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CA系统是有线数字电视运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运营商利益保障的核心“利器”。北京永新同方数字电视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国内知名的CA系统供应商,在国内CA市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份额。成都兴网的数字电视平台也选择了永新同方的CA,为此,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北京永新同方数字电视技术公司营销中心总经理张镭先生,以便进一步了解永新同方的服务理念及成都兴网方面的更多情况。  相似文献   

2.
《广播电视信息》2006,(6):90-90
2006年5月,蓉城成都广电传采佳讯,永新同方CAS、EPG产品中标成都数字电视项目。尤其是CAS的中标更是在四川省数字电视了领域中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成都广电作为永新同方CAS系统的第100家窖户,标志着永新同方CAS系统的市场的占有率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3.
数字电视新技术给我国广电行业带来了一次革命,也给国内企业创造了大量的机会。面对大批的海外成熟企业.如何培育和发展有自身核心技术的本土企业? 在数字电视核心技术——CA系统的较量中,北京永新同方数字电视有限公司与到了国内近一半的市场份额.战胜了众多国外顶级企业,造就了数字电视领域里的一段神话。 北京永新同方如何能击败众多的竞争对手。立足在数字电视技术领域?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永新同方数字电视技术公司技术总监韩坚先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有线电视技术》2005,12(18):i0001-i0001
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广播电影电视设备展览会BIRTV2005刚刚落下帷幕,北京永新同方数字电视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香格里拉大饭店隆重举办”铸造数字电视金钥匙——永新同方智能卡发卡突破100万“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告永新同方数字电视加密卡在国内发卡量已经突破100万张,永新同方成为中国第一家数字电视智能卡发卡量达到百万的CAS厂商,它标志着中国数字电视核心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达到可支撑百万级的运营水平,为中国数字电视打开了无限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广播电视信息》2005,(9):107-107
9月2日,BIRTV2005刚刚落幕,北京永新同方数字电视技术有限公司在香格里拉大饭店隆重举办“铸造中国数字电视金钥匙”——永新同方智能卡突破100万“新闻发布会”,参加发布会的嘉宾有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高级顾问章之俭、北广传媒数字电视公司总经理何公明、松下中国技术总监阪本  相似文献   

6.
《电视技术》2007,31(2):13-13
来自永新同方的消息,2007年1月北京永新同方数字电视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移动签署合同.由永新同方负责中国移动手机电视技术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此次合作力求共同促进手机电视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日前 ,北京永新同方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与九江市签定正式合同 ,永新同方公司将为九江市建设数字电视平台 ,具体包括数字电视前端、有条件接收系统、用户管理系统以及增值业务系统等。北京永新同方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是由清华永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和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资产合并和业务合并而组成的高科技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和资源的优化组合 ,永新同方公司具备雄厚的资金、一流的商务管理经验、先进的市场运营理念和清华强大的高科技研发能力 ,突显了“清华”的整体优势。该公司主要致力于基于广电宽带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研发和市场…  相似文献   

8.
北京永新同方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致力于广电宽带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工作。公司现阶段的产品主要包括数字电视有条件接收系统(CAS)、用户管理系统(SMS)、电子节目指南(EPG)、机顶盒、中间件、安全播出监测设备、数据广播系统和接收卡等;并可以提供数字交互电视综合应用系统、数字电视集成前端系统、广播电视监测系统、宽带IP数据广播系统等,能全方位地解决有线电视系统中的节目配送、网络管理、客户管理、条件接收和网络监测等问题,实现广电网的增值运营。公司自主开发的数字电视核心产品有条件接收系统已于2001年由国家广电总局推荐为国内数字电视有条件接收系统的首选,并在中央台和全国各地得到应用。2002年7月,永新同方与国家广电局监测中心就《全国有线广播电视监测网》正式签约,成为国家广电监测网项目软件总集成商。公司已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了质量保证体系,并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相似文献   

9.
二级CA的使用北京永新同方数字电视技术有限公司是主要致力于基于广电宽带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工作的高科技企业,是国内最强大的数字电视核心技术供应商和技术服务商之一。主要产品包括数字电视有条  相似文献   

10.
厂商专讯     
《广播与电视技术》2006,33(7):139-142
中科大洋姚威总裁出任大恒科技总裁,千锤百炼铸品牌中科大洋筑建高清殿堂,博汇科技nEI系统中标宁波互动信息频道改造项目,“媒聚变”时代,索贝新业务拓展渐入佳境,永新同方:国家密码管理局首家指定数字电视领域商用密码产品生产定点单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企业窗口     
永新同方全力服务浙江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北京永新同方数字电视技术有限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电子节目指南研发的企业,是国内电子节目指南的主要提供商,承担了国家发改委电子节目指南产业化专项,并参加了有关标准的制定。永新同方研发的EPG系统完全覆盖DVB标准,能够对数字电视节目节目进行全面、生动的介绍。目前已经在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云南省网、陕西省网、佛山南海、浙江宁波等数十数字电视服务平台成功实施,得到了用户的一致好评。2004年9月,永新同方推出新一代电子节目指南播出系统-天鸽版本,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新的特…  相似文献   

12.
日前,北京永新同方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与九江市签定正式合同,永新同方公司将为九江市建设数字电视平台,具体包括数字电视前端、有条件接收系统、用户管理系统以及增值业务系统等。 北京永新同方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是由清华永新信息工程有限公司和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进行资产合并和业务合并而组成的高科技企业。通过强强联合和资源的优化组合,永新同方公司具备雄厚的资金、一流的商务管理经验、先进的市场运营理念和清华强大的高科技研发能力,突显了“清华”的整体优势。该公司主要致力  相似文献   

13.
2005年9月2日,北京永新同方数字电视技术有限公司在北京香格里拉饭店隆重召开新闻发布会时正式对外宣布,永新同方数字电视加密卡(CAS)在国内发卡量已突破100万张,成为中国第一家电视智能卡卡量达百万的厂家。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高级顾问章之俭、北京歌华有线常务副总经理何公明、永新同方副总裁卢增祥、总经理李东、营销经理张镭以及松下中国技术总监坂本、摩托罗拉中国电子宽带互联网事业部大客户总监谢永红等出席了此次发布会。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月,北京永新同方数字电视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移动签署技术合同,由永新同方负责中国移动手机电视技术研究和相关产品开发。此次合作力求共同促进手机电视在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世界宽带网络》2007,14(4):56-56
随着整体转换的深入,数字电视用户数与日俱增,也将运营商推向更深层次的增值运营上来,而这也直接影响到众多厂家企业的业务计划。据北京永新同方数字电视技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韩坚介绍,永新同方针对此,将有如下几个发展变化:其一,机顶盒由标清向PVR、高清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6.
乔伟 《广播与电视技术》2007,34(3):68-68,70
本文主要介绍条件接收系统(CAS)的加密原理及在数字电视中占有的地位。随着我国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的推进,介绍了永新同方CAS系统大力支撑着淄博广电整体转换工作的进行,并做好全方位的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为了加强广播电视传输管理和技术防范工作,确保广播电视尤其是通过卫星传输的电视节目的安全传输,高效、实时地对数字电视信号的传输内容和传输质量进行全方位检测,需要建设全面的数字电视播出安全监测系统。永新同方监测事业部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自动化系毕业研究生为骨干,主要承接各地电视台、广电管理部门对广播电视系统进行监测的项目。  相似文献   

18.
在数字电视系统设备领域,成立于2000年的北京数码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可谓异军突起,推出了几乎覆盖DVB-C全线的产品,在民族品牌中居于领先位置,2005年获得了亚洲科学协会(ASPA)颁发的中国唯一一家“亚洲创新企业奖”。为了探询数码视讯快速崛起的奥秘,以及数字电视方面的技术走向,本刊社长曾会明与数码视讯副总裁宿玉文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深入沟通。此外,在永新同方、NDS、Irdeto等几家厂商已经占据主导的CA市场中,数码视讯的StreamGuardCAS硬是从“夹缝”中杀出一条生路,在近两年取得了新增运营商客户市场的领先位置,也颇令人瞩目。曾…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介绍条件接收系统(CAS)的加密原理及在数字电视中占有的地位.随着我国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作的推进,介绍了永新同方CAS系统大力支撑着淄博广电整体转换工作的进行,并做好全方位的服务.  相似文献   

20.
《世界宽带网络》2005,12(4):30-30
迈威2003年引进韩国技术,成功研制和开发出多款数字电视机顶盒,包括中国第一台通过MHP国际一致性测试的机顶盒,迈威机顶盒系列产品的功能包括:支持NDS、Conax、ChinaCrypt、Irdeto、永新同方、算通等多家有条件接收系统;符合DVB-C/MPEG-2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