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一课多篇一课多篇 ,也称一次多篇、多文联教 ,有时也称比读、联读。简言之 ,就是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教学几篇课文 ,或者是在一节课中教学几篇课文。一课多篇是一种教学设计的思路 ,也是一种教材处理的方式。它的设计目的 ,一是让教学更好地顺应教材 ,二是进行高效率的阅读教学。一课多篇教材处理的实质 ,是在分析某几篇课文组合的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之上 ,提出对它们进行教学的最佳角度 ,为顺利地实施教学迈开有指导的第一步。一课多篇式的教学是被教材“法定”了的教学 ,从初中语文教材来看 ,每一册中都有“短文两篇”“诗词五首”之类的编…  相似文献   

2.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种有害的观念,那就是“一次完成”论。所谓“一次完成”论,就是教师在教完某篇课文之后,就视为完成了任务,从此,再也不让学生研论这篇课文了,学生学习课文,只要老师教过了,也视为完成了任务,从此再不诵读这篇课文。实际上,读文章不是这么回事,“文章不厌百  相似文献   

3.
简言之,就是在一次教学过程中,或者是一节课中上几篇课文。很明显,这种教学模式如果运用得当,无疑能够带来教学的高效率——仅“一次多篇”就足以说明问题。 一次多篇教学模式,首先是一种教材处理的问题,其次才是教学艺术的问题。从教材处理来看,有“自然式处理”与“跨越式处理”两种角度。 所谓自然式处理,就是依据教材的编排,自然而然地进行一次多篇教学。拿初中语文教材来说,短文两篇、诗词五首小小说三篇之类的课文,有近30篇,约占全套教材的 1/8,它们是两篇或三篇或五首成为一课,有些还是自读课文,要求一课时上完…  相似文献   

4.
思维延伸是指在语文教学中就某篇文本的中心、内容、技法、语言等进行发散式的、深入的探究和挖掘的一种教学方法。它能充分运用文本所蕴含的教育资源,从而启发思维、巩固知识、加深理解、培养能力……完成学生对文本融会贯通的学习。它是教学过程中的催化剂,是教学效果“质”的飞跃的导火索,可见思维延伸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方法。它既可以贯穿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在教学任务完成后作为补充的内容当作业布置下去。  相似文献   

5.
听了很多语文公开课,基本上是一节课完成了一篇课文的教学任务。且从上课伊始到下课结束,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有,整体感知——分析品味——迁移拓展——归纳小结,看似一篇课文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都得  相似文献   

6.
写教学随笔是我规定自己每周必须完成的事情。有时每天课后写点儿,有时一周写上几篇。不求多、不求精,日复一日,课就这样上着,随笔就这样写着。某一天,我突然感觉到我的教学随笔中缺少些什么。于是,我把以前写的找出来一篇篇看。我明白了,那些随笔更多的是从教学流程是否合理与顺畅、教学任务是否恰当与有效、学生作品是否完成与美观等角度来写的。  相似文献   

7.
沐浴着"建构式生态课堂"的春风,踩踏着"生态课堂模式"的浪潮,英语语篇教学的生态模式的探讨也巾帼不让须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起来。课改的大潮要求我们要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围绕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能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语篇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8.
不少语文教师特别是年轻语文教师.把语文教学的任务理解为只是“教课本”.从第一篇课文教到最后一篇课文就算完成了一学期的教学工作。教每一篇课文.往往也是从作者背景介绍开始,讲第一段、第二段……然后中心思想、艺术特色、练习一、练习二……然后又教下一篇课文.上课照本宣科。教学依照一个固定的套路,  相似文献   

9.
为了增强同学们的习作兴趣,我们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活动式作文教学尝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以下便是其中一次活动式作文教学的大体情况:活动内容是参观我校附近的清代著名作家李汝珍纪念馆,并创作记游式散文一篇。活动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次“主题系列化作文教学”一般可根据学生自己的程度完成若干篇习作,如“大珠”、“小珠”洒落学生“玉盘”之中。  相似文献   

11.
现行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采用“文选”式编排的。不少语文教师只知道一课一课地教课文,一学期教完几十篇课文就算完成了阅读教学任务,很少思考语文教材编排及教学过程的知识逻辑。如:语文教材为什么要把课文划分为精读、略读、选读三种类型?这三种不同类型的课文各有什么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12.
刘广勇 《广西教育》2008,(29):34-34
“高效快速作文教学五步法”把作文课堂教学分为五步:点拨、写作、修改、评议、赏析。学生当堂写作、当堂修改,教师当堂评讲,两节课完成一篇大作文的教学任务,一节课完成一篇小作文的教学任务。实践证明,此方法能全面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的作文教学中,按照教材编排要求,一般每个单元都有一篇习作,一学期8篇,一学年16篇。从教学实践来看,仅仅完成这一训练,对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我认为,要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必须把单元的写作教学与平时的练笔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两条腿走路,才能较快地促进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一篇课文总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几个课时综合教学来达到的.因此,只有完成每课时的教学目标,才能完成总的目标.现提出语文课时目标分层教学法,以求教于同行.  相似文献   

15.
高级阶段精读课的语法教学应当是一项“综合工程”,本文结合教学实际,总结出几种行之有效的语法教学方法,即系统层面的串珠式教学法、句子层面的模块式教学法、语篇层面的衔接式教学法以及语体层面的转换式教学法。通过这种多维互补的教学策略,探索科学而高效的高级阶段精读课语法教学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6.
2011年10月12日,我校高一语文科老师就一篇回忆性散文《拣麦穗》进行了同课异构教学。这是一种“课例式同课异构”教学方式,它是按正常教学进度,以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主题,要求把整个教学过程当作研究对象,以通过各个教师的教学,来研讨如何改进教学方式,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高年级语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支架式教学策略,在语篇学习前、语篇学习中和语篇学习后巧搭教学支架,逐步提高学生学习语篇和运用语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评析了一节英语语篇教学的展示课,从问题导入,初步进入语篇整体、直观问题,整体感知语篇、细节问题,整体理解语篇、探究问题,整体运用语篇等角度,探讨了任务驱动式问题在小学英语语篇整体教学中的运用,以期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语篇教学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理解、学习语篇内容后,教师会设计相关拓展活动检测、巩固或提高学生的综合理解、运用能力。本文以课例的方式重点介绍了换情景拓展、扩容式拓展和提升式拓展三种综合设计和运用方式。  相似文献   

20.
《活板》是冀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中的一篇古典说明文,其教学目的是:(一)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二)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促使他们自觉参与社会实践。为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学习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又指导学生对活字印刷术进行了一次复原实践。这些做法,是一次很有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它不仅可以借此扩展学生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