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高孔低渗、低孔低渗等特征含气砂岩的储层岩性、物性对测井响应的不同的特点分析,建立了一套相应的储层参数测井评价方法.这些测井评价方法包括对于高孔低渗储层评价其孔隙性、含油性的库克法;对于低孔、低渗储层建立的测井非相关优化法;储层测井特征值参数权值法等方法.对于不同储层特征,用相应的储层测井评价方法,可有效地得到储层参数.计算结果、岩心分析数据与试气结论吻合,证明所建立的储层测井评价方法是合适的,为类似复杂储层参数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建深1井常规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地质录井和试气资料对志留系低孔、低渗致密砂岩储层进行了测井综合评价,主要对该层位进行了岩性识别、储层划分、参数定量计算、流体性质识别等方面的研究,为建南构造下组合致密砂岩储层提供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测井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苏北盆地低孔低渗储层为研究对象,以提高单层测井解释符合率为目标,结合前人关于储层形成机理、沉积微相的研究成果,运用600多口井的相关数据,通过地质与测井的有效结合,分区块、分层段进行了测井综合评价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储层区域分类,有效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等解释模型的建立等。研究形成的苏北盆地低孔低渗储层解释方法,使储层参数定量计算结果与岩心分析结果的相对误差达到行业标准,最后通过122口新井验证,储层单层测井解释符合率在83%以上。  相似文献   

4.
低孔低渗储层测录井资料油气识别方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青海乌南油田上油砂山组(N22)和下油砂山组(N21)储集层平均孔隙度分别为13.0%和13.6%,平均渗透分别为3.88×103μm2和2.93×103μm2,属于低孔、低渗油田。在低孔、低渗储层,由于油气储层中测井资料受储层岩性、地层水性质和储层物性等影响较大,造成含油气储层测井曲线异常特征不明显,单一应用测井资料识别油、气、水层困难。应用BP神经网络技术对乌南油田低孔、低渗储层的测井资料与录井资料进行综合处理,利用测井信息的丰富性和高分辨率的优势与录井资料识别油、气、水层的直观准确性互相结合对低孔、低渗储层进行油气识别。  相似文献   

5.
西峰油田低孔、低渗透油藏测井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峰油田延长组属于低孔、低渗、特低渗油藏,储层油的信息对测井曲线贡献小,用中、高孔、渗测井解释方法对这类储层判识油水层容易造成解释失误。本文通过分析低孔、低渗的原因,研究了用测井资料确定地质参数方法和低孔、低渗、特低渗储层解释方法,满足了生产、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2013年4月26日,《苏北盆地复杂储层测录井评价技术研究》在京通过成果鉴定,项目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达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在苏北盆地低孔低渗复杂储层测井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岩石物理实验;分析各类低孔低渗低阻油层测井响应模式;优化传统测井解释理论和方法;分流动单元建立储层识别、评价方法模型;最终形成一套测井、录井分析技术相结合的新的低孔低渗低阻油层评价技术和方法。项目研究技术和方法先后在苏北盆地的方巷、沙埝、永安、富民、徐庄、王龙庄等多个油田进行了应用,低孔低渗复杂储层的解释符合率较研究前整体提高了18.0%达到91.5%,为新增石油探明储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随着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苏里格气田苏48区块中二叠统下石盒子组8段(P2sh8)气藏的部分开发井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产水问题,严重制约了单井产量的提高,气水层测井识别成为判断产液类型、优化压裂方案的基础。但由于苏48区块P2sh8为典型的低孔、低渗气藏储层,储层地质特征复杂,造成气、水识别难度较大。通过使用常规测井资料、气测录井资料,采用交会图法、三饱和度法对P2sh8进行气、水识别研究,并提出利用测井计算气水比参数区分气、水层的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新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珠江口盆地西部文昌A凹陷古近系受埋藏深度及成岩压实作用的影响,普遍发育低孔、低渗储层,地震反射表现为连续性差、信噪比低的特征。面临"甜点"储层预测及烃类检测等难题,回避了依赖于测井岩石物理分析结果的常规地球物理技术,而是通过优势道分频属性技术对低孔、低渗储层进行定量预测,同时立足于测井岩石物理分析结果,并基于测井曲线重构的叠前反演技术对低孔、低渗储层进行半定量预测。实验表明,这2种技术在该区低孔、低渗储层预测中均有一定的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9.
低孔低渗储层流体性质识别一直是东海盆地西湖凹陷近年勘探中的一大难题。分析认为,此类储层渗透率低,钻进过程中孔隙内的气体不易被钻井液滤液驱替,地下破碎岩石中的气量与Flair录井仪实测气测全量值有很好的一致性。基于此,本文提出通过测井总孔隙度、含气饱和度,结合地层压力和钻井参数进行气测录井全量正演计算,并与实测气测全量值进行对比,从而实现快速准确判别低孔低渗储层流体性质和直接评价低孔低渗储层含气性的目标。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应用表明,本文提出的气测录井全量正演计算方法合理可行且具有通用性,可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东海低孔渗储层固井压稳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东海低孔渗储层固井过程中欠压稳发生气窜,造成固井质量不佳的问题,研究了防气窜的压稳技术。通过低孔渗储层物性研究、水泥浆柱静胶凝强度与压力损失分析,建立低孔渗储层压稳判断方法和计算方法,并制定双凝水泥浆、加重钻井液等压稳技术措施,确保低孔渗储层固井质量。该技术在东海探井进行了应用,固井质量优良,满足了固井压稳防气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普光地区陆相上三叠统须家河组(T3xj)储层整体致密,为低孔-低渗、特低孔-特低渗储层,气层识别难度大.针对该技术难点,从基本地质特征研究入手,寻找识别气层的关键点.运用常规测井曲线,优选建立对裂缝敏感的图板识别裂缝型储层,进一步结合试气、录井显示等资料建立孔隙型、裂缝-孔隙型储层气层判别标准,对普光陆相T3xj的气层进行识别,现场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根据钻井岩心及薄片观察,结合压汞及测井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南部Mu1-4碳酸盐岩储层特征进行研究。储集岩以膏核、膏模溶蚀孔洞状泥—细粉晶白云岩为主,其孔喉结构多为大中孔,粗中喉;储层类型以裂缝—溶蚀孔洞型为主;测井响应特征是声波时差值高、中子值高、自然伽马值低、密度值低、有效光电吸收截面指数值低、电阻率值相对降低;总体是一低孔低渗的岩溶储层。本次研究以测井解释资料为基础,结合取心井的储集岩类型、孔喉结构和物性特征等对研究区Mu1-4储层进行有利区域的评价。  相似文献   

13.
不同类型的低渗透气藏测井评价的重点不尽相同.榆林气田二叠系山西组气藏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岩性气藏.通过对储层"四性"关系的研究认为:岩性是影响储层成岩作用、储集类型和产能的主要因素.同一岩性储层的孔渗关系、孔隙类型和结构、储产能力、电性响应特征趋于一致;随岩性的变化,"四性"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发生变化.由此提出利用测井资料精细研究的技术思路,即在储层"四性"关系精细研究和准确识别岩性的基础上,对于不同的岩性建立不同的参数解释模型.在提取气层识别参数过程中尽可能地减少岩性干扰,采用多参数综合识别气层.对于复杂岩性气藏,该技术思路具有一定通用性.  相似文献   

14.
杨艺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6,(4):75-79,147,148
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是储层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直接影响储层评价的准确性。以鄂尔多斯盆地旬邑-宜君区块延长组长3段低渗透储层为例,在薄片观察、岩石孔渗、压汞测试与测井资料分析基础上,研究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类型及特征,将储层分为4种孔隙结构类型,阐述各类储层的储集空间类型、孔渗特征、毛管压力曲线特征差异,Ⅰ类和Ⅱ类储层为研究区有利储层;选用储层品质系数与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参数(排驱压力、平均孔喉半径和分选系数),对储层进行评价;WB44等4口井评价结果表明,储层孔隙结构类型影响低渗透储层的产能评价和测井解释。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成像测井、阵列感应测井、核磁共振测井等对低孔低渗储层测录井进行油气识别,对青海乌南油田提出了低孔低渗储层油气开发利用的新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随着莺歌海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化,低孔低渗储层渗透率的精确确定成为东方气田群中深层储层测井解释评价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气田中深层储层岩石颗粒细且岩性复杂,导致常规的孔渗关系变化繁杂,用传统的岩心孔渗统计回归方法及常规测井解释方法计算的储层渗透率精度较低,存在一个数量级的误差。为提高低孔低渗储层渗透率精度,切实解决低孔低渗气藏勘探开发的实际问题,首先采用基于聚类分析方法的测井相分析技术对储层测井相进行分类,然后利用岩心孔渗、铸体薄片、激光粒度等试验分析资料对储层测井相进行标定及小类合并,使同类相具有更相似的岩石学特征,进而在测井相约束下,针对不同岩石物理相类型的储层分类建立渗透率计算模型。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适用于东方气田群中深层储层测井渗透率的评价,能有效提高渗透率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7.
赛东洼槽低孔低渗储层解释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华北油田勘探开发的进一步深入,赛东洼槽低孔、低渗储层评价成为华北测井解释的重点之一。在分析赛东洼槽低孔、低渗储层成因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测井、地质、地震、岩心分析等资料,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赛东洼槽低孔、低渗储层评价的解释模型。通过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证明了所建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低孔低渗储层由于其成因复杂,测井响应影响因素众多,导致解释结论具有多解性,测井识别和评价都存在极大的难度。而(脉冲中子-中子)PNN测井技术在套后进行测井评价,能较好地消除低孔低渗储层泥浆侵入的影响,利用油水俘获截面的差异可以准确识别油水层。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油田Ⅲ、Ⅵ层组物性资料分析研究,结合PNN测井技术建立了针对低孔低渗储层的储层识别及评价解释方法。实际生产证明,PNN测井技术在南翼山油田低孔低渗储层识别评价中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基于岩心、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压汞、实验物性及测井资料,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永和地区西组山二段储层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该套储层以特低孔隙度、低渗透率为主,局部发育低孔隙度、中渗透率,储集孔隙类型以残余粒间孔、粒内溶蚀孔、高岭石晶间孔为主,属于常规致密砂岩储层。研究区储层物性主要受沉积相、颗粒粒度、石英含量和成岩作用等因素控制。依据储层物性、空间类型及压汞参数,将研究区储层划分为3种类型。对比3种类型储层与试气结果发现,产气层段均分布在Ⅰ类和Ⅱ类储层。研究区西北方向发育Ⅰ类和Ⅱ类储层的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是进一步勘探的首选目标。  相似文献   

20.
苏76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物性明显差于中东部,是含水饱和度高、孔渗极低的致密砂岩气藏,具有产水井比例高、产能低、采收率低的生产特征。为了准确识别气、水层以降低产水风险,将可动水饱和度参数引入到常规气、水层识别中,分析大量的测井解释结果、生产数据及试气结果,建立了气、水层综合识别方法。结果表明,苏76井区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差,微小孔发育,导致储层残余水饱和度高,含气性较差,开发过程中,部分束缚水转化为可动水,仅可动水饱和度能表征水相的流动能力,核磁共振结果表明该区块可动水饱和度低。通过对比分析可动水饱和度测井解释结果与实际试气及生产数据,建立了气水层综合识别方法。通过识别结果可对单井进行产水预测并优选射孔层位,有效降低气井产水风险。在此基础上绘制了区块气水平面分布图,进而优选出低产水风险区,明确气田的主力储层,为气田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