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掌握松阳县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林地土壤养分的基本情况及其变异特征,以地统计学半方差方法分析研究毛竹林地土壤的pH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钾、速效钾、全磷、有效磷7个主要养分因子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毛竹林地土壤pH平均值为4.75±0.28、有机质含量的平均值为42.94±10.47 g·kg~(-1)、全氮含量的平均值为2.15±0.96 g·kg~(-1)、碱解氮含量的平均值为159.79±70.49 mg·kg~(-1)、全磷含量的平均值为0.19±0.09 g·kg~(-1)、有效磷含量的平均值为2.27±1.45mg·kg~(-1)、全钾含量的平均值为10.01±2.95g·kg~(-1)、速效钾含量的的平均值为61.28±26.6mg·kg~(-1);用经典统计学分析发现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钾、有效磷和全磷都有较大变异;利用地统计学半方差特征参数函数分析各养分的理论拟合模型发现,全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布符合球状模型,有机质、全磷和全钾含量分布符合高斯模型,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布符合指数模型;各养分的块金系数在25%~75%,为中等空间自相关性。结合该县毛竹林经营行为等综合因素分析认为,松阳县毛竹林土壤主要养分空间变异是自然过程和人为经营活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人工经营、气候、林地破碎性和养分随水土的流失等原因改变了土壤原本的连续变化,是产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土壤养分对澳洲坚果果实品质的影响问题,从而为其科学施肥提供参考依据,连续两年对桂西南澳洲坚果园的土壤养分因子(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和p H值)和果实品质指标(脂肪、蛋白质、油酸、棕榈油酸和二十碳烯酸)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澳洲坚果果实中的脂肪和蛋白质主要受土壤全氮、全磷和p H值的影响,油酸主要受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影响,棕榈油酸主要受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影响,而二十碳烯酸主要受土壤有机碳、全磷和p H值的影响。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直接影响果实中的脂肪、蛋白质、油酸、棕榈油酸和二十碳烯酸的因子分别是土壤p H值和全氮、全氮、全钾;果实各品质指标的剩余通径系数均较大,表明除文中分析的各土壤养分因子外,还存在其他的影响因素。文中因此认为,在土壤管理中,应针对目标果实品质指标的需要,适当提高土壤全氮和全钾的含量,合理控制施肥种类。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以落叶松1.5代和2代种子园为对象,通过测定不同土层土壤养分含量,揭示落叶松不同世代种子园土壤特性,以期为指导精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落叶松种子园土壤养分总体较为充足,个别养分指标偏低,如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落叶松种子园土壤养分含量垂直分布特征明显,各养分含量随土层加深而减少。落叶松2代种子园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机质含量较低,全磷和有效磷含量较高,分别为0.74 g·kg~(-1)和26.73 mg·kg~(-1),是1.5代种子园的1.57和6.15倍。落叶松1.5代种子园土壤pH值、全磷和有效磷含量较低,土壤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和有机质含量较高,全氮含量达到1.27 g·kg~(-1),分别是2代种子园和日本落叶松试验林的1.42和1.23倍。该研究对我国北方落叶松种子园合理施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州市森林公园(天鹿湖、大夫山、滴水岩、王子山、石门)的常绿阔叶林土壤全碳、全氮、全磷、全铁、全钾、pH进行测定,分析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发现:(1)土壤全碳、全钾含量与森林到城市中心的距离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全铁与距离为显著负相关;(2)土壤全碳、全磷和全钾含量在不同森林公园间均差异显著,但全氮(...  相似文献   

5.
以8 a林龄浙江红花油茶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单施复合肥、生物有机肥以及复合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生长指标、产量和叶片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肥1600 g·株^(-1)的树高增长量以及叶片全氮含量最高;复合肥+生物有机肥400 g·株^(-1)的冠幅增长量和叶片全磷、全钾含量最高;复合肥+生物有机肥1600 g·株^(-1)的单株产量提高效果最显著。复合肥配施生物有机肥有利于浙江红花油茶植株生长、叶片营养积累和果实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与地统计学原理,使用ArcGIS地统计分析模块研究了湖南省青石冈林场土壤(0~60 cm)pH值、有机质、水解性氮、全氮、全磷和全钾空间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实验区土壤为酸性,pH值为4.36,有机质、水解性氮、全氮、全磷和全钾平均含量依次为20.47 g/kg、206.41 mg/kg、1.02 g/kg、0.32 g/kg和11.80 g/kg,该地区pH值变异系数最小,属于小变异,其他土壤养分变异系数在35%以上,为高度变异,变异强度为全钾(72.26%)>有机质(68.96%)全氮(66.96%)>全磷(47.06%)>水解性氮(37.16%)。全钾(49.58%)>全氮(46.08%)>水解性氮(40.09%)>全磷(35.38/%)>有机质(33.85%);半方差最优模型拟合分析表明,全氮、全钾的分布符合指数模型,pH值和水解性氮符合高斯模型,有机质符合球状模型,全磷符合有理二次函数模型;从空间结构特征看,pH值和全钾表现出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其变异主要由地形、土壤母质、气候等自然因素(结构性因素)引起,有机质、全氮和全磷表现出中等空间相关性,主要是结构因素及随机因素共同影响造成,而水解性氮空间相关性很弱,表明随机因素对其空间分布的贡献较大;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有机质、全氮、水解性氮和全磷整体分布趋势比较相似,水解性氮的分布情况相对简单,等值线与等高线基本平行,但5种养分均在低海拔富集,有机质和全氮的分布图零碎,受人为及外界干扰明显。采用克里格插值方法进行最优内插,绘制了养分含量分布图,可更直观地了解县域的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为土壤可持续利用、次生林的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樟子松是我国"三北"地区主要的固沙造林树种,探讨其生长过程中对风沙土肥力变化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选取8年、15年、30年、36年、42年、49年和56年林龄的樟子松固沙林样地,采用常规分析方法测定了不同林龄下土壤养分含量和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随林龄的增长,土壤全钾、全磷、全氮、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速效氮含量均逐渐提高,并在42年后缓慢下降;土壤脱氢酶、过氧化物酶和磷酸酶活性同样随林龄的增长而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变化的总体特征为42年36年30年56年8年49年15年。此外,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樟子松固沙林土壤养分含量以及酶活性均下降。0~2 cm土层全磷、全氮、有机质、速效钾、速效磷、速效氮含量以及脱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均最高,分别为0.30 g·kg~(-1)、1.10 g·kg~(-1)、36.50 g·kg~(-1)、165.00 mg·kg~(-1)、0.80 mg·kg~(-1)、85.00 mg·kg~(-1)、7.04μg·h~(-1)·g~(-1)和0.59 mg·2 h~(-1)·100 g~(-1)。不同林龄以及不同土层的樟子松固沙林土壤养分以及酶活性差异明显,浅层土壤肥力更高,造林42年对沙区土壤的改良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黎丽娟 《热带林业》2023,(3):32-35+31
对文昌市5种森林类型不同层次(0相似文献   

9.
良好的土壤养分状况是保证油茶人工林高效经营的关键,调查和评价桂南山区油茶人工林的土壤养分状况,以确保更有效地维护和改善油茶林的土壤环境,促进油茶果产量和品质的提升。通过采集土壤样品,测定了8个养分指标,包括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以期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油茶林地的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平均值分别为22.56、1.05、0.26和8.62 g/kg。同时,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含量也相对较高,分别为54.18、1.67和36.88 mg/kg。根据土壤养分指标的评价标准,该油茶林地的土壤养分状况良好,但需要采取适当的管理措施来保持土壤肥力和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燕山山脉主峰雾灵山为中心,在不同海拔高度范围内,对森林群落物中的养分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落枯落物中养分含量存在3个量级水平,其中全钙和全氮含量水平最高,为104mg/kg;全磷、全钾、全镁、全铁含量为103mg/kg;全钠含量则为102mg/kg。各种养分最高量出现在不同森林枯落物中:全氮量在核桃楸林下枯落物中最高,全磷量在山杨—白桦林下居高,全钾、全钙富集于蒙椴—山杨—蒙古栎林,全镁和全铁则集中在白木千林下,而硕桦—青木千林全钠量最高。7种养分元素含量的排序在各森林群落中大体保持一致,表现为全钙>全氮>全铁>全钾>全镁>全磷>全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青花椒雌雄株的养分差异情况,探寻青花椒雌株雄化的形成机制,为青花椒雌株雄化的防治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重庆市青花椒主产区江津、荣昌和永川的9个‘九叶青’花椒园为取样地点,分别测定青花椒雌雄株根、茎、叶中氮、磷、钾的含量及根际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与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分析青花椒雌雄株养分差异状况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情况。【结果】青花椒根、茎、叶中氮、磷、钾含量差异表现为:氮含量最高,磷含量次之,钾含量最低;且在其各个器官中,叶片中氮、磷、钾的含量均最高。青花椒雌雄株各器官中氮、磷、钾的含量差异均显著,雌株根、茎和叶中氮、磷、钾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其雄株的,且雌雄株间根系中氮、磷、钾的含量差异最大,大幅度大于其茎和叶中氮、磷、钾的含量差异。青花椒雄株根际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及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雌株的,而其速效氮的含量显著低于雌株的。【结论】与青花椒雌株根际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相比,其雄株根际土壤中碱解氮的含量有所降低,表明其根系活动减弱,其对土壤的矿化作用减弱,而在相同的施肥管理条件下,其根际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均高于其雌株的,...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将乐县杉木人工林林地土壤养分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选取典型杉木人工林样地18块,对其土壤化学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将乐杉木人工林地土壤呈酸性;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递减;全磷和有效磷垂直变化不明显,且有效磷含量都小于5 mg·kg~(-1),缺磷比较严重;土壤全钾明显低于土壤速效钾的变异程度,钾素能够满足树种生长的需求。在杉木林经营过程中,合理适量的施用氮磷肥有利于林地地力的维持,特别是磷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明大别山山核桃主产区林地土壤肥力状况,为大别山山核桃林地土壤管理和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 ]在金寨县、霍山县、罗田县大别山山核桃主产区采集土壤样本88个,以pH、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为评价指标,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土壤肥力进行评价,分析其含量及变异情况。[结果 ]大别山山核桃林区土壤pH平均值为5.19;土壤有机质、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含量整体丰富,均值分别为53.11 g·kg-1、0.99 g·kg-1、179.41 mg·kg-1和21.30 mg·kg-1,全氮平均值为1.02 g·kg-1,含量中等,全钾和速效钾含量相对缺乏,均值为8.24 g·kg-1和71.52 mg·kg-1。大别山山核桃林地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均值为0.61,Ⅱ和Ⅲ级土壤均占50.00%。主成分分析表明,有机质、碱解氮、全磷、有效磷、p H和全钾是影响土壤综合肥力的最主要因素。[结论 ]大别山山核桃林...  相似文献   

14.
云浮市油茶适生地区土壤养分含量变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云浮市选取分布于云城区、云安区和郁南县的 153 个油茶(Camellia oleifera)适生林地样 点,研究油茶适生地区土壤养分含量变异性。研究结果显示,云浮市油茶适生区域土壤全氮、全磷和全 钾均为中等变异性;全氮养分处于中等偏低的状态,全磷为养分缺乏或极缺状态,全钾养分总体处于中 等状态;郁南县土壤全氮、全磷的含量最高,云安区的土壤全钾含量最高,郁南县最低,并且郁南县的 土壤全钾养分水平与云城、云安二区差异显著。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土壤养分管理要以提高磷素含量为 主,并适当施用有机肥,由于云浮市油茶适生区域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 3 个养分指标的总体分布为散 点状,水平方向差异较大,部分区域间的土壤养分水平差异显著,因此还应考虑各个区域的土壤养分水 平的差异性,进行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和评价施用生物有机肥对油橄榄林地土壤化学性质的改善效果,从而给油橄榄根际土壤改良及生物有机肥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以甘肃省礼县鱼池村的西汉水流域油橄榄扩区驯化试验园为研究地,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设置施用生物有机肥和不施用生物有机肥2种处理,各区组内每个处理各设3次重复,就不同施肥处理对油橄榄林地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情况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的相比,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土壤pH值(均值为8.09)降低了5.86%,而有机质(17.37 g·kg~(-1))、全氮(0.66 g·kg~(-1))、全磷(1.52 g·kg~(-1))、全钾(22.10 g·kg~(-1))、全钙(48.88 g·kg~(-1))、全镁(10.79 g·kg~(-1))和锌(75.46 mg·kg~(-1))含量分别升高了241.32%、43.17%、134.36%、38.23%、24.30%、29.32%和11.78%,碱解氮(115.67 mg·kg~(-1))、有效磷(11.58 mg·kg~(-1))、速效钾(148.67 mg·kg~(-1))、水溶性钙(0.036%)、水溶性镁(0.032%)、有效锌(1.55 mg·kg~(-1))和有效硼(2.94 mg·kg~(-1))的含量分别升高了524.10%、260.85%、542.65%、127.08%、169.44%、113.30%和318.01%,其中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提高;施用和不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各个指标在相同土层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对油橄榄林地土壤各养分元素含量和供肥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施肥对盆栽杉木苗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施肥对1年生(1 a)与2年生(2 a)杉木苗盆栽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磷营养亏缺的酸性黄红壤上,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1 a苗木盆栽土壤pH值、全钾含量下降,全氮、水解氮、水溶性钙镁含量增加,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变化不明显.由于局部尿素浓度过大直接导致幼苗受伤,影响了成活率.而2 a苗木的土壤则是全氮、水解氮、水溶性钙镁含量呈上升趋势,全钾、速效钾含量和pH值下降,有机质和全磷含量变化不明显.有效磷含量与pH值呈明显负相关,表明pH值下降导致闭蓄态磷活化,促进了2 a苗木的生长.在氮、磷营养亏缺条件下,施磷量的增加使得1 a苗木土壤全磷、有效磷、速效钾含量、pH值增加,全钾、水溶性钙镁含量则下降,有机质、水解氮没有明显变化.养分含量与生长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施用磷肥解除了1 a苗木磷素营养亏缺,显著促进了苗木生长;而对2 a苗木,施磷肥使土壤中的全磷、有效磷增加,全钾含量下降,pH值、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水溶性钙镁没有明显变化.对养分含量与生长指标的相关分析表明:施磷肥对2 a苗木生长没有促进作用,而且使土壤营养平衡进一步失调,苗木仍处于营养亏缺状态.在氮素营养充足、磷素亏缺的营养条件下,随着氮磷复合肥施肥量的增加,2 a苗木中的全氮、全磷、水解氮、有效磷增加,速效钾含量下降.施用氮磷复合肥可促进苗木对速效钾的吸收利用,导致苗木的光合产物向叶和茎部转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琯溪蜜柚镁素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蜜柚合理施用镁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福建省平和县采集312个蜜柚园的土壤、叶片样品及29个蜜柚园的土壤剖面0~20、20~40和40~60 cm土层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和叶片中的镁含量,分析影响土壤交换性镁含量的因素及土壤与叶片镁含量的关系。【结果】312个蜜柚园的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为3.23~272.25 mg·kg~(-1),其平均值为56.59 mg·kg~(-1),蜜柚园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属于低量(80 mg·kg~(-1))、适量(80~125 mg·kg~(-1))、高量( 125 mg·kg~(-1))的样品数占312个蜜柚园的比例分别为77.25%、14.42%、8.33%。随着剖面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降低,而其含量属于低量(80 mg·kg~(-1))的样品比例却提高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交换性镁含量与土壤pH值、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土壤碱解氮、速效钾、交换性钙的含量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交换性镁与有效磷含量间的关系因有效磷含量的不同而异,当土壤有效磷含量350 mg·kg~(-1)时,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随着有效磷含量的提高而增加,而当有效磷含量 350 mg·kg~(-1)时,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随着有效磷含量的提高而下降。有机质可增加土壤交换性镁的含量,施用生物有机肥、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均可以补充土壤镁素。312个蜜柚园的蜜柚树体叶片中的镁含量为0.17%~0.72%,其平均值为0.35%,叶片镁含量属于低量(0.32%)的样品比例为35.90%,叶片镁含量与土壤交换性镁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结论】琯溪蜜柚的镁素营养普遍缺乏,土壤酸化、有机质含量不高、土壤保肥能力低、养分不平衡是造成土壤镁素缺乏的主要原因,生产上应施用氧化镁、白云石、钙镁磷肥等含镁肥料,重视平衡施肥和增施有机肥。  相似文献   

18.
以杉木第2代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地形对种子园土壤及植株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坡位上升,杉木第2代种子园土壤及植株养分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同一坡位、同一土层深度,不同坡向杉木第2代种子园土壤及植株有效养分含量差异较大,总体而言,西坡有利于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及植株全氮、全镁及全铜的积累,东坡则有利于土壤速效钾及植株全钾、全钙及全锌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研究冀北山地土壤养分和肥力对海拔梯度的响应,揭示土壤养分含量、化学计量特征和肥力的海拔梯度差异,为区域生态公益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北小五台山不同海拔梯度典型植被类型0~6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全钾(TK)、碱解氮(AN)、速效磷(AP)、速效钾(AK)及C、N、P、K化学计量特征的海拔梯度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相关分析方法选取土壤肥力评价指标,对不同海拔梯度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1)随海拔梯度升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全钾和C/N、C/P、C/K、N/K升高,而速效磷、速效钾和N/P、P/K无明显变化规律。2)小五台山不同海拔梯度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范围为19.77~70.69 g·kg~(-1);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分别为0.85~2.34、0.26~0.86、7.60~10.31 g·kg~(-1);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72.26~206.61、0.30~0.50、64.03~130.90 mg·kg~(-1)。3)土壤C/N、C/P、C/K随海拔升高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2.79~18.72、22.51~75.75、1.50~4.31;N/K、N/P、P/K变化范围分别为0.11~0.27、1.76~4.67、0.03~0.10;土壤C/N变异系数最小,C/K变异系数最大。4)经土壤肥力指数(SFI)综合评价,小五台山SFI与海拔高度显著正相关(R~2=0.68,P0.01)。【结论】参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标准,小五台山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较高,全磷和速效钾含量处于中间水平,而全钾和速效磷含量比较低,在森林经营中应注意补充。SFI指数显示小五台山海拔越高土壤肥力越好。  相似文献   

20.
以川西高原退化草地人工种植1~3年的中国沙棘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生长、土壤养分及叶片养分回收情况。结果显示: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沙棘幼苗株高、冠幅、叶长及叶宽逐渐升高,侧枝数目和根长先升后降。与同区域康定柳相比,种植3年的中国沙棘根际土壤中全磷、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较高,水解性氮含量相对较低。中国沙棘叶氮、磷含量(Ng、Pg)分别为23.24 mg·g^-1和1.84 mg·g^-1,低于北方典型沙生植物叶片养分水平(27.42 mg·g^-1和3.68 mg·g^-1),叶磷回收效率(PRE)高达69.35%,受土壤有效磷供应不足的影响;康定柳叶磷回收效率为负值,叶氮回收效率(NRE)达59.88%,受土壤有效氮的限制更多,中国沙棘根系固氮作用能够补偿退化草地上土壤氮供应不足的限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