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血清性激素、糖代谢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21例PCOS患者的血清性激素及糖代谢水平,包括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雌二醇(E2)、孕酮(P)、睾酮(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雄烯二酮(AND)、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游离雄激素指数(FAI),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稳态模式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321例PCOS患者辨证分为脾虚痰湿证、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和痰瘀互结证,其构成比分别为33.33%、28.04%、12.46%、26.17%。PCOS患者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LH显著高于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P0.05);肾虚肝郁证LH/FSH高于脾虚痰湿证、痰瘀互证组(P0.05);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T、FAI高于肾虚肝郁证(P0.05);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SHBG低于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P0.05);PCOS患者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FPG、FINS、HOMA-IR显著高于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P0.05)。结论:不同证型PCOS患者表现出血清性激素及糖代谢特点的差异,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以糖代谢异常为特点,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以LH水平升高为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西医亚型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为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提供依据。方法由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平台共纳入PCOS患者506例,根据西医诊断标准分为Ⅰ型(稀发/无排卵+高雄激素临床和/或生化特征+卵巢多囊样改变)、Ⅱ型(稀发/无排卵+卵巢多囊样改变)、Ⅲ型(稀发/无排卵+高雄激素临床和/或生化特征)3个亚型,根据中医证候特点分为脾虚痰湿证、肾虚肝郁证、痰瘀互结证、肾虚血瘀证4个中医证型,比较分析不同亚型及证型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 506例PCOS患者中,西医亚型Ⅰ型258例、Ⅱ型123例、Ⅲ型125例,中医证型脾虚痰湿证203例、肾虚肝郁证146例、痰瘀互结证55例、肾虚血瘀证102例;各西医亚型中中医证型所占比,Ⅰ型中肾虚肝郁证脾虚痰湿证肾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P均0.05),Ⅱ型中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P均0.05),Ⅲ型中肾虚血瘀证脾虚痰湿证痰瘀互结证/肾虚肝郁证(P均0.05)。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2的发生率,Ⅰ型和肾虚肝郁证接近,Ⅱ型与痰瘀互结证接近;睾酮(T)60 ng/dL的发生率,Ⅰ型和肾虚血瘀证相近;高雄烯二酮(AND)发生率,Ⅲ型和肾虚血瘀证相近;低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发生率,Ⅱ型与痰瘀互结证接近。Ⅰ型和Ⅲ型LH、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AND水平和LH/FSH比值均明显高于Ⅱ型(P均0.05);Ⅰ型T水平明显高于Ⅲ型(P0.05),Ⅰ型和Ⅱ型雌二醇(E_2)水平明显低于Ⅲ型(P均0.05)。肾虚肝郁证LH水平和LH/FSH比值升高,T水平最高,SHBG水平降低;肾虚血瘀证LH水平和LH/FSH比值升高,SHBG水平较高;脾虚痰湿证LH水平和LH/FSH比值最低,SHBG水平较高;痰瘀互结证LH、SHBG水平和LH/FSH比值低。结论肾虚肝郁证可能为Ⅰ型的主要中医证型,痰瘀互结证和脾虚痰湿证可能为Ⅱ型的主要中医证型,肾虚血瘀证可能为Ⅲ型的主要中医证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与性激素及胰岛素抵抗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本院126例PCOS患者,予以中医辨证分型,检测其血清性激素[孕酮(P)、促卵泡生成素(FSH)、雌激素(E2)、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及睾酮(T)]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PCOS中医证型与血清性激素、HOMA-IR的关系。结果:126例患者中,痰瘀互结证47例(37.31%),脾虚痰湿证42例(33.33%),肾虚肝郁证23例(18.25%),肾虚血瘀证14例(11.11%);痰瘀互结证、脾虚痰湿证患者体重指数(BMI)明显大于肾虚肝郁证与肾虚血瘀证患者(P<0.05),痰瘀互结证患者腰臀比明显大于肾虚肝郁证与肾虚血瘀证患者(P<0.05);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患者P水平、HOMA-IR明显低于痰瘀互结证、脾虚痰湿证患者(P<0.05),PRL明显高于痰瘀互结证、脾虚痰湿证患者(P<0.05);肾虚血瘀证患者FSH水平明显高于痰瘀互结证患者(P<0.05);痰瘀互结证、脾虚痰湿证患者LH水平明显低于肾虚血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符合PCOS诊断标准的患者198例进行研究,198例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肾虚肝郁50例,肾虚血瘀44例,脾虚痰湿74例,痰瘀互结30例,采用飞利浦IU-22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卵巢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脾虚痰湿和痰瘀互结组卵巢体积高于肾虚肝郁、肾虚血瘀组(P0.05),脾虚痰湿组高于痰瘀互结组(P0.05)。脾虚痰湿组、痰瘀互结组卵泡数大于肾虚肝郁组和肾虚血瘀组(P0.05),脾虚痰湿组大于痰瘀互结组(P0.05)。组间卵巢面积、髓质面积、面积比值和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痰湿组高于其余3组(P0.05)。肾虚血瘀组和痰瘀互结组PI、RI高于其余两组(P0.05),PSV、EDV低于其余两组(P0.05),肾虚血瘀组与痰应互结组PI、RI、PSV和ED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PCOS辨证分型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证型间PCOS患者体质分布情况,探讨中医证型体质的分布差异,从中医体质角度为PCOS中医辨证论治和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5年12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PCOS患者共460例,分为脾虚痰湿型组(139例)、痰瘀互结型组(116例)、肾虚肝郁型组(139例)、肾虚血瘀型组(66例);脾虚痰湿及痰瘀互结型组属于痰湿型组(255例),肾虚肝郁及肾虚血瘀型属于非痰湿型组(205例)。结果:(1)痰湿质、气虚质、气郁质在痰湿型与非痰湿型间分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体质类型在2种证型间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2)痰湿质、气郁质在脾虚痰湿、痰瘀互结、肾虚肝郁、肾虚血瘀4种证型间分布具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体质类型在四种中医证型间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痰湿质分布在脾虚痰湿型和肾虚肝郁型间χ~2=6.31,P<0.05有统计学意义,痰瘀互结型和肾虚肝郁型间χ~2=4.89,P<0.05有统计学意义;气郁质分布在脾虚痰湿型和肾虚肝郁型间χ~2=5.86,P<0.05有统计学意义;痰瘀互结型与肾虚肝郁型间χ~2=4.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证型的PCOS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中医体质可能是导致PCOS证型差异的重要因素,对于发生PCOS的高危人群,通过中医辨体质,及早进行调整,可以预防PCO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辽宁中医杂志》2019,(11):2357-2360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由临床科研一体化系统纳入的1059例PCOS患者进行中医辨证,比较各证型中PCOS患者临床特征异常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与证型相关性。结果:①1059例PCOS患者分为脾虚痰湿证,肾虚肝郁证,肾虚血瘀证和痰瘀互结证,所占比例分别为41. 45%,28. 99%,10. 29%和19. 26%;②脾虚痰湿证和痰瘀互结证PCOS患者发病年龄主要以 30岁为主,临床特征以腰围、WHR、AND、FPG、FINS、HOMA-IR、TG、TC和LDL水平升高,黑棘皮发生率升高,SHBG和HDL水平下降等为主;肾虚肝郁证和肾虚血瘀证PCOS患者发病年龄主要以20~30岁为主,临床表现以LH/FSH比值升高为主;③脾虚痰湿证与黑棘皮、FPG、HOMA-IR、TC和LDL呈正相关,与多毛、痤疮和HDL呈负相关;肾虚肝郁证与TC和HDL呈正相关,与FPG、FINS、HOMA-IR和TG呈负相关;肾虚血瘀证与痤疮、黑棘皮和HOMA-IR呈正相关,与FINS和TC呈负相关;痰瘀互结证与腰围、多毛、T、FPG、FINS、HOMA-IR、TG、TC和LDL呈正相关,与LH、PRL和SHBG呈负相关。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PCOS患者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表现,且各证型与临床特征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玉环  钱玥 《新中医》2019,51(8):25-27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关联性。方法:回顾性选取本院门诊收治的23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中医辨证类型分为脾虚痰湿组(79例)、肾虚血瘀组(30例)、肾虚肝郁组(67例)和痰瘀互结组(62例)。收集临床资料,比较各组间生殖激素水平的差异。结果:在生殖激素水平方面,4组患者在促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和睾酮(T)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各组间促卵泡生成素(FSH)、雌二醇(E2)水平虽有所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 0.05)。LH项:LH水平高低依次为肾虚血瘀组肾虚肝郁组脾虚痰湿组痰瘀互结组,其中肾虚血瘀组、肾虚肝郁组LH水平明显高于脾虚痰湿组、痰瘀互结组(P 0.05)。PRL项:PRL水平高低依次为肾虚血瘀组肾虚肝郁组痰瘀互结组脾虚痰湿组,其中肾虚血瘀组、肾虚肝郁组PRL水平明显高于脾虚痰湿组(P 0.05);T项:T水平高低依次为痰瘀互结组脾虚痰湿组肾虚血瘀组肾虚肝郁组,其中脾虚痰湿组、痰瘀互结组T水平明显高于肾虚肝郁组(P 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其血清生殖激素LH、PRL和T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可为中医辨证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余颖莹  金贝  戴菲玲  骆艺 《新中医》2020,52(10):23-2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辨证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共130例,对其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统计患者中医辨证分型情况及不同证型患者卵巢血流动力学指标、卵巢形态学指标的情况。结果:纳入病例中,肾虚肝郁型37例,肾虚血瘀型28例,痰瘀互结型20例,脾虚痰湿型45例。各证型间患者的PI、RI、PSV、EDV值比较,经F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肾虚血瘀型、痰瘀互结型的PI、RI明显高于肾虚肝郁型、脾虚痰湿型(P0.05);肾虚血瘀型、痰瘀互结型的EDV、PSV明显低于肾虚肝郁型、脾虚痰湿型(P0.05)。各证型间患者卵巢体积、卵泡数、卵巢面积、髓质面积、面积比值比较,经F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脾虚痰湿型、痰瘀互结型患者卵巢体积明显大于肾虚肝郁型、肾虚血瘀型患者(P0.05),脾虚痰湿型明显大于痰瘀互结型(P0.05);脾虚痰湿型、痰瘀互结型患者的卵泡数明显多于肾虚肝郁型、肾虚血瘀型患者(P0.05),脾虚痰湿型明显多于痰瘀互结型(P0.05)。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患者卵巢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指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程和彬 《新中医》2020,52(1):53-55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中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20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医证候分型为基准,分为肾虚肝郁型51例、肾虚血瘀型45例、脾虚痰湿型75例、痰瘀互结型31例,对202例患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对其卵巢形态、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结果:肾虚血瘀型组、痰瘀互结型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高于肾虚肝郁型组及脾虚痰湿型组(P <0.05),脾虚痰湿型组、痰瘀互结型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EDV)低于肾虚肝郁型组及肾虚血瘀型组(P <0.05)。脾虚痰湿型组、痰瘀互结型组卵巢体积、卵泡数、体质量指数高于肾虚肝郁型组、肾虚血瘀型组(P <0.05),脾虚痰湿型组卵巢面积、髓质面积高于肾虚肝郁型组、肾虚血瘀型组及痰瘀互结型组(P <0.05)。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中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显著,其通过对卵巢体积、卵泡数、卵巢面积及血流速度等的评估可对疾病中医分型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合并代谢综合征(MS)临床指标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将91例PCOS合并MS患者利用中医四诊分类,观察一般情况及临床理化指标,包括年龄、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BP),测定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空腹血糖(FPG)。[结果]就诊的91例患者中脾虚痰湿证42.86%,痰瘀互结证29.67%,肾虚血瘀证16.48%,肾虚肝郁证10.99%。BP、HDL、FPG水平各证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虚血瘀证TG水平与脾虚痰湿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痰湿证与其他证型比较,腰围、臀围、腰臀比显著升高。[结论]PCOS合并MS患者不同证型间具有其内在的特征,尚需大样本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与中医体质的关系。[方法]选取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收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病例,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和中医体质判定,观察分析不同证候类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体质分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共收集263例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医证候分型以脾虚痰湿证居多,83例,占31.6%,其次为肾虚肝郁证77例,占29.3%;痰瘀互结证70例,占26.6%、肾虚血瘀证33例,占12.5%。中医体质以气虚质(74例,28.1%)、血瘀质(53例,20.2%)、痰湿质(51例,19.4%)3种体质占主要比例。4种中医证候的中医体质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脾虚痰湿证以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要体质;肾虚肝郁证的体质以气虚质及气郁质为多;痰瘀互结证中以血瘀质和痰湿质占主要比例;肾虚血瘀证中血瘀质和气虚质为主要体质。[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同中医证候间中医体质分布存在差异,中医体质的特异性影响中医证候的类型。  相似文献   

12.
基于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的证候/证候要素提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运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对四诊症状的分析,提取中医的证候,证候要素.[方法]对于临床采集的1787例抑郁症、慢性乙型肝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37个四诊症状,采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对未经事先辨证的症状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得到39组四诊症状的组合,经初步诠释,发现存在有肾阳虚、肝气郁结、肝脾不和、肝胃不和、气阴两虚、心气虚等证候.涉及的病位类证候要素主要有心、肝、脾、胃、肾,病性类证候要素主要有气虚、阴虚、阳虚、气滞、血瘀、痰、湿、热.[结论]通过运用信息熵关联度系数分析方法对基于临床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取的一些症状组合可为中医常见证候及证候要素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总结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糖尿病证候的特征规律。[方法] 归纳近10年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决策树、关联规则、人工神经网络、结构方程模型、贝叶斯网络和支持向量机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的文献。[结果] 总结了2型糖尿病的病性要素归纳为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4种虚证和血热、血瘀、火旺和湿热4种实证,病位要素为肾、肝和脾;主要包括肺热津伤证、胃热炽盛证、气阴两虚证、肾阳虚证、气虚证、痰湿证、血瘀证、肾阴虚证和阴阳两虚证等常见证型,并分析数据挖掘方法的优缺点。[结论] 数据挖掘方法用于糖尿病证候的特征规律的分析是可行的,不仅为糖尿病证候诊断提供客观化依据,还为中医治疗糖尿病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四联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KO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2例肾虚血瘀型KOA患者随机分为四联疗法治疗组(针刺、中药热敷、骨伤推拿手法、功能锻炼)和扶他林治疗组(扶他林乳胶剂、微波治疗、功能锻炼),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6、9、12天共5个时间点以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改良膝关节评分为评价指标,对照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并评价安全性。【结果】两组间疗效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四联疗法组的疗效优于扶他林治疗组。[结论】四联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疗效安全、可靠,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文献系统评价方法评价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辨证依据的规律。[方法]制定合格检索策略,全面收集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相关文献,从中西医病名、病因病机、证候名称、临床症状、舌象、脉象进行归类分析,运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降维处理,提练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的核心辨证依据。[结果]共检索文献1 540篇,相关专著136本,最后共有合格研究文献89篇,专著67本。综合文献系统评价、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得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辨证依据:胸闷胸痛,倦怠乏力,心悸,气短,脘痞满,恶心欲呕,面色晦暗,唇甲青紫,口黏,肢体困重,有痰,舌质暗,舌有瘀斑、斑点,苔腻,白腻苔,脉弦,脉滑。[结论]本研究结果中冠心病痰瘀互结证舌象、脉象与相关文献一致,临床症状覆盖了文献相关诊断标准的内容,提示冠心病痰瘀互结证候较复杂,兼证较多,可兼气滞、气虚、阳虚、气阴两虚,也可寒化和热化,但这一结果还需临床实践的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总结姜惠中教授诊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的学术思想及辨治规律。方法 采用古今云医案平台数据挖掘系统中关联规则及层次聚类方法分析姜惠中教授2017年11月-2019年11月治疗的PCOS医案,总结归纳其学术思想及辨治规律。结果 纳入病案162例,共381诊次。涉及中医疾病11种、证型12种、症状144个。证型拆分得到4个实性证素(气滞、痰湿、血瘀、火热)、3个虚性证素(阳虚、阴虚、气虚)及3个病位证素(肝、肾、脾)。高频症状分层聚类后得到肾虚肝郁证、肝肾阴虚证、肾虚血瘀证、肝郁痰阻证4个证型的核心症状组合。共有处方381张,涉及150味中药,首见甘温类、肝经药,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得到药对14对、角药6对。通过对高频药物分层聚类得到6类核心药物组合,分别体现了滋补肝肾、温补肾阳、补肾疏肝、行气化瘀、化痰利湿的治法。结论 姜教授治疗PCOS注重辨病与辨证结合,认为PCOS核心病机为肾虚肝郁,治疗以补肾疏肝为主,辅以健脾、祛痰、化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气阴两虚证患者与健康人中医证候评价量表异同。[方法]通过多中心、小样本、精细化临床研究,纳入7家临床单位124例受试者,因未完成访视脱失7例,最终纳入受试者117例,其中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38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丹蒌片治疗,气阴两虚证患者39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通脉养心丸治疗,健康人40例不予干预。比较冠心病患者0、4、8、12周、健康人第0周《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中医证候评价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1)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第4、8、12周时,各症状评分及舌下脉络青紫情况较0周不同程度降低(P0.05或P0.01)。2)冠心病气阴两虚证患者第4、8、12周时,各症状评分较0周有所下降(P0.05或P0.01)。3)与健康人比较,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各项评分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冠心病气阴两虚证患者各症状评分及舌质紫暗、舌下脉络青紫、脉弦、脉涩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冠心病两组患者各时点比较,部分指标及舌脉情况存在不同程度差异。4)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0、8周时,身重、口黏腻、苔腻、脉滑、舌有瘀斑瘀点聚为一类,脉弦、舌质紫暗、舌下脉络青紫、脉涩、口唇青紫、面色晦暗聚为一类;冠心病气阴两虚证患者0、8周时,胸闷、胸痛、身重、口黏腻、口唇青紫、面色晦暗聚为一类,舌有瘀斑瘀点、舌质紫暗、脉涩聚为一类。[结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与气阴两虚证患者经治疗后,《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中医证候评价量表》中相关症状表现均有所改善,且不同证型的表现不同。《冠心病痰瘀互结证中医证候评价量表》可以为进一步临床诊断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杨锡燕  岳超 《天津中医药》2012,29(2):131-13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采用24h动态血压检测技术,对67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监测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动态血压水平,计算夜间血压下降率,以此判断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结果]1)在观察病例中反杓型为最常见之动态血压类型。2)67例观察病例中最常见的分型为瘀血阻络证,其次为痰湿内盛证,其余依次为阴阳两虚证、阴虚阳亢证。[结论]老年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与24 h血压水平和血压昼夜节律之间存在一定关系,通过中医辨证分型可以判断靶器官损害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基于因子分析的高血压病证候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不同危险程度的高血压病患者中医症状、舌脉象及证候要素分布。[方法]收集129例单纯高血压病与296例高血压病合并血脂异常和(或)糖尿病患者的四诊信息,保留出现率≥5%的四诊信息,采用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由2名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对公因子辨证,作为高血压病的证候要素。[结果]经因子分析发现22个公因子,分别是火、痰、瘀、风、气、血、阴、阳虚,单纯高血压病以气虚(16.28%)、火(15.50%)、瘀血(15.50%)为主要证候要素,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和(或)血脂异常以火(18.92%)、痰(17.23%)、瘀血(14.19%)为主。[结论]高血压病证素不外乎虚实两端,高血压病由相对低危到中高危,始终以火与瘀血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