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研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结果:肿瘤内有实性和囊性结构,CT平扫实性结构呈低或等密度,增强后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呈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在增强前后均呈低密度;特征性表现为“溶冰征”。肿瘤大部分位于胰腺,多有完整包膜,不伴有胆总管和胰管扩张。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2.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12,自引:2,他引:110  
目的 描述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和诊断。结果 (1)肿瘤内有实性和囊性结构,CT平扫实性结构呈低或等密度,造影后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呈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在增强前后扫描均呈低密度。(2)囊实性结构比例相仿的肿瘤7例,囊性结构为主者3例,其CT表现分别为囊实部分相间分布或实质部分呈附壁结节。(3)实性结构为主的肿瘤1例,其CT表现为囊性部分位于包膜下。(4)肿瘤绝大多数来源于胰腺,呈圆形、椭圆形,多有完整包膜,增强后强化明显,与胰腺分界清晰。(5)不伴有胆总管和胰管扩张。(6)8例术前诊断为良性、3例诊断为低度恶性肿瘤。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且CT诊断有其重要价值,需与黏液性或浆液性囊腺瘤、囊腺癌、胰腺癌囊变、胰性假性囊肿等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3.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影像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探讨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特征,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结果:5例肿瘤位于胰头1例,胰体尾部4例.5例瘤体均为囊、实混合性,其中3例肿瘤有钙化,增强后实性部分均有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肿瘤均有完整包膜,不伴有胆总管和胰管扩张.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对确定手术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腺假乳头状囊性瘤的CT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胰腺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结果:9例中,囊性结构为主5例,囊、实结构比例近似3例,实性结构为主1例。CT平扫病灶呈类圆形低密度团块影;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各期均无强化。结论:胰腺假乳头状囊性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包括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密度及强化特征。结果:7例肿瘤位于胰头2例,胰体尾部4例,异位胰腺1例。7例瘤体均为囊、实混合性,1例肿瘤内有出血灶,3例肿瘤有钙化,增强后实质部分均有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有相对特征性CT表现,CT对确定手术方案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和诊断.结果:6例肿瘤位于胰头2例,胰体尾部4例.6例瘤体均为囊、实混合性,增强后实质部分均有强化,囊性部分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CT检查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诊断价值,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结果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好发于13~45岁年轻女性。6例肿瘤,位于胰头2例,胰尾4例,肿瘤体积较大,6例瘤体均为囊、实混合性,实性为主4例,囊性为主2例,2例肿瘤见线条状及斑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实性成分呈中度强化,囊性成分无强化,瘤体包膜较完整,边缘清楚。不伴有胆总管及胰管扩张。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具有特征性的CT表现及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8.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S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胰腺一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SCT表现,提高其术前诊断率。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8例胰腺实性一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结果:①8例均呈囊实性结构,囊性成分多于实性成分;实性部分及包膜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影,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始终未强化;②1例伴有肝内外胆管明显扩张,胰管未扩张。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MSCT表现有一定的特异性,MSCT对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表现特征,提高其CT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结果证实的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性分析。结果8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均为单发病灶,术前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肿瘤直径1.5~6.4 cm,8例CT平扫为均匀或欠均匀类圆形低密度影,1例肿瘤内见点状钙化灶,所有病例为囊实性肿瘤,边界清楚,肿瘤质地较软。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肿瘤包膜清晰,内可见出血及部分囊变及钙化,肿瘤平扫密度较低,增强后可见轻度强化及强化,少数呈渐进性强化。  相似文献   

10.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和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超声和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超声和CT影像表现。结果二维超声瘤体表现为囊、实混合性团块,其中以囊性结构为主5例,实性结构为主1例,囊、实结构比例相近3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4例检出血流信号,其中仅1例血流信号较丰富。CT平扫病灶呈类圆形低密度团块影;增强扫描显示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各期均无强化。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超声和CT影像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分析6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影像学表现特点,探讨CT对该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6例确诊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的CT检查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块体积均较大,多近似圆形或椭圆形,多有完整的包膜,与胰腺分界清晰,本组病例中,径为4~12 cm,平均7.2 cm,肿瘤位于胰头1例,胰体3例,胰尾2例,以实性成分为主4例,以囊性成分为主2例,边缘光滑,增强扫描肿块动脉期轻度强化,门脉期中度强化,内见囊状无强化区,不伴有胆总管及胰管扩张,多平面重建后,肿块与毗邻组织器官解剖关系显示更加清晰。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CT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MSCT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SPTP的MSCT表现。结果囊性结构为主5例,实性结构为主1例,囊、实结构比例相近3例。MSCT平扫囊性呈低密度,实性呈等低密度,钙化3例,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各期均无强化。结论SPTP的MS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有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多层螺旋CT特征性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影像资料。本组5例均于静脉注射造影剂后25s和55s分别获得动脉期和胰腺实质期CT扫描图像。结果患者中1例为19岁男性,其余为年轻女性,无黄疸。肿瘤呈囊实性肿块,实质与囊性部分呈相间分布,1例有病灶内钙化。肿瘤最长径4~12cm,平均8cm。CT增强扫描动脉期肿块轻度强化,门静脉期肿瘤强化略高于动脉期,但其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胰腺组织。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螺旋CT表现虽有一定特征,但在术前作出正确诊断仍较难,应行胰腺活检确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在多层螺旋CT上的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切除和病理学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临床、多层螺旋CT影像学资料,结合CTA、多平面重建和二维曲面重建等影像技术观察其影像学表现,分析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女性35例,男性5例.40例患者SPTP影像学表现中,22例位于胰头,5例位于胰颈体交界区,6例位于胰体,3例位于胰体尾部,3例位于胰尾部,1例胰头、胰体尾部均见;类圆形30例,圆形5例,分叶状4例,表现为胰头增大1例,边界清楚,包膜完整;肿块多数较大,最大横断面达15 cm×18 cm,最小1.0 cm×1.1 cm;肿块完全实性7例,囊实性成分33例,其中囊性为主8例,实性为主17例,囊实性相仿8例.实性部分CT平扫呈稍低或等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实性部分可见中等强化,至门静脉期肿瘤实性部分渐进性强化略高于动脉期,但强化程度均略低于正常胰腺组织,囊性部分平扫及增强均呈低密度.CT表现1例患者见恶性倾向,9例推压、包绕肠系膜血管,8例脾血管受压,3例累及肝总动脉及分支,2例累及十二指肠,11例伴有胰管扩张,其中1例伴有明显胆总管及肝内胆管扩张,13例伴有钙化.病理示良性37例,潜在恶性或低度恶性3例.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螺旋CT能协助诊断,运用CTA、多平面重建和二维曲面重建等影像技术有助于术前评估肿瘤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的CT及MRI表现.方法:9例经外科手术后病理组织学证实的SPTP,术前5例进行CT及MRI平扫和增强扫描,4例只进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肿瘤3例发生在胰头颈部,6例发生在胰尾部.直径2~11cm,均含有囊壁的囊实性肿块,囊性、实性成分比例各有不同,肿瘤内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囊壁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9例均未见钙化灶.增强扫描肿瘤实性部分及囊壁有强化,动脉期呈轻度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呈轻中度强化,延迟期肿瘤实性部分强化体积及程度更大,囊性和实性结构变得清晰,但均低于正常胰腺.结论:SPTP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5~40岁。术前其中13例均经CT平扫及双期CT增强扫描。其中2例仅行CT平扫。结果 15例中肿瘤位于胰头者8例,肿瘤位于胰体尾者7例。肿瘤直径约4~15cm。CT平扫肿瘤成囊实性,其边界清晰。增强扫描动脉期实性成分成轻度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增加。结论 CT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