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1 毫秒
1.
目的:比较针刺"五脏俞"组穴组与常规针刺组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116例合格受试者,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试验组60例,采用"五脏俞"组穴针刺法;对照组56例,为常规针刺法。结果:试验组治疗顽固性失眠有效率为88.33%,对照组为73.2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较治疗前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五脏俞"组穴针刺法治疗顽固性失眠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背俞穴为主穴位埋线对围绝经期抑郁焦虑患者Kupperman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影响,探讨背俞穴埋线对围绝经期抑郁焦虑的治疗作用。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两组取穴均以背俞穴为主,治疗组采用背俞穴为主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upperman评分和HAMA评分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后Kupperman评分和HAMA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Kupperman评分和HAMA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和普通针刺均能有效调节围绝经期抑郁焦虑患者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并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症状。穴位埋线操作更方便,能减少患者就诊次数和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配合针刺任脉穴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选用头穴丛刺法,配合针刺任脉穴位天突、膻中、中脘穴及下脘穴;对照组取神门、大陵、内关、期门、心俞、合谷、太冲穴。每日1次,治疗6 d,休息1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8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随访HAMA量表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治疗均有效,但治疗组愈显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HAMA量表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及治疗后1个月随访HAMA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穴丛刺配合针刺任脉穴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较常规针刺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配合呼吸补泻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头穴丛刺配合呼吸补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取穴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定,并参照HAMA评定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组治疗结束后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结束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穴丛刺配合呼吸补泻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相对常规针刺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十三鬼穴配合常规针刺治疗躯体化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2例躯体化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十三鬼穴配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均每周治疗5次,4周为1个疗程。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SCL-90、HAMD及HAMA均改善(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十三鬼穴配合常规针刺治疗能显著改善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鬼穴"治疗焦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焦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针刺"鬼穴"治疗,对照组予头针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变化,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差别。结果:两组治疗后PSQI及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治疗后PSQI、HAMA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痊愈21例、显效11例,总有效率92. 5%(37/40),高于对照组的86. 8%(33/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针刺"鬼穴"治疗焦虑性失眠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头针常规治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电针夹脊穴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的疗效。方法:将76例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在口服度洛西丁的基础上,治疗组予电针夹脊穴,对照组予常规取穴针刺,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进行HAMD、HAMA及VAS评分。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9%和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AMD、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VAS评分在治疗2周、4周时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电针夹脊穴治疗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能有效缓解疼痛感和焦虑抑郁情绪,较常规取穴针刺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头穴丛刺配合针刺任脉穴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所收治的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将该80例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给予头穴丛刺与针刺任脉穴治疗措施,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后随访1个月的焦虑障碍评分。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7. 5%高于参照组77. 5%,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 05); 2组患者治疗前焦虑障碍评分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 0. 05),治疗后以及治疗后随访1个月,试验组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临床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疾病过程当中,头穴丛刺配合针刺任脉穴相比临床常规针刺治疗方式,其临床效果显著,对改善患者临床焦虑障碍症状具有重要作用,可将该种治疗措施进行广泛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事件相关电位P300研究针刺鬼穴对广泛性焦虑障碍(GAD)患者认知功能的即刻效应与远期效应,并结合针刺鬼穴对健康人群P300电位的影响,探讨其认知神经学机制。方法:将60例GA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2周共8次的针刺鬼穴和假针刺干预,同时随机纳入3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健康组,采取点探测实验范式,选取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波幅和潜伏期、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以及对靶刺激的反应时和正确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与健康组相比,观察组和对照组针刺前的负性反应时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意偏向分数显著增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探测点与负性图片位置一致(负性一致)时P300波幅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探测点与中性图片位置一致(中性一致)时P300波幅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接受单次针刺鬼穴治疗后即出现负性一致时P300波幅降低,中性一致时P300波幅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2周的鬼穴针刺治疗后,出现负性反应时延长,注意偏向分数、HAMA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针刺背俞穴与耳穴贴压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方法:60例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应用针刺背俞穴(30例)、耳穴贴压(30例)治疗4周。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和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定疗效。结果:针刺背俞穴与耳穴贴压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均有效,二者疗效相当( P>0.05)。但显效率以针刺背俞穴较好( P<0.05)。结论:针刺背俞穴、耳穴贴压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均安全有效,疗效以针刺背俞穴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音乐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音乐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2、4、6星期后HAMA和SA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4、6星期后TE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刺配合音乐疗法是一种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脊髓疾病继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脊髓疾病继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头针丛刺长留针组(A组)、夹脊电针组(B组)、夹脊电针配合头针丛刺长留针组(C组),每组20例。3组治疗1星期、2星期、4星期、3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测定和简化麦克吉尔疼痛问卷对比疗效。结果3组自身对照,疼痛减轻效果明显(P〈0.01,P〈0.05),组间对照夹脊电针配合头针丛刺长留针组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脊髓疾病继发神经病理性疼痛效果肯定,夹脊电针配合头针丛刺长留针治疗优于夹脊电针和头针丛刺长留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针刺督脉穴,对照组针刺常规穴。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60.0%,对照组愈显率为33.3%,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5)。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OA)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针刺督脉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矩阵针法联合针刺三阴穴治疗l陵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舍尼通片,1片/次,2次/d,4周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0天后评估治疗结果。观察组采用矩阵针法联合针刺三阴穴治疗,10天1个疗程,1个疗程后休息2天,接续下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NIH—CPSI症状评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和卵磷脂小体计数改善情况及I临床疗效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矩阵针法联合针刺三阴穴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半身不遂的最佳方法和介入时机。方法:将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头穴久留针加电针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手足阳明经穴法。同时用简化Fugl-meger(FMA)运动量表作为疗效评定标准进行偏瘫功能针刺效应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入组时,上下肢的运动功能并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疗程(3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上下肢的运动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头穴久留针加电针的方法治疗早期中风上下肢瘫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刺肩三针穴及夹脊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4例、对照组40例。2组均取肩三针穴(肩髃、肩髎、天宗)针刺治疗,观察组同时针刺颈4~7夹脊穴,1次/d,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率观察组为72.3%,对照组为32.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7.9%,对照组为87.5%,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关节活动度(RO)M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治疗前后组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肩三针穴及夹脊穴针刺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苍龟探穴针法与常规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两组均取腰眼、环中俞、阳陵泉、飞扬穴,治疗组采用苍龟探穴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电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指数(PRI)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PRI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PR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8.6%和97.1%,对照组分别为74.3%和92.9%,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苍龟探穴针法是一种治疗坐骨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泻肝安神方改善广泛性焦虑症(GAD)肝郁化火证患者中文版健康调查简易量表(SF-36)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及SF-36各维度与焦虑的相关性分析。方法将130例GA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倒,对照组30例,分剐口服泻肝安神方和帕罗西汀治疗,疗程均为6周。以SF-36、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GAD肝郁化火证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水平及焦虑程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SF-36各条目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治疗6周后与本组治疗前SF-36各维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在治疗前后SF-36各维度中除生理机能外,其余各维度值与HAMA总分及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泻肝安神方在改善GAD肝郁化火证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方面与帕罗西汀相当,且患者的焦虑情绪对其生活质量影响较大,即患者的焦虑情绪越严重其生活质量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9.
薛媛  付玮  杨继若  卢荣 《西部中医药》2013,(12):107-109
目的:观察头电针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44例,观察组主要以焦氏头针区为主,参考靳三针,结合电针治疗;体针组主要采用传统针刺法。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52%,对照组为82.64%,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7采用头电针治疗中风效果显著,且具有取穴少而精、方便实用、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孙思邈"十三鬼穴"治疗抑郁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针刺"十三鬼穴"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运用平补平泻针法针刺"十三鬼穴";对照组口服氟西汀片治疗,2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抑郁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心理、躯体症状等方面得到了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十三鬼穴"治疗抑郁症疗效显著,安全,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