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揭阳翠绿黄瓜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整蔓方式进行对比试验,分析其对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整蔓对主蔓、侧蔓、单株的生长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可增加单瓜重,降低畸形瓜率,改善黄瓜品质;整蔓后,主蔓生长粗壮,叶片数、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结瓜数均增加,产量上升,而侧蔓与单株的叶片数、叶面积、结瓜数均减少,产量下降;综合来看,以留主蔓整蔓方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
对24份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Duch.)杂交组合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瓜把和瓜肚具有相对较高的遗传价值;单株产量与单瓜重量(r=0.66~(**))、蔓长(r=0.56~(**))、单株结瓜数(r=0.53~(**))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节间长度(r=0.47~*)、叶片面积(r=0.46~*)和第一雌花节位(r=0.43~*)呈显著正相关,与瓜把(r=-0.22)呈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瓜重量、单株结瓜数、果实横径、第一雌花节位、瓜把、节间长度的直接效应对南瓜单株产量有正向作用,蔓长、叶片面积、果实纵径、瓜肚、肉厚对南瓜单株产量的直接效应为负向作用。因此,在丰产育种时,要协调好各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单瓜重量对产量的影响为主,蔓长与单株结瓜数为辅。  相似文献   

3.
109份黄瓜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黄瓜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以109份黄瓜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对其2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15%~58%;每个农艺性状和其余农艺性状中至少有1个农艺性状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前6个主成分进行分析,发现累计贡献率达75.68%,第1、2主成分可视为商品瓜特征因子,包含单瓜重、瓜把形状、瓜长、瓜把长、瓜把宽、瓜肉厚、瓜瘤大小、瓜皮色等,第3~6主成分可视为植株特征因子,包含节间长、主蔓茎粗、叶形、叶片长、叶片宽、叶柄长等。本研究为黄瓜种质资源的评价和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材料选用27个籽用西瓜品种,来自内蒙古、新疆、甘肃和广东,试验对单瓜种子产量与其他主要产量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主要产量因子包括瓜纵径、瓜横径、单瓜重、单瓜种子数、种子长、种子宽、种子厚和百粒重9个因子.通过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籽用西瓜单瓜种子产量与其他大部分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关系紧密.但通径分析发现,对单瓜种子产量存在直接作用关系的是单瓜种子数、单瓜重和百粒重,其它产量性状主要通过这3个产量性状对单瓜种子产量起间接作用;当在其他条件保持一致时,增加单瓜种子数、百粒重和单瓜重会较大幅度提高籽用西瓜单瓜种子的产量;试验籽用西瓜的平均果形指数介于0.49~1.13,通过对果形指数与种子产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单瓜种子产量会随着果形指数的增大而先增加后减少,当果形指数为1.04时,单瓜种子产量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黑大片籽瓜相关产量性状和单瓜种子重的关系,为籽瓜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5份黑籽瓜自交系为材料,测定单瓜重、种子数、千粒重、单瓜纵径、单瓜横径、种子纵径、种子横径、单瓜种子重等8个产量性状指标,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单瓜种子重与单瓜种子数、单瓜重、单瓜纵径、单瓜横径4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单瓜种子数、千粒重、单瓜重、种子横径4个性状对黑籽瓜单瓜种子重的决定系数已达到97.77;,其他3个性状对单瓜种子重的决定系数仅为2.23;.[结论]在黑籽瓜品种选育过程中,通过对产量性状的改良、选择,可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黄瓜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个不同遗传型的黄瓜自交系为试材,研究了9个与产量有关的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以及利用这些相关性对单株产量实施间接选择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群体中,利用总平均单瓜重、座果率、节间长、主蔓20节内雌花节数、再生雌花节数5个与单株产量相关极显的性状进行妆选择,效果较好。利用单一融性状对单株产量进行间接选择,最高相对效率为106.12%,利用不同性状构成9种选择指数对单株产量进行间接选择,最高相对效率为130.71%。  相似文献   

7.
选用18个国内外西瓜品种为材料,对涉及到产量的12个数量性状进行了遗传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遗传相关,横径,纵径和单瓜重的遗传力较低;通径分析性状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的顺序为,纵径>果形指数>横径>单瓜重>肉厚>叶民>果实发育天数>蔓长>蔓粗>叶宽>节位数>播种至座果天数;主成分分析前5个特征根其累计贡献率为87%,5个主成分分别称为生育期因子、源库因子、库因子.流因子和源因子,评价一个亲本综合性状优劣要求第一主成分值适当,第二、三主成分值越大越好,第四、五主成分值居中.  相似文献   

8.
长豇豆农艺性状对产量和品质的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相关及通径分析研究了构成长豇豆产量各性状间及其与蛋白质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株结荚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其它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性状(侧蔓数、第一侧蔓节位、采收期),均以较大的间接效应,通过单株结荚数而作用于产量的。因此,单株结荚数是决定产量至关重要的性状。 试验还表明,长豇豆主蔓结荚重量占全株产量的70~90%。荚肉的重量是构成豆荚重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占荚重的80%以上。 蛋白质含量与豆荚长度是显著正相关,与单荚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荚长对蛋白质有较大的直接效应,而单荚重是通过荚长的间接效应较大而作用于蛋白质的。因此,荚长是决定蛋白质含量高低的主要性状。且荚长的广义遗传力达93.6%,选择效果好。 因此,在长豇豆选育工作中,注意选择单株结荚数目多,荚肉厚、荚长度长的单株或株系,有利于提高对产量和蛋白质性状的选择效果,可能育成高产量高蛋白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为选育适合广西种植的红薯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对25份广西红薯育成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广西育成红薯品种农艺性状间变异系数差异较大,具有较高的育种选择潜力,变异系数表现为分枝数最大蔓长单株结薯数单薯重单株产量干物率食味评分;农艺性状间表型相关大于遗传相关,单株结薯数和单薯重对单株产量有较大的正向直接作用,可作为红薯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广西红薯育成品种优良基因型表现为单株结薯数和分枝数较多,单薯重适量,蔓长短。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喀什温室专用高产优质黄瓜品种,该研究选取了4个黄瓜品种,对其生长发育和产量性状进行了试验研究和动态分析.结果表明,4个黄瓜品种的株高、茎粗、主茎叶片数、单株瓜数,以及单瓜重和产量都存在着较大差异.津优12号和A70-40株型较高,际洲6号主蔓较粗,主蔓叶片数依次表现为A70-40>际洲6号>2号-107>津优12号,单株瓜数依次表现为2号-107>A70-40>津优12号>际洲6号.单瓜重差异最大,津优12号高达225g,A70-40却只有138g,产量也因此而出现很大差异.综合分析,津优12号和2号-107生长发育和产量表现较好,A70-40瓜型较小但生长状况较好,可以密植或多蔓整枝取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北方甘薯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4个甘薯品种(系)的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了其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和灰色关联度,结果表明:在相关性分析中,鲜薯产量与干率、淀粉率和病情指数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大中薯率显著正相关,与小薯率显著负相关。薯干产量与分枝数显著负相关,与干率呈显著正相关。淀粉产量与分枝数显著负相关,与干率和淀粉率均呈显著正相关。在关联度分析中,单株茎叶重、大中薯率、单株结薯数、结薯集中性、茎粗和整齐度对鲜薯产量的关联度较高。茎粗、大中薯率、蔓长、单株结薯数、淀粉率和干率对薯干产量的关联度较高。而淀粉率、干率、蔓长、茎粗、单株茎叶重和单株结薯数对淀粉产量的关联度较高。因此,北方甘薯在高产栽培和品种选育方面,应该选择茎基部粗、蔓长较短、分枝数较少、薯块大小均匀、数量适中和大中薯率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玉米产量构成因子、光合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及密切程度,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180份生产上常用玉米自交系光合性状("棒三叶"叶面积、全株叶数)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及灰色关联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光合性状与百粒重、株高和穗位等性状的相关性较强,而与穗粗、行数和行粒数等性状的相关性较弱。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全生育期、百粒重、株高和全株叶数对单株粒重的影响较大,对穗长、穗位和棒三叶叶面积的影响次之,对穗粗、行粒数、行数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和食用品质影响的主次关系,以24个甜玉米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对株高、穗位高、生育期、穗位叶长、穗位叶宽、穗长、穗粗、穗行数、秃尖长、单穗净鲜重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田间调查,对鲜穗食用品质进行了室内蒸煮、品尝与鉴定,并与单穗鲜净重和食用品质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单穗净鲜重与其他各性状的关联顺序为穗粗穗长穗位叶宽穗行数生育期穗位叶长穗位叶面积穗位高株高秃尖长,食用品质与其他各性状的关联顺序为穗位叶宽秃尖长穗位叶面积穗长穗位高生育期穗位叶长穗粗穗行数株高。在甜玉米高产优质育种中,要注重对果穗长且粗、穗位叶宽且面积较大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特早熟陆地棉熟性产量品质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5个特早熟陆地棉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对亲本、F1、F2三个世代研究表明:子棉产量、皮棉产量、单株结铃数以显性效应为主,加性次之;单铃重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次之;衣分以显性效应为主,无加性效应,有微弱的上位性效应。生育期、霜前花率、铃期等早熟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次之。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伸长率、纺纱均匀指数、反射率等品质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和上位性效应较小或者不存在。环境因素对产量、熟性及品质等性状均有极显著的影响效应。遗传和表型相关分析得出,子棉、皮棉产量与单株结铃数、衣分、霜前花率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铃重、生育期均呈(极)显著负相关。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纺纱均匀指数三个性状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马克隆值、霜前花率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其他早熟性状和子、皮棉产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马克隆值与产量、早熟性状间的相关性正好与以上三性状相反,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寻影响胡麻种子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为选育高产胡麻品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343份胡麻种质的种子产量与株高、工艺长度、分枝数、株果数、果粒数、千粒重、开花日数、全生育日数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胡麻的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达3.83%~24.93%,平均变异系数为16.77%,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97;株果数、果粒数、千粒重对种子产量的总影响达到92.17%,能较好地预测胡麻种子产量的变化;株果数和分枝数与种子产量成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且株果数对种子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P=0.742),相关系数最高(r=0.776)。[结论]株果数是决定胡麻种子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零式果枝和长果枝海岛棉杂交F2代不同果枝类型棉株的产量及品质性状,并进行相关分析,为海岛棉株型育种提供参考。【方法】 海岛棉9122N(零式果枝)×H7124(长果枝)杂交,F2代3种不同果枝类型棉株(零式果枝、长果枝、混合型果枝)分别收获300个单株的棉铃,采用R语言对杂交F2代不同果枝类型产量、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及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 杂交F2代3种不同果枝类型棉株的产量及品质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产量性状:混合型果枝表现最好,长果枝次之,零式果枝最差;品质性状:长果枝表现最佳,混合果枝混合型果枝次之,零式果枝表现最差。3种果枝类型各性状间相关系数不同,但部分性状表现有相同趋势。在产量性状中,3种果枝类型相关性趋势一致,籽棉重与铃数、单铃重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铃数相关系数均为0.85以上,且高于与铃重的相关系数,铃数与铃重间呈负相关关系,衣分与其他产量性状相关性不显著,单株铃数对籽棉产量高低起着重要作用;品质性状中,零式果枝中纤维品质5个指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而另2种果枝中,除马克隆值以外,长度、整齐度、强度和伸长率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零式果枝中单铃重与5个品质指标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长果枝和混合型果枝中衣分与纤维长度、比强度、伸长率等品质指标均呈负相关。【结论】 杂交F2代不同果枝类型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相互影响,表现并不相同,混合果枝类型产量和品质性状整体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7.
不同辣椒株系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15个辣椒(Capsicum annuum L.)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和鉴定,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供试材料为15份辣椒自交系,设3次重复,每小区定点调查5株,分别观测各参试自交系的植物学性状、光合特性及果实品质。产量为小区实际采收产量,每次采收单独称量记载。[结果]叶柄长度与叶片长度和叶片宽度呈显著正相关,叶片长度与叶片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38 00;果柄长度与果肉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677 00;青熟果的VC含量在16个指标里仅与红果VC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07 00;始花节位与果肉厚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始花节位越高,青熟果的果肉越薄,而单果重又与果肉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单果重除了与果肉厚呈极显著正相关,还与果肩宽呈显著正相关;前期产量与折合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739 00;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69号单果重及56号单果长、果肉厚表现最为突出。[结论]揭示各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关系及各性状与产量间的密切关系,为辣椒良种选育对各性状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辣椒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油用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主要表型性状和单株产量的变异特征及相关关系,确定牡丹单株产量的构成因素。【方法】以25份牡丹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主要表型性状进行相关性、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供试材料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1.36%~82.57%,单株产量与单株果实质量、单株果实数、单株有效果实数、出籽率、蓇葖宽、冠幅面积、单株新枝数、单株2年生枝数、单株花朵数和小叶数等性状存在极显著正相关(P0.01);单株产量与聚合蓇葖果直径、复叶宽、复叶叶长叶柄比等性状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单株产量与种子含水量、顶小叶长和顶小叶叶形指数存在显著负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发现共有5个主成分特征根大于1,累计贡献率69%;多元线性回归和通径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单株果实质量、单株果实数、单株有效果实数、出籽率、千粒质量和顶小叶叶形指数等性状显著相关。【结论】对单株产量贡献最大的表型性状依次为单株果实质量、单株有效果实数和出籽率,应在油用牡丹品种选育和种质创新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9.
食用向日葵产量与主要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食用向日葵杂交种的12个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并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与产量的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单盘粒重株高茎粗单盘结实数百粒重单盘总粒数结实率籽仁率叶数粒宽盘径粒长。产量与盘径呈不显著正相关,与粒宽和粒长呈不显著负相关,与另9个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百粒重、单盘粒重和单盘结实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效应较高。  相似文献   

20.
QTL Analysis of Major Agronomic Traits in Soybea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oybean is a main crop, and most agronomic traits of soybean are quantitative; therefore, there is vely important studying and applying value to locating these traits. A F2:10 RIL population containing 154 lines, derived from the cross between Charleston as female and Dongnong 594 as male parent, were used in this experiment. A genetic linkage map was constructed with 164 SSR primers, which were screened with the two parents and amplified on the 154 lines. 12 agronomic traits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parents were investigated, and QTLs of all the traits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software Windows QTL Cartographer V2.0. The agronomic traits included quality traits: protein content, oil content, and content of protein and oil; yield traits: pods per plant, seed weight per plant, and 100 seeds weight; and other agronomic traits: plant height, days to maturity, branches, nod number in main stem, average leaf length, and average leaf width.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68 QTLs in total were found for the 12 agronomic traits. The number of QTLs per trait varied from 3 for the average leaf width to 11 for 100 seeds weight and plant height, and was 5.8 on average. Good accordance was seen in many QTLs betwee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nd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other similar studies; therefore, these QTLs may be valuable for molecular marker assistant selection in soybean. In this study, 68 major QTLs of 12 important traits of soybean were analyz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