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虹  赵岳 《护理研究》2013,27(19):1929-1932
老年髋部骨折在临床上是指年龄≥65岁的老年人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间骨折。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近年来世界各国髋部骨折发病率都呈显著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年,世界范围内髋部骨折发生率将从1997年的170万人增加至630万人[1]。在亚洲,髋部及其他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发生率将超过世界患病人群的一半[2]。髋部骨折已成为重大的医疗保健问题,老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股骨颈骨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预测[1],全世界髋部骨折人数将由1990年的166万/年升高至626万/年。由于股骨颈的特殊解剖形态及其血液供应,骨折后极易发生骨折不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等并发症[2],对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较高,因此寻求满意的治疗方法处  相似文献   

3.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固定方法结合应用,我们称之为有限结合固定。我科自2004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胫骨骨折121例,其中螺旋形骨折14例,斜形骨折3例,约占14.6%,我科利用有限结合固定方法治疗胫骨螺旋形、斜形骨折,效果良好,现将治疗情况及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迈入21世纪,我国人口已达13亿,60岁以上的人群占10%,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随之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也在迅猛增加。以对健康威胁最大、资金消耗最多的髋部骨折为例,仅1990年,全球就约有170万患者,预计至2050年将超过600万,其中75%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50%在亚洲,我国既是发展中国家,又地处亚洲,人口基数最大,老龄人群增加速度最快,这就决定了骨质疏松症及由其引起的骨折,在我国构成了一个严重的公众健康问题,被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  相似文献   

5.
胫腓骨骨折是管状骨中最常发生的骨折,约占总骨折的13.7%。由于胫腓骨位置表浅,又是负重的主要骨骼,易遭受直接暴力损伤。又由于直接暴力需通过皮肤作用于骨骼,因此常合并软组织损伤成为开放性骨折。用什么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一直是骨折治疗中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我院自2000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有限内固定和单侧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成  梁冰  黄磊  王海丰  朱瑛峰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2):1336-1337
踝关节是人体六大大关节、三大承重关节之一,由胫、腓骨远端、距骨体及其周围韧带、关节囊共同构成。踝关节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近年来发生率约为130/10万。踝关节骨折的治疗常需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2006年10月至2009年12月,本院共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6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胫腓骨是长管状骨中最常发生骨折的部位,约占全身骨折的13.7%。骨折后髓内血运受到破坏,局部软组织血运较差,胫前软组织坏死率较高,处理不当容易造成感染,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及骨髓炎的发生。特别是在高原地区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2003—03/2008—04我院开展微创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胫骨骨折21例,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柯氏骨折,在门诊骨折病例中较为常见,即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约占桡骨远端骨折90%以上,绝大多数经复位、固定、功能锻炼预后良好,但对粉碎性并且移位严重的骨折如处理不当将会给患者留下腕部畸形或功能障碍。现将近10年来,对粉碎性并且移位严重的骨折治疗结果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Pilon骨折是指累及胫骨下关节面的胫骨下端骨折,可能伴有内、外或后踝骨折。其显著的特点是粉碎性骨折、明显不稳定、关节受到破坏、预后不肯定。Pilon骨折的发生率占胫骨骨折的3%-10%。其中,大约10%-30%为开放性骨折。约75%-85%的Pilon骨折并发腓骨骨折。自2000年3月-2004年3月采用不同方法治疗胫骨Pilon骨折3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骨折患者由于损伤性疼痛、卧床、排便姿势改变等原因极易引起便秘,其便秘发生率可达80%以上[1],骨折患者由于骨折外出血、骨折断端内出血及手术导致贫血,合理的饮食既能预防便秘的发生又能改善贫血,有利于骨折愈合.我科2006/2008年针对此类问题进行了饮食治疗的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胫腓骨骨折多发、常见,约为全身骨折的13.7%,我院ICU病房自1999年7月至2003年10月共收治98例复杂性胫腓骨骨折病人。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较为常见的骨折,发病率为34~35/10万。由于转子间血运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但易发生髋内翻,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较多,死亡率较高,约35%。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体质虚弱且常伴有心、肺、脑、肾及内分泌系统基础病,给手术治疗带来一些困难及风险。我院从2002年3月至2006年12月,收治转子间骨折31例,经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肱骨外髁骨折是儿童肘关节常见类型,约占儿童肘部损伤的12%,其中Ⅲ型、Ⅳ型骨折骨块移位较大,损伤程度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几率高[1]。我科自2007年10月—2009年3月对56例儿童Ⅲ型、Ⅳ型肱骨外髁骨折采用了手法复位经皮穿针结合铁丝托外固定的微创治疗方法,配合综合护理,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护士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红桂 《护理与康复》2006,5(5):385-386
骨质变脆、骨折、背部后凸以及身高变矮常被认为是年龄老化的必然结果,实际上,这是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症状.据有关部门统计[1],2000年中国的OP患者约为8390万人,发生率占全国总人口数的6.6%,每年因OP而并发骨折人数的百分率也将在两位数以上.因此,健康教育已成为预防OP的重要策略.本文总结对OP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体会.  相似文献   

15.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的骨代谢疾病,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结构退化,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为特征,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疾病。在美国约有2500万骨质疏松症患者,每年约有150万患者发生骨折,且约20%的骨折患者在1年内并发肺栓塞、肺炎而死亡;半数髋部骨折的存活者将永久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在我国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虽无确切的报道,但从上海朱汉民的调查结果以T分〈2.0个标准差为标准(DEXA),男性为13.4%,女性为40.1%。据统计大约40%一50%的白人绝经后妇女将患至少一种骨质疏松性骨折。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老龄化和平均期望寿命增长,骨质疏松症将成为严重危害中老年妇女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6.
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恢复的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髋部骨折通常是指股骨颈及股骨转子间骨折,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也是导致老年人行动障碍的首要原因[1-2].1990年全球髋部骨折病例中近一半发生于欧洲、北美及大洋洲,预计到2050年,随着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区老龄人口比重的加大,这些地区髋部骨折患者数将占据世界总病例数大部分[3].中国目前60岁以上老人有一亿两千万,到2050年将达到四亿五千万[4],髋部骨折发生率可能也会呈现进一步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胫骨骨折约占四肢骨折的3.77%,其中胫骨远端骨折约占胫骨骨折的7.2%[1]。胫骨远端骨折往往为高能量损伤所致,临床治疗难度较大,易发生感染、骨折延迟愈合等,而导致治疗失败[2]。目前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包括外固定支架、钢板螺钉、髓内钉内固定等方法,这些方法各有优势,适用于不同类型骨折及骨折的不同阶段。早期内固定有利于肢体早期负重功能锻炼及骨折愈合。本文对近几年来胫骨远端骨折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8.
肱骨外髁骨折是儿童肘关节常见类型,约占儿童肘部损伤的12%,其中Ⅲ型、Ⅳ型骨折骨块移位较大,损伤程度严重,并发症及后遗症发生几率高[1]。我科自2007年10月—2009年3月对56例儿童Ⅲ型、Ⅳ型肱骨外髁骨折采用了手法复位经皮穿针结合铁丝托外固定的微创治疗方法,配合综合护理,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护士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桡骨远端骨折多为间接暴力所致,是人体最常发生的骨折之一,约占所有骨折的6.7%~11%[1],其中累及关节面者超过80%。对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非手术治疗难以达到关节面的良好对位和稳定固定,常导致骨折畸形愈合、关节僵硬和腕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腕关节功能障碍。随着内固定材料的不断改进,尤其是解剖钢板及锁定钢板的出现,采用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越来越多。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作者采用掌侧桡骨远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不稳定性骨折40例,随访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的内外踝和距骨组成,是人体负重量最大的屈戍关节。踝部骨折是最常见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2%,青壮年最易发生[1]。现将我院自2006年7月至2008年5月经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的34例踝关节外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