建立一支真正的全科医生队伍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的总体情况及满意度,初步分析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调查表,随机抽样调查6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家为政府举办,2家为社会力量举办)共600名居民,对其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1)居民选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原因是“方便快捷”、“候诊时间短”。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档率(38.3%)未达到规定比例,健康教育讲座参加率(23.7%)较低。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综合满意度为85.0%。对就诊方便程度和候诊时间满意度最高,分别为96.5%和96.8%;对设备条件、医疗技术和药品价格的满意度最低,分别为64.2%、69.4%和62.9%。(3)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就诊环境、服务价格、药品价格等的满意度均低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居民对由社会力量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服务价格、药品价格、医疗技术和总体满意度低于由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而其在服务态度方面高于由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结论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涵建设,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接诊儿童情况及儿科相关培训信息,为建立初级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接诊儿童体系、实现儿童分级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9-11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北京市3个城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全科医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为全科医生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称、工作时间)、全科医生接诊儿童情况(包括以前接诊儿童情况、现在接诊儿童情况)、全科医生接诊儿童态度(包括是否赞成接诊儿童及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法接诊儿童的原因)、全科医生接诊儿童能力自评、全科医生毕业后儿科相关培训情况(包括毕业后是否接受过儿科相关培训、培训期间接诊儿童情况、已接受培训时间、期望接受培训时间)。结果 共调查348例全科医生,问卷填写完整者339例,应答率为97.4%。100例(29.5%)过去接诊儿童,而现在接诊儿童的只有14例(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00,P<0.05)。250例(73.7%)不赞成全科医生接诊儿童。对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法接诊儿童的原因,255例(75.2%)认为全科医生诊疗能力及相关训练不够,193例(56.9%)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儿童疾病谱复杂,183例(54.0%)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具备儿童相关化验检查能力。100例(29.5%)认为自己接诊儿童能力差,189例(55.7%)认为自己接诊儿童能力很差。101例(29.8%)全科医生毕业后接受过儿科相关培训,其中只有33例(32.7%)在培训期间接诊过儿童;60.4%(61/101)已接受培训时间<2个月,82.2%(83/101)期望接受培训时间≥2个月。全科医生已接受培训时间和期望接受培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诊儿童的功能正在逐渐萎缩,建议加强该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毕业后儿科相关培训,加强其接诊儿童能力,并且制定相应政策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诊儿童,进而实行安全有效的分级诊疗。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某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满意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为社区公共卫生卫生服务评价及下拨社区卫生服务经费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对1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辖区居民进行现场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共收回问卷为2067份(94.0%)。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知晓率73.6%,对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满意度为91.1%。社区居民不满意的原因为社区环境、服务态度等。结论目前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满意程度尚有待于提高。将来要通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涵建设,皋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目前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情况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今后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养高素质的全科型医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区多个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卫生服务机构中的64名全科医生进行自制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被调查的64名全科医生一天的工作当中,其最常进行的工作项目按多少次数比例依次分为急诊救治服务、出诊服务、转诊治疗服务以及常见病治疗服务等,而在64名基层社区全科医生过去的1w中,其所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比例次数依次为大型健康教育、老年人保健护理、非传染性慢性病管理以及社区健康人群信息管理。调查结果还显示在64名基层社区全科医生中,有46人觉得其工作时间分配不够人性化、52人觉得当前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在分工过程中存在问题、49人觉得其工作范围不够明确。结论目前全科医学及全科医生在为基层社区进行卫生服务过程中缺乏一定的规范性,故基层社区的卫生服务团队应对全科医生的职责和分工进行进一步的细化,并制定明确的全科医生从业范围,以期为今后的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刘钢  赵京 《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0):1218-1221
目的 了解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非中医全科医生和防保人员的中医素养及培训需求情况,为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北京市16个区县各随机抽取3~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抽取6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抽中的6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随机抽取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共抽取6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在抽中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站中,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机构内部所有的非中医类全科医生与防保人员为调查对象。于2014-07-16至2014-08-16,采用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分为全科医生与防保人员两种,主要内容包括全科医生、防保人员的基本情况、中医素养、中医药培训需求。结果 非中医全科医生中医素养指数为(67.74±13.55)分,中医药适宜技术认知、中医药政策认知、中医临床知识认知、中医药基础理论认知4个维度的中医素养指数分别为(39.09±22.61)、(46.18±35.31)、(95.92±10.80)、(72.95±27.25)分。不同学历、是否参加"北京市全科医师中成药合理使用培训工作"的全科医生的中医素养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中医防保人员中医素养指数为(50.09±23.07)分,老年人健康管理中医药知识认知、孕产妇健康管理中医药知识认知、儿童健康管理中医药知识认知3个维度的中医素养指数分别为(33.80±33.75)、(44.71±29.98)、(71.22±34.60)分。不同区县性质的防保人员的中医素养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6.8%(1 060/1 198)的全科医生和78.1%(574/735)的防保人员认为有必要开展中医药知识培训。结论 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非中医全科医生和防保人员的中医素养较低,对培训的需求程度较高。应加强中医素养指数研究,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药政策等宣传,注重中医药临床知识、中成药应用等方面培训,以提升医务人员的中医药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广州市城镇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和就医意向,为就医新格局的形成和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3年6-8月,在广州市越秀区、白云区、天河区及海珠区抽取居民650例。采用课题组自行设计的结构式问卷对居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居民的一般情况,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利用、满意度及需求情况,患小病时的就医意向。以其中问卷填写有效的614例为调查对象。结果 614例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为62.7%(385/614),不同性别、学历、月收入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和医保类型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中,53.0%(204/385)知晓所在社区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1.2%(120/385)知晓所在社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全科医生;26.7%(103/385)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评价为满意,63.6%(245/385)对社区医生评价为满意。38.3%(235/614)的居民在患小病时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不同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居民患小病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选择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过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中,希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常见病诊治、购买常用药品、定期体检、出诊、老/妇/幼保健、计生指导、康复治疗及急诊服务的比例分别为60.5%(233/385)、51.2%(197/385)、51.2%(197/385)、45.2%(174/385)、36.6%(141/385)、27.3%(105/385)、25.2%(97/385)、19.0%(73/385)。结论 广州市城镇居民的社区卫生服务利用率和患小病时选择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的比例均较高,"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9.
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处方质量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处方质量,为规范其就医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对南昌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处方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处方2000份。单处方用药个数平均为2.38个,单处方静脉滴注、抗生素、二联及以上抗生素及激素的使用率分别为42.6%、60.6%、11.3%、3.O%,单处方费用平均为39.70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除处方费用较社区卫生服务站高外,抗生素、二联及以上抗生素及激素使用率均低于社区卫生服务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区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处方质量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处方质量不高,政府应加强监管、教育与培训、加大财政投入,建立并完善处方质量考核机制、补偿机制、用人机制,确保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尹德卢  王晰  殷涛 《中国全科医学》2022,25(22):2753-2757
背景 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标准(2018年版本)》,提出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该提供56种常见病种的诊疗服务,但并没有明确社区儿童常见病病种,一定程度影响社区儿童健康服务能力评价和建设。 目的 调查分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常见儿童疾病病种及其特点,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20年4月,采取方便抽样法选取全国11个不同级别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样本单位。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内容涵盖调查对象基本情况、适宜在社区诊疗的常见儿童疾病病种及其排序。问卷由样本机构儿童健康服务人员自愿匿名在线填写,共成功调查3 090例儿童健康服务人员。调查对象将儿童相关疾病常见程度从高到低排序,选出前5种常见儿童疾病分别赋分1~5分,即排序第1的病种赋5分,排序第5的病种赋1分,未被选中的病种赋0分,计算各种疾病总得分,并按照总得分进行排序。 结果 社区儿童常见疾病病种前5位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支气管炎、肺炎和湿疹;排序前10位的社区常见儿童疾病中,呼吸系统疾病占3种,五官和皮肤科疾病3种,传染病2种,消化系统和生长发育相关疾病各1种。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城市和不同岗位下排序前5位常见儿童疾病一致,但排序不同,第6~10位病种及其顺序均存在差异。 结论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常见儿童疾病病种覆盖面较广。社区常见儿童疾病病种存在地区、城市和岗位差异性。社区儿童健康服务能力建设要以提高社区常见儿童疾病诊疗服务能力为导向,并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城市和岗位的病种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在上海市某社区居民中抽取1068名18岁以上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运用logistic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建立模型。受调查者愿意到社区首诊的原因依次为:就近方便(占88.4%)、服务态度好(占40.4%)、药品价格低(占37.8%)。社区居民是否首先选择社区影响因素包括文化程度、年龄、是否患有慢性疾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社区全科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知识的脆弱性,为社区医生COPD防治知识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09年,在徐州市城乡抽取5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204名全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204人,结果47人不及格,总体脆弱性为23.04%,COPD知识脆弱性评价为(31.67±7.69)分。全科医生COPD知识脆弱性,城区为14.29%,农村为29.17%(P〈0.0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为19.14%,社区卫生服务站的为38.10%(P〈0.01);大专以上文化的为11.71%,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为36.56%(P〈0.01);工龄1~9年、10~19年、20年以上的分别为12.50%、19.15%、34.29%(P〈0.05)。204名全科医生应对COPD防治知识的脆弱性十分严重,其中以应对全部支气管扩张剂种类的脆弱性最突出,为93.15%,应对全部治疗药物的脆弱性为92.16%,应对危险因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体征、辅助检查方法和非药物疗法种类的脆弱性分别为81.37%、75.98%、64.71%、52.94%、52.94%和51.47%。结论徐州市全科医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防治知识严重缺乏,提高社区的全科医生对COPD知识的水平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床位使用情况.方法 收集上海市中心城区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康健社区)、远郊的金山工业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工业区社区)城、郊两家中心住院患者的人口学及病房资料,同时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两家社区卫生中心某日住院患者的病种、平均住院天数、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评分)、住院目的、出院后的去向等情况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康健社区住院患者共138例,工业区社区住院患者共77例,两中心住院患者≥60岁老人的比例分别为100.0%(138/138)、98.7%(76/77).康健社区住院患者前3位单病种均为心脑血管疾病,累计构成比86.9%(120/138);工业区社区住院患者前3位单病种分别为高血压、脑梗死、急慢性支气管炎(或肿瘤),累计构成比65.0%(50/77).康健社区、工业区社区两中心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609.6、253.8 d(F=2 604.000,P=0.000),极严重功能障碍和严重功能障碍患者合计占比分别为84.0%(116/138)、32.5%(35/77)(x^2=80.911,P=0.000),不愿出院者比例分别为87.7% (121/138)、57.1% (44/77),两社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以老年患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住院病种相对集中.城、郊社区住院患者的住院目的、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甘仁榕  朱焱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1):3825-3829
背景 应诊能力是全科医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现阶段我国社区全科医生的应诊能力不容乐观。目的 了解贵阳市社区全科医生应诊能力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全科医生的应诊能力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于2018年4—7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贵阳市六城区6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抽取36家,将3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所有从事全科门诊的医生112名作为调查对象。运用观察法,依据自制评分表对全科医生接诊患者时的行为表现进行评分,评分表从确认和处理现患问题、连续性问题的管理、预防性照顾、改善就医遵医行为4个方面对全科医生的应诊能力进行评价,4个方面得分范围分别为0~67、0~23、0~28、0~9分,总分0~127分。结果 112名全科医生确认和处理现患问题、连续性问题的管理、预防性照顾、改善就医遵医行为平均得分分别为(23.69±3.22)、(7.64±2.39)、(3.49±3.21)、(1.86±1.41)分,平均总得分为(35.65±7.29)分;4个方面能力水平处于好的人数占比分别为15.2%(17/112)、16.1%(18/112)、18.8%(21/112)、11.6%(13/112),总体评价为好的人数占比为19.6%(22/112)。结论 当前贵阳市社区全科医生的应诊能力需要提升。应加强全科医生全科思维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应用健康档案、《接诊记录表》及各种生活压力量表,将门诊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进行有机整合,以提高全科医生的应诊能力。  相似文献   

15.
李森燕 《西部医学》2013,25(5):734-736
目的了解邢台市0~6岁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的缺乏现状,指导临床给予合理补充,为儿童保健管理及喂养指导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做儿童保健与健康体检的1576名儿童采集末梢血检测微量元素,采用卡方检验(Chi-square test)比较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体内微量元素的差异。结果 1576名儿童中,发现缺铁972人(61.7%),缺锌954人(60.5%),缺铜434人(27.5%),缺钙12人(0.8%),缺镁4人(0.3%);0岁组缺铁、缺锌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0~6个月组和学龄前组(3~6岁)缺铜较为明显,在不同年龄组间锌、铁含量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组间锌、铁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儿童末梢血中微量元素缺乏较为常见,应适当补充锌、铁、铜含量丰富的食物,合理饮食,使体内微量元素达到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北京市城区老年人社区卫生服务利用与需求情况,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社区卫生服务质量、促进以社区为基础的健康老龄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抽样调查北京市宣武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1512人,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及满意度、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及非医疗照料需求等.结果 32.2%(486/1512)的城区老年人在患病后首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城区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为83.5%(1245/1491).文化程度是影响老年人对社区卫生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急慢性病的治疗、增加开设老年专科门诊及慢性病护理院,非医疗照料需求方面排在首位的是提供适宜老年人的娱乐场所.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服务水平及质量尚需进一步提高,同时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发多方位、多层次的社区卫生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17.
背景 随着社区卫生、全科医学和家庭医生制度越来越为公众所熟知,社区卫生机构的上下游供应链也越来越多地向社区及其全科团队寻求合作机会,包括优质项目、特色技术等,不仅数量多,且种类杂,全科医生一方面需要了解市场的最新进展,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需要研判哪些是值得投入时间去洽谈的项目或技术,以减少试错及对市场机遇的误判。目的 开发用于研判“某项目或技术或业务能否在家庭医生工作中整合并落地实施”的决策工具,帮助迈向独立执业的全科团队快速、高效、精准决策。方法 2019年8-10月,采用头脑风暴法,共邀请5名来自上海市不同区域、不同机构、不同年资不同背景的全科医生作为意见领袖,3名社区卫生行业资深从业者、中高层管理者作为主持和组织者,并有1名项目管理背景项目专员作为信息记录者,围绕“什么样的技术才是值得落实和推广的社区适宜技术”开展头脑风暴,梳理充分必要条件和判断准则。结合各社区代表性项目的开展实情,选定7个社区样本进行试测。结果 开发出包含7个判断准则的可行性研判工具,分别为:(1)能够在社区提供;(2)只能在社区提供(最大限度发挥地域便利、离患者近的优势);(3)发病率、患病率高;(4)显效期短;(5)成本低;(6)在全科医生及其团队的工作范畴内(时间、空间轨道);(7)对全科医生及其团队有相应的支付。被研判对象如全部都为“是”,则具有较好的社区落实适应性;反之,则不能急于推行。7个社区试测样本,在7个准则上的得分,最高为5.8分,最低为2分,超过4分者有3个,不足50%,实际运行情况与得分有一定相符。7条准则上,最难得分的是对全科医生及其团队有相应支付,其次是成本低,再次是工作范畴内、显效时间短及只能在社区提供;最容易得分的是能够在社区提供,其次是发病率、患病率。在全科医生及其团队的工作范畴内、有相应的支付是最容易忽视的问题。结论 本研究所开发的“全科团队能否引入某项新增技术或服务的可行性研判工具”包含7条准则,实践上具备可行性,性能上具备实用性,可帮助全科团队实现精准决策、高效决策、循证决策。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北京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梗死患者相关因素的调查,探讨脑梗死危险因素,加强脑血管病的综合防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11—06~2013—03确诊的脑梗死患者193例为脑梗死组,以同期在我中心体检的健康居民12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史及临床资料。结果吸烟(OR6.675,95% CI 2.620~15.731)、高血压(OR3.225,95% CI 1.337—7.806)、合并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RS)(OR3.576,95% CI 1.639—9.681)、糖化血红蛋白(HbAlc)(OR2.092,95% CI 1.605—5.335)、C反应蛋白(CRP)(OR3.012,95% CI 1.156—4.220)、尿酸(UA)(OR2.197,95% CI 1.005—2.975)6个因素为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北京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脑梗死的发生与小区居民吸烟、合并高血压、合并IRS及HbAlc、CRP、UA等指标水平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背景 我国全科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合格的全科医生输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目前国内外对全科医生的能力评价主要依据世界家庭医师组织提出的6项核心胜任力,我国对全科医生能力评价研究较晚,研究多侧重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全科医生的临床能力等出发,对全科医生个人综合能力评价的相关研究较为缺乏。目的 建立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评价上海市某区全科医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指导全科医生实践,为建立全科人才队伍、培养优秀全科人才起到指导作用。方法 运用层次结构分析法建立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于2018年6月在上海市某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随机选取4名全科医生,共48名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自评的形式对上海市某区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研究从临床诊疗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科研能力、人文素养4个方面构建了全科医生综合能力评价体系。并对上海市某区全科医生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上海市某区全科医生评价的总平均得分为78.45分,该区全科医生综合能力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人文素养得分最高,科教能力得分最低,临床诊疗能力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位居中间。其中科教能力评分较低,仅为54.49分。结论 全科医生的培养必须多角度进行,在医疗、公共卫生、人文、科研方面,特别针对科研和教学等薄弱点,要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全科医生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