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L型血培养阳性率新法介绍朱明利在普通培养的基础上增加L型培养,可以提高细菌的检出率已被证实。溶血培养法、盲刮盲扩法、集菌厚片检验为目前常用的提高L型分离率的方法。但即使如此,临床标本仍常见到其增菌液混浊、沉淀生长或颗粒贴壁生长,徐片有多形性颗粒而...  相似文献   

2.
对我院近4年血液培养同时接种普通血液菌液及高渗L型增菌液,同时进行普通型细菌(以下简称B型)及L型细菌检测,结果表明:普通型血培养细菌检出率为12.12%,L型细菌的检出率为9.25%(其中纯L型菌生长占5.92%;B+L型混合生长占3.33%),表明:加作L型细菌鉴定可明显提高阳性率,同时对L型细菌生长与临床病程的迁延不愈,长期不规则发热,婴幼儿多见等临床特点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淋球菌稳定L型的特异性鉴定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非高渗秀压培养基培养淋球菌稳定L型,结果表明:常规这方法不能检出和鉴定 球菌稳定L型可用L型非高渗分离培养技术检出,并用基因诊断的方法进行特异性鉴定。非高渗分离培养法对淋球菌L型的有效检出以及PCR技术对淋球菌稳定L型菌种的特异性鉴定,使期 可能成为临床上常规细菌学检查阴性的慢怀洒病患者的有效诊断技术 。  相似文献   

4.
对我院近4年血液培养同时接种普通血液增菌液及高渗L型增菌液,同时进行普通型细菌(以下简称B型)及L型细菌检测。结果表明:普通型血培养细菌检出率为12.12%;L型细菌的检出率为9.25%(其中纯L型菌生长占5.92%;B+L型混合生长占3.33%)。表明:加作L型细菌鉴定可明显提高阳性率。同时对L型细菌生长与临床病程的迁延不愈、长期不规则发热、婴幼儿多见等临床特点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取68例临床疑有败血症的患儿血液分别接种普通培养基和高渗L型细菌培养基。结果普通培养阳性9例,占13.2%,L型培养阳性32例,占47.1%,在32例L型阳性标本中,同时检出细菌型的有7例,25例仅分离到L型,经返祖鉴定有金黄色葡萄球菌L型26株,有皮葡萄球菌L型4株,大肠杆菌L型2株,本文并对分离到的细菌进行了药敏分析。  相似文献   

6.
临床泌尿系统L型细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L型细菌的临床分离情况、感染特点及耐药性。方法:采用高渗培养基对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尿标本进行增菌;用API细菌鉴定系统进行菌株种属分析;药物敏感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结果:L型细菌的临床分离株以大肠杆菌为主(407%),其次是肠球菌属(126%);临床感染患者主要来自普通门诊,头孢唑林、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均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L型细菌在泌尿系统感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喹诺酮类抗生素呈现较高的抗药性,临床治疗选择抗生素时应兼顾L型与细菌型。  相似文献   

7.
在非高渗培养基上从两例骨髓标本中分离出伤寒沙门氏菌L型桂炳东,贾坤如,徐建民(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南昌330006)细菌L型通常要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培养基上生长,我们在普通血培养肉汤增菌培养基及血平板上从两例骨髓标本中分离出伤寒沙门氏菌L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收集110例临产孕妇子宫颈拭子,其中60例与其婴配配对采集口咽拭子分别作血平皿及高渗L型培养、子宫颈细菌L型阳性率为27.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6例,新生儿口腔L型阳性率为30.0%(17/18为金葡菌),表明婴儿病菌主要来自母亲产道。此外,子宫颈分离到118株细菌型菌,革兰阳性球菌占33.1%,革兰阴性杆菌57.6%,霉菌4.0%,口腔分离到24株细菌型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2株,革兰阴  相似文献   

9.
本文收集110例临产孕妇子宫颈拭子,其中60例与其婴儿配对采集口咽拭子分别作血平皿及高渗L型培养。子宫颈细菌L型阳性率为27.3%,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26例,新生儿口腔L型阳性率为30.O%(17/18为金葡菌),表明婴儿病菌主要来自母亲产道,此外,子宫颈分离到118株细菌型茵,革兰阳性球菌占33.1%,革兰阴性杆茵57.6%,霉菌4.O%,口腔分离到24株细菌型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2株,革兰阴性杆菌9株,霉菌1株。  相似文献   

10.
吴丽婷  陈立刚 《海南医学》2011,22(6):110-112
目的对造成支原体液体培养法假阳性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鉴定与药敏一体化试剂对322例妇科门诊患者分泌物进行检验,并对支原体阳性培养液进行细菌培养及鉴定,用已知可分解或不分解尿素和精氨酸的标准菌株配制成不同浓度的菌液进行干扰试验。结果 213例支原体阳性培养液中共分离出细菌14例,其中192例清的变红培养液细菌分离率为0%;21例混浊或微浊培养液培养出细菌真菌14例,分离率为66.7%。在干扰试验中,当菌液浓度〈10^4/ml时,培养液对细菌抑制明显;当菌液浓度≥10^4/ml时,培养液对细菌抑制效果不理想,培养液呈不同程度混浊,如果尿素和精氨酸分解试验至少有一项阳性的细菌,可导致假阳性。结论标本中如含有大量分解尿素或精氨酸的细菌,且支原体培养液不能抑制细菌的生长时,可造成支原体培养假阳性。所以培养液颜色变红和混浊时不能直接报告支原体阳性,应结合其他检测方法与临床症状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11.
血平板分离细菌L型的初步研究朱明利,吴厚坤,王兰英,殷施英,闫秀云近年来,自血平板或其他非高渗培养基中分离出L型有零星报道或论述,但尚未引起检验工作者的充分注意.为此,作者对38株血平板检出细菌L型进行了初步研究.1材料与方法1.1试剂与材料:5%羊...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33岁。因头晕、头痛20年,血透2年,发热,咳嗽半个月入院,体温 38℃,WE77.9 ×109/L,多核 0.79,单核0.21,BUN28.74mmol/L,CRE629.8umol/L。诊断为慢性肾功不全(尿毒症期),急性支气管炎,经用头孢噻肟钠,头孢唑啉,西力欣等抗生素治疗无效而死亡。细菌学鉴定:患者血液接种血增菌液36℃培养48小时出现混浊生长,转种血平板36℃18~24出现小,园灰色菌落,涂片染色为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菌呈球形,丝状,杆状疑为L型,接种L型平板,3天后长出油煎样…  相似文献   

13.
将细菌与其L型接种于牛肉汤和L型液体培养基中,然后分别置于56℃,80℃、100℃湿热条件下作用不同时间,再取各试管菌液分别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和L型固体培养基上,经37℃48小时后观察,结果表明细菌L型对湿热的抵抗力较细菌型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4.
L型细菌的超微结构及其增殖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目的 了解败血症病人L型细菌的超微结构及其增殖方式。(2)方法 采用L型细菌检测技术,对10株L型细菌进行透射电镜观察。(3)结果 电镜下L型细菌呈多形性,细胞壁部分或完全缺失,菌体内结构稀疏,电子密度降低,从原生小体,圆球体到巨型体裂解释放原生小体,是一个动态的逐渐成熟的过程。(4)结论 L型细菌虽然失去细胞壁,但仍能以独特的增殖方式繁殖。  相似文献   

15.
胡曼莉  郭军 《河北医学》1997,3(4):71-71
盲刮,盲扩是在平板接种后尚未见到细菌生长之前盲目利即平板表面作徐片检查.有作者在结核苗分离中应用L型培养加做盲刮涂片,使阳性率由常规培养的7.7%提高到45.5%.为进一步探讨“盲扩盲刮”法有细菌培养中的意义,我们进行了加了讨论。1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我院住院病人,多数病例有长期发热或其有反复发作的感染性疾病而大量作用抗菌素的病史.1.2试剂与材料:普通增菌液为自己的葡萄糖肉汤液;L型增菌液及团体培养基均购自蚌埠铁路医院.1.3方法1.3.1每份血液标本控1:10比例同时接种普通和L型增菌液,3℃培养48b后,吸取L…  相似文献   

16.
分析18例小儿细菌L型感染的临床特点,认为不规则发热且抗生素使用不当者,应考虑L型细菌感染,高渗血培养及药敏试验有利于其治疗。  相似文献   

17.
1.目的:探讨细菌L型同慢性胆囊炎与胆囊结石的发生与发展的病因学关系以及胆囊内潜在病原菌的检测方法。 2.方法:采用常规细菌学分离培养法、细菌L型的高渗分离培养法和非高渗分离培养法检测256例慢性胆囊炎与胆囊结石患者的110份未治疗胆囊组织、93份胆汁及262粒结石以及141例在外科手术前给予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红霉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在液体L型培养基中混浊生长,而在固体L型培养基中不形成菌落细菌L型的培养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在改良降低的氯化钠含量固体L型培养基中,加入镁离子,采用育刮盲传法。结果:发现普通L型培养基培养阳性率为46.15%,改良L型培养基培养阳性率为79.49%。结论:改良L型培养基地普通L型培养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两种分离L型细菌的培养在对L型细菌的分离鉴定。方法;用不加血清或血浆D-GL与改良Kagan培养基分别对临床74份标本的细菌L型作分离培养比较,标本同时接种普通血琼脂培养基作对照。结果:D-GL与改良Kagan培养基分离L型细菌的阳性率分别为22.9%(17/74),及20.30%(15/74),差别不显著(x^2=1,P〉0.05)。结论:D-GL培养基中分子右旋糖酐和赖氨酸代替人或支  相似文献   

20.
细菌L型变异是细菌细胞壁缺损的表现,常规培养不易检出,故易造成漏诊。如何提高细菌L型的检出率,是细菌检验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提出有关问题与同道商榷。 1 普通血平板培养有返祖作用将确诊为金葡菌的7份标本,分别接种于高渗和等渗增菌液中,经37℃,24h后,再移种于L型平板和血平板上,培养后观察菌落生长情况,作革兰氏和缺壁染色,镜检。结果均见程度不同的缺壁现象。生长在L型平板上的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