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1临床病例男性患者,20岁。因心悸就诊。心电图显示前3次心搏起自窦房结,Ⅰ、Ⅱ、Ⅲ导联P波直立,心率75/min,P-R间期0.18s,QRS时间0.08s。第4个心搏P′波出现于T波升支上,梯形图显示房性早搏激动受阻于房室结快径路,而沿慢径路前传心室,下传P′-R间期延长至0.48自第5个心搏开始,Ⅱ、Ⅲ、aVF导联P′波小而又有切迹,心率58/min,P′-R间期0.15s,为房性逸搏心律。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房性早搏慢径路下传心室;③房性逸搏心律。2讨论电生理研究和临床观察显示,房室结双径路不一定在窦性心律中表现出来,而很容易在自发的房性早搏中显现出…  相似文献   

2.
1临床资料 患者,女,58岁.因心悸、气短就诊.既往有冠心病史.心电图示:心律75次·min-1,P-R间期0.14 s,Q-T间期0.36 s,QRS波0.14 s,Ⅰ、Ⅱ、Ⅲ、AVL、AVF、V3终末相量增宽,V1呈rsR′型,V1 QRS波时间大于0.14 s,提前出现QRS波宽大畸型,与主波方向相反,后有完全代偿间歇,早搏T波中可见直立P波,干扰未下传,早搏后可见第一个QRS波形态,时间正常.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不正常心电图,完全右束支阻滞,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后QRS波正常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慢快型体表心电图的诊断要点,为临床医师提供常规心电图(ECG)检查AVNRT的诊断依据.方法 1996年9月至2010年4月收住昆明医学院附属延安医院心内科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诊断为AVNRT慢快型并成功行射频消融术(RFCA)的753例患者,将同一患者心动过速发作心电图和窦性心律心电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动过速发作心电图和窦性心律心电图比较:QRS波形态大小均相等或相似(100%),下壁导联出现假S波344例(45.7%),V1导联出现r’波589例(78.2%),假S波和r’波同时出现300例(39.8%).结论心动过速发作心电图下壁导联出现假S波和V1导联r’波对诊断AVNRT有较高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分析心电图肢体导联特征,探讨非典型性不全性右束支阻滞(AIRBBB)与假性右束支阻滞(pseudo RBBB)的鉴别诊断.方法 联合运用VCG将心电图分成AIRBBB组与假性RBBB组,观察两组心电图QRS波终末形态、高度及时限.结果 两组心电图标Ⅰ导联QRS波时限无明显差异,终末多有稍宽顿S波(P>0.05).标Ⅲ导联终末有无负向波两组间有差异(P<0.05),V1或V2导联r′波取其高者与同组aVR导联R波高度对比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V1 或V2导联QRS波群取终末有r′波且时限宽者/同组aVR导联QRS波时限,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标Ⅲ导联终末有无负向波,V1 或V2导联QRS波群取终末有r′波且时限宽者/同组aVR导联QRS波群时限,二者可作为鉴别真假AIRBBB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80岁.2000年3月5日因发作性心前区疼痛,2天加重并恶心呕吐入院,入院时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94次/分,P-R间期0.28秒,Ⅱ、ⅢaVF导联呈Qr型,在上述导联ST段与T波融合呈弓背型单向曲线并有不同程度抬高.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Ⅰ房室传导阻滞;3)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再次复查心电图所示,仅示以Ⅱ导联连续记录,示窦性P波规律出现,P-P间距0.56秒,频率107次/分,多数P波后无QRS波,QRS波群为两种形态:一种为Qr型,时限0.06秒,(较窄为窦性P波下传的室上型);另一种呈qR型,时限较宽,于前一QRS波后1.56秒出现,其前无有关P波为室性逸搏,在其室性逸博后均出现2个窦性P波1:1下传,心室逸博后第1个下传的P-R间期均固定为0.51秒(韦金斯基现象).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动过速;2)急性下壁心肌梗死;3)高度房室传导沮滞;4)室性逸搏伴韦金斯基现象(超常传导),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6.
<正> 房性早搏在心电图上表现为提前出现与窦性P 波形态不同的异位P′波,其P′—R 间期≥0.12秒,QRS 波群形态多正常;其后代偿间期多不完全,诊断容易。但有时临床遇到提前出现的直立性P 波(P_(?)直立,P_(aVR)倒置),其P′—R 间期<0.12秒,不符合一般房早的特点,给诊断带来困难,现结合所遇1例加以粗浅讨论。患者男性,21岁,临床诊断:急性心肌炎。心电图表现见封3图1。图1为2月17日描记常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P—R 间期=0.14秒。在各导联中均可见提前出现的与窦性P 波形态不同的异位P′波,  相似文献   

7.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性,20岁,临床诊断:甲亢,扁桃体炎.心电图示:服用心得安前窦性P波规律出,P-P间距为0.66秒,心率90次/分,P-R间期为0.12秒,QRS波时限0.07秒,QRS波:Ⅱ、avF呈"R"型,Ⅲ呈rsR'型,V1呈rS型;T波:Ⅱ导联低平,ⅢavF导联倒置.服用心得安20mg后,90分钟复查,P-P间距0.72~0.86秒,心率70~84次/分,律不齐,P-R间期<0.10秒,QRS波明显增宽畸形,时限为0.12秒,Ⅲ、avF、V1导联QRS波呈QS型,V3~V6导联QRS波呈"R"型,Ⅱ、Ⅲ、avF导联的T波直立,为B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诊断:1.窦性心律,2.T波改变;3.心得安诱发B型预激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患者 ,女 ,33岁 ,因近期心慌发作频繁入院。既往有阵发性心慌 ,一过性晕厥史。体检 :T、P、R、BP正常 ,一般情况可 ,心肺无异常。常规心电图示 :P波在 、 、av F倒置 ,P- R间期 0 .0 8s,QRS波时间 0 .13s, 导联 r S型 , 、av F导联 QS型 ,V1 导联 q Rs型 ,V1 ~V6 主波向上。心电图诊断 :陈旧性下壁心梗 ,预激综合征 ,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无明显差异。临床诊断 :预激综合征 (A型 )。2 讨论A型预激综合征心电图表现 :P- R间期缩短 ,QRS波增宽 ,在 QRS波起始部可见预激波 ,即“△”波。此外 ,由于 A型预激综合征主…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患者男 ,64岁 ,心悸 1周 ,拟诊冠心病 ,心律失常。EKG(图 1)示 :窦性心律 ,P R间期为 0 .12s,P P间期 0 .92~ 0 .96s,心率 63~ 65次 /min。同步记录Ⅰ、Ⅱ、Ⅲ导联可见R5提前出现 ,其前可见P′ R间期为0 .16s ,P′波后QRS波呈Rs型或R型 ,QRS时限 <0 .12s,形态与窦性下传的QRS波略有不同 ,且位于两个正常窦性心动之间 ,与其前的窦性心搏的配对间期 (P′ P间期 )长度为 0 .38s ,早搏前的第一个心动周期 (R R间期 )长度为 0 .96s。R5后第一个窦性心动的P波位于T波末尾至U波末尾 (4时相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室上性心动过速时V1导联假r’波对鉴别室上速的发生机制及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慢快型 )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成功射频消融的 72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慢快型 )和 70例隐匿性房室旁路参与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的窦性心律和心动过速时的 12导联体表心电图 ,找出心动过速时逆传p’波在不同导联中的位置及与QRS波的关系。结果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慢快型 )发作时 ,12导联体表心电图中肢导联无逆传p’波 ,而V1导联有假r’波 43例 ,发生率 5 9.7% ;肢导联有假s波 ,V1导联有假r’波 15例 ,发生率 2 0 .8% ;12导联有假q波 1例 ,发生率 1.4% ;12导联均无逆传p’波 13例 ,发生率 18.1%。隐匿性旁路参与的顺向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心动过速发作时 ,V1导联未发现有假r’波。本文资料显示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慢快型 )发作时 ,V1导联出现假r’波共 5 8例 ,总发生率 80 .5 % ,V1导联假r’波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慢快型 )诊断的特异性 10 0 % ,敏感性 80 .5 %。结论 室上性心动过速时体表心电图V1导联假r’波对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快型 )的诊断特异性强 ,敏感性高 ,是诊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慢快型 )的一种简捷、准确的无创性方法  相似文献   

11.
王莉 《微创医学》2001,20(1):110
患者男,67岁,因头晕、头痛、心悸、胸闷10年余,加重2天入院。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冠心病。体检:BP29.3/13kPa,神清,心率80次/分,律不齐,各瓣膜区未闻病理性杂音。临床诊断:原发性高血压病Ⅱ期、冠心病。入院时心电图avF、V\-1导联连续描记,可见提前出现的P′与窦性P波相同,短P-P′间期为0.68秒,长P′-P间期为0.96秒,有固定的配对时间,其后的代偿为等周期代偿。图中avF及V\-1导联均见第3个P′-QRS-T波提前出现,配对时间为0.68秒,代偿间歇P1-P2等于P′3-P4,为0.96秒,并见两次正常窦性搏动后出现一次期前收缩。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律;②频发性窦性期前收缩三联律。  相似文献   

12.
<正>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3岁,因发作性心慌、气短、心前区不适5年,加重2天就诊;临床诊断冠心病,体检:BP150/90mmHg,X线胸透左室大,切面超声心动图检查示:左室略肿大,左室后壁运动幅度降低,主动脉弹性减退;心电图检查(附图)为V1导联连续记录示:窦性心律不齐,P—P间期0.76—1.32s,P—R间期恒定为0.16s,心室波群有两种形态,均为窦性下传,并与R—  相似文献   

13.
<正> 患者女,62岁。于1993—12—29入院,入院前5天置心悸,心跳停歇感。体温36.5℃,血压20/12Kpa,两肺呼吸音清,心率88次/分,频发早搏,10~15次/分,无心音分裂,无病理性杂音,心电图表现:在以导联第1、3、4、5、6、8、9、10QRS波群前面均有P波,形态相同,P—R间期相等为0.16秒,且规律出现为窦性下传QRS波群,其中第1、4、5、6、9、10QRS波群呈QS型,时相>0.12秒,结合V5导联第1、2、5、6、9、10窦性下传QRS波群呈Rs型,时相>0.12秒,可判定为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型;在V_1导联第3、8窦性下传QRS波群呈rS型,在V_5 导联第4、8个窦性下传QRS波群呈Rs,时相都为0.08秒,为正常QRS波群;在V_1导联第2、7及在V_5导联第3、7QRS波群为提前发生的,前面无P波且畸形,可确定为室性早搏。临床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14.
杨苏萍 《广西医学》2000,22(5):1166
患者男性 ,54岁 ,心前区反复疼痛十余天 ,每次发作持续时间数分钟。体检 BP90 /60 mm Hg,心率72次 /min,律齐 ,心音稍低钝 ,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描记心电图时无胸痛 ,心电图示 :窦性 P波规律出现 ,P- P间期 0 .90秒 ,心率66次 /min,P- R间期 0 .2 0秒 ,QRS波时限 0 .0 9秒 ,Q- T间期 0 .36秒 ,V1、V2 导联 S波升支与 ST段相连处见一向上突起 ,很象右束支传导阻滞的 R′波 ,但其余导联 QRS波终末不粗钝 ;考虑为异常 J波。 STV1~ V3呈斜型或凹面向上抬高 0 .1 0~0 .50 mv,可疑前间壁缺血损伤 ,但多次复查心电图波…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 ,6 6岁 ,因发热 1d就诊。临床诊断为 :( 1)肺部感染 ;( 2 )面部软组织感染 ;( 3)多发性脑梗死 ;( 4)冠心病。心电图诊断为 :窦性心动过速 ,不完全性左前分支传导阻滞。病人入院当晚突发心慌、胸闷、憋气 ,急查心电图示 :快速心房纤颤 ( 16 2 / min) ,心电轴左偏 - 5 0°,肢体导联低电压 ,心肌供血不足。给予西地兰 0 .2 m g静推 ,即转为窦性心律 ,与入院心电图比较 : 、 、AVF由 r S型变为 QS型 ,ST段略呈弓背样抬高 ,V4~ V6 导联由 Rs型变为 r S型 ,T波 、 、 、AVL、AVF、V4~ V6 导联由直立变为直立低和…  相似文献   

16.
患者 ,男 ,17岁。劳累后心悸、气促 1年余。心尖区双期杂音伴舒张期震颤。临床诊断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心电图分析 Ⅱ、Ⅲ及Ⅴ3 导联同期记录心电图 :窦性心律 ,基本窦律周期 0 .6 0s,P R间期不一致 ,心率 10 0bpm时为 0 .2 0s。各导联中均有 0 .98~ 1.0 0s的长R R间歇 ,所含的T波多较尖耸 ,其顶部重叠有一提前的房性P′波。联律间期约 0 .38s,均因遇房室交界区有效不应期延长而未能下传心室。终止该长间歇的QRS呈室上性 ,其前后均未见相关的心房波 ,为交界性逸搏 (N)。长R R间歇加其前的窦性P R…  相似文献   

17.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9):1507-1511
目的:探讨12导联心电图对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治疗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0例初诊断为IPAH的患者,分析心电图变量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变量比例风险回归分析(Cox回归分析)研究心电图参数变化情况,并确定与IPAH患者相关的心电图参数。结果:偏相关分析显示,V1导联R波振幅与mPAP相关(r=0.343,P<0.001)、V1导联R波振幅与V5导联S波振幅之和与mPAP(r=0.504,P<0.001)相关。V1导联R波振幅与死亡率相关(HR=3.154,P<0.001),V1导联R波振幅与V5导联S波振幅之和与死亡率相关(HR=5.056,P<0.001)。治疗3个月后,患者心电图参数与血流动力学状态均得到改善。结论:特异的12导联心电图参数可以反映特异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治疗改善情况,有助于评估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正> 患者男性,70岁,工人。因头昏、心悸伴心前区刺痛,临床诊断为冠心病、心律失常,于1989年8月21日收住入院。心电图分析附图为入院后第二天测得。取I、V_1,及V_3(V_(3a、b)为连续记录)导联。见规律性窦性P波P-P间距0.84秒,P-R间期0.18秒,约合窦性心律71次/分。各导联QRS波时限增宽达0.13秒,I导联呈R型,R波切迹,V_1、V_3呈rS型,S波增宽,为完全性左囊支传导阻滞。另可见提前出现的P-QRS波群,P′融于前一心动T波之上,QRS形态与窦性相似,联律间期基本相等,为房性早搏(以R′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每房早后均可见形态各异的逸搏心动(以R~-表示),且各R′-R~-  相似文献   

19.
1 病历简介  患者女性 ,2 0岁 ,临床诊断 :甲亢 ,扁桃体炎。心电图示 :服用心得安前窦性 P波规律出现 ,P- P间距为 0 .6 6秒 ,心率 90次 /分 ,P- R间期为 0 .12秒 ,QRS波时限 0 .0 7秒 ,QRS波 : 、av F呈“R”型 , 呈 rs R’型 ,V1 呈 r S型 ;T波 : 导联低平 , av F导联倒置。服用心得安 2 0 m g后 ,90分钟复查 ,P- P间距 0 .72~ 0 .86秒 ,心率 70~ 84次 /分 ,律不齐 ,P- R间期 <0 .10秒 ,QRS波明显增宽畸形 ,时限为0 .12秒 , 、av F、 V1 导联 QRS波呈 QS型 ,V3~ V6 导联QRS波呈“R”型 , 、 、av F导联的 T波直立 …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性,37岁。因反复发作性心悸5年,加重半年就诊。体检无阳性体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无预激波形。行食管电生理检查,给予基础周长400 ms的S1S2刺激。当S1-S2间期400 ms,P2-R间期0.2 s(见图1);当S1-S2间期为260 ms、255 ms(见图2 A、B)时R2脱漏,表明房室结进入有效不应期。而S1-S2间期递减至245 ms(见图3)时却见到正常波形的R2,P2-R2间期0.46 s。且R2后又继以逆行的P′波,折回P′波又下传引起QRS波,并如此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频率150次/分,Ⅱ导联P′倒置(见图4),R~P′间期<P′-R间期,P-P′间期80 ms。电生理诊断:(1)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2)房室传导孔隙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